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用户界面设计 (美)本·施耐德曼(Ben Shneiderman) 等 著;郎大鹏 等 译 大中专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美)本·施耐德曼(Ben Shneiderman) 等 著;郎大鹏 等 译著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2-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美)本·施耐德曼(Ben Shneiderman) 等 著;郎大鹏 等 译著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2-01 00:00:00
    • 版次:6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12-01
    • 字数:651.80千字
    • 页数:372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电子工业出版社

    用户界面设计

    作  者:(美)本·施耐德曼(Ben Shneiderman) 等 著;郎大鹏 等 译
    定  价:89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01日
    页  数:372
    装  帧:平装
    ISBN:9787121314025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用户界面设计能够充分体现交互系统中人与计算机有效交互的策略。本书集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因工程学于一体,用生动的事例、实用的设计指南,详细阐述了用户界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开发过程、各种交互风格和诸多具体设计问题。本书内容引导读者关注普遍可用性问题、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要求用户界面的设计不仅要适应桌面计算机,还要适应基于Web的服务和日益多样化的移动设备,以实现普适计算的目标。

    作者简介

    Ben Shneiderman,美国工程院院士,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杰出教授,人机交互实验室首任主任(1983--2000年),马里兰大学不错计算机研究所(UMIACS)成员,AAAs、ACM、IEEE、NAI和SIGCHI等学术组织会员。
    郎大鹏,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从事软件工程、交机交互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多次获教学奖,并被评为教学很好教师。

