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樊登二刻拍案惊奇上下全2册中国古典小说藏本精装插图本小32开凌濛初著陈迩冬郭隽杰校注话本小说短篇小说
  • 古典白话短篇小说高峰 小32开无障碍阅读
    • 作者: 凌濛初著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凌濛初著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1
    • 页数:834
    • 开本:32开
    • 装帧:精装
    • ISBN:9787035344677
    • 版权提供:人民文学出版社

            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小32开精装插图本 成品尺寸130*185mm

    古典白话短篇小说高峰

     

     

    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遐厈,别号即空观主人。明代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和雕版印书家。

    陈迩冬(1913—1990),原名锺瑶,号蕴庵,笔名沈东,广西桂林人。1937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文法学院,后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主编多种杂志或副刊,同时从事文学创作。1949年10月应聘为山西大学中文系教授,转而从事学术研究。主要致力于古籍整理。

    郭隽杰 (1938年生),笔名射干。男,汉族。籍贯河北饶阳。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1962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学教师,北京物资学院教授。1992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校注《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编著《东坡小品》《南北朝小品》《聂绀弩诗全编》《中国的佛手》《中国的祠堂与故居》等。

     

     

     

    《拍案惊奇》(精装插图本)是“中国古典小说藏本(精装插图本)”中的一种。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成立之初即致力于中国古典小说的整理与出版,半个多世纪以来陆续出版了几乎所有重要的中国古典小说作品。这些作品的整理者,均为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如聂绀弩、张友鸾、张友鹤、张慧剑、黄肃秋、顾学颉、陈迩冬、戴鸿森、启功、冯其庸、袁世硕、朱其铠、李伯齐等,他们精心的校勘、标点、注释使这些读本成为影响几代读者的经典。“中国古典小说藏本(精装插图本)”丛书将这些优秀的经典之作集结在一起,再次进行全面细致的修订和编校,以期更加完善;所选插图为名家绘画或精美绣像,如孙温绘《红楼梦》、孙继芳绘《镜花缘》、金协中绘《三国演义》、程十髮绘《儒林外史》等,以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二刻拍案惊奇》是明代小说家凌濛初所撰拟话本,四十卷四十篇,其中卷二十三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相同,卷四十已亡佚,补录杂剧《宋公明闹元宵杂剧》以充数。内容包括大量奇遇传奇、商业故事、男女爱情、婚姻故事,体现了晚明的社会现实和时代气息。此次再版,除修订文字外,增加精美插图六十多幅。

     

     

     

     

     

     

     

     

     

    二刻拍案惊奇卷之一

     

    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出狱僧巧完法会分

     

     

    诗曰:

    世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当付火中。

    或置长流清净处,自然福禄永无穷。

    话说上古苍颉苍颉——也作“仓颉”,传说为上古黄帝时的史官、汉字创造者。制字,有鬼夜哭,盖因造化秘密从此发泄尽了。只这一哭,有好些个来因。假如孔子作《春秋》《春秋》——孔子所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书,简略地记载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间的历史。,把二百四十二年间乱臣贼子心事阐发,凛如斧钺,遂为万古纲常之鉴,那些奸邪的鬼岂能不哭?又如子产铸刑书子产铸刑书——子产,即公孙侨,春秋时郑国人,著名政治家。郑简公时,在子产主持下实行改革,把“刑书”(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只是禁人犯法,流到后来,奸胥舞文,酷吏锻罪,只这笔尖上边几个字,断送了多多少少人!那些屈陷的鬼岂能不哭?至于后世以诗文取士,凭着暗中朱衣神朱衣神——又称“朱衣使者”,据宋赵令《侯鲭录》载:欧阳修知贡举时,每阅试卷,便觉有一朱衣人在旁,朱衣人点头的,文章就入格,回头看却又不见人。,不论好歹,只看点头。他肯点点头的,便差池差池——亦作“差迟”,意为差错、失误。

    些,也会发高科,做高官;不肯点头的,遮莫遮莫——亦作“遮末”,诗词戏曲小说中常用俗语,写法和含义极多,这里是无论、即使的意思。你怎样高才,没处叫撞天的屈。那些呕心抽肠的鬼,更不知哭到几时,才是住手。可见这“字”的关系,非同小可。况且圣贤传经讲道,齐家治国平天下,多用着他不消说;即是道家青牛骑出去道家青牛骑出去——道家传说,据晋葛洪《抱朴子》载,老子骑青牛出散关,为关令尹喜作《道德经》,遂有了道家经典。,佛家白马驮将来佛家白马驮将来——佛家传说,据东魏杨之《洛阳伽蓝记》载,汉明帝闻西方有异神,遣使向西域求之,时以白马负经而来,佛教遂传入中国。,也只是靠这几个字,致得三教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流传,同于三光三光——指日、月、星。。那字是何等之物,岂可不贵重他?每见世间人,不以字纸为意。见有那残书废叶,便将来包长包短,以致因而揩台抹桌,弃掷在地,扫置灰尘污秽中。如此作践,真是罪业罪业——佛教术语,意同罪孽。佛教“业”泛指一切身心活动。深重。假如偶然见了,便轻轻拾将起来,付之水火,有何重难的事,人不肯做?这不是人不肯做,一来只为人不晓得关着祸福,二来不在心上的事,匆匆忽略过了。只要能存心的人,但见字纸便加爱惜,遇有遗弃即行收拾,那个阴德可也不少哩!

    卷之一进香客莽看金刚经出狱僧巧完法会分二刻拍案惊奇宋时王沂公王沂公——即下文所说的王曾,北宋益都(今山东省青州市)人,仁宗时官拜宰相,封沂国公。

    之父,爱惜字纸。见地上有遗弃的,就拾起焚烧;便是落在粪秽中的,他毕竟设法取将起来,用水洗净,或投之长流水中,或候烘晒乾了用火焚过。如此行之多年,不知收拾净了万万千千的字纸。一日,妻有娠将产,忽梦孔圣人来分付道:“汝家爱惜字纸,阴功甚大。我已奏过上帝,遣弟子曾参来生汝家,使汝家富贵非常。”梦后果生一儿。因感梦中之语,就取名为王曾。后来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指旧时在乡试、会试、廷试三级科举考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廷试第一名叫状元。,官封沂国公。宋朝一代中三元的止得三人,是宋庠、冯京与这王曾,可不是最希罕的科名了!谁知内中这一个,不过是惜字纸积来的福,岂非人人做得的事?如今世上人见了享受科名的,那个不称羡,道是“难得”?及致爱惜字纸这样容易事,却错过了不做,不知为何。且听小子说几句:

    苍颉制字,爰有妙理。

    三教圣人,无不用此。

    眼观秽弃,颡当有泚颡(sǎnɡ嗓)当有泚(cǐ此)——头上应该冒汗。用《孟子·滕文公上》“其颡有泚”句。颡,额头。泚,汗水流出。

    三元科名,惜字而已。

    一唾手事,何不拾取?

