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氢键:分子识别与自组装 黎占亭,张丹维 编著 著 专业科技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黎占亭,张丹维 编著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4-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黎占亭,张丹维 编著著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4-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4-01
    • 字数:423千字
    • 页数:371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氢键:分子识别与自组装

    作  者:黎占亭,张丹维 编著 著
    定  价:128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4月01日
    页  数:371
    装  帧:精装
    ISBN:9787122288127
    主编推荐

    氢键是一类重要的非共价键作用力,它对分子和大分子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材料性质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它被广泛地应用于解释很多重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也被广泛应用于设计新的分子和大分子体系,以使它们展示需要的性质和功能。
    氢键具有方向性,其结合基元简单、易于修饰和集成化,结合强度跨越幅度大,结合模式种类多样,可以存在于所有分子和大分子体系中。
    黎占亭教授长期开展氢键分子识别与自组装研究,在氢键人工二级结构构筑及功能性组装体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这本书就是他多年来在氢键超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该书内容详实、系统、全面,包括了基本原理和方法、重要氢键结合模式、主要氢键组装体结构及功能和应用等,具有类似教科书的功能,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新颖性,主要面向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生和年轻科研人员,为年轻科研人员迅速了解和掌握null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超分子相互作用中的“氢键相互作用”,全面阐释了其基本原理、方法、结构与功能和应用等几大方面.首先介绍什么是氢键,氢键作用的机理,作用方法与模式;分子识别的基本原理,氢键在其中的作用。接下来介绍10个典型的超分子体系,包括其氢键作用的机制、设计理念、在分子识别中的应用,组装的过程。很后介绍氢键组装的广泛应用,如在材料和能源方面的应用,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发光二极管等。适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化学、材料、生物等专业的研究生与科研工作者参考。

    作者简介

    黎占亭,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主要从事生物结构模拟、分子识别与自组装、离子通道、弱相互作用力及超分子有机框架等领域研究。1966年出生于河南,1985年郑州大学化学系毕业,1992年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张丹维,1990年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学习。1994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开始研究生学习,导师吴世晖教授,从事富勒烯的化学修饰研究,2000年2月获理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于1998.9-1999.8到日本Utsunomiya大学工学部化学科交流学习,导师T.Uyehara教授。2000年留校任讲师。2004年任硕士生导师。

    精彩内容

        1.1背景与定义
         氢键(hydrogen bond)是一个独特的非共价键结合现象。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强度,其形成具有高度可逆性和可重复性,并且过程快速。形成氢键的单元结构可以很好简单,并且能比较容易地通过共价键合并在一起,形成更强的多氢键体系。而其它非共价键作用,如配位作用、疏溶剂作用和范德华作用等,只拥有其中的部分特征。供体-受体相互作用也拥有这些特征,但只存在于共轭分子体系中。在超分子化学中,氢键能够控制和引导分子聚集体的结构,它可以发生于整个结构,也可以作用于局部特定的部位,其方向性赋予了分子间识别过程的选择性和专一性,而多氢键体系可以提供必要的高稳定性。因此,在超分子化学研究中,氢键作为驱动力始终处于核心的地位。