    精彩内容

    目录
    第一部分引言
    第1章交互系统的可用性4
    1.1引言4
    1.2可用性目标与度量9
    1.3可用性动机10
    1.3.1消费电子、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11
    1.3.2游戏和娱乐11
    1.3.3专业环境12
    1.3.4界面的探索性、创造性和协同12
    1.3.5社会技术系统13
    1.4写作本书的目的14
    1.4.1影响学术和行业界的研究人员14
    1.4.2为行业设计人员提供工具、技术和知识16
    1.4.3提升普通大众的用户界面意识16
    从业人员的总结17
    研究人员的议程17
    万维网资源17
    参考文献18
    常规信息资源18
    指南性文档20
    图书21
    视频24
    第2章通用性26
    2.1引言26
    2.2个体差异和不同的使用场所27
    2.3不同的认知和感知能力28
    2.4个性差异29
    2.5文化多样性和靠前多样性30
    2.6残疾用户31
    2.7老年用户33
    2.8儿童35
    2.9适应软硬件的多样性37
    从业人员的总结37
    研究人员的议程38
    万维网资源38
    参考文献38
    第3章指南、原则与理论42
    3.1引言42
    3.2指南42
    3.2.1界面导航43
    3.2.2组织显示44
    3.2.3引起用户注意44
    3.2.4便于数据输入45
    3.3原则46
    3.3.1确定用户的技能水平46
    3.3.2识别任务48
    3.3.3选择交互风格49
    3.3.4界面设计黄金法则51
    3.3.5预防错误52
    3.3.6增大自动化程度的同时确保人对其的控制53
    3.4理论56
    3.4.1层次设计理论58
    3.4.2行动阶段理论60
    3.4.3一致性理论61
    3.4.4情境理论61
    3.4.5动态理论63
    从业人员的总结65
    研究人员的议程65
    万维网资源65
    参考文献66
    第二部分设计过程
    第4章设计72
    4.1引言72
    4.2设计的组织支持74
    4.3设计进程75
    4.3.1阶段1:需求分析76
    4.3.2阶段2:概要和详细设计77
    4.3.3阶段3:构造与实施78
    4.3.4阶段4:评估79
    4.4设计框架79
    4.4.1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79
    4.4.2参与式设计80
    4.4.3敏捷交互设计81
    4.5设计方法82
    4.5.1思维能力和创造力82
    4.5.2调查、访谈和讨论组83
    4.5.3人种学研究84
    4.5.4场景开发与脚本85
    4.5.5原型法86
    4.6设计工具、实践和模式86
    4.6.1设计工具87
    4.6.2设计指南和标准87
    4.6.3交互设计模式89
    4.7社会影响分析90
    4.8法律问题92
    从业人员的总结93
    研究人员的议程93
    参考文献94
    第5章评估和用户体验97
    5.1引言97
    5.2专家评审和启发式方法99
    5.3可用性测试与实验室101
    5.3.1可用性实验室102
    5.3.2人类参与研究活动中的伦理道德105
    5.3.3出声思考与相关技术105
    5.3.4可用性测试的范围107
    5.3.5可用性测试报告109
    5.4调查工具110
    5.4.1准备和设计调查问题110
    5.4.2问卷示例111
    5.5验收测试113
    5.6使用中和使用后评估114
    5.6.1访谈与讨论组讨论114
    5.6.2连续的用户性能数据记录115
    5.6.3在线或电话咨询顾问、电子邮件和在线建议箱115
    5.6.4讨论组、维客、新闻组和搜索116
    5.6.5自动评估工具117
    5.7受控心理学导向试验118
    5.7.1实验方法118
    5.7.2实验设计119
    从业人员的总结120
    研究人员的议程120
    万维网资源121
    参考文献122
    第6章设计案例研究126
    6.1引言126
    6.2案例研究1:ATM的迭代设计评估127
    6.3案例研究2:苹果电脑的一致性设计129
    6.4案例研究3:沃尔沃的数据驱动设计130
    6.5一般性观察及结论132
    从业人员的总结133
    研究人员的议程133
    万维网资源133
    参考文献133
    第三部分交互风格
    第7章直接操纵与沉浸式环境138
    7.1引言138
    7.2直接操纵139
    7.2.1直接操纵的三个原则和属性139
    7.2.2直接操纵的平移距离140
    7.2.3直接操纵的问题142
    7.2.4直接操纵的持续演进143
    7.3直接操纵实例144
    7.3.1有GPS的地理系统144
    7.3.2视频游戏144
    7.3.3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148
    7.3.4直接操纵编程和配置149
    7.42D界面和3D界面150
    7.5远程操作和现场操作152
    7.6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155
    7.6.1增强现实156
    7.6.2虚拟现实158
    从业人员的总结159
    研究人员的议程160
    万维网资源160
    其他资源160
    参考文献161
    第8章流畅的导航165
    8.1引言165
    8.2导航选择166
    8.2.1菜单栏、弹出菜单、工具栏、面板和功能区168
    8.2.2快捷方式和快速交互手势170
    8.2.3长列表171
    8.2.4线性呈现与同步呈现174
    8.3小型显示器175
    8.4内容组织176
    8.4.1结构、宽度及深度177
    8.4.2顺序、措辞和布局178
    8.5音频菜单180
    8.6表格填充和对话框181
    8.6.1表格填充181