    小子因为奉劝世人惜字纸,偶然记起一件事来。一个只因惜字纸,拾得一张故纸,合成一大段佛门中因缘,有好些的灵异在里头。有诗为证:

    翰墨因缘法宝流,山门珍秘永传留。

    从来神物多呵护,堪笑愚人欲强谋。

    却说唐朝侍郎白乐天白乐天——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号香山居士,他是个佛门中再来人再来人——佛教称再度转世皈依佛门的人。,专一精心内典内典——佛教徒对佛教经典的称谓。,勤修上乘上乘——即“大乘”,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产生于公元一、二世纪的印度,强调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一切修行应以自利利他并重。,虽然顶冠束带是个宰官身,却自念佛看经,做成居士相。当时因母病,发愿手写《金刚般若经》百卷,以祈冥佑,散施在各处寺宇中。后来五代、宋、元,兵戈扰乱,数百年间,古今名迹,海内亡失已尽,何况白香山一家遗墨,不知多多——同“都”,明人小说中的通俗用法。怎地消灭了。唯有吴中太湖内洞庭山一个寺中,流传得一卷。直至国朝嘉靖嘉靖——明世宗朱厚熜年号,公元1522—1566年。年间,依然完好,首尾不缺。凡吴中贤士大夫、骚人墨客,曾经赏鉴过者,皆有题跋在上,不消说得。就是四方名公游客,也多曾有赞叹顶礼顶礼——佛教徒最尊敬的礼节,头、手、足五体投地,俯伏叩拜。、请求拜观、留题姓名日月的,不计其数,算是千年来希奇古迹,极为难得的物事物事——吴方言,犹如说“东西”。

    。山僧相传,至宝收藏,不在话下。

    且说嘉靖四十三年,吴中大水,田禾淹尽,寸草不生,米价踊贵。各处禁粜闭籴,官府严示平价,越发米不入境了。元来大凡年荒米贵,官府只合静听民情,不去生事。少不得有一伙有本钱趋利的商人,贪那贵价,从外方贱处贩将米来。有一伙有家当囤米的财主,贪那贵价,从家里厫厫——本作“敖”,粮仓。因秦汉时在敖山(今河南省荥阳市北)上置谷仓,称“敖仓”,遂沿习而得名。中发出米去。米既渐渐辐辏辐辏(fúcòu服凑)——车轮的辐聚集在毂上,引申为聚集。,价自渐渐平减。这个道理,也是极容易明白的。最是那不识时务执拗的腐儒做了官府,专一遇荒,就行禁粜、闭籴、平价等事。他认道是不使外方籴了本地米去,不知一行禁止,就有棍徒诈害。遇见本地交易,便自声扬犯禁,拿到公庭,立受枷责。那有身家的怕惹事端,家中有米,只索闭仓高坐。又且官有定价,不许贵卖,无大利息,何苦出粜?那些贩米的客人见官价不高,也无想头。就是小民私下愿增价暗籴,惧怕败露,受责受罚,有本钱的人不肯担这样干系,干这样没要紧的事。所以越弄得市上无米,米价转高。愚民不知,上官不谙,只埋怨道:“如此禁闭,米只不多;如此抑价,米只不贱。”没得解说,只囫囵说一句“救荒无奇策”罢了。谁知多是要行荒政,反致越荒的。

    闲话且不说。只因是年米贵,那寺中僧侣颇多,坐食烦难。平日檀越檀越——僧人对为寺院施舍财物者的尊称,即下文所说的“施主”。檀越是梵文音译,施主是意译。,也为年荒米少,不来布施。又兼民穷财尽,饿殍盈途,盗贼充斥,募化无路。那洞庭山位在太湖中间,非舟楫不能往来。寺僧平时吃着十方吃着十方——指靠各方施舍来维持生活。佛教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等十个方位为“十方”。

    ,此际料没得有凌波出险、载米上门的了。真个是:

    香积厨香积厨——僧寺的食厨,因“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故称。见《维摩诘所说经·香积佛品》。中无宿食,净明钵里少馀粮。

    寺僧无计奈何。内中有一僧,法名辨悟,开言对大众道:“寺中僧徒不少,非得四五十石米,不能度此荒年。如今料无此大施主,难道抄了手抄了手——即抄手。两手及臂交叉于胸前。悠闲、漫不经意状。,坐看饿死不成?我想白侍郎《金刚经》真迹,是累朝相传至宝,何不将此件到城中,寻个识古董人家,当当(dànɡ档)——这里作动词,指以物作抵押借钱。下文“王相国府当内”的“当”指当铺,名词。他些米粮,且度一岁?到来年有收,再图取赎,未为迟也。”住持住持——寺院中的主持者。道:“相传此经值价不少,徒然守着他,救不得饥饿,真是戤米囤饿杀戤(ɡài盖)米囤饿杀——守着米囤挨饿。戤,倚、靠。杀,副词,表示程度之深。了。把他去当米,诚是算计。但如此年时,那里撞得个人肯出这样闲钱,当这样冷货?只怕空费着说话罢了。”辨悟道:“此时要遇个识宝太师太师——原为周代最高的一种官职名,后作皇帝对重臣的加衔以示恩宠,这里泛指高级官员。,委是不能勾。想起来,只有山塘上王相国府当内严都管都管——即总管家。,他是本山人,乃是本房本房——佛教有不同宗支,师徒相授,有远近亲疏之分。本房即指本支。檀越,就中与我独厚。这卷白侍郎的经,他虽未必识得,却也多曾听得。凭着我一半面皮,挨当他几十挑米,敢是敢是——大概是。敢,约估之词。

