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韩炳哲作品系列(套装共9册 )韩炳哲 著 爱欲之死 暴力拓扑学 透明社会 美的救赎 哲学智慧 出版社
  • 回归哲学的人文和批判,独辟哲学写作新境界
    • 作者: 韩炳哲著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粉象优品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韩炳哲著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装帧:套装
    • ISBN:9780210705450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信出版社

                                                                                                  店铺公告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书名:韩炳哲作品系列(套装共9册 )

    定价:318.00元

    作者:韩炳哲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ISBN:9787521704693T

    (1)韩炳哲被誉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西班牙《国家报》)。他回归哲学的人文传统和批判传统,在学院化的哲学研究之外,独辟哲学写作新境界,在数字媒体时代照察社会情况和人类心灵,被誉为“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杨小刚)、“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思郁)。

    (2)兼具韩国人的浪漫气质和德国哲学传统的理性批判精神。韩炳哲对当代社会的洞察深刻,剖判犀利,而其内在的精神诉求却是宁静沉思的、美学意义的生命存在,具有“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夏可君)。

    (3)哲学小品式的文字风格,长于思辨,而又胜在言传。韩炳哲的作品简洁、明快,“充满灵性,锋芒毕现”(贾克防)。诸位中译者的认真细致和精敏才思也为中文版增色颇多。

    (4)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为其《爱欲之死》作序。韩炳哲在欧美已产生较大影响,作品被译成近20种文字,包括巴迪欧在内的诸多学者对韩炳哲做出了回应和评赞。

    (5)韩炳哲作品系列图书共9种,遴选了作者主要的和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中文世界较系统和精华的韩炳哲作品集。

    (6)在国内学界迅速觅得知音。来自哲学界、艺术界、文学界、传播学界、IT界的学者、名家对韩炳哲及其作品做出了积极回应和高度评价。

    (7)《精神政治学》:数字媒体时代政治形态、权力运作以及个体危机之速描!

    继《倦怠社会》之后,韩炳哲继续对新自由主义社会展开激烈批判。他灵巧地剖析了新自由主义社会的政治和权力运作机制,对大数据和情感现象学提出了新的理论,带我们充分认识到,新自由主义将会导致人类自由的危机,虽简短而深刻,速描式刻画出当下政治形态。

    (8)《爱欲之死》:数字媒体时代爱欲之死的悲情扣问和深切剖析!

    当代数字媒体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交流和情感模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在日渐自恋和同质化的人群里,人们寻求爱欲,却备受孤独,且丧失了精神上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作者分析并揭示了这一困境的根源和实质,呼吁人们勇于否定自我,肯定他者,重建想象力,重塑爱欲。

    (9)《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群体狂欢和孤独个体之镜像!

    在网络和数字媒体时代,深陷隔绝状态的个体,难以对大量的信息明辨是非,达成理性认识。这造就了谣言和网络暴力,也使误导、控制和权力集中与转移有机可乘。如何在匿名的集体中,做一个理性而负责任的公民?需要对数字化、信息化这些新技术时刻保持警觉。

    (10)《他者的消失》:在被“赞”包围的小小自我之外,重拾他者的目光,倾听他者的声音!

    在没有他者(朋友、爱欲,甚至是地狱)的世界里,彻底自恋的自我只会身陷沮丧,迷失方向,无意义感,最终导致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本书深入揭示了“同质化的恐惧”——所有人、事同化到丧失了边界;作者对同质化的分析和批判,依旧是在数字信息时代大背景下展开,并努力从传统和经典中发掘自我与他者“共在”的空间。

    (11)《倦怠社会》:在996时代,超越倦怠,回归内心!

    我们的竞争性的、效绩主导的社会正在影响着我们每个人。较之于提高生命质量,多任务处理、用户界面友好的技术正在制造混乱,从抑郁症,到注意力分散,到人格分裂,社会中蔓延着一种普遍的不安情绪。韩炳哲诉诸文学、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发掘一种可能,在令人疲惫不堪的信息时代里开辟自我的一隅风景。

    (12)《娱乐何为》:在娱乐至死的世界里,追问何为“好的娱乐”!

