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全3册]人格权总论:传统与 +民法典人格权编·一般规定评注(第989条— 001条)+人格权法:法释义学、比较法、案例
¥ ×1
【全3册】人格权总论:传统与 +民法典人格权编·一般规定评注(第989条— 001条)+人格权法:法释义学、比较法、案例研究 | ||
套装定价: | 227.00 | |
套装编码: | 9787301205617 |
民法典人格权编·一般规定评注(第989条— 001条) | ||
定价 | 89.00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24年10月 | |
开本 | 32开 | |
作者 | 朱晓峰 | |
页数 | 596 | |
ISBN编码 | 9787301354612 |
内容介绍
本书是关于《民法典》人格权编 章“一般规定”的评注,内容覆盖《民法典》第989条至 001条。本书在明确人格权一般规定之于人格权编整体的普遍性、约束性意义上,对每个条文做出了系统全面的评注。除导论和附录外,本书共十三部分,主要围绕条文的规范意旨、历史沿革、规范内容以及证明责任等方面展开,在归纳整理已有学理观点及裁判规则的基础上,对《民法典》第989条至 001条的13个条文分别展开评注,希冀在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和目的解释等方法的综合运用下凝练共识、形成通说,助益于人格权编一般规定的准确理解和适用。
本书旨在成为法官及律师办案的实用手册,法学理论研究的工具书,民法研习者的教辅资料。
作者简介
朱晓峰,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法基础理论、人格权法、侵权责任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出版专著六部,译著一部;在《中国法学》Recht als Kultur等中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近二十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等多项。
目录
序言
中国民法典评注:理论基础与愿景使命
章 一般规定
导论
第九百八十九条【人格权编的调整范围】
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的类型】
第九百九十一条【人格权不受侵害】
第九百九十二条【人格权禁止性规定】
第九百九十三条【人格要素许可使用】
第九百九十四条【死者人格利益保护】
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请求权】
第九百九十六条【违约之诉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第九百九十七条【人格权禁令】
第九百九十八条【人格权侵害责任 】
第九百九十九条【人格要素的合理使用】
千条【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承担】
千零一条【身份权保护的法律适用】
附录一 《民法典人格权编·一般规定评注》规范性文件名称缩略语表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评注系列”编写指南
人格权法:法释义学、比较法、案例研究 | ||
定价 | 59.00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12年12月 | |
开本 | 16流3 | |
作者 | 王泽鉴 | |
页数 | ||
ISBN编码 | 9787301205617 |
内容介绍
本书为台湾 民法学家王泽鉴先生关于人格权法的 新著作。王泽鉴先生的《民法研究系列》(15卷)自出版之后多次获得好评及法律图书市场的推崇,在一年之内多次加印。本次推出的人格权法,是在我国即将出台《人格权法》的大背景下,就人格权法相关理论问题而撰写的 新作品。相信本书的出版,会引起国内民商法学界的热捧。