    有的。”众僧齐声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只索就过湖去走走。”住持走去房中,厢内捧出经来。外边是宋锦包袱包着,揭开里头看时,却是册叶一般装的,多年不经裱褙,糨气糨(jiànɡ酱)气——指粘连性能。糨,裱褙所用的糨糊。已无,周围镶纸多泛浮了。住持道:“此是传名的古物,如此零落了,知他有甚好处!今将去与人家,藏放得好些,不要失脱了些便好。”众人道:“且未知当得来当不来,不必先自耽忧。”辨悟道:“依着我说,当便或者当得来,只是救一时之急,赎取时这项钱粮还不知出在那里!”众人道:“且到赎时再做计较。眼下只是米要紧,不必多疑了。”当下雇了船只,辨悟叫个道人随了,带了经包,一面过湖,到山塘上来。

    行至相府门前,远远望去,只见严都管正在当中坐地。辨悟上前稽首,相见已毕,严都管便问道:“师父何事下顾?”辨悟道:“有一件事特来与都管商量,务要都管玉成则个则个——元明戏曲小说中常用的句末语气词,略表祈使。

    。”都管道:“且说看何事。可以从命,无不应承。”辨悟道:“敝寺人众缺欠斋粮,目今年荒米贵,无计可施。寺中祖传《金刚经》,是唐朝白侍郎真笔,相传价值千金,想都管平日也晓得这话的。意欲将此卷当在府上铺中,得应付米百来石,度过荒年,救取合寺人众生命,实是无量功德。”严都管道:“是甚希罕东西,金银宝贝做的,值此价钱?我虽曾听见老爷与宾客们常说,真是千闻不如一见。师父且与我看看再商量。”辨悟在道人手里接过包来,打开看时,多是零零落落的旧纸。严都管道:“我只说是怎么样金碧辉煌的,元来是这等悔气色脸,倒不如外边这包,还花碌碌好看。如何说得值多少东西?”都管强不知以为知的,逐叶翻翻。一直翻到后面去,看见本府有许多大乡宦名字及图书图书——私人图章。旧时称官印叫印,称私印叫图书。在上面,连主人也有题跋手书印章,方喜动颜色道:“这等看起来,大略也值些东西,我家老爷才肯写名字在上面。除非为我家老爷这名字,多值了百来两银子,也不见得。我与师父相处中,又是救济好事,虽是百石不能勾,我与师父五十石去罢。”辨悟道:“多当多赎,少当少赎。就是五十石也罢,省得担子重了,他日回赎难措处。”当下严都管将经包袱得好了,捧了进去。终久是相府门中手段,做事不小,当真出来写了一张当票,当米五十石。付与辨悟,道:“人情当的,不要看容易了。”说罢,便叫开仓斛斛(hú胡)——一种量器,古代一斛为十斗,南宋末年改为五斗。发。辨悟同道人雇了脚夫,将米一斛一斛的盘明下船,谢别了都管,千欢万喜,载回寺中不题。

    且说这相国夫人平时极是好善,尊重的是佛家弟子,敬奉的是佛家经卷。那年冬底,都管当中送进一年簿籍,到夫人处查算。一向因过岁新正,忙忙未及简勘简勘——检查;审核。简,通“检”。

    。此时已值二月中旬,偶然闲手揭开一叶看去,内一行写着:“姜字五十九号:当洞庭山某寺《金刚经》一卷,本米五十石。”夫人道:“奇怪!是何经卷,当了许多米去?”猛然想道:“常见相公说道:‘洞庭山寺内有卷《金刚经》,是山门之宝。’莫非即是此件?”随叫养娘养娘——对婢女的称呼。们传出去,取进来看。不逾时取到。夫人盥手净了,解开包,揭起看时,见是古老纸色,虽不甚晓得好处与来历出处,也知是旧人经卷。便念声佛道:“此必是寺中祖传之经,只为年荒,将来当米吃了。这些穷寺里,如何赎得去?留在此处亵渎,心中也不安稳。譬如我斋了这寺中僧人一年,把此经还了他罢。省得佛天面上取利,不好看。”分付当中都管说:“把此项五十石作做夫人斋僧之费,速唤寺中僧人,还他原经供养去。”

    都管领了夫人的命,正要寻便稍信稍信——捎信。稍,同“捎”。与那辨悟,教他来领此经。恰值十九日是观世音观世音——佛教大乘菩萨之一,唐人因避太宗李世民讳而称“观音”,佛经传说这位菩萨大慈大悲,广化众生,故深受民间崇奉。我国汉族地区以农历二月十九日为观音节。生日,辨悟过湖来观音山上进香,事毕到当中来拜都管。都管见了道:“来得正好!我正要寻山上烧香的人,稍信与你。”辨悟道:“都管有何分付?”都管道:“我无别事,便为你旧年所当之经。我家夫人知道了,就发心布施这五十石本米与你寺中,不要你取赎了,白还你原经去,替夫人供养着。故此要寻你来还你。”辨悟见说,喜之不胜,合掌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乘佛教的佛名,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佛家传说只要心诚地念其佛号即可超脱,故“阿弥陀佛”时时念于僧人口中。

    !难得有此善心的施主,使此经重还本寺,真是佛缘广大。不但你夫人千载流传,连老都管也种福不浅了!”都管道:“好说,好说。”随去禀知夫人,请了此经出来,奉还辨悟。夫人又分付都管:“可留来僧一斋。”都管遵依,设斋请了辨悟。

    辨悟笑嘻嘻捧着经包,千恩万谢而行。到得下船埠头,正值山上烧香多人坐满船上,却待开了。辨悟叫住,也搭将上去,坐好了,开船。船中人你说张家长,我说李家短,不一时行至湖中央。辨悟对众人道:“列位说来说去,总不如小僧今日所遇施主,真是个善心喜舍、量大福大的了。”众人道:“是那一家?”辨悟道:“是王相国夫人。”众人内中有的道:“这是久闻好善的。今日却如何布施与师父?”辨悟指着经包道:“即此便是大布施。”众人道:“想是你募缘簿上开写得多了。”辨悟道:“若是有心施舍,多些也不为奇。专为是出于意外的,所以难得。”众人道:“怎生出于意外?”辨悟就把去年如何当米,今日如何白还的事,说了一遍,道:“一个荒年,合寺僧众多是这夫人救了的。况且寺中传世之宝,正苦没本利赎取,今得奉回,实出侥幸。”众人见说一本经当了五十石米,好生不信。有的道:“出家人惯说天话天话——吴方言,即大话。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吴下谓大言曰天话。”

