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超越自卑 (奥地利)阿弗雷德?阿德勒 著 周晶晶 译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奥地利)阿弗雷德?阿德勒著 | | 周晶晶译
    •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2-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奥地利)阿弗雷德?阿德勒著| 周晶晶译
    •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2-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4-06-01
    • 字数:160千字
    • 装帧:平装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河北人民出版社

    超越自卑

    作  者:(奥地利)阿弗雷德?阿德勒 著 周晶晶 译
    定  价:20
    出 版 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2月01日
    页  数:0
    装  帧:平装
    ISBN:9787202088081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生命,从出生的那刻起,就被赋予了某种意义。心灵、肉体、记忆、梦、职业、同伴与婚姻,这些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像是某种神秘的图腾,围绕着你,企图帮助你改变命运。心理学大师阿德勒一生都致力于解密这些元素带给人的重大影响,并首次提出“自卑情结”的概念。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自卑既能摧毁人也能成就人,利用好它,你便能挖掘内心的巨大潜能,在庸碌的人生中脱颖而出。
    阿弗雷德?阿德勒编著的《超越自卑》分12章,论述了生命的三项任务、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梦、家庭影响、学校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工作中的问题、个人与社会、爱情与婚姻等问题。阿德勒博士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用通俗生动的语文描写了如何利用自卑感去争取优越感,从而获得成功的。

    作者简介

    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出生于维也纳郊区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维也纳医学博士,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之一,同时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阿弗雷德?阿德勒一生阅历丰富,磨难颇多。他在幼年时期患上了佝偻病,看上去又矮又丑,又曾在5岁那年患上肺炎险些丧命,不幸的童年也使得他在兄弟们之间常感到自卑。但生活的挫折并未使他消沉,相反,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超越自己,1895年,他获得了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一名医生;1902年他加入弗氏集团,并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学刊》的编辑;一战期间,他曾在奥国军队当军医,战争结束后退役,随后在维也纳从事儿童心理学的辅导工作。同时,将他的专业技能向大量专业和非专业的人士进行展示和传授。从此名声大振;1926年,他受聘于哥伦比亚大学;1932年,受聘为长岛医学院教授;1null

    精彩内容

        第一章生命的意义
         人活在“意义”的领域里。对于事物,我们的经验不是抽象的;我们始终以人的立场去体验它们。即使对于它的根源,我们的经验仍以人的认识了解做标准。“木头”指“木头跟人的关系”,“石头”指“人类生命一项要素的石头”。任何试图去考虑状况而排拒意义的人,都会非常不幸:他隔绝起自己,他的行为对他自己,或对别人,都会毫无用处,总而言之,他们的行为会毫无意义。不过,没人能跳脱意义的范畴。唯有透过我们认为的意义,我们才体验到现实;但那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某种诠释过的东西。于是,自然而然,这个意义总是或多或少地不圆满,或不完整,甚至永远都不能是正确的。因此,意义的领域就是错误的领域。
         如果我们问某个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null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三项工作
    ◎社会感
    ◎早期童年经验
    生理障碍
    骄纵
    冷落
    ◎初始记忆与梦
    ◎学习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章 心与身
    ◎心与身的互动
    ◎感觉的角色
    ◎精神特质与生理类型
    第三章 自卑感与优越感
    ◎自卑情结
    ◎优越的目标
    第四章 早期记忆
    ◎人格发展的关键
    ◎早期记忆与生活风格
    ◎早期记忆剖析
    第五章 梦
    ◎以往的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学说
    ◎个体心理学的方式
    强化生活风格
    象征与比喻
    ◎常见的梦
    ◎一些个案研究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母亲的角色
    ◎父亲的角色
    ◎注意与冷落
    ◎兄弟姊妹间的平等
    ◎家庭星座
    老大
    老二
    老幺
    独生子女
    第七章 学校的影响
    ◎教育面貌的变迁
    ◎老师的角色
    人格训练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
    ◎诱激小孩学习的兴趣
    ◎课堂内的合作与竞争
    ◎评估小孩的发展
    ◎天份VS后天培养
    ◎辨别个性类型
    ◎一些教育观察
    ◎心理咨询部门的工作
    第八章 青春期
    ◎何谓青春期
    心理层面
    生理层面
    ◎成人期的挑战
    ◎一些青春期问题
    被宠坏的小孩
    守年
    小型犯罪
    神经行为
    背离期望
    寻求赞美和认同
    ◎青春期性观念
    ◎雄性主张
    ◎我们成型的年龄
    期待青春期
    第九章 犯罪与其预防
    ◎了解犯罪心态
    人类追求优越
    环境,遗传与转变
    童年影响与罪犯的生活风格
    罪犯的人格架构
    犯罪,精神错乱与怯懦
    ◎罪犯类型
    一些个案历史
    ◎合作的重要性
    人格,生活风格与三项工作
    ◎合作的早期影响
    家庭环境
    贫穷
    生理缺陷
    社会缺陷
    ◎解决犯罪问题的方法
    体罚的缺失
    合作训练
    一些实用方法
    一个预防措施
    第十章 工作问题
    ◎平衡生命的三项工作
    ◎早期训练
    家庭与学校的影响
    修正潜在错误
    天才与早期努力
    天分的培养
    ◎辨识孩童的兴趣
    童年时期的志愿
    早期记忆
    游戏活动
    生涯抉择的一些影响
    正视解决方法
    第十一章 个体与社会
    ◎人类追求和谐
    宗教信仰的角色
    政治和社会运动
    ◎缺乏社会兴趣与参与感
    自我兴趣
    精神失常
    人为疏失罪
    ◎社会兴趣与社会平等
    第十二章 爱与婚姻
    ◎爱、合作与社会兴趣的重要性
    ◎平等的伴侣关系
    ◎婚前准备
    生活风格,父母与婚姻态度
    友谊与工作的重要性
    性教育
    伴侣选择的影响
    ◎婚姻的承诺与责任
    常见遁词
    ◎求爱时期
    ◎成功婚姻
    婚姻的生理层面
    一夫一妻制,认真努力与现实
    ◎解决婚姻问题
    ◎婚姻与两性平等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