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前汉两晋唐史宋史皮面精装蔡东藩著清史明史全套12册
  • 新商品上架
    • 作者: 蔡东藩 著著
    • 出版社: 辽海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雷扬盛辉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蔡东藩 著著
    •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8-0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ISBN:9787545109900
    • 版权提供:辽海出版社
    【商品详情】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定价:4680元
    开本:16开12卷豪华精装高级变色皮烫金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作者:原著蔡东藩
    出版日期:2010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内容介绍

    古今说部修史第一人 中外通俗史著第一书
    ◎史家蔡东藩生平
    蔡东藩(1877~1945年),字椿寿,号东藩,萧山临浦镇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中秀才,宣统元年(1909年)考取省优贡生,二年朝考入选,翌年春去福建为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不久托病回乡。辛亥革命后,到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任编辑,修撰《高等小学论说文范》、《中等新论说文范》、《清史概论》等书。从民国5年(1916年)至15年(1926年)的10年时间里,蔡东藩先后完成演义体历史小说《历朝通俗演义》,全书共11部、45册、1040回、600余万字,记述了从公元前221年到民国9年(1920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该书在史料上遵循“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原则;在体裁上,既保持了演义体历史小说的风格,作者又自写批注、评述。蔡东藩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其著作除历史演义外,还有《留青别集》、《留青新集》、《客中消遣录》、《楹联大全》、《内科临症歌诀》及诗集《风月吟稿》、《写忧草》等。民国16年(1927年),蔡东藩因病辞职回家,居乡期间,曾随岳父习医,并任临浦小学国语教师,后又设私塾授学。晚年蔡东藩以行医、卖文为生,1945年春,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蔡东藩因贫困交加与世长辞,终年69岁。
    ◎作者成书背景
    临江书舍是蔡东藩教授学生、撰写历代通俗演义的主要场所。现为萧山市政府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通往临江书舍的路,是一条弯弯的小巷,踩着布满青苔的青石板,凹字形的老式民国房子,三间楼房和厢房,窄小的天井,再普通不过。可是一想到当年的蔡先生就坐在西厢房里20多年笔耕不辍的情景(1914~1937),这幢普通的房子就有了特殊的韵味。
    蔡东藩所著《历朝通俗演义》,或叫《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共11部书,起初并不是顺着历史朝代次序写的,他成书的先后次序是:一、清史。二、元史。三、明史。四、民国史。五、宋史。六、唐史。七、五代史。八、南北史。九、两晋史。十、前汉史。十一、后汉史。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陆续印行了这11部演义,《清史通俗演义》印行最早,出版于1916年7月,《后汉通俗演义》印行最迟,出版于1926年9月。开始印的都是有光纸石印插图本,当时这套书的销行量非常大。到了1935年,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又把它全部改为铅印本,加上许廑父续写的《民国通俗演义》后40回,总的书名称《历朝通俗演义》,分装40册。另刊《历朝通俗演义改版印行缘起》一册,把全书的序文和每部的回目集合在一起。这一次重印出版,其销量又大大超过了前次。此外,蔡东藩所著《西太后演义》或叫《慈禧太后演义》,30万字左右,1916年由上海会文堂书局出版。本书编辑时,将此书补入,故本版《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全书共12册,同时附民国许啸天著《清宫十三朝演义》。