本书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学生的学习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王泽鉴,1938年出生于台北,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获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法律系教授,为台湾地区民法学 有声誉的学者。专攻民法,主要著作有《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目录
章 人格权的历史发展与规范体系
节 人格权是法秩序的基石
款 人格权与台湾法律发展
第二款 80年人格权的发展
项 年代记事
第二项 人格权法的变迁
第二节 人格权规范体系的建构
款 人格权与社会变迁
第二款 人格权规范体系的构成
项 “民法”规范架构
第二项 实务与理论
第三节 课题与方法
款 研究课题
第二款 法学方法
第三款 请求权基础
第二章 比较人格权法
节 比较法方法论
款 比较法的意义及目的
第二款 比较研究题目的选定
第三款 被比较的国家
第四款 法源
第五款 功能性的比较方法
第六款 各国报道、异同比较、分析说明
第七款 比较目的之应用
第二节 人格(权)保护的比较研究
款 绪说
第二款 德国法
第三款 瑞士法
第四款 法国法
第五款 美国法
第六款 中国大陆
第七款 国际人权法与人格保护
第三节 比较法与台湾地区人格权法的发展
款 比较法上的观察
项 规范模式异同
第二项 分析说明
第二款 台湾地区人格权发展的重要课题
项 规范体系的建构
第二项 中国台湾地区“民法”上的人格权与德国民法上的
一般人格权
第三项 案例比较与实务发展
第四项 国际人权法的内化与人权价值的实践
第三章 人格权的意义及性质
节 以人作为人格者
第二节 人格权的意义
第三节 人格权的性质
款 人格权与权利体系
第二款 人格权的性质
第四章 人格权的主体
节 自然人
款 自然人的人格权
项 人格权的平等原则及差别性保护
第二项 胎儿的人格权
第三项 受胎前侵害的保护
第二款 死者人格权
项 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
第二项 “民法”上的死者人格权
第三项 保护死者人格权的法律构造
第二节 法人与人之集合
款 法人的人格权
第二款 设立中的法人、无权利能力社团:法人人格权规定的
类推适用
第三款 不具组织性的多数人
第五章 人格保护的宪法化
节 绪说
款 由私法人格权到宪法人格权
第二款 普通法院与“司法院”大法官会议的分工与协力
第三款 基本权利的构造及其思考层次
第二节 宪法人格权的创设、构造及保护范围
款 宪法人格权的创设
项 一个重要基本权利的诞生及依据
第二项 “宪法”第22条的规范意义
第三项 人性尊严与人格自由发展
第二款 人格权的体系地位及法律构造
项 宪法人格权的体系地位
第二项 私法(民法)人格权的法律构造
第三项 宪法人格权的法律构造
第四项 宪法人格权与私法人格权的区别及关系
第三款 宪法人格权的保护范围
项 人格权的主体:人的保护范围
第二项 人格权的客观(事务)保护范围
第三节 宪法人格权的防御功能
款 基本权利的防御功能:对抗来自公权力的侵害
第二款 “司法院”大法官解释
项 宪法人格权的案例法
第二项 概念体系构成、具体化及论证风格
第三款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裁判
第四节 宪法人格权的客观规范功能与私法人格权的发展
款 基本权利的客观规范功能
第二款 国家保护义务
第三款 基本权利的第三人效力
第四款 符合基本权利的法律解释
第五节 建构以人格权为基础的法秩序
第六章 人格权的保护范围——人格权的具体化
节 绪说
款 人格权及具体化
第二款 病人的人格权、劳工的人格权
第二节 人身的人格权
款 生命
第二款 身体
第三款 健康
第四款 自由
第五款 贞
第三节 姓名权
款 绪说:比较法的观察
第二款 姓名权的功能、性质及保护范围
项 姓名的功能及保护的利益
第二项 姓名权的法律性质
第三项 姓名权的主体
第四项 姓名权的保护范围
第五项 “民法” 9条规定的发展
第三款 不法侵害姓名权
项 姓名权的侵害及不法性
第二项 侵害姓名权的态样
第四款 侵害姓名权的法律效果
项 保护请求权
第二项 损害赔偿请求权
第三项 姓名权(人格权)的强制商业化与获利剥夺
第五款 结论
第四节
款 绪说
项 肖像社会
第二项 人的肖像与“物的肖像”
第二款 在比较法上的发展
项 法国民法上的
第二项 德国法上的
第三项 美国法上的
第四项 中国大陆
