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虚无时代 上帝死后我们如何生活 译文纪实 [英]彼得·沃森 高礼杰 译 《20世纪思想史》作者全新力作 上海译
  • 88元 译文纪实
    • 作者: 彼得·沃森著 | | 高礼杰译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彼得·沃森著| 高礼杰译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开本:32开
    • ISBN:9783205048834
    • 出版周期:旬刊
    • 版权提供:上海译文出版社

            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这是一个关于人类在孤立无援的世界中探索与创造、失败和成功的迷人故事。
    1882年,尼采宣布 "上帝已死",以此为标志,西方世界进入无神论时代,宗教信仰坍塌带来的震荡催生了从思想界到艺术文化各个领域的百花齐放。哲学家、诗人、剧作家、画家、心理学家、科学家……数以万计杰出的个体将他们的创造性精力投入到设计没有上帝的生活方式中,在终极价值坍塌的废墟上独自面对希望与失望,拒绝妥协,展现出人类的尊严和勇气。今天,他们的事迹第一次被完整讲述了出来。
    作为当代最杰出的思想史学家之一,彼得•沃森以尼采在世纪之交引发的思想震荡为起爆点,考察这一震荡如何侵入精神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将从陀思妥耶夫斯基、荣格、胡塞尔、易卜生到毕加索、鲍勃•迪伦,从心理学、现象学、神智学到印象派、波普艺术、爵士乐,从奥斯威辛、广岛、大清洗到伍德斯托克、“9•11”的点点滴滴连接起来,以优雅、精准的笔触挖掘出看似彼此无关的现象背后有章可循的脉络,绘制出一张从古典崩溃时代到光怪陆离的后现代的思想地图。
    尽管无神论导向的绝非完满生活,但人类的灵魂却始终拒绝沉沦于黑暗之地。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些最优秀的头脑对生存意义的追寻和富有启示的回答,汇成一个宏大的人生主题。无论对于想知道生命意义,抑或想要理解我们生存于其中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发现“虚无时代”都将是一次令人惊喜的心灵体验。
    彼得·沃森| Peter Watson
    生于1943年,英国思想史学者,《今日种族》杂志创办人和主编,《新社会》杂志的副主编,曾任《泰晤士报》《纽约时报》《观察家》等报记者、专栏作者、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以恢宏的思想史作品闻名于西方世界,著有《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20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德国天才》《大分离:新旧大陆分道扬镳的历史》等。
    译者
    高礼杰,哲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和法哲学等。
    导论 我们的生活缺失了什么?该指责尼采吗?
    第一部分 战前:当艺术尚且重要之时
    1 尼采的时代:狂喜、性爱和放纵
    2 生活不只一条道路
    3 物的享受
    4 天堂:并非处所,而是方向
    5 伊甸园的景象:对颜色、金属、速度和瞬间的崇拜
    6 对欲望的强调
    7 我们脸颊上的天使
    8 “错误的超自然世界”
    第二部分 无尽的深渊
    9 战争的救赎
    10 布尔什维克对科学无神论的捍卫
    11 生活中的秘而不显与存在法则
    12 不完美的天堂
    13 面向事实而活
    14 不可能的形而上学,对心理玄学的尊重
    15 哲学家的信念
    16 纳粹的血统宗教
    第三部分 关键时刻及其后的人性
    17 余波之后的余波
    18 行动的温暖
    19 战争,美国道路与原罪的式微
    20 奥斯威辛,大灾变,不在场
    21 “停止思考!”
