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古代中国其实是一个海洋强国!造船技术世界当先,航海足迹远至东非,傲视东方海域数百年!从海洋看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美]著
    •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美]著
    •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
    • 开本:32开
    • ISBN:9786767534651
    • 版权提供:海南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古代中国其实是一个海洋强国!从海洋的角度看中国史!

    ◆造船技术世界当先,航海足迹远至东非,傲视东方海域数百年!

    中国古代海权史经典之作!

    ◆作者是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中国史终身教授,中国古代海权史研究专家;

    ◆同时也是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执笔人之一。

    造船技术一度世界当先:至宋朝末年,可载上百人的大型商船已十分常见!

    航海足迹远至东非:至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令中国人的足迹远至非洲东海岸!

    傲视东方海域数百年:在南宋、元朝及明的初三百年间,中国水师势力范围覆盖至印度洋!

    翻开本书,从战争、贸易、文化等方面,看清古代中国如何一步步成为海洋强国!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古代中国其实是一个海洋强国!造船技术世界当先,航海足迹远至东非,傲视东方海域数百年!从海洋看中国史) 开本: 32开
    作者: [美] 罗荣邦(Lo Jung-pang)著;读客文化 出品 定价: 72.00
    ISBN号: 9787544398329 出版时间: 2021-06-29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印刷时间: 2021-06-01
    版次: 1 印次: 1

    前 言 

    部分 促使中国海上力量发展的因素 

    章 海上强国的崛起;第二章 走向海洋;第三章 中华海权的建立 

    第二部分 南宋时期(1127—1279) 

    第四章 南宋水师的建立;第五章 1161年宋金之战及水师的扩张;第六章 海外贸易的发展

    第三部分 元朝时期(1271—1368) 

    第七章 元朝水师崭露头角:1279年崖山海战;第八章 元军征战东亚海域 ;第九章 元朝水师征战东南亚 

    第四部分 结 论 

    第十章 结论:元朝覆灭,明朝崛起,中国成为海上强国 

      《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第十章节选,有删减)

      明朝舰队不仅在东海和南海巡防,反击倭寇的劫掠,还保护马来群岛和南印度的海道,以防海寇侵扰。据《明史》记载,明朝的舰队曾在旧港歼灭陈祖义的势力、俘虏锡兰山国王,以示惩罚这些首领在海上劫掠的行为。满者伯夷和暹罗都受到明朝警告,不得在附近海域干扰往来商人和使者。永乐帝自认有责任护卫东方和平,派遣水师调解外国争端。1403 年,水师担负这一职责。当时,占城王阇耶僧伽跋摩五世向明朝求助,称王城被安南篡夺皇位的胡季犛攻陷。明成祖出兵相助。安南舰队一见到九艘明军舰队,便不战而退。 

      中国在海上的势力在此时发展到了。中国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水师,在短短的三十载,势力所及,东至日本,西到锡兰山, 政治地位居于亚洲海上诸国之首。纵观中国悠长的历史,只有这一时期的海上力量尤为强大,势不可当。

     

      海上强国

      南宋、元朝及明初三百年间,中国的海上实力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这一时期,中国水师先后控制了黄海、东海,再是南海,势力范围到达印度洋。中国的船运业在水师的庇护下,控扼了东方的海道和海上贸易,大量华人出海在南方热带地区建立聚居区,中国的政治地位远超东方海上诸国,是真正的海上强国。

      本书一直力图表明,中国实际是从南宋才开始在海上发挥出了优势。当时,中国在国家层面组建了长期、稳定的远洋水师, 迥异于之前其他朝代的水师。女真入侵中原,宋廷不得不离开北方南迁,偏安东南沿海。这一地区由于自然地形特征和资源十分适宜开展海上活动,人们继承了祖辈的海洋传统和航海精神,拥有当时先进的航海技术,又为战事所迫,中国正是在此条件下成立了一支强有力的水师。

      当陆军在前线战场上节节败退之时,这支水师成为抵抗北方侵略者生死攸关的武器。1161年在山东海岸和长江入海口的水战大捷,说明将希望寄托在水师上的策略是正确的。同时,因宋朝疆域收缩,正常的岁入来源大大减少,长年累月的战争让国家满目疮痍,中国人不得不从海外寻找资源和资金,以维持朝廷运作和战争开支。结果,中国海上贸易发展达到了的规模。