    目录《前汉演义》
    本书旁采博收,将所有前汉治乱之大事,备载无遗,写秦末群雄逐鹿,刘邦建汉至王莽纂汉一段历史。这是一部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体例特殊,自批自注的演义著作。全书文笔亲切自然,通俗易懂,是民国史家蔡东潘在“演义救国”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后汉演义》
    本书写刘秀光武中兴至三国混战一段历史。《前汉演义》百回,自秦始皇起头至王莽篡国为止,此编从前编接入,始自王莽,结局三国。《前汉演义》附秦朝,《后汉演义》附三国,首尾相对,却也是一种无独有偶的原创风格。
    《两晋通俗演义》
    蔡东藩自序说:“《两晋演义》之着手,则于内讧外侮之所由始,尤三致意焉。盖今日之大患,不在外而在内,内讧迭起而未艾,吾恐五胡十六国之祸,不特两晋为然,而两晋即今日之前车也。若夫辨忠奸,别贞淫,抉明昧,核是非,则为书中应有之余义。”可见作者借古喻今之文胆。
    《南北史演义》
    本书叙述了南北朝一百七十年间由分裂到对峙统一的史实,观点平实,内容丰富,论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是近代难得一见的通俗史著的经典。该书取材谨慎,主本信史,旁征野史,既有历史的真实性,又有小说的趣味性,不失为一部入门级的民族历史通俗读本。
    《唐史演义》
    蔡东藩自序说:“就唐事以为演述,共成百回,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徐懋功未作军师,李药师何来仙术?罗艺叛死,乌有子孙,叔宝扬名,未及儿女。唐玄奘取经西竺,宁惹妖魔?薛仁贵立绩天山,岂藉子妇?则天淫秽,不闻私产生男,玉环伏诛,怎得皈真圆耦?种种谬妄,琐亵之谈,辞而辟之,破世俗之迷信者在此,附史家之羽翼者亦在此。”
    《五代史演义》
    本书描述五代十国时期战乱更替下的民俗民生,参透疆场血战、宫廷阴谋、千古兴亡中的生存智慧。这五代十国的时势,简直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彼争此夺,上下凌替,篡弑相寻,蒸报无已。故每代传袭最多不过十余年,最少只有三四年。眼见得神州动荡,海内腥膻,四境不宁……一部五代十国史,写尽乱世乱像,留待后人评说。
    《宋史演义》
    蔡东藩自序说:“夫以官书之辞烦义奥,不暇阅,亦不易阅,乃托为小说演成俚词,以供普通社会之览观,不可谓非通俗教育之助;顾俚言之则可,而妄言之亦奚其可乎?溯南北两宋举三百二十年之事实,编成演义共百回,其间治乱兴亡,贤奸善恶,非敢谓悉举无遗,而于宏纲巨目,则固已一一揭橥,无脱漏焉。且官稗并采,务择其信而有征者笔之于书;至若虚无惝恍之谈,则概不阑入。”
    《元史演义》
    蒙古部落自铁木真出世遂统蒙古各部,养成势力。蒙古铁骑西征欧罗巴,未几南下灭金侵宋。南宋覆灭,荡荡中原竞被那蒙古大汗囊括以去,一朝天子一朝臣,居然作了八十九年的中国皇帝!却不知,蒙人性情暴虐,待民苛刻,天下疲惫,竟激起无数民变,就中出了一位朱元璋硬是把元朝天下生生夺去。本书就史论史把蒙古兴亡的事实,演出一部活生生的《元史演义》来。
    《明演义史》
    蔡东藩自序说:“《明史》多繁复,苦费抉择,不得已搜集成书,无论为官史,为私乘,悉行钩考,乃举一代治乱兴亡之实迹,择其大者要者,演成俚语,依次编纂。其间关于忠臣义士及贞夫烈妇之所为,尤必表而出之,以示来许;反之,为元恶大憝,神奸巨蠹,亦皆直揭其隐,毋使遁形。若夫燕词郢说,不列正史,其有可旁证者,则概存之,其无可旁证而太涉荒唐者,则务从略。文不尚虚,语惟从俗。”
    《清史演义》
    蔡东藩自序说:“清朝一统中原,谁知异族船坚炮利,屡犯国门,泱泱大国今天割地、明天赔款,累得清朝君臣顾此失彼,国势也渐渐衰退下去。不料,外患未了,内忧又起,武昌发难,各省响应,竟把大清朝生生地推翻了。后人多说清朝政治不良,其实细考清朝史事,有坏处也有好处,有淫暴处,也有仁德处,不过,主弱臣庸,朝政浊乱,且世界形势早已大变,所以民军一起全局瓦解。这也不足为怪了。”
    《慈禧太后演义》
    本书辑录大政,遍采遗闻,通过丰富的情节和人物心理的刻画,剖析了慈禧太后这个封建王朝没落阶段的最高统治者的衰亡本质和她违抗历史潮流,螳臂当车的阴暗心理;揭露了她善搞阴谋的卑鄙伎俩,以及朝廷宫闱中争权夺利、荒淫无耻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情况。
    《民国演义》
    蔡东藩自序说:“今日之*,一新旧交替之时代也。草茅下士,就见闻之所及,援笔直陈,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谨据民国纪元以来之事实,依次演述,分回编纂,借说部之体裁,写当代之状况,语皆有本,不敢虚诬,笔愧如刀,但凭公理。”
    ……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