    ,那有这事!”有的道:“他又不化我们东西,何故掉谎?敢是真的。”又有的道:“既是值钱的佛经,我们也该看看。一缘一会,也是难得见的。”要与辨悟取出来看。辨悟见一伙多是些乡村父老,便道:“此是唐朝白侍郎真笔,列位未必识认。亵亵渎渎,看他则甚?”内中有一个教乡学假斯文的,姓黄,号丹山,混名黄撮空,听得辨悟说话,便接口道:“师父出言太欺人!甚么白侍郎、黑侍郎,便道我们不认得?那个白侍郎,名字叫得白乐天,《千家诗》《千家诗》——本为南宋刘克庄所编一部唐宋绝句、律诗的总集名,后民间又有几种不同的《千家诗》选本,皆很浅显,为乡学的启蒙读物。这里系指后者。上多有他的诗,怎欺负我不晓得?我们今日难得同船过湖,也是个缘分,便大家请出来看看古迹。”众人听得,尽拍手道:“黄先生说得有理!”一齐就去辨悟身边,讨取来看。

    辨悟四不拗六四不拗六——吴方言,意为少数违拗不过多数。,抵当众人不住,只得解开包袱,摊在舱板上,揭开经来。那经叶叶不粘连的了,正揭到头一板,怎当得湖中风大,忽然一阵旋风,搅到经边一掀,急得辨悟忙将两手揿住,早把一叶吹到船头上。那时辨悟只好按着,不能脱手去取,忙叫众人快快收着。众人也大家忙了手脚,你挨我挤,吆吆喝喝,磕磕撞撞,那里——同“捞”字。得着?说时迟,那时快,被风一卷,早卷起在空中。元来一年之中,惟有正二月的风是从地下起的,所以小儿们放纸鸢风筝,只在此时。那时是二月天气,正好随风上去,那有下来的风恰恰吹来还你船中?况且太湖中间漾漾(wǎnɡ往)漾漾——水域深而广阔。

    的所在,没弄手脚处,只好共睁着眼望空仰看。但见:

    天际飞冲,似炊烟一道直上;云中荡漾,如游丝几个翻身。纸鸢到处好为邻,俊鹘飞来疑是伴。底下叫的叫,跳的跳,只在湖中一叶舟;上边往一往,来一来,直通海外三千国。不生得补青天的大手抓将住,没处借系白日的长绳缚转来。

    辨悟手按着经卷,仰望着天际,无法施展,直看到望不见才住。眼见得这一纸在爪哇国爪哇国——古国名,即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很早就与我国友好往来。古时交通不便,被认为是极遥远的地方。里去了,只叫得苦。众人也多呆了,互相埋怨。一个道:“才在我手边,差一些儿不拿得住。”一个道:“在我身边飞过,只道你来拿,我住了手。”大家唧哝。一个老成的道:“师父再看看,敢是吹了没字的素纸还好。”辨悟道:“那里是素纸!刚是揭开头一张,看得明明白白的。”众人疑惑,辨悟放开双手看时,果然失了头一板。辨悟道:“千年古物,谁知今日却弄得不完全了!”忙把来叠好,将包包了,紫涨了面皮,只是怨怅。众人也多懊悔,不敢则声。黄撮空没做道理处,文诌诌强通句把不中款解劝的话。看见辨悟不喜欢,也再没人敢讨看了。船到山边,众人各自上岸散讫。

    辨悟自到寺里来,说了相府白还经卷缘故,合寺无不喜欢赞叹,却把湖中失去一叶的话瞒住不说。寺僧多是不在行的,也没有人翻来看看,交与住持收拾过罢了。

    话分两头。却说河南卫辉府卫辉府——明代府名,即今河南省卫辉市。有一个姓柳的官人,补了常州府太守太守——原为战国时对郡守的尊称,后亦作一府最高行政长官“知府”的别称。,择日上任。家中亲眷,设酒送行。内中有一个人,乃是个博学好古的山人山人——隐居山林之人。

    ,曾到苏杭四处游玩访友过来。席间对柳太守说道:“常州府与苏州府接壤。那苏州府所属太湖洞庭山某寺中,有一件希奇的物事,乃是白香山手书《金刚经》。这个古迹,价值千金。今老亲丈老亲丈——对人表示亲近和尊重的称谓。就在邻邦,若是有个便处,不可不设法看一看。”那个人是柳太守平时极尊信的。他虽不好古董,却是个极贪的性子,见说了值千金,便也动了火动了火——犹如说动了心。,牢牢记在心上。

    到任之后,也曾问起常州乡士大夫,多有晓得的。只是苏、松松——松江府,元置,辖境相当现在上海市。松江古时亦属苏州,此处“苏、松”并举,实皆指“苏”。隔属,无因得看。他也不是本心要看,只因千金之说上心,希图频对人讲,或有奉承他的解意了,购求来送他,未可知。谁知这些听说的人,道是隔府的东西,他不过无心问及,不以为意。以后在任年馀,渐渐放手长了。有几个富翁为事打通关节打通关节——行贿说情。关节,指关键地方、机要所在。,他传出密示,要苏州这卷《金刚经》。讵知富翁要银子反易,要这经却难。虽曾打发人寻着寺僧求买,寺僧道是家传之物,并无卖意。及至问价,说了千金,买的多不在行,伸伸舌,摇摇头,恐怕做错了生意,折了重本,看不上眼,不是算了。宁可苦着百来两银子送进衙去,回说“《金刚经》乃本寺镇库之物,不肯卖的,情愿纳价”罢了。太守见了白物白物——银子的隐语。

    ,收了顽涎,也不问起了。如此不止一次,这《金刚经》倒是那太守发科分发科分——发动。科分,举动、行为,也作“科泛”、“科范”。、起发人起发人——骗人。的丹头丹头——由头。本指道家精炼而成的丹药,常用来比喻促成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了。因此明知这经好些难取,一发上心。