    8.6.2特定格式的字段183
    8.6.3对话框185
    从业人员的总结186
    研究人员的议程186
    万维网资源187
    参考文献187
    第9章表述性人类和命令语言190
    9.1引言190
    9.2语音识别191
    9.2.1口语交互的场所191
    9.2.2语音识别应用193
    9.2.3设计口语交互194
    9.2.4语音提示和命令197
    9.3语音生成198
    9.4人类语言技术200
    9.5传统的命令语言202
    从业人员的总结204
    研究人员的议程204
    万维网资源204
    参考文献204
    第10章设备207
    10.1引言207
    10.2键盘208
    10.2.1键盘布局209
    10.2.2可访问的文本输入209
    10.2.3按键210
    10.2.4移动设备的文本输入211
    10.3指向设备213
    10.3.1指向任务和控制模式213
    10.3.2直接控制指向设备215
    10.3.3间接控制指向设备216
    10.3.4指向设备间的比较219
    10.3.5菲茨定律219
    10.3.6新型指向设备221
    10.4显示器224
    10.4.1显示技术224
    10.4.2大型显示墙225
    10.4.3桌面(水平)显示器228
    10.4.4平视显示器和头戴式显示器229
    10.4.5移动设备显示器229
    10.4.6变形显示器231
    从业人员的总结232
    研究人员的议程233
    万维网资源233
    参考文献233
    第11章沟通与协作239
    11.1引言239
    11.2协作模型242
    11.2.1同步性242
    11.2.2物理分布243
    11.2.3规模244
    11.2.4实践社区的数量244
    11.2.5起源245
    11.2.6计划持久性245
    11.2.7人员调整率245
    11.3具体目标和语境246
    11.3.1沟通与对话246
    11.3.2在线市场247
    11.3.3会议协调247
    11.3.4创造性作品248
    11.3.5众包与外包248
    11.3.6娱乐和游戏249
    11.3.7教育250
    11.4设计考虑250
    11.4.1认知因素251
    11.4.2个人因素253
    11.4.3集体因素255
    从业人员的总结257
    研究人员的议程257
    万维网资源257
    参考文献257
    第四部分设计问题
    第12章提升用户体验264
    12.1引言264
    12.2显示设计265
    12.2.1字段布局266
    12.2.2实证结果268
    12.2.3显示序列268
    12.3视图(窗口)管理269
    12.3.1多视图(窗口)协调270
    12.3.2浏览大型视图272
    12.4动画274
    12.5网页设计275
    12.6颜色277
    12.7非拟人化设计281
    12.8错误消息284
    12.8.1特异性285
    12.8.2建设性指南与积极的语气286
    12.8.3合适的物理格式287
    从业人员的总结287
    研究人员的议程288
    万维网资源288
    参考文献288
    第13章适时的用户体验292
    13.1引言292
    13.2系统响应时间模型的影响293
    13.2.1网站SRT294
    13.2.2网络对SRT的影响295
    13.2.3SRT建模的要素295
    13.3期望与态度296
    13.4SRT中的用户生产力和变异性297
    13.5糟糕的体验299
    从业人员的总结300
    研究人员的议程301
    万维网资源302
    参考文献302
    第14章文档和用户支持305
    14.1引言305
    14.2确定文档内容306
    14.2.1组织方式与写作风格306
    14.2.2网页写作308
    14.3访问文档310
    14.3.1在线文档310
    14.3.2在线帮助311
    14.4纸面阅读与显示器阅读的比较313
    14.4.1屏幕延伸阅读314
    14.5在线教程和动画演示316
    14.5.1在线教程316
    14.5.2动画演示和多媒体317
    14.6在线社区和其他用户支持318
    14.7开发过程319
    从业人员的总结320
    研究人员的议程320
    万维网资源320
    参考文献321
    第15章信息搜索325
    15.1引言325
    15.2五阶段搜索框架328
    15.2.1构想329
    15.2.2发起动作330
    15.2.3评审结果331
    15.2.4细化333
    15.2.5使用333
    15.3动态查询和分面搜索335
    15.4命令语言和“自然”语言查询338
    15.5多媒体文档搜索和其他专用搜索339
    15.5.1图像搜索339
    15.5.2视频搜索340
    15.5.3音频搜索341
    15.5.4地理信息搜索341
    15.5.5多语种搜索341
    15.5.6其他专用搜索341
    15.6社交搜索341
    从业人员的总结343
    研究人员的议程343
    万维网资源344
    参考文献344
    第16章数据可视化347
    16.1引言347
    16.2数据可视化中的任务348
    16.2.1数据和视图规范349
    16.2.2视图操作350
    16.2.3过程和出处351
    16.3数据类型可视化353
    16.4数据可视化的挑战359
    从业人员的总结361
    研究人员的议程361
    万维网资源362
    参考文献362
    后记用户界面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366
    A.1未来的界面和巨大的挑战366
    A.2信息时代的十大顽疾369
    从业人员的总结371
    研究人员的议程372
    万维网资源372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