    娱乐充满当今世界每个角落,从手游到电视节目,这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交流方式。该怎么来理解这个现象?西方历史、文化中的受难精神转向娱乐精神又是如何发生的?韩炳哲分析了不同的娱乐形式,音乐,电影,俳句,绘画,媒介,文学,并讨论了康德、尼采、海德格尔、阿多诺和劳森博格等人的相关理论。

    (13)《暴力拓扑学》:和平时代的暴力批判与自由之隐忧!

    在没有大规模战争的时代,人们享受和平,但暴力行为无所不在,只是形式不同。这种潜在的暴力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更大,几乎是对人性的严峻挑战——人性本恶吗?也许作者并不能提供确定的答案,作为批判哲学家,他将带领我们一起进行思考。

    (14)《透明社会》:透明的阴暗面与自由的辩证法!

    透明有其自身的阴暗面:没有神秘感,没有阴影,没有细节。透明意味着隐私消失,同质化,信任感也将崩溃。收集更多信息的焦虑并不必然产生知识和信仰。信息技术造成了一种幻象,人们可以掌握全部信息并实现持续的控制,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恰当的理解和解释。在本书中,作者认为透明是一个伪概念,是当代迷思中最强有力且有害的一个。

    (15)《美的救赎》:数字复制时代溯回康德的崇高之美!

    什么是美?如何在美的基础上建立道德之美、政治之美?在数字复制时代(已远远不是本雅明所谓机械复制时代),美究竟是真理,是遮蔽,抑或是灾难?作者带领我们一起回溯到康德,以及他的“崇高之美”,以期抗拒当今时代的平滑、平庸美学。

    《精神政治学》(书号:978-7-5086-9706-2;定价:35.00元)

    当今世界已逐渐走向精神政治时代。

    数字技术正从单纯的监控向主动的操控过渡,人们凭感觉做出的所谓“自由决定”将很快被操控。

    无所不在的大数据和新自由主义伦理观造成了资本主义权力的转移和扩张,破坏了个体自由,压制了个体的空间和自主性。

    本书扣人心弦地描绘了新自由主义精神政治导致的种种危机。

    韩炳哲揭示出,在大数据时代,批判理论将且必将重整旗鼓。

    ——威尔·戴维斯(Will Davies)

     

    《爱欲之死》(书号:978-7-5086-9708-6;定价:32.00元)

    爱欲是勇于否定自我,肯定他者。

    爱欲与他者密切相关,是个体在自我的王国里无法征服的疆土。

    爱欲以超验性、彻底的独一无二性为前提。当今社会越来越像一个同质化的地狱,而爱欲的经验不在其中。

    个体的内在危机在于,一切事物均成为被消费的对象,从而毁掉了爱欲的渴望。吸引自我的、被自我所渴望的他者,无处可栖。

    这是一个没有了爱欲的社会。

    爱欲之死,是自我反思之死。

    阅读韩炳哲的这部作品,无论如何都是富有才思智慧的享受。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法国哲学家

     

    《在群中》(书号:978-7-5086-9691-1;定价:35.00元)

    数字化信息交流和网络社交平台占领了我们的生活。

    被数字化了的生命实际上导致了社群、公共空间的坍塌,也慢慢侵蚀了政治行动的可能,妨害了有意义的政治议程。

    数字化交流激发了瞬间的冲动性反应,发送和接收这种信息的民众,变成了一个(个)数字化的(蜂)群。这不是大众,而不过是一些被相互隔离的个体;不足以称为“我们”,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主导性力量,不能筹谋未来,因为他们深陷当下。

    数字群是一个破碎的整体。

    当信息胜过思想,一切按照脸书、股市和情报机构的法则运行,民主将受到威胁,自由将受到损害。

    韩炳哲属于这一类哲学家,在他们之前,没有人寻求改变世界之道,甚至没有人充分意识到这种改变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内部参考》(Inside Higher Ed)

     

    《他者的消失》(书号:978-7-5217-0470-9;定价:35.00元)

    他者的时代已然逝去。

    那朋友似的、地狱般的、神秘的、诱惑的、爱欲的他者已让位于同者。如今,同质化的扩散形成病理变化,对社会体造成侵害。扩散之势愈演愈烈。使社会体害病的不是异化、退隐、禁令和压制,而是过度交际、过度信息、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