      在元军成功建立水军之前,宋人超大限度地发挥了水师的作用,一度有效地抵挡了元军入侵。元军依赖水师的力量,突破了南宋在汉水和长江的防线,攻陷了行在临安,直至于1279年的崖山海战中一举歼灭南宋舰队。残余的南宋水师被编入元朝水师, 成为远征军的中坚力量,征讨过日本、安南、占城和爪哇。在不遗余力地想通过武力扩张大元帝国的政治势力的同时,元朝还力图建立一个海外经济帝国。中国的货币曾一度强制推行到了一些遥远的国家,如马八儿等。中国的商船曾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带回大量财富。为逃离国内的压迫,大批华人去海外寻找机遇,背井离乡到了异国,中国历史上出现出海移民潮。

      宋朝的海洋精神和传统、精湛的造船技艺和先进的航海技术, 一路从元朝传承到明朝,使中国的海上势力发展到了。中国人的远洋旅程,包括郑和下西洋,曾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在鼎盛时期,从日本到锡兰山,从高丽到爪哇,许多国家都深受中国政治势力的影响。

      12 世纪之前及15 世纪之后,中国的海上实力都不曾如此辉煌, 海洋对中国人的影响力也没有如此深远。中国对海洋突如其来的兴趣和海上势力的急剧扩张并非一种异常的情况,也并未偏离许多人所谓的“正常”的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轨迹。中国向东和向南的扩张是顺应历史和文化发展的。中国的海上实力在南宋、元朝及明初时期遥遥当先,是由多种因素合力形成的,主要的是地理、历史、心理、政治等特征,以及急速发展的科学技术。

      具备以上所有条件,中国在南宋、元朝及明初这一时期一跃成为主要的海权国家。这些条件既是形成这一时代的一些基本因素, 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一些专家认为这一时代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2 至15 世纪的中国在许多方面和14至17世纪的欧洲相似。那时的欧洲人从蒙昧中觉醒,渴望寻求智慧和知识,深受冒险精神的影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继发生,资本主义初现,民族国家兴起,人们扬帆出海,开拓市场,寻找贸易机会,建立殖民地,政府资助私人远航,以期征服当地人,改变他们的宗教信仰。

      阻碍海上实力进一步扩充的一个因素是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这是由于中国人多面性性格中各种矛盾的心理特性形成的。一方面,中国人积极地与其他国家与人民互动交往,这种外向性似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此外,他们又倾向于武力扩张和扩充资源, 这几点都让中国人对海洋产生了兴趣。另一方面,道家思想反对斗争,主张清静无为。中国人听从天命,安土重迁,重视人文化成, 追求止戈为武的和平观,这几点都抑制了扩张行为,而让中国人将兴趣转向国内。

      以上因素互相交织影响,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些时候需要内敛蛰伏,中国便呈现平静无为的状态;有些时候中国人的兴趣转向拓展西北,或全力对付边疆问题。但有些时候,如宋、元及明初,中国人迫切想扩张势力而将注意力转向了海洋,中国也在此时脱颖而出成为海上强国。

     

      本书作者罗荣邦认为,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从未停止对提升海洋实力的探索,及至宋、元、明时期,古代中国正式成为海上强国。

      造船技术一度世界当先:从宋朝开始,中国的造船技术突飞猛进,可载上百人的大型商船已十分常见,在东方航运界掀起一场无形的革命……

      航海足迹远至东非:早在宋朝,中国人对东海、南海、印度洋上的国家已了如指掌。至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令中国人的足迹远至非洲东海岸……

      傲视东方海域数百年:在南宋、元朝及明的初三百年间,中国水师的势力范围覆盖至印度洋。中国的船运业在水师的庇护下,在东方海道上的发展飞速提升……

      翻开本书,从战争、贸易、文化等方面,看清古代中国如何一步步成为海洋强国!

      罗荣邦Jung-pangLo1912—1981

      美籍华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中国史终身教授,中国古代海权史研究专家,同时也是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执笔人之一。 

      罗荣邦是康有为的外孙,幼年时曾与康有为度过一段四处漂泊的日子,许多年后编译的《康有为传记与论丛》令他小有名气。但事实上,他一生的重点研究方向在中国海洋史。

      1934年,罗荣邦从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曾协助李约瑟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撰写分析中国水师的文章,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水力学、船只建造、航海以及海军武器系统等。

      1957年,罗荣邦重新整理了他先前关于中国水师的研究,即是本书《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

      译者简介:

      李春,2001年获浙江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2006年获硕士学位。现从事出版行业。

      彭宁,2009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201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从事出版行业。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