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书店 汴京之围(北宋末年的外交战争和人)(精)
  • 一部成败启示录,一卷帝国衰亡史。
    • 作者: 郭建龙著
    •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郭建龙著
    •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 页数:383
    • ISBN:9786180499793
    • 版权提供:天地出版社

            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 商品名称 汴京之围(北宋末年的外交战争和人)(精)
    • 作者 郭建龙
    • 定价 78.00
    • ISBN号 9787545549447
    •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 版印次 1版 1次
    • 开本 16开
    • 装帧 精装
    • 页数 383
    • 出版时间 2019-07
    • 印刷时间 2019-07

    本书追溯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的完整历史细节,讲述宋、辽、金三方的和与战,聚焦北宋历史大变局的关键时刻,以及帝国由内而外全局性危局大爆发的前因后果。北宋宣和年间,帝国上下一片繁荣景象,然而盛世之下的隐患已成暗涌。财政困难、军事痼疾、恶性党争等内部危机,北方辽、金两国的军事威胁等外部危机,使得帝国渐成风雨飘摇之势。为“收复”作为战略屏障的燕云十六州,宋徽宗决定联金灭辽。宋金联盟虽然逐渐将辽国蚕食,但金国借此窥见北宋的虚弱,加之两国复杂的利益纠纷,金国转而南下攻宋。靖康元年(1126),金军第二次围攻汴京,十一月汴京城陷。北宋轰然崩溃,从盛世到灭亡仅隔三年。

    作者以兼顾宋、辽、金三方立场的史料记载为基础,用通俗流畅的叙事笔法,试图复盘靖康之难历史发生的过程,探寻北宋盛衰之变背后的深层成因,以及超越时代的镜鉴意义。

    楔子 从盛世到灭亡只用三年

    第一部 伟大的胜利

     第一章 繁荣之后

     四十二年不识兵

     盛世下的隐患

     商王世系与党争

     第二章 北方游牧区:衰老与新兴

     最成功的盟约

     从肘腋之患到心腹大患

     统兵的宦官与主战的叛徒

     第三章 最危险的和约

     和战之争

     三国的外交大竞争

     海上之盟

     第四章 各怀鬼胎

     渔猎民族的生活与外交

     主动权拱手相让

     突然加速的灭辽竞赛

     第五章 买来的胜利

     摇摆的军事与外交

     攻克燕京,漫天要价

     峰回路转的西京问题

     燕京的回归

     幕间 另一个版本的收复燕京

    第二部 战争与和议

     第六章 从和平到战争

     一位降将带来的艰难抉择

     按下葫芦起来瓢

     许亢宗使团观察记

     风雨前夜

     第七章 闪击战

     钳形攻势与制敌之道

     长驱直入

     临阵换帅

     逃亡的皇帝

     第八章 遗患无穷

     孤城守将

     短兵相接

     外交大溃败

     官家议和,百姓遭殃

     第九章 战争无厘头

     主战派得势

     劫营

     群体事件

     金人撤离

    第三部 汴京失陷

     第十章 再起波澜

     太上回銮

     和约遭遇执行难

     老将离去

     最无力的主战派

     第十一章 战端重启

     太原失陷

     长驱直入

     康王单飞

     第二次围城

     第十二章 汴京失陷

     合围

     攻与守的较量

     边打边谈

     装神弄鬼

     第十三章 艰难的谈判

     下风口的谈判

     皇帝亲临

     康王避难

     索求不已

    第四部 靖康之难

     第十四章 惊天之变

     永离龙庭

     失控的首都

     废黜赵氏

     第十五章 大楚政权

     宋朝版本的选举

     以九族换取一城生灵

     第十六章 战争中的女人

     卖妻女还债的皇帝

     男人之罪女人偿

     最详细的皇帝后宫报告

     第十七章 撤离

     部署撤退

     融入北方的血脉

     皇帝的结局

     画外音 人民真的在乎帝王吗

     第十八章 还政赵氏

     孟后听政

     迟来的康王

     回归均势

    尾声 消失的艮岳

    附录

    后记

    参考书目

    郭建龙,独立作家,社会观察者。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辗转于经济、媒体、探险等各个领域。出版有小说《告别香巴拉》,文化历史游记“亚洲三部曲”:《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三干佛塔烟云下》、《骑车去元朝》,以及经济类图书若干。目前作者正在以文化、政治、宗教、经济的视角游历和观察世界,本书就来自于这样一次系统的观察。

    第一章 繁荣之后

    四十二年不识兵

    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三月二十九,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宋仁宗逝世,入葬永昭陵。

    不知多久之后,在永昭陵的墙上,有无名氏题写了一首诗:

    农桑不扰岁常登,边将无功吏不能。四十二年如梦觉,春风吹泪过昭陵。

    这首诗刻画出了中国帝制史上的高峰。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从表面看,他是一个无所作为的皇帝,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加上性格有些优柔寡断,大事自己不做主,而是交给宰执们去处理,为人低调到好像不是一个皇帝。 甚至连他的大臣也诗酒流连、浅斟低唱,不以武功闻名。所以诗中说“边将无功吏不能”。

    但就在这碌碌无为中,中国社会繁荣的时代却悄然来临。由于民间受到的干扰最少,经济发达,人们生活舒适,老百姓不用担心自己受穷,更不用担心来自官府的骚扰。而官员们也不用担心自己说错了话而掉头,即便当面和皇帝顶嘴,也不会受到惩罚。仁宗朝由此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值得怀念的时代之一。