    如今的时代标志不是由他者带来的压迫,而是由同者造成的抑郁。当今社会中有诸多极具标志性的现象,譬如恐惧、全球化、恐怖主义等,韩炳哲的新作所探究的正是这些现象背后潜藏的同质化的暴力。

    韩炳哲用他的作品开辟了一条横穿当代文学之林的甬道。他不求你我点赞,只求警醒世人。

    ——德国广播电台(Deutschlandfunk)

     

    《倦怠社会》(书号:978-7-5217-0469-3;定价:35.00元)

    否定性的社会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充溢着积极性的社会。

    从这一范式转移出发,韩炳哲展示了当今社会的病理形态,其中包括抑郁症、注意力缺乏症、过劳症等精神疾病。它们不是传染病,而是梗阻症;不是由否定性的、免疫学上的他者导致,而是源于过量的肯定性。

    因此,一切免疫学式预防和抵抗措施都失效了。作者的论述最终以一个社会愿景结束,他有意赋予其一个含有歧义的名称“倦怠社会”。其中,生命变成了生存,生存导向对健康的狂热崇拜,健康带来了疾病和僵死。

    失去了死亡的否定性,生命自身僵化成为死亡。

    一部为当下全球化时代做出诊断的重要作品。

     

    《娱乐何为》(书号:978-7-5217-0481-5;定价:38.00元)

    现在,娱乐的无处不在预示着全新的事物即将来临。人们对世界和现实的理解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今天,娱乐升级成为一种新式范例,即一种新的决定什么具有处世能力、什么没有,也就是决定什么是存在者的存在模式。因此,现实本身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娱乐效果。

    娱乐的绝对化导致世界变成享乐的世界,受难精神将这样的世界解释和贬低为沉沦、虚无,甚至是非在。然而,受难和娱乐其实并不完全相异。娱乐的纯粹无意义与受难的纯粹意义是紧密相邻的。

    小丑的微笑与痛苦之人痛苦扭曲的表情看起来惊人地相似。

    韩炳哲创造了一种他个人独有的思想传统。

    ——《周日世界报》(Welt am Sonntag)

     

    《暴力拓扑学》(书号:978-7-5217-1055-7;定价:38.00元)

    有些事物,永不消逝,暴力即属此类。

    暴力性表达并非现代性的标志。暴力只是变化多端而已,其表现形式随社会局势而变。如今,它回到皮下、交际之下、毛细结构和神经元的领域,呈现出微观物理学的形态;这种形态的存在,无需在统治或敌对关系中的那种否定或排斥性。

    它从可见转为无形,从粗野蛮横转为沉思内省,从正面直击转为病毒性感染。暴力起作用的方式不是公然袭击,而是蔓延传染。

    作者在本书中首次揭示了暴力事件的变形记,从君权和血亲等前现代社会的斩首,经由现代规训社会的畸变,最终到了今天绩效社会和倦怠社会的抑郁。

     

    《透明社会》(书号:978-7-5217-1057-1;定价:35.00元)

    当今社会,到处洋溢着“透明”的热情,而人们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一下对距离的热情。

    距离和羞耻心无法被纳入资本、信息及交际的高速循环。因此,人们便以“透明”的名义消除了所有谨慎的回旋余地。它们被照得通亮,被剥夺殆尽。世界也因此变得更加无耻、更加赤裸。

    恰恰于信任不在时,人们对“透明”的呼求声才愈发响亮。在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中,人们是不会执意要求透明的。透明社会是一个不信任的、怀疑的社会,由于信任日渐消失,社会便开始依赖监控。对透明的大声呼求恰恰表明,社会的道德基础已然脆弱不堪,真诚、正直等道德价值越来越失去意义。

    作为一项新的社会命令,透明正在取代日渐式微的道德审查机构。

     

    《美的救赎》(书号:978-7-5217-1056-4;定价:35.00元)

    美如今正处于一种矛盾的处境。

    一方面,它如通货膨胀般蔓延四溢:到处都可以感受到人们对美的狂热崇拜。另一方面,美失去了一切超越性,屈服于消费的内在性:它塑造了资本的美学的一面。美以及崇高或震撼所带来的对消极性的体验,完全被纯粹的快乐即点赞所取代。美最终被色情化。