    目录
    第1章氢键概论/001
    1.1背景与定义/002
    1.2几何参数和定义/003
    1.3能量参数与定义/005
    1.4氢键的能量标度和分类/006
    1.5强氢键和弱氢键的差异/007
    1.6影响氢键强度的因素/008
    1.6.1溶剂化效应/008
    1.6.2电负性效应/009
    1.6.3极化增强效应/009
    1.6.4共振协助效应/010
    1.6.5二级相互作用/012
    1.7氢键振动性与短-强氢键/013
    1.8氢键的研究方法/014
    1.9结合常数的测定/015
    1.9.1异体1∶1配合物/016
    1.9.2同体1∶1配合物/017
    1.9.3异体1∶2配合物/017
    1.9.4竞争实验方法/018
    参考文献/019
    第2章氢键结合模式/021
    2.1引言/022
    2.2氢键供体和受体/022
    2.3单官能团氢键/023
    2.3.1醇和酚/023
    2.3.2羧酸/024
    2.3.3酰胺/025
    2.3.4脲和硫脲/026
    2.3.5硝基化合物/028
    2.3.61,2,3-三氮唑/028
    2.4分子内氢键/029
    2.4.1醇、酚、羧酸O-H…O氢键/029
    2.4.2酰胺、脲和酰肼N-H…O和N-H…N氢键/030
    2.4.3酰胺、脲和酰肼N-H…X(X=F,Cl,Br,I)氢键/032
    2.4.4酰胺N-H…S氢键/037
    2.4.5三氮唑C-H…X(X==O,F,Cl,Br)氢键/038
    2.5双氢键体系/039
    2.6三氢键体系/039
    2.6.1DAD·ADA型二聚体/039
    2.6.2DDA·AAD型二聚体/040
    2.6.3DDD·AAA型二聚体/041
    2.7四氢键体系/042
    2.7.1ADAD型同体二聚体/042
    2.7.2AADD型同体二聚体/043
    2.7.3DAAD·ADDA型异体二聚体/044
    2.7.4AADA·DDAD型异体二聚体/045
    2.7.5AAAA·DDDD型异体二聚体/046
    2.8六氢键体系/046
    2.9寡聚酰胺和酰肼氢键二聚体/047
    2.9.1人工b-折叠体二聚体/047
    2.9.2酰胺/脲杂交单体二聚体/048
    2.9.3基于脂肪/芳香酰胺和酰肼杂交骨架单体的二聚体/049
    2.9.4基于芳香酰胺骨架单体的二聚体/052
    2.10基于氨基氮杂环单体的二聚体/054
    参考文献/055
    第3章生命体系中的氢键/059
    3.1引言/060
    3.2无机离子/060
    3.3有机分子/061
    3.4肽和蛋白质/062
    3.4.1氨基酸/063
    3.4.2二级结构/064
    3.4.3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066
    3.5核酸/066
    3.6糖、寡糖和多糖/069
    3.7生物膜/070
    参考文献/071
    第4章人工二级结构:单分子组装体及其功能/073
    4.1引言/074
    4.2脂肪氨基酸序列/074
    4.3氨氧酸类肽模拟物/078
    4.4脂肪脲寡聚体/079
    4.5芳香酰胺寡聚体/079
    4.6其它芳香骨架寡聚体/082
    4.7脂肪-芳香酰胺杂交序列/084
    4.8折叠体树枝状分子/087
    4.9配位诱导的折叠与螺旋/088
    4.10氢键诱导的人工二级结构的功能与应用/089
    4.10.1生物功能和药物设计/089
    4.10.2分子识别/090
    4.10.3自组装/092
    4.10.4动态[2]索烃/094
    4.10.5调控分子内供体-受体相互作用/094
    4.10.6调控聚合物力学性能/095
    4.10.7调控分子梭动力学/096
    参考文献/097
    第5章负离子识别/103
    5.1引言/104
    5.2酰胺和磺酰胺主体/104
    5.2.1非环主体/104
    5.2.2大环主体/107
    5.2.3穴型主体/109
    5.3脲及硫脲类主体/111
    5.3.1非环主体/111
    5.3.2大环和穴型主体/120
    5.4吡咯、吲哚及咔唑类主体/122
    5.4.1非环主体/122
    5.4.2大环主体/126
    5.5酚及醇类主体/134
    5.6中性C-H氢键类主体/136
    5.7正离子型主体/139
    5.7.1基于胍基正离子的主体/139
    5.7.2基于氮杂环正离子的主体/141
    5.8多胺类主体/146
    5.8.1中性多胺主体/146
    5.8.2非环质子化多胺主体/147
    5.8.3单环质子化多胺主体/147
    5.8.4双环质子化多胺主体/148
    5.8.5多环质子化多胺主体/149
    5.9其它类型主体/149
    参考文献/151
    第6章晶体工程/161
    6.1引言/162