    有一日,江阴县中解到一起劫盗,内中有一行脚头陀僧行脚头陀僧——云游各地以行乞为生的僧人,可蓄短发。“头陀”为梵文音译,“行脚僧”是俗称。。太守暗喜道:“取《金刚经》之计,只在此僧身上了。”一面把盗犯下在死囚牢里,一面叫个禁子禁子——看守犯人的狱卒。到衙来,悄悄分付他道:“你到监中,可与我密密叮嘱这行脚僧,我当堂再审时,叫他口里扳扳——原意是用力使朝自己方向移动,这里是攀扯、牵连的意思。着苏州洞庭山某寺是他窝赃之所,我便不加刑罚了。你却不可泄漏讨死吃!”禁子道:“太爷分付,小的性命恁地恁地——如此地、这样地。不值钱?多在小的身上罢了。”禁子自去依言行事。

    果然,次日升堂,研问这起盗犯,用了刑具,这些强盗各自招出赃仗窝家。独有这个行脚僧,不上刑具就一口招道:“赃在洞庭山某寺窝着,寺中住持叫甚名字。”元来行脚僧人做歹事的,一应荒庙野寺投斋投宿,无处不到,打听做眼做眼——通过别人来了解情况。

    。这寺中住持姓名,恰好他晓得的,正投太守心上机会。太守大喜,取了供状,叠成文卷,一面行文到苏州府捕盗厅来,要提这寺中住持,差人赍文坐守。

    捕厅佥了牌,另差了两个应捕应捕——缉捕盗贼的公差。,驾了快船,一直望太湖中洞庭山来。真个:

    人似饥鹰,船同蜚虎蜚(fēi飞)虎——即飞虎。蜚通“飞”。。鹰在空中思攫食,虎逢到处立吞生。静悄村墟,魆地魆(xū虚)地——猛地、突然间。神号鬼哭;安闲舍宇,登时犬走鸡飞。即此便是活无常无常——迷信传说中阴间专门勾摄生人灵魂的小鬼。,阴间不数真罗刹罗刹(chà岔)——古印度传说中食人血肉的恶鬼。。

    应捕到了寺门前,雄纠纠的走将入来,问道:“那一个是住持?”住持上前稽首道:“小僧就是。”应捕取出麻绳来便套。住持慌了手脚道:“有何事犯,便直得如此?”应捕道:“盗情事发,还问甚么事犯?”众僧见住持被缚,大家走将拢来,说道:“上下上下——旧时对公差的尊称。不必粗鲁,本寺是山塘王相府门徒门徒——这里指寺院对主要施主的自称。,等闲等闲——寻常,平常。也不受人欺侮。况且寺中并无歹人,又不曾招接甚么游客住宿,有何盗情干涉?”应捕见说是相府门徒,又略略软了些,说道:“官差吏差,来人不差。我们捕厅因常州府盗情事,扳出与你寺干连,行关守提行关守提——以公文提取犯人。关,指关文,旧时官府间的平行文书。

    。有干无干,当官折辨,不关我等心上,只要打发我等起身。”一个应捕假做好人道:“且宽了缚,等他去周置。这里不怕他走了去。”住持脱了身,讨牌票牌票——差役执行公务时所持的凭证,类似现在的“搜查证”、“拘捕证”。看了,不知头由。一面商量收拾盘缠去常州分辨,一面将差使钱送与应捕。应捕嫌多嫌少,诈得满足了才住手。应捕带了住持下船。辨悟叫个道人跟着,一同随了住持,缓急救应。到了捕厅,点了名,办了文书解将过去,免不得书房与来差多有了使费。住持与辨悟、道人共是三人,雇了一个船,一路盘缠了来差,到常州来。说话的说话的——话本、拟话本小说中保留的说书艺人习惯用语,听众称说书艺人为“说话的”,下文“看官”则是说书艺人对听众的称呼。,你差了。隔府关提,尽好使用支吾,如何去得这样容易?看官有所不知,这是盗情事,不比别样闲讼,须得出身辨白。不然,怎得许多使用?所以只得来了。

    未见官时,辨悟先去府中细细打听劫盗与行脚僧名字、来踪去迹,与本寺没一毫影响,也没个仇人在内。正不知祸根是那里起的,真摸头路不着摸头路不着——莫名其妙。。说话间,太守升堂,来差投批,带住持到。太守不开言问甚事繇,即写监票发下监中去。住持不曾分说得一句话,竟自黑碌碌地吃监了。太守监罢了住持,唤原差到案前来,低问道:“这和尚可有人同来么?”原差道:“有一个徒弟,一个道人。”太守道:“那徒弟可是了事的了事的——懂得人情事故、会办事的。

    ?”原差道:“也晓得事体的。”太守道:“你悄地对那徒弟说,可速回寺中去取那本《金刚经》来,救你师父,便得无事。若稍迟几日,就讨绝单绝单——又叫“气绝单”,狱中犯人死亡报告单。了。”原差道:“小的去说。”

    太守退了堂,原差跌跌脚道:“我只道真是盗情,元来又是甚么《金刚经》!”——盖只为先前借此为题,诈过了好几家,衙门人多是晓得的了。——走去一十一五对辨悟说了。辨悟道:“这是我上世之物。怪道日前有好几起常州人来寺中求买,说是府里要。我们不卖与他。直到今日,却生下这个计较计较——这里指算计、阴谋。,陷我师父,强来索取。如今怎么处?”原差道:“方才明明分付,稍迟几日,就讨绝单。我老爷只为要此经,我这里好几家受了累。何况是你本寺有的,不送得他,他怎肯住手,却不枉送了性命?快去与你住持师父商量去!”辨悟就央原差领了到监里,把这些话一一说了。住持道:“既是如此,快去取来送他,救我出去罢了。终不成为了大家门面的东西,断送了我一个人性命罢?”辨悟道:“不必二三二三——三心二意,犹豫不决。

    ,取了来就是。”对原差道:“有烦上下代禀一声,略求宽容几日,以便往回。师父在监,再求看觑。”原差道:“既去取了,这个不难,多在我身上,放心前去。”

    辨悟留下盘缠与道人送饭。自己单身,不辞辛苦,星夜赶到寺中。取了经卷,复到常州。不上五日,来会原差道:“经已取来了,如何送进去?”原差道:“此是经卷,又不是甚么财物,待我在转桶边击梆,禀一声递进去不妨。”果然原差递了进去。

