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谦斋四大经典简释 秦伯未 著;孙其新 编 著作 生活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秦伯未 著;孙其新 编著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0-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秦伯未 著;孙其新 编著
    •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0-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10-01
    • 字数:233.00千字
    • 页数:358
    • 开本:32开
    • 装帧:平装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谦斋四大经典简释

    作  者:秦伯未 著;孙其新 编 著作
    定  价:35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01日
    页  数:358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3226981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为整理清代名医秦伯未的四部经典著作,包括《秦氏内经学》《伤寒俯视图》《金匮要略简释》《温病一得》。《秦氏内经学》是将《内经》有关条文列为生理学、解剖学、诊断学、治疗学、方剂学、杂病学6篇,做了详尽说明。《伤寒俯视图》易学易背,为学习《伤寒论》的入门向导。《金匮要略简释》根据《金匮要略方论》原书所列的病类分为痉病、湿病、喝病、疟疾、历节病、虚劳病、妇科病等30余种。作者除按照原文分门别类列举证治,并加以简明扼要的解释外,还依据个人的治疗经验,列出对各病的治疗方法及所用方药。《温病一得》中介绍了温病的一般治疗规律,并有温病若干问题的分析。

    作者简介

    秦伯未(1901-1970),名之济,号谦斋。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为江南名医丁甘仁先生高足。1928年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1932年创立中医指导社,编写《中医指导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等职。秦老一生著作等身,如《秦氏内经学》《内经类证》《内经知要浅解》《金匮要略浅解》《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医入门》《中医临证备要》《谦斋医学讲稿》等书,均具有广泛的影响,为发展中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孙其新,1947年生,1982年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现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事辨证论治的整理和经方的临床应用。私淑医坛精英秦伯未、李可,在《辽宁中医杂志》《中医药通报》上发表《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李可学术思想探讨》长篇连载,出版李可学术经验整理系列专著。

    精彩内容

    目录
    秦氏内经学
    《内经》生理学
    一、十二官
    二、脏腑相合
    三、五脏所属
    四、五脏主时
    五、奇恒之府
    六、四海
    七、脏腑阴阳
    八、脏腑受气
    九、精气津液血脉
    《内经》解剖学
    一、十二经
    一、奇经
    三、脉度
    四、别络
    五、十二经筋
    《内经》诊断学
    一、脉位
    一、至数
    三、四时脉象
    四、急缓大小滑涩脉证
    五、搏坚软散脉证
    六、诸脉证
    七、真脏脉
    八、察色
    九、脏色
    十、诸色证
    《内经》治疗学
    一、根本治法
    二、标本治法
    三、正治法
    四、反治法
    五、外邪治法
    六、内伤治法
    七、七情治法
    八、五方治法
    《内经》方剂学
    一、方制
    二、血枯方
    三、鼓胀方
    四、狂证方
    五、不卧方
    六、酒风方
    七、口甘方
    八、阳明筋痹方
    九、猛疽方
    十、败疵方
    《内经》病理学
    一、六气标本
    二、病之虚实
    三、脏气得失
    四、病机
    五、阴阳发病
    六、情志发病
    七、五味发病
    八、六经发病
    九、十二经终
    《内经》杂病学
    一、中风
    二、伤寒
    三、温热
    四、痃疟
    五、厥逆
    六、肿胀
    七、诸痛
    八、痹
    九、痿
    十、积聚
    十一、痢疾
    十二、目疾
    十三、杂证
    十四、痈疽
    伤寒俯视图
    一、太阳
    二、阳明
    三、少阳
    四、太阴
    五、少阴
    六、厥阴
    金匮要略简释
    一、痉病
    二、湿病
    三、暍病
    四、百合病
    五、狐惑病
    六、阳毒、阴毒病
    七、疟疾
    八、中风病
    九、历节病
    十、血痹病
    十一、虚劳病
    十二、肺痿、肺痈病
    十三、咳嗽、上气病
    十四、奔豚病
    十五、胸痹病
    十六、腹满病
    十七、寒疝病
    十八、宿食证
    十九、五脏风寒证
    二十、积聚病
    二十一、痰饮病
    二十二、消渴病
    二十三、小便不利
    二十四、水气病
    二十五、黄疸病
    二十六、惊悸
    二十七、吐血
    二十八、鼻衄
    二十九、便血
    三十、呕吐哕
    三十一、下利病
    三十二、四肢病
    三十三、疝气病
    三十四、蛔虫病
    三十五、外科疾病
    三十六、伤科疾病
    三十七、妇科疾病(上)
    三十八、妇科疾病(下)
    温病一得
    一、温病的四个时期
    二、温病的十二个治法
    三、温病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四、小结
    后记青梅煮酒论英雄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