    6.2强氢键和弱氢键驱动的一维堆积/164
    6.3二维结构、互穿及包结现象/168
    6.4三维及互穿结构/175
    6.5光致化学反应选择性控制/178
    6.6气体吸收与分离/184
    6.7药物共晶/187
    参考文献/191
    第7章水溶液中的分子识别与自组装/195
    7.1引言/196
    7.2核酸碱基及模拟结构:配对与识别/196
    7.3氨基酸及短肽:识别与自组装/205
    7.3.1氨基酸和短肽及其衍生物的识别/205
    7.3.2基于短肽及其衍生物的自组装/206
    7.4糖的识别/209
    参考文献/213
    第8章互锁和缠结结构与分子机器:轮烷、索烃和分子结/215
    8.1引言/216
    8.2模板合成策略/217
    8.3酰胺和脲氢键模板/218
    8.3.1N-H…O氢键驱动制备轮烷/218
    8.3.2N-H…Cl-和N-H…Br-氢键驱动制备轮烷/221
    8.3.3N-H…O氢键驱动制备索烃/223
    8.3.4N-H…Cl-和N-H…O-SO32-氢键驱动制备索烃/224
    8.3.5N-H…O-(方酸)氢键驱动制备索烃/226
    8.4N+-H…O氢键模板制备轮烷和索烃/227
    8.5其它模板策略/231
    8.5.1二(吡啶)乙烷C-H…O氢键模板构筑轮烷/231
    8.5.2脒-羧酸N-H…O氢键(盐桥)模板构筑轮烷/232
    8.5.3脲基嘧啶DDAA·AADD四重氢键驱动构筑动态[2]拟轮烷和[2]索烃/232
    8.6分子结/233
    8.7分子机器/235
    8.8轮烷和索烃分子梭/236
    8.9其它形式的分子机器/242
    参考文献/245
    第9章自组装有机纳米管/249
    9.1引言/250
    9.2大环自组装纳米管/250
    9.2.1环肽自组装/250
    9.2.2双脲大环自组装/254
    9.3自组装多组分大环及其堆积形成纳米管/257
    9.4箍桶型自组装纳米管/261
    9.5肽链修饰柱芳烃单分子管/262
    9.6分子和大分子螺旋纳米管/264
    9.7两亲分子自组装纳米管/268
    参考文献/269
    第10章超分子胶囊与客体包结/273
    10.1引言/274
    10.2胶囊结构与包结/274
    10.2.1网球型双分子胶囊/274
    10.2.2半球型分子二聚体胶囊/275
    10.2.3柱型双分子和扩展型多分子组装体/280
    10.2.4扩展的柱型组装体/281
    10.2.5排球型组装体/282
    10.3客体进出机理与速率/284
    10.4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放大/284
    10.5反应加速与催化/287
    10.6底物稳定化及反应中间体捕集/288
    参考文献/290
    第11章氢键超分子聚合物/293
    11.1引言/294
    11.2氢键结合模式/295
    11.3超分子聚合机理/296
    11.4主链超分子聚合物/297
    11.5堆积或簇集型超分子聚合物/299
    11.6基于多头基单体构建超分子聚合物/301
    11.7交联超分子聚合物/303
    11.8其它形式的超分子聚合物材料/306
    参考文献/309
    第12章氢键促进及催化有机反应/313
    12.1引言/314
    12.2氢键促进大环合成/314
    12.2.1通过酰胺键形成大环/314
    12.2.2通过酰肼键和脲形成大环/319
    12.2.3基于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大环/321
    12.2.4基于形成C-M键或配位键合成大环/322
    12.2.5通过亚胺键形成大环/323
    12.2.6通过腙键形成大环/325
    12.2.7通过双硫键形成大环/326
    12.3氢键促进苯甲醚水解/326
    12.4氢键促进吡啶氧化/327
    12.5氢键促进喹啉氯代和溴代/327
    12.6氢键介质的自我复制/328
    12.6.1寡核苷酸及类似物自我复制/328
    12.6.2非核苷类底物反应的自我复制/330
    参考文献/332
    第13章氢键介质的有机材料/335
    13.1引言/336
    13.2分子构象开关/336
    13.3超分子液晶/339
    13.3.1棒状超分子液晶/339
    13.3.2柱状超分子液晶/340
    13.3.3其它类型的超分子液晶/345
    13.4人工天线和光合作用体系/347
    13.5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349
    13.6有机光伏(OPV)材料/351
    13.7有机发光二极管/355
    13.8有机场效应二极管/356
    参考文献/361
    索引/368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