    太守在私衙,见说取得《金刚经》到,道是宝物到了,合衙人眷,多来争看。打开包时,太守是个粗人,本不在行,只道千金之物,必是怎地庄严;看见零零落落,纸色晦黑,先不像意像意——吴方言,合意。。揭开细看字迹,见无个起首,没头没脑。看了一会,认有细字号数,仔细再看,却元来是第二叶起的。太守大笑道:“凡事不可虚慕名,虽是古迹,也须得完全才好。今是不全之书,头一板就无了,成得甚用?说甚么千金百金,多被这些酸子酸子——穷酸的读书人。传闻误了,空费了许多心机。难为这个和尚坐了这几日监,岂不冤枉!”内眷们见这经卷,既没甚么好看,又听得说和尚坐监,一齐撺掇,叫还了经卷,放了和尚。太守也想道没甚紧要,仍旧发与原差,给还本主。

    衙中传出去,说少了头一张,用不着,故此发了出来。辨悟只认还要补头张,怀着鬼胎道:“这却是死了!”正在心慌,只见连监的住持多放了出来。原差来讨赏道:“已此没事了。”住持不知缘故。原差道:“老爷起心要你这经,故生这风波。今见经不完全,没有甚么头一张,不中他意,有些懊悔了。他原无怪你之心,经也还了,事也罢了。恭喜!恭喜!”住持谢了原差,回到下处下处——住宿的地方。

    ,与辨悟道:“那里说起,遭此一场横祸!今幸得无事,还算好了。只是适才听见说经上没了头张,不完全,故此肯还。我想此经怎的不完全?”辨悟才把前日太湖中众人索看,风卷去头张之事,说了一遍。住持道:“此天意也!若是风不吹去首张,此经今日必然被留,非复我山门山门——佛寺的大门,这里借指寺院。所有了。如今虽是缺了一张,后边名迹还在,仍旧归吾寺宝藏,此皆佛天之力。”喜喜欢欢,算还了房钱饭钱,师徒与道人三众,雇了一个船,同回苏州来。

    过了浒墅关浒墅关——在苏州市西北,又称许关镇。

    数里,将到枫桥,天已昏黑。忽然风雨大作,不辨路径。远远望去,一道火光烛天,叫船家对着亮处,只管摇去。其时风雨也息了,看看至近,却是草舍内一盏灯火明亮,听得有木鱼声。船到岸边,叫船家缆好了,辨悟踱上去叩门讨火。门还未关,推将进去,却是一个老者靠着桌子诵经。见是个僧家,忙起身叙了礼。辨悟求点灯,老者打个纸捻儿,蘸蘸油点着了,递与辨悟。辨悟接了纸捻,照得满屋明亮。偶然抬头带眼,见壁间一幅字纸粘着,无心一看,吃了一惊,大叫道:“怪哉!怪哉!”老者问道:“师父见此纸为何大惊小怪?”辨悟道:“此话甚长。小舟中还有师父在内,待小僧拿火去照了,然后再来奉告,还有话讲。”老者道:“老汉是奉佛弟子,何不连尊师接了起来?”老者就叫小厮祖寿出来,同了辨悟,到舟中来接那一位师父。辨悟未到船上,先叫住持道:“师父快起来,不但投着主人,且有奇事了!”住持道:“有何奇事?”辨悟道:“师父且到里面,见了主人,请看一件物事。”住持同了辨悟走进门来,与主人相见了。辨悟拿了灯,拽了住持的手,走到壁间,指着那一幅字纸道:“师父可认认看。”住持抬眼一看,只见首一行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第二行是“法会因由分第一”,正是白香山所书,乃经中之首叶,在湖中飘失的。拍手道:“好像是吾家经上的,何缘得在此处?”老者道:“贤师徒惊怪此纸,必有缘故。”辨悟道:“老丈肯把得此纸的根繇一说,愚师徒也剖心相告。”老者摆着椅子道:“请坐了献茶,容老汉慢讲。”师徒领命,分次坐了。

    奉茶已毕,老者道:“老汉姓姚,是此间渔人。幼年不曾读书,从不识字,只靠着鱼虾为生。后来中年家事尽可度日了,听得长老们说因果,自悔作业作业——即“作孽”,罪过。

    太多,有心修行。只为不识一字,难以念经,因此自恨。凡见字纸,必加爱惜,不敢作践,如此多年。前年某月某日晚间,忽然风飘甚么物件下来,到于门首。老汉望去,只看见一道火光落地,拾将起来,却是一张字纸。老汉惊异,料道多年宝惜字纸,今日见此光怪,必有奇处。不敢亵渎,将来粘在壁间,时常顶礼。后来有个道人到此,见了,对老汉道:‘此《金刚经》首叶。若是要念全经,我当教汝。’遂手出一卷,教老汉念诵一遍。老汉随口念过,心中豁然,就把经中字一一认得。以后日渐增加,今颇能遍历诸经了。记得道人临别时指着此纸道:‘善守此幅,必有后果。’老汉一发不敢怠慢,每念诵时,必先顶礼。今两位一见,共相惊异,必是晓得此纸的来历了。”住持与辨悟同声道:“适间迷路,忽见火光冲天,随亮到此,却只是灯火微明,正在怪异。方才见老丈见教,得此纸时,也见火光,乃知是此纸显灵,数当会合。老丈若肯见还,功德更大了。”老者道:“非师等之物,何云见还?”辨悟道:“好教老丈得知:此纸非凡笔,乃唐朝侍郎白香山手迹也。全经一卷,在吾寺中,海内知名。吾师为此,近日被一个狠官人拿去,强逼要献,几丧性命。没奈何,只得献出。还亏得前年某月某日,湖中遇风,飘去首叶。那官人嫌他不全,方得重还。今日正奉归寺中供养,岂知却遇着所失首叶在老丈处,重得瞻礼。前日若非此纸失去,此经已落他人之手;今日若非此纸重逢,此经遂成不全之文。一失一得,不先不后,两番火光,岂非韦驮尊天韦驮尊天——古代印度传说中的神将,佛教作为护法神。

    有灵,显此护法手段出来么?”老者似信不信的答应。

    辨悟走到船内,急取经包上来,解与老者看,乃是第二叶起的。将来对着壁间字法纸色,果然一样无差。老者叹异,念佛不已。将手去壁间揭下来,合在上面,长短阔狭,无不相同。一卷经完完全全了,三人尽皆欢喜。老者分付治斋相款,就留师徒两人同榻过夜。

