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出版社自营]“我们社”研究潮州文化丛书第二辑岭南文化潮汕文化文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正品平装现代文学团体研究文学书籍
¥ ×1
生动展示绚丽多彩的潮州文化图景
书写潮州对中华文明史的突出贡献
潮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潮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为了让社会各界能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潮州文化,中共潮州市委宣传部与广东人民出版社联合打造《潮州文化丛书》,以全新视角引领人们领略潮州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非凡魅力。
“我们社”是与“太阳社”“创造社”关系密切的现代文学团体,其成员就有一批潮籍的优秀文学青年。书中深入系统地讲述“我们社”的主要成员、成立及活动过程、对文学和社会的历史影响等,并精选收录了数十篇优秀文学作品,全书有着丰富翔实的历史文稿和珍贵照片,辅以精辟点评研究,有利于人们更好了解“我们社”的发展历程,以及“我们社”对中国现代文化史、革命史的突出贡献,感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潮州文学文化。
黄景忠,男,1965年生,广东普宁人。现任韩山师范学院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作家的精神立场与创作姿态》等多部著作。在《民族文学研究》《文艺争鸣》《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有多篇论文被《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杜运通,男,1947年生,河南洛阳人。韩山师范学院文科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伊甸园之歌》《多维视野中的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合作)等专著,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优秀学术专著一等奖、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三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杜兴梅,女,1950年生,河南郑州市人。韩山师范学院教授。从事写作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学术论文写作ABC》《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精品评注》等。在《文艺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曾获得“南粤优秀教师奖”、中国大学出版社首届优秀教材一等奖,多篇论文获省教育厅、省社科联与学会优秀论文奖。
|上篇|“我们社”研究
二三十年代旅沪潮汕左翼文艺家群体与
我们社:一个独立而富有特色的文学社团
我们社、太阳社比较论
我们社、太阳社对待鲁迅的态度为何不同
《我们月刊》研究
论洪灵菲的创作转向
新写实主义背景下戴平万的小说创作
杜国庠对于二三十年代左翼文艺理论建设的贡献
|下篇|“我们社”作家作品选辑
《我们月刊》目录
《我们月刊》卷头语
大海(上部)
大海(下部)
激怒
交给伟大的革命事业
丁雄
血之潜流
红霞女士
穷孩子
立契之后
决心
降贼
洋楼
马路上
1929年急待解决的几个关于文艺的问题
后记
潮汕人是一个流动的族群,民间流传一个说法,潮汕人常住本地约1000万人,迁居国内其他地区约1000万人,迁居海外约1000万人。迁居陌生的环境如何生存和发展?要抱团取暖!所以,抱团而聚、互帮互助是旅外潮汕人一个显著特征。二三十年代旅沪的潮汕左翼文化人就是靠同乡的接济和相互间的扶持得以立足和发展的。
首先是潮州商帮的接济。潮州人到上海经商,是从明末清初开始的。1860年,汕头开埠通商,潮州人在上海经商的更多。至20世纪20年代,潮州商帮在上海商界已经有比较大的影响力。比如典押业,30年代上海典押业“十之八九为潮州帮,余则徽州帮、扬州帮”。再比如钱庄业,1934年,潮州旅沪同乡会会长郑正秋在《潮州旅沪同乡会年刊》发刊词中说:“凡上海的银钱业中,我潮州人已经不输宁绍帮,几乎操有金融界一半势力。”此外,潮汕人在上海从事的行业还有潮糖杂货、陶瓷、抽纱等。
据李魁庆回忆,洪灵菲和戴平万初到上海连吃饭、住宿都成问题,经同学介绍,暂时在一家由潮州人经营的进出口银行中吃住。在上海租房,需要有人担保,最后也是由这家银行的经理担保,才在法租界租到一家前楼。许美勋和冯铿到上海无处栖身,后来经杜国庠介绍,在澄海人陈卓凡创办的南强书局当校对,两人也借住在南强书局的亭子间。郑正秋的祖父是上海的烟土业大亨郑介臣,家境优裕,蔡楚生在上海闯荡遇到困难,郑正秋不仅在电影艺术上手把手教他,而且在生活上也经常接济他,“有时便直接拿钱给他,有时家里加点菜,请他到家里吃饭,有时干脆拉他上饭馆,开怀畅饮,饱吃一顿,以补充营养,提高身体素质”。此外,这些潮汕左翼文化人,如果碰到政治上的麻烦,潮州会馆有时也会出手相助。
潮汕左翼文化人之间的相互帮持,我们社的成立也是他们能够在上海立足并形成一个群体的重要原因。
李魁庆曾经记录了李春鍏、杜国庠、柯柏年、洪灵菲、戴平万等比较早到上海的一批人如何相互帮助渡过难关的故事:为了维持生活,洪灵菲、李春鍏分别把长篇小说《流亡》和《海鸥》,杜国庠把译稿交给出版社出版并预支版税,暂时解决这批人的生活困难。此外,“杜老倡议成立一个出版社,租一间临街的小商店,开设一个门市部,作为书店。一方面自己出版书籍,自己卖书。……一经提出,大家叫好,一致赞成。经过讨论,决定社名为‘我们社’,书店为‘我们书店’,后来改为‘晓山书店’”。
应该说,我们社和晓山书店的成立不仅解决了早期到上海的潮汕左翼作家的生存问题,还把这批作家团结在一起,包括在文学观念、文学创作上相互影响,可以说,这批作家是旅沪潮汕左翼艺术家群体的核心圈,这个核心圈具有较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灵魂人物是杜国庠——其时李春涛和彭湃已经被国民党杀害,他几乎是潮汕本土仅存的革命导师式人物,再加上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深厚,性格谦和,为人热情,在这个圈子里他是众人皆尊敬的老大哥。另外,洪灵菲和戴平万已经在文学创作上小有名气,也是这个圈子的核心人物。后来到上海的潮汕左翼文化人,比如侯枫、许美勋、冯铿、许涤新、陈波儿、梅益等,都受到这个核心圈的强力吸引而聚集到这个团体之中。
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这一群潮汕左翼文化人其实都是异乡人,他们能够在上海立足和发展,潮商的支持以及同乡的抱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我们社的成立,是这一群体形成的关键因素。
——潮商与我们社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