    本书既为我们展示了那些以真理、灾难或诱惑表现出来的美的形式,也阐明了那些建立美的伦理或政治的美的维度。

    阅读韩炳哲的书,意味着不断地被鞭策唤醒。……他的社会批判虽然不谙体恤之情,但是他仍然热情地拥抱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

    ——《杂志》(Das Magazin)

     

    ---------------

    韩炳哲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

    《精神政治学》(已出)

    Psychopolitik

    《爱欲之死》(已出)

    Agonie des Eros

    《在群中》(已出)

    Im Schwarm

    《他者的消失》(已出)

    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倦怠社会》(已出)

    Müdigkeitsgesellschaft

    《娱乐何为》(已出)

    Gute Unterhaltung

    《暴力拓扑学》(已出)

    Topologie der Gewalt

    《透明社会》(已出)

    Transparenzgesellschaft

    《美的救赎》(已出)

    Die Errettung des Sch?nen

     

    《精神政治学》

    自由的危机 1

    精明的权力 19

    鼹鼠与蛇 23

    生物政治 27

    福柯的困境 31

    治愈即杀害 39

    休  克 43

    友爱的老大哥 49

    情绪资本主义 55

    游戏化 67

    大数据 75

    超越主体 105

    痴言痴语 109

    注  释 117

     

    《爱欲之死》

    序 重塑爱欲 阿兰?巴迪欧 1

    忧郁症 11

    承认“无能为力” 23

    徒劳的生命 35

    色  情 51

    想象力 57

    爱欲政治学 67

    理论之殇 73

    注  释 83

     

    《在群中》

    前  言 1

    毫无敬意 3

    愤怒社会 11

    在群中 15

    去媒体化 25

    聪明的汉斯 33

    遁入图片 41

    从经手到动指 47

    从农夫到猎人 55

    从主体到项目 65

    大地的诺莫斯 73

    数字幽灵 79

    信息倦怠 85

    代理危机 89

    从公民到消费者 95

    生活全记录 101

    精神政治 107

    注  释 113

     

    《他者的消失》

    同质化的恐怖 1

    全球化与恐怖主义的暴力 15

    真实性的恐怖 29

    恐  惧 39

    门  槛 49

    异  化 53

    对抗体 59

    目  光 65

    声  音 75

    他者之语言 89

    他者之思考 101

    倾  听 107

    注  释 119

     

    《倦怠社会》

    前言 倦怠的普罗米修斯 1

    精神暴力 3

    超越规训社会 15

    深度无聊 21

    积极生活 27

    观看的教育 37

    抄写员巴托比 45

    倦怠社会 53

    外二篇

    倦怠社会 65

    神圣时间 89

    注  释 105

     

    《娱乐何为》

    再版前言 1

    前  言 3

    甜蜜十字架 5

    蝶  梦 33

    关于奢侈 53

    解  悟 65

    道德的娱乐 81

    健康的娱乐 95

    存在作为受难 111

    饥饿艺术家 141

    泰然任之 153

    娱乐之元理论 163

    注  释 173

     

    《暴力拓扑学》

    导 言 1

    第一部 暴力的宏观物理学

    暴力的拓扑学 7

    暴力的考古学 15

    暴力的心理学 33

    暴力的政治学 57

    暴力的宏观逻辑 95

    第二部 暴力的微观物理学

    系统性的暴力 111

    权力的微观物理学 121

    扩张性的暴力 131

    透明性的暴力 143

    媒体是“群—时代” 153

    块茎暴力 165

    全球性的暴力 173

    自由人 183

    注 释 195

     

    《透明社会》

    肯定社会 1

    展示社会 15

    证据社会 25

    色情社会 35

    加速社会 49

    亲密社会 57

    信息社会 63

    揭秘社会 71

    监控社会 77

    注 释 87

     

    《美的救赎》

    论平滑 1

    平滑的身体 15

    平滑美学 21

    数字化之美 31

    遮蔽美学 37

    创伤美学 45

    灾难美学 55

    美的理想 63

    美即真理 69

    美的政治 77

    色情戏剧 85

    停留于美 89

    回忆之美 95

    在美中生育 101

     