    仁宗死时,整个都城都陷入了巨大的悲伤,男女老幼哭成一片。据当时七岁的邵伯温回忆,当死讯传到西京洛阳,城中军民妇孺,都向着东方号泣,烧纸的烟尘遮住了太阳的光辉。有人从汴京带来消息,说整个京师自发罢市悼念,数日不绝,乞丐小儿都在大内前,边哭边烧纸钱。有人在去往四川路过的深山里。竟然看到路边汲水的女人也拿着白纸哭泣。

    这些人之所以痛哭,不仅仅是为了一个人的死亡,而是在怀念一个时代。

    中国皇帝在死后会被追赠一个谥号,表明后世对他的评价,之前“好”皇帝流行的谥号是“文”“武”“明”“章”等。到了宋仁宗,对他心怀感激的大臣们却想上一个独一无二的谥号,以表明他的特殊性,于是提出了“仁”字,所谓“为人君,止于仁”,一个“仁”字,表明了一个时代的宽宏大度。宋仁宗之后,各个朝代才出现了各自的“仁宗”,但更多只是照葫芦画瓢,谥号一致,却缺乏了他的实质:宽容和不干扰民间。

    不仅宋仁宗,整个宋代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宽容时代。唐代的太宗纳谏带着很强的装模作样的痕迹,事实上,唐代宫廷和大臣之间内斗频繁,常常要置人于死地。宋代的皇帝却并不是装的,从宋太祖赵匡胤创立帝国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仁慈的基因。

    宋太祖称帝三年后,就曾在太庙寝殿的夹层小间里立了一块碑,每年皇帝祭祀太庙,或者新皇帝登基,都由一个不识字的小宦官带领皇帝入内,对着石碑焚香、拜祭、默诵,将其中的嘱托牢牢记住。直到北宋灭亡,这石碑上的文字才流传了出来。石碑上只有简单的三条文字。

    由于北宋继承了后周柴氏的江山,第一条内容是关于柴氏的,要求北宋皇帝不得对柴氏子孙用刑。就算犯了谋逆大罪,也只能赐他自尽,不能公开处刑,也不准株连家属。

    第二条是针对官员和读书人的,要求后代皇帝不得杀士大夫和上书提意见的人。

    第三条表示如果有人违背了前两条,就必然受到老天爷的惩罚。

    宋太祖以身作则,不杀大臣,不杀功臣,不杀谏官,他的作风不仅影响了后代,也影响了宋代的群臣。比如,以军纪严明著称的大将郭进曾经担任西山巡检,负责进攻位于现在山西的地方政权北汉,曾经有人诬告郭进谋反,宋太祖不仅不相信,还把诬告者绑起来交给郭进处理。

    郭进也没有杀这个人,而是留他在军中。直到有一次与北汉作战,郭进把这人叫来,告诉他:这次派你去打仗,如果你打败了,就干脆投降北汉吧;如果打赢了,我上奏皇帝给你加官。这人非常感动,誓死力战,得胜而还。

    有宋太祖的榜样在先,北宋的皇帝们大都遵循了祖训,不随便杀人,尽量不干扰民间,这种作风持续了上百年,到宋仁宗时期达到了高峰。

    宋仁宗不仅对大臣和人民仁慈,即便对敌国,同样保持着谦让的作风。仁宗驾崩后,他的死讯传到了辽国,使者报信的一路上,老百姓无不聚在一起哭泣,辽国在位的皇帝是辽道宗,当他听到了消息,也大哭着抓住使者的手感慨说:“四十二年不识兵矣!”

    辽国感谢宋仁宗也是有道理的。宋仁宗时代并不是没有发生过战争,甚至有的战争还打得很窝囊。祐五年(公元1038年),这一年,西夏人李元昊自称皇帝,随后双方发生了战争。

    战争的结果却出乎意料,小小的西夏在三川口、好水川和定川寨接连击败宋军取得大捷,最后宋仁宗只好议和,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7.2万两、绢15.3万匹、茶3万斤,西夏向宋称臣。宋朝通过赎买的方式让西夏给了个面子。

    在宋夏战争时,辽国也趁火打劫,以军事相威胁,希望从北宋获得好处。宋仁宗为了避免打仗,派大臣富弼去谈判,富弼不辱使命,经过谈判,以较优惠的条件达成了和解……

    P11-13

    本书是继“帝国密码”三部曲之后,郭建龙全新历史大作重磅。

    一部全新视角下的辽金宋外交战争史,颠覆你既有的历史观,用丰富扎实的史料复原多方立场,带你一起了解北宋政治、军事和外交策略的得与失。

    把脉帝国系统性痼疾,读懂古代王朝衰亡的深层成因和历史逻辑。围城之下,恶性党争、财政危机、军事痼疾、外交失策……本书带领读者身临其境,感受盛世轰然崩塌后的人间百态。

    5.本书给你一份危急时刻的国家生存指南,从与之相通的战略和决策层面,可以获得企业生存法则和管理指南。2019必读书!

    6. 从盛世到灭亡仅隔3年,北宋何以轰然崩溃?细致解构帝国内外的危机根源,深度发掘历史反思的现代启示。

    7. 和战两派的恶性党争、日益加剧的财政危机、痼疾难除的军事体制,以及昏聩不堪的外交策略,如何将内忧外困中的北宋一步步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