第五项 比较、分析
第三款 的依据、意义、法律性质及保护范围
项 的法律依据
第二项 的意义及法律性质
第三项 的主体
第四项 的保护范围
第四款 的侵害及不法性: 保护的界限
项 对 的侵害行为
第二项 侵害 的不法性及违法阻却
第五款 侵害 的法律效果
第六款 结论
第五节 名誉权
款 现行“民法”规定的比较法基础
第二款 名誉的意义
第三款 对名誉的侵害
项 侵害“他人”的名誉:当事人
第二项 侵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第四款 侵害他人名誉行为的“违法性”及违法阻却
项 不法性的
第二项 一般违法阻却事由
第三项 事实陈述、意见表达的违法性判断
第五款 名誉权被侵害的救济方法
项 保护请求权:侵害人格权(名誉权)的侵害除去及妨害防止
第二项 日本法上北方杂志事件判决
第六节 信用权
款 绪说
第二款 信用保护的规范机制
项 法律规范体系
第二项 比较法上的观察
第三款 信用权的意义及侵害
项 信用权的意义
第二项 信用权的侵害
第三项 侵害他人之信用权的不法性信用的保护与言论自由的调和
第四款 侵害信用权的救济方法
第五款 结论
第七节 隐私权
款 绪说
项 信息社会与隐私的保护
第二项 隐私的价值
第三项 21世纪重要的法律议题
第二款 隐私权概念的形成及开展:比较法上的观察
项 美国法上隐私权:一百年的发展
目“侵权行为法”上的隐私权
第二目宪法上的隐私权
第二项 英国法上的隐私保护
第三项 德国法上的人格权与(私领域)隐私的保护
目私法人格权与宪法人格权
第二目隐私(私领域)在德国人格权法上的保护
第四项 比较法上分析及发展趋势
第三款 隐私权规范体系的建构与发展
项 规范体系的建构
第二项 建构以宪法隐私权为基础的规范秩序
第三项 隐私权的理论构造
第四款 以个人信息自主权为中心的保护体系
项 概说
第二项 “个人数据保护法”
第三项 “个资法”与“ 信息公开法”
第四项 个别个人资料的保护
第五项 通讯自由、隐私权与个人数据保护
第五款 隐私权在“刑法”上的保护
第六款 隐私权在“侵权行为法”上的保护
项 请求权基础
第二项 隐私权的概念及保护范围
第三项 对隐私权的侵害
目对隐私权的侵害
第二目侵害隐私的类型
第四项 网络侵权行为
第八节 其他人格法益
款 人格权保护范围的具体化
第二款 姓名、 、声音等体现个人特征的人格法益
第三款 居住安宁的人格利益
第四款 遗族对于故人敬爱追慕之情
第五款 其他人格法益的发展
第七章 人格权的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
节 人格权的性质及保护的利益
款 人格权的性质
第二款 人格权的商业化及财产价值
第二节 美国法上的个人公开权(RightofPublicity)
款 个人公开权的诞生及发展
第二款 公开权的理论依据:正当化的理由
第三款 公开权的意义及性质
第四款 公开权的内容及限制
第五款 公开权与言论自由
第六款 侵害公开权的法律效果
第七款 发展过程及体系构成
第三节 德国法上人格权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的保护
款 100年的法院造法
第二款 由个别人格权到一般人格权
第三款 人格权上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的保护机制
项 人格权上精神利益的保护
第二项 人格权上财产利益的保护
第三项 规范体系构成
第四款 死者人格权上精神利益及财产利益的保护
项 问题说明
第二项 死者人格权上精神利益的保护
第三项 死者人格权上财产利益的保护
第四项 死者人格权保护的规范体系
第四节 中国台湾地区人格权上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保护
机制的建构
款 规范模式与研究课题
项 美国法及德国法的规范模式
第二项 中国台湾地区法上的现况及研究课题
第二款 由人格权精神利益的保护“到”财产利益的保护
项 人格权上精神利益的保护
第二项 人格权上财产利益的保护
第三款 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
项 传统见解:人之价值尊严与社会变迁
第二项 死者精神利益的保护
第三项 死者人格上财产利益的继承性
第四项 一元论人格权的保护机制
第五节 结论:人格权保护利益扩大的理念及方法
第八章 人格权保护与言论自由
节 规范模式及思考方法
款 社会变迁与法律发展
