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俞平伯的后半生 王湜华 著 著作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王湜华 著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16-04-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湜华 著著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16-04-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4-01
    • 页数:375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商务印书馆

    俞平伯的后半生

    作  者:王湜华 著 著作
    定  价:50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6年04月01日
    页  数:375
    装  帧:平装
    ISBN:9787100113816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俞平伯的后半生》详述俞平伯在1954年后的坎坷经历,深度剖析其治学与心境的巨大转变。作者王湜华是俞平伯挚友王伯祥之子,与俞平伯相识数十载,以俞平伯世侄之视角、更是俞平伯后半生生活的一个见证者的身份,准确捕捉俞平伯在遭到学术上的坎坷之后、许宝驯夫人逝世之后以及后来又得到正式平反等重要事件的心境。
    本书以细腻真挚的笔触详叙俞平伯与许宝驯夫妻坎坷而恩爱的后半生。不论是遭受质疑还是下放劳动的日子,夫人始终陪伴在身边,给予支持,携手共渡难关。后来许宝驯先逝,这对俞平伯是又一大打击。
    对于红学的研究,晚年的俞平伯曾有过反思。“(我在红学上)迷误后人,这是我生平的悲愧之一。”“胡适、俞平伯是腰斩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大是大非,千秋功罪,难于辞达。”这些都深刻地烙印了俞平伯的后半生,甚至他晚年几乎没有新作,彼时对待红学的心境,更多都是在自我的反思中。
    null

    作者简介

    王湜华,字正甫,号音谷,江苏吴县人。1935年10月生于上海,1958年北京大学毕业。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贞观胜慨》、《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元太祖帖木贞元世祖忽必烈》、《俞平伯的后半生》、《弓弦殉情》、《无冕》、《努尔哈赤后妃传奇》、《皇太极后妃传奇》、《红学才子俞平伯》、《李叔同的后半生:弘一法师》、《音谷谈往录》、《王伯祥传》等;校点整理古籍若干部。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数十万字;红学类文章论文十数篇,约二十万字。喜爱书法篆刻,亦善作旧体诗联等。

    精彩内容

        难以忘怀的1954年
        1954年,对俞平伯而言,真是个不同寻常的年份。但凡群众运动,动力自然是广大革命群众,对象虽是少数、百分之一二三、一小撮……但这次批判的可是《红楼梦研究》这本书中的错误思想,书的作者只是他一个人,书中的错误思想自然都出自他一个脑袋。虽然俞平伯也并不孤立,在他的前面还有一个胡适,批的是胡适和俞平伯在《红楼梦》研究中的错误观点。这样的一场群众运动,其压力之大,可能是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想象的。说这一年不寻常,似乎太一般化了点,可真是难以忘怀啊!
        早在1949年1月26日,当时北平已是座被人民解放军包围的孤城,要逃走的反动派早已逃走,还想逃的,就是砍伐了天坛大树,修了城中飞机场,怕是也难以逃脱了。而被围在城中的老百姓,则null

    目录
    难以忘怀的1954年
    “我们必须战斗”
    写读《随笔》絮语
    从《随笔》到《简论》
    “交游零落似晨星”
    喜得文孙
    北京昆曲研习社
    哀念郑振铎
    烟卷笔墨
    从《词选》到《词选释》
    《寒涧诗存》
    不可弥补
    干校生活
    干校诗怀
    干校家书
    感怀挚友
    发还家珍兴奋难抑
    “鱼菽曾孙与,苍颜借酒红”
    “今日阿谁孚众望”
    地震
    “晚来非晚借灯明”
    同在一地的“两地书”
    重圆花烛
    重印《古槐书屋词》
    《学刊》创办前前后后
    欣慰的1980年
    《重圆花烛歌》题咏种种
    感慨弥深,真切弥笃
    相对苦笑
    悼亡
    “拥衾寒暖不关情”
    喜得曾孙
    从事学术活动六十五周年纪念
    《旧时月色》
    《兰陵王》
    “只有旧醅,却无新酿”
    多背诵,少要框框
    赴港讲学
    港游花絮
    讲学归来的点点滴滴
    九十大寿
    四世印汇
    奖掖抄书
    翰墨前缘
    “千秋功罪,难于辞达”
    《乐知儿语说〈红楼〉》
    长留遗憾在人间
    会永远活下去!
    墓木已拱
    永恒纪念
    附录俞平伯年谱
    首版后记
    再版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