    住持私对辨悟道:“起初我们恨柳太守,如今想起来,也是天意。你失去首叶,寺中无一人知道,珍藏到今。若非此一番跋涉,也无从遇着原纸来完全了。”辨悟道:“上天晓得柳太守起了不良之心,怕夺了全卷去,故先吹掉了一纸;今全卷重归,仍旧还了此一纸。实是天公之巧,此卷之灵。想此老亦是会中人,所云道人,安知不是白侍郎托化来的?”住持道:“有理,有理。”

    是夜姚老者梦见韦驮尊天来对他道:“汝幼年作业深重,亏得中年回首,爱惜字纸,已命香山居士启汝天聪天聪——上天赋予的听力,这里指聪明才智。。又加守护经文,完成全卷,阴功更大,罪业尽消。来生在文字中受报,福禄非凡。今生且赐延寿一纪一纪——岁星一周,即十二年。,正果而终。”老者醒来,明明记得。次日对师徒二人道:“老汉爱护此纸经年,今见全经,无量欢喜。虽将此纸奉还,老汉不能忘情,愿随老师父同行,出钱请个裱匠,到寺中重新装好,使老汉展诵几遍,方为称怀。”师徒二人道:“难得檀越如此信心信心——犹如说诚心。,实是美事。便请下船,同往敝寺随喜随喜——佛家称游览寺院。一番。”

    老者分付了家里,带了盘缠,唤小厮祖寿跟着。又在城里接了一个高手的裱匠,买了作料,一同到寺里来。盘桓了几日,等裱匠完工,果然裱得焕然一新。便出衬钱衬钱——与僧人做斋事的钱。,请了数众数众——即数僧。“僧”为梵语“僧伽”的省略,意思即“众”。,展念《金刚经》一昼夜。与师徒珍重而别。后来每年逢诞日或佛生日佛生日——农历四月初八日,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便到寺中瞻礼白香山手迹一遍,即行持念一日,岁以为常。年过八十,到寺中沐浴,坐化坐化——佛教徒盘膝端坐,安然而死。

    而终。寺中宝藏此卷,闻说至今犹存。有诗为证:

    一纸飞空大有缘,反因失去得周全。

    拾来宝惜生多福,故纸何当浪弃捐?

    小子不敢明说寺名,只怕有第二个像柳太守的,寻踪问迹,又生出事头来。再有一诗笑那太守道:

    伧父伧父——对鄙贱者的蔑称。

    何知风雅缘?贪看古迹只因钱。

    若教一卷都将去,宁不冤他白乐天!

     

     

     

     

    目录

     

    前言00

    二刻拍案惊奇序00

    二刻拍案惊奇小引00

     

    卷之一进香客莽看金刚经出狱僧巧完法会分00

    卷之二小道人一着饶天下女棋童两局注终身0

    卷之三权学士权认远乡姑白孺人白嫁亲生女0

    卷之四青楼市探人踪红花场假鬼闹0

    卷之五襄敏公元宵失子十三郎五岁朝天

    卷之六李将军错认舅刘氏女诡从夫

    卷之七吕使君情媾宦家妻吴太守义配儒门女

    卷之八沈将仕三千买笑钱王朝议一夜迷魂阵

    卷之九莽儿郎惊散新莺燕梅香认合玉蟾蜍

    卷之十赵五虎合计挑家衅莫大郎立地散神奸

    卷十一满少卿饥附饱飏焦文姬生仇死报

    卷十二硬勘案大儒争闲气甘受刑侠女著芳名

    卷十三鹿胎庵客人作寺主剡溪里旧鬼借新尸

    卷十四赵县君乔送黄柑吴宣教干偿白镪

    卷十五韩侍郎婢作夫人顾提控掾居郎署

    卷十六迟取券毛烈赖原钱失还魂牙僧索剩命

    卷十七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目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甄监生浪吞秘药春花婢误泄风情

    卷十九田舍翁时时经理牧童儿夜夜尊荣

    卷二十贾廉访赝行府牒商功父阴摄江巡

    卷二十一许察院感梦擒僧王氏子因风获盗

    卷二十二痴公子狠使噪脾钱贤丈人巧赚回头婿

    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

    卷二十四庵内看恶鬼善神井中谭前因后果

    卷二十五徐茶酒乘闹劫新人郑蕊珠鸣冤完旧案

    卷二十六懵教官爱女不受报穷庠生助师得令终

    卷二十七伪汉裔夺妾山中假将军还姝江上

    卷二十八程朝奉单遇无头妇王通判双雪不明冤

    卷二十九赠芝麻识破假形撷草药巧谐真偶

    卷三十瘗遗骸王玉英配夫偿聘金韩秀才赎子

    卷三十一行孝子到底不简尸殉节妇留待双出柩

    卷三十二张福娘一心贞守朱天锡万里符名

    卷三十三杨抽马甘请杖富家郎浪受惊

    卷三十四任君用恣乐深闺杨太尉戏宫馆客

    卷三十五错调情贾母詈女误告状孙郎得妻

    卷三十六王渔翁舍镜崇三宝白水僧盗物丧双生

    卷三十七叠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

    卷三十八两错认莫大姐私奔再成交杨二郎正本

    卷三十九神偷寄兴一枝梅侠盗惯行三昧戏

    附:

    卷四十宋公明闹元宵杂剧

     

     

     

    前言

     

    凌濛初所撰《二刻拍案惊奇》,是继《拍案惊奇》之后的又一部拟话本短篇小说集。这两部书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均相同,故人们习惯上常合称之为“二拍”。“二拍”与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齐名,但二者也有所不同。“三言”基本上是宋、元、明已有话本的总集,文字上虽也经过润饰加工,而着力在编。“二拍”则是拟话本的专集,着力在撰,正如孙楷第《三言二拍源流考》所云:“凌氏的拟话本小说,得力处在于选择话题,借一事而构设意象。往往本事在原书中不过数十字,记叙旧闻,了无意趣。在小说则清谈娓娓,文逾数千。抒情写景,如在耳目。化神奇于臭腐,易阴惨为阳舒,其功力亦实等于创作。”