第二款 价值理念及保护范围
项 人格权
第二项 言论自由
第三项 调和机制的建构
第二节 名誉保护与言论自由
款 “司法院”释字第509号解释:宪法上的调和基准
项 “司法院”释字第509号解释
第二项 日本 高裁判所“夕刊和歌山时事”妨害名誉案
第三项 “侵权行为法”的宪法化
第二款 “ 高法院”与美国法上的真实恶意规则
(actual malice rule)
项 研究目的
第二项 美国诽谤法上actual malice rule(真实恶意规则)的创设
及解释适用
目 普通法上的诽谤侵权行为
第二目 美国诽谤法的宪法化:actual malice宪法规则的创设
第三项 比较法与美国法上的actual malice规则
第四项 “ 高法院”所谓“真实恶意原则”应受严格检验
第五项 结论
第三款 “民法” 84条 项前段的解释适用
项 侵害名誉:有多重解释可能性时,应作兼顾维持言论
自由的解释
第二项 意见表达与事实陈述
第三项 “真实”或“不真实”的举证责任
第四项 不法、故意或过失
第五项 体系构成与案例解说
第三节 隐私权与言论自由
款 调和基准的建构
项 问题说明
第二项 “司法院”释字第689号解释
目 释宪理由、解释意旨及解释的重要性
第二目 新闻采访自由与隐私权等权利保护的冲突与调和
第三项 “司法院”释字第689号解释的适用
第二款 “侵权行为法”上的解释适用
项 以违法性为判断基准
第二项 “ 高法院”2004年台上字第706号判决:
车商小开死亡纪事案
第三项 “ 高法院”2004年台上字 979号判决:
公开私人地址及电话案
第三款 全球化的议题及比较法的案例研究
项 研究课题及方法论
第二项 犯罪前科与隐私权的保护
目 美国联邦 高法院二个判决
第二目 日本 高裁判所的逆转事件判决
第三目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Lebach案判决
第四目 比较研究
第三项 公开场域隐私权:摩洛哥卡洛琳公主案
目 问题说明
第二目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判决
第三目 欧洲人权法院判决Caroline von Hannover v. Germany
第四目 案例比较与实务应用
第九章 人格权被侵害的救济方法
节 保护机构的建构
第二节 侵害除去及侵害防止请求权
款 侵害除去请求权
项 要件及效果
第二项 实务案例:欧洲人权法院Editions Plon v. France案
第二款 侵害防止请求权
项 要件与效果
第二项 实务案例:日本法上北方杂志事件
第三项 人格权侵害除去、防止请求权与言论自由
第三节 损害赔偿
款 请求权基础及体系构成
项 请求权基础
第二项 损害赔偿法的基本架构及研究课题
第二款 人格权受侵害的财产上损害赔偿
项 回复原状
第二项 侵害生命、身体健康的特别规定
第三款 人格权受侵害非财产损害赔偿:慰抚金
项 非财产损害的意义与赔偿方法
第二项 慰抚金的请求权基础
目 请求权基础的体系构成
第二目 慰抚金制度的发展
第三项 慰抚金的概念与性质
目 “慰抚金”与“非财产损害相当金额的赔偿”
第二目 慰抚金的一身专属性
第四项 慰抚金的功能与相当赔偿的量定
目 慰抚金的功能
第二目 慰抚金的算定
第三目 慰抚金与法院实务
第五项 中国大陆民法上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第四节 恢复名誉的适当处分与道歉启事
款 问题说明
第二款 比较法
项 德国法
第二项 日本法
第三项 韩国法
第四项 中国大陆
第五项 英美法
第三款 “司法院”释字第656号解释
项 释宪缘起、解释意旨、解释的重要意义
第二项 释宪申请的受理与宪法发展
第三项 合宪性审查及法律适用宪法基准的创设
第四款 结论:比较法、私法宪法化与民法发展
第五节 人格权的财产价值与获利返还
款 人格权的财产利益与保护机制
第二款 侵权行为损害赔偿
项 财产损害及计算方法:损害计算的困难
第二项 损害计算方法的发展
第三项 以侵权得利作为量定慰抚金的因素
第三款 不当得利请求权
项 绪说
第二项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成立
目 无权对姓名、肖像为商业化使用与不当得利
第二目 德国法上侵害人格权不当得利的发展
第三目 中国台湾“民法”的发展
第三项 不当得利的客体及返还范围
第四款 无因管理
项 无因管理与不法管理
第二项 不法管理于无权利用他人姓名、肖像等人格利益的适用