    22 有远见的联邦和生活的规模
    23 幸福的享受与局限
    24 细节中的信仰
    25 “我们的精神目标在于丰富进化叙事”
    26 “好生活就是用来寻找好生活的那种生活”
    结论 核心的理智活动
    致谢
    序言(节选)
    尼采现象
    39岁的弗里德里希•尼采在1883年3月底居住在热那亚,身体抱恙。他刚从瑞士返回到他位于巴迪斯尼内的旧寓所,但这次旅行并没有马上减轻他偏头痛、胃痛和失眠的毛病。几个月前,昔日好友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的离世令他感到哀伤(但同时也感到解脱,因为后来与之决裂),加之感染了严重的伤寒,热那亚的医生每天的处方都包含大量奎宁。与往常不同,一场大雪将整个城市包裹起来,同时又伴有“不协调的雷声和闪电”,这似乎也影响了他的心境并阻碍了他的康复。由于没有办法继续快走这一习惯,这本能对他的思考有所帮助,因此直到3月22日之前,他还是无精打采,卧床不起。

    是什么加剧了他“黑色的犹豫”呢?用他的话来说,原因就在于他刚完成的手稿在4周前寄给了开姆尼茨的出版商恩斯特•施梅茨(Ernst Schmeitzner),而这位出版商似乎并不着急出版这本名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Thus Spake Zarathustra)的新书。他给施梅茨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谴责信,结果收到一封道歉的回信。一个月之后尼采才知道延迟出版的真正原因。正如他在一封信当中所写的那样:“莱比锡、托伊布纳出版社将《查拉图斯特拉》手稿置之不顾,乃是为了赶制50万本赞美诗,以便及时在复活节交付。”当然这个巨大的讽刺并没有给尼采带去什么损失。“那个有勇气向周围的梦游者喊出‘上帝已死!’的‘疯子’,意识到自己对查拉图斯特拉的恐惧,他或许已经被50万份将尼采说成‘小丑’的基督教赞美诗的重量,给压到短暂窒息了。”
    这本书首批读者的反馈则有些复杂。尼采的朋友海因里希•科塞利兹(Heinrich Köselitz)长期收到他寄来的校对手稿。他对这本书很着迷,并且表示说希望“这本非同凡响的书”将来能同《圣经》一样广为传播。莱比锡出版社的排字工人对这本书的反应则截然不同。他们惊恐于自己所看到的文字,并考虑拒绝印刷这本书。
    世人从未忘记尼采,甚至有的人从未原谅尼采,因为他说“上帝已死”,并且还补充说“是我们杀死了他”。事实上他在之前一年发表的《快乐的科学》(The Gay Science)中就已经这样讲过,不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强有力的风格引起了更多的注意。
    尼采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是这句话而不是其他主张被人牢记于心,并且被抓住不放?毕竟,对上帝的信仰已经持续衰退了一段时间。对有的人来说,也许是对多数人来说,对上帝的信仰,或者说对众神,对任何超越性实体的信仰,从来都不被视为正当。在大多数非信仰或者怀疑论者的历史中,这种观点由18世纪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和大卫•休谟(David Hume)所开创,经过伏尔泰和法国大革命的发展,再被康德(Kant)、黑格尔(Hegel)和浪漫派,德国圣经批判学,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以及“实证主义的萌芽”所继承。在19世纪中期,路德维希•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和卡尔•马克思(Karl Marx)、索伦•克尔恺郭尔(Sren Kierkegaard)、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登上历史舞台;此外查尔斯•莱尔(Charles Lyell),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罗伯特•钱伯斯(Robert Chambers)、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以及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的地质学和生物学也对宗教造成了巨大破坏。
    此类观点往往给那些丧失个人信仰的名人好评,比如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莱斯利•史蒂芬(Leslie Stephen)、埃德蒙•高斯(Edmund Gosse)。此外还有那些并未丧失信仰,但却接受类似信号的人,比如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在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十年后,他在《多佛海滩》(Dover Beach)一诗当中哀叹:信仰之海的“忧郁、漫长,潮声渐息”。这一观念史以外的其他无神论观点则强调古代纯粹的无信仰,这份名单就包括伊壁鸠鲁(Epicurus)、卢克莱修(Lucretius)、苏格拉底(Socrates)、西塞罗(Cicero)、阿尔-拉万迪(Al-Rawandi)以及拉伯雷(Rabelais)。这里并不是要罗列他们言论。我们主要关注尼采这种露骨宣言所产生的时机和环境(尽管我们永远会记得这是一个疯子的宣言)。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