    “三言”与“二拍”的先后出现,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文学现象和社会现象。明代中叶以后,我国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开始萌芽,农业生产有了商品化的趋向,而冶炼、铸造、船舶、纺织、印染、刺绣、陶瓷、造纸、印刷等等诸行业的手工业作坊大量涌现,导致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市民阶层空前壮大。“三言”“二拍”的出现,正是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而产生的,并且带有明显的商品性质。凌濛初在《拍案惊奇序》中说:“独龙子犹氏所辑《喻世》等诸言,……肆中人见其行世颇捷,意余当别有秘本,图出而衡之。……因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得若干卷。”又于《二刻拍案惊奇小引》中说:“贾人一试之而效,谋再试之。……意不能恝,聊复缀为四十则。前言二刻拍案惊奇”可见在“二拍”的撰写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了书贾的怂恿、鼓励和支持,书贾与作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密切而稳定的合作关系。书贾自然要讲究盈利,他们发现,除了应试时文以瞄准士子群外,还有一个广大的市民阶层,也需要精神的食粮。市民中不乏识字的人,文化程度不高,诗词文赋看不懂,却又不满足于只是听书看戏,倒是这种通俗而又富有故事情节的话本、拟话本小说很适合他们的口味。于是书贾们积极寻觅编撰者以合作,“三言”“二拍”相继推出,“行世颇捷”,“一试之而效”,可谓炮炮打响,走俏市场。这似乎也可以称作是一种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如何将文学作品推向市场,“三言”“二拍”的有意识编撰,作了可贵的尝试,直接影响了明末清初此类小说的大量流通。仅此一点,不就很有意义么!

    为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二刻拍案惊奇》的内容也有所侧重。

    首先是对人欲的充分肯定。我们知道,城市的基本运作模式,是以交换为原则的商品经济。在当时,经商已成为热门,如卷三十七所云:“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囤积居奇,待价而售以牟取暴利,被认为是正当的资本积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欲望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这种欲望,有世俗的一面,例如卷十五云:“元来徽州人有个僻性,是乌纱帽、红绣鞋,一生只这两件不争银子,其馀诸事悭吝了。”与官府勾结,过宿娼的糜烂生活,追求这种人欲显然不足取。但“二刻”中表现最多的是维护自身价值、争取个性独立的一面。卷二写村童周国能精通棋道后,就对父母说:“儿既有此绝艺,便当挟此出游江湖间,料不须带着盘费走。”于是走南闯北,赢得了声誉。卷十七少女蜚娥“一向妆做男子”,为洗刷父亲的冤屈,京师也敢闯,“虽是路途遥远,孩儿弓矢可以防身。倘有甚么人盘问,凭着胸中见识,也支持得他过”。她对自己充满信心,以我为主,去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卷三十九中的神偷懒龙,“虽是个贼,煞是有义气”,戏弄官府,劫富济贫,总是独来独往,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在妇女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卷十一作者评论男女关系时有一段话:“天下事有好些不平的所在。假如男人死了,女人再嫁,便道是失了节,玷了名,污了身子,是个行不得的事,万口訾议。及至男人家丧了妻子,却又凭他续弦再娶,置妾买婢,做出若干的勾当,把死的丢在脑后,不提起了,并没人道他薄幸负心,做一场说话。就是生前房室之中,女人少有外情,便是老大的丑事,人世羞言。及至男人家撇了妻子,贪淫好色,宿娼养妓,无所不为,总有议论不是的,不为十分大害。所以女子愈加可怜,男人愈加放肆。这些也是伏不得女娘们心里的所在。”这种对封建礼教的大胆批判,主张男女平等,表现人欲的思想,无疑具有民主性、进步性。

    另外,市民阶层大多为农村中分离出来的手工业者,与农民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社会地位大抵相同,深受封建统治阶级的奴役和压迫。揭露官府的黑暗,抨击贪官污吏的罪行,是“二刻”的又一大主题,约占三分之一的篇目。卷十有一句话:“衙门中没有一个肯不要赚钱的。”贪赃枉法成了封建社会官场的通例。卷一的常州柳太守,就是个“极贪的性子”,为把洞庭山某寺所藏的白居易手抄《金刚经》弄到手,不惜唆使盗贼栽赃诬陷。卷四中的杨佥宪受了张廪生的贿赂,为绝后患,竟将张廪生及其四个仆人统统杀死。卷十二更对大儒朱熹的假公济私行为作了严厉批判,“为着成心上边,硬断一事,屈了一个下贱妇人”。在官与民的对立中,作者是站在人民大众的一边。“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对不法官吏予以警告,对被压迫者寄予同情,这在本书中表现得尤为鲜明。

    今日所见《二刻拍案惊奇》最早的刊行本,为崇祯五年(1632)尚友堂刻本。此刻本国内仅存残卷,所幸日本内阁文库尚藏有一部完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此予以影印,我们此次整理,即以这个影印本作为底本。但这个本子是否就是原刻本,还有疑问。因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小引》中说“聊复缀为四十则”,当为四十卷,均新编拟话本小说。而此本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拍案惊奇》重出,卷四十《宋公明闹元宵杂剧》又非小说,实仅存小说三十八卷,与作者之说不符。在没有新的发现之前,这个本子尚属最完整的本子。

    这次整理本书的原则,一如我们校注的《拍案惊奇》,尽量保持原刻的面貌,除明显的错夺予以订正外,一些虽有不畅却勉强可通的地方,一律不作改动。文中露骨的个别淫秽文字,则酌予删节。繁体字、异体字均改排为相应的简化字和通行字,而对一些明人小说中的习惯用字则不加改动。如“那”,有时通“哪”,有时通“挪”;“总然”即今之“纵然”;“持疑”即今之“迟疑”。必要时在注解中加以说明。

    本书校释,初由岳翁陈迩冬先生担任,殊料不久便一病不起,校释工作只好由我来接替。翁在病中一直关注着本书的整理工作,但最终也未能看到出版,谨以此书作为对他的纪念。

    在《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校注过程中,吸收了王古鲁先生和章培恒先生不少研究成果,在此说明并致谢。另外也得到了顾学颉先生和王利器先生的指教,人民文学出版社戴鸿森、陈新、弥松颐诸先生均提出许多宝贵意见,特别是责任编辑陈建根先生逐字逐句地正错夺,修订错误,查寻资料,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此一并致谢。

     

    郭隽杰

    1993年11月于北京西坝河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