    韩炳哲(Byung-Chul Han)

    德国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远渡重洋到德国学习哲学、德国文学和天主教神学。他先后在弗莱堡和慕尼黑学习,并于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尔的论文获得弗莱堡大学的博士学位。2000年任教于瑞士巴塞尔大学,2010年任教于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2012年起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18—20世纪伦理学、社会哲学、现象学、文化哲学、美学、宗教、媒体理论等。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誉其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

    清新的文风,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识,切确而犀利的论述,这都让韩炳哲对于数字媒体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分析批判,显得尤其重要而富于启发。

    《爱欲之死》

    序 重塑爱欲

    阿兰·巴迪欧

    韩炳哲试图用此书阐明这样一个观点:纯粹意义上的爱,曾经被置于一个悠久的历史传统之中的爱,如今受到了威胁,甚至已经死亡;不管怎样,当今的爱是病态的,正如作者给这本书所起的题目一样——“爱欲之死”(Agonie Des Eros)。

    是什么将爱置于濒死的边缘?自然是当今时代的个人主义,一种将一切事物在市场上明码标价的必要性,一种可定义当今社会所有个体自私行为的逻辑。事实上,纯粹的爱站在当今这个资本全球化世界所有规则的对立面,这并不是说只有一纸婚约能保证两个人惬意的共同生活——事实上,纯粹的爱从根本上体现了对“他者”这一存在的经验。这或许是唯一可行的经验。

    为了论证这一观点,韩炳哲探究了纯粹之爱(包含由爱驱动的性欲)在当今时代遭遇的多种多样的威胁。一方面,他详细描述对于“他者”的绝对经验;另一方面则条分缕析地指出,哪些原因致使我们离这种经验越来越远,造成我们与“他者”的隔绝,甚至无法审视这一现象的后果。

    这本书毫无保留地展示了纯粹之爱的最基本条件:它要求一个人有勇气消除自我,以便能够发现他者的存在。同时他综述了当今世界所有以自恋式的自我满足为目的的“圈套”(Hinterhalten)和“花招”(Angriffen),正是这些“花招”,遏制了爱欲发生的可能性。

    这本书将严谨的哲学(文章结尾对德勒兹的引用令人惊喜)与来自不同研究源头的详尽叙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引人入胜的阅读乐趣。

    书的第一章引述了拉斯?冯?提尔的电影《忧郁症》(Melancholia)。电影中出现的勃鲁盖尔画作《雪中猎人》(Die J?ger im Schnee),以及瓦格纳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配乐,都喻示着作为客体的“他者”的逐步入侵打破了主体的平衡,对于“自我”既是一场灾难,也是自毁、自灭的“幸运”,最终通往自我救赎之路。

    书的第二章从对福柯的尖锐批评开始,到对列维纳斯和马丁?布伯的含蓄赞扬为止。福柯赞赏“能力”,认为其可抵偿“知”的被动性,对“效率”也大加赞扬,而后者则深知“爱欲的问题……事实上是与‘他者’的关系问题,早已超越了效率和能力的范畴”(引自韩炳哲语)。与福柯的观点相悖却能支撑列维纳斯的观点的,正是我们作者的中心思想,即“他者的‘否定性’,也就是他者的‘独一无二性’,超越了任何一种‘能力’……对于爱欲的经验来说是决定性的条件”。读者在此碰到了一种极度令人惊讶的表述:“唯有到无能为力(Nicht-K?nnen-K?nnen)的境地,他者才有机会出现。”此语如同整本书的源代码,意即爱情的经验要通过“无能”来实现,这是“他者”现身的代价。

    贯穿第三章的是黑格尔令人瞠目的论断。他发现爱之权力是衡量“绝对性”的新标准。没有绝对的“否定”就不存在绝对的“肯定”。如黑格尔所言,只有在爱情中,精神能够体验对自我的消灭,“让自我在死亡中得以保存。因为真正的爱表现为自我的不复存在,以便他者出现”。黑格尔为巴塔耶的论断提供了支撑。作者在这里饶有趣味地援引了巴塔耶最惊世骇俗的一句话:“所谓色情,可以说是对生命的肯定,至死方休。”