第三项 瑞士民法的不法管理与人格权保护
第五款 人格权财产价值保护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索引
人格权总论:传统与 | ||
定价 | 79.00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22年12月 | |
开本 | 16开 | |
作者 | 曹相见 | |
页数 | 332 | |
ISBN编码 | 9787301335468 |
内容介绍
本书立足回答人格权如何是一项 立的、基本的民事权利的“大”问题,从人格权的概念、主体、客体、性质四个方面入手,为人格权确权及其在《民法典》中 立成编后的人格权研究进行了可贵尝试。
全书分四编。 编从人格权概念入手,剖析了人格在法律上的语境及其利益构造;第二编从主体上否认了法人、死者享有人格权;第三编通过对民事客体理论的反思与建构,破解了人格权的客体难题;第四编对人格权作为受尊重权,兼有基本权利的属性进行了分析。
本书试图摆脱人格权证成的财产权模型,寻找人格权确权的伦理基础,为学界提供一套人格权证成的解释方案,夯实《民法典》的解释论基础。从 立的伦理角度论证人格权,试图建立起“人格—财产”的二元格局,是本书的鲜明特点;其中作者提出的人格有作为实证权利基础的含义、物上“人格”发挥财产效果、死者“人格”为生前形象、区分权利的客体与对象、基本权利无法介入私法等命题,对我国人格权乃至整个民法基础理论的研究作出了推进性贡献。
作者简介
曹相见
男,1985年生,湖南汝城人,法学博士,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吉林省长白山特聘青年拔尖人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出版著作2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家》《法制与社会发展》《当代法学》《法学论坛》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文章被转载。获第三届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第十一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一等奖等奖励。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组织编写的民法典评注、释义、教材多部。
目录
序言
绪论 人格权立法与研究的使命
一、引言
二、学术史梳理
三、主要研究框架
编 人格权概念论
章 人格在法律上的语境
一、引言
二、人格作为伦理学上的概念
三、罗马法上的人格与“伦理人”
四、近代私法对“伦理人”的移植
五、当代私法中“伦理人”的勃兴
六、结语
第二章 标表型人格权的构造
一、引言
二、标表型人格权的特殊性
三、标表型人格权的权能与权利对象
四、标表型人格权的保护模式
五、结语
第三章 物上“人格”的构造
一、引言
二、人格、财产的哲学谱系
三、主体、客体的规范形塑
四、物上“人格”的财产构成
五、结语
第二编 人格权主体论
第四章 法人人格权何以不能
一、引言
二、法人人格的规范意义
三、团体人格的政策考量
四、法人保护的体系思维
五、结语
第五章 死者“人格”的本质
一、引言
二、比较法上的观察
三、民事权利的生死机理
四、死者“人格”的利益结构
五、死者“人格”的法律救济
六、结语
第三编 人格权客体论
第六章 权利客体的理论构造
一、引言
二、从法律关系到权利:客体的语境转换
三、从哲学到法学:客体的概念回归
四、从多元到统一:客体的理论更新
五、结论
第七章 权利客体与权利对象
一、为何要区分权利客体与对象
二、如何来区分权利客体与对象
三、客体与对象之于权利的意义
四、结语
第四编 人格权性质论
第八章 人格权当属受尊重权
一、引言
二、支配语境与人格权支配属性
三、对物支配与人格自由的二分
四、结语
第九章 人格权为基本权利
一、引言
二、民法、宪法关系的历史演进
三、民法、宪法关系的理论流变
四、基本权利私法介入的教义学分析
五、结语
余论 人格权法定及其立法评析
一、人格权法定的语境与技术
二、人格权 立成编的时代价值
三、人格权编的“得”与“失”
四、结语
后记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