    第四章的题目是“色情”,点出了这对传统意义上的对立概念——情欲(Erotik)和色情(Pornografie)。作者经常批判性地援引阿甘本和鲍德里亚,称色情无异于爱情的粗鄙化(Profanisierung)。在这里,读者可以读到关于“展示”的一句经典论断:“资本主义加速了社会的色情化进程,它将一切事物当作商品展出,请所有人观看。除了性,这些展示毫无用途。它将爱情粗鄙化,变成色情。”唯有爱能够将仪式感加诸情欲或性,而不是将它进行展示,即便在身体赤裸的时刻,爱也能保护“他者”的神秘感。当今时代的“展示”已经将这种神秘感转变成了司空见惯的廉价消费品。

    在第五章中,伊娃?易洛思(《爱,为什么痛?》[Warum liebe wehtut]作者)和福楼拜、罗兰?巴特等其他哲学家共同陪伴我们的阅读之旅。作者进一步阐释了那些在各式各样对“他者”的幻想中产生的、内容丰富的爱,是如何在当今这种整齐划一的、一切皆可变现的世界中落入“同质化的地狱”垂死挣扎、奄奄一息的。作者在这里有一段深刻透彻的论述。他指出,所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形成的丰富与贫乏之间的界限、限制和排他性,究其根源,不应在其差异中,而应在其一致性中去寻找:“原则上来说,钱让一切变得没什么不同。它消除了所有本质上的差别。这些界限是排外的、具有排他性的,因此就消除了一切对所谓‘他者’的想象。”

    第六章指出了爱情与政治的关系。作者恣意地跳进柏拉图深思熟虑的分析,特别是关于灵魂的生动论述中去。柏拉图认为,灵魂引导爱情变成了一个理念,与韩炳哲书中的“疲怠社会”(Müdigkeitsgesellschaft)相对立。这也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论断,直击当今社会的软肋。这一章也是对我本人观点“爱是双人舞”(die Liebe eine Bühne der Zwei)的精确和有力的解读。得益于这一特性,社会的最小基本单元产生了。该章节的结尾指出了爱能使“性冲动转化为精神激动”的能力:“表达出来的爱欲,代表着对其他个体生命形式和社群组织的革命性的渴望。是的,它维护着人们对未来的忠诚。”

    最后一章指出了爱之于思考的必要性:“必须做一个好朋友、好情人,才能有思考的能力。”文章以对爱情的赞美结尾,同时与对拒绝爱情之社会的强烈控诉结合起来:拒绝爱情,会毁灭你的思考力。

    读者朋友们可以设想,这样一本短小、精悍、引人入胜又意涵丰富的书,一方面宽容大度地对“他者”进行激赏,另一方面则对个体化的、让人筋疲力尽的、“自恋式抑郁”的当代“个体”进行抨击,会引起怎样的争议。我在此也想蜻蜓点水式地表达一下个人观点:一个人真的只能通过难以企及的,甚至是庄严的“自我牺牲”来对待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才能抵达“他者”的世界吗?事实上,出于爱而进行的“自我献祭”,让自我在他者的世界消失——这一理念有着一段悠久的、无上光荣的历史,即对上帝的爱,正如在圣十字约翰那些富有激情的诗歌中所体现的那样。

    可在上帝死后,人们如何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我们也许走进了一条死胡同。也许“爱是双人舞”的观点是对这个世界的一次重构,世界既不是“我”的,也不是“他”的,而是一个单数的“我们俩”,这是为所有人重新绘制的世界蓝图,是为我们开辟的一条崭新道路。或许以满足他者利益为目的的自我牺牲,只是对于爱的“否定性”的一种暂时性的、极端的验证试验(Bew?hrungsprobe)。从形而上的角度看,这种没有边界的、对他者和“否定性”的绝对接受不也是一种极左的思想吗?也许对爱的忠诚不过是两个个体努力争取的、用来对抗个体性遗忘的方式。

    阅读韩炳哲的这一短篇,无论如何也是最具才思智慧的享受。若你想加入这场辩论,那么眼下最紧要的是,要么捍卫爱,要么如兰波所言——“重塑爱欲”(Neuerfindung der Liebe)。

    (迪克·霍弗,译自法语版)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