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谎言心理学(严肃又有趣的测谎理论与实践)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郑红丽著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郑红丽著
    •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 页数:382
    • ISBN:9787511300431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法制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 商品名称 谎言心理学(严肃又有趣的测谎理论与实践)
    • 作者 郑红丽
    • 责编 吕静云
    • 定价 69.80
    • ISBN号 9787521628302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版印次 1版 1次
    • 开本 16开
    • 装帧 平装
    • 页数 382
    • 出版时间 2022-08
    • 印刷时间 2022-08

    本书综合了关于谎言以及谎言识别的研究成果,其中既有理论上的阐述,又有对操作性很强的测谎方法和技术的介绍。本书共分16章,首先概述了谎言及测谎的历史。其次对说谎以及谎言识别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做了简述。比如,什么是说谎,人为什么要说谎,谎言的不同类型以及说谎的个体差异。接着介绍如何通过观察非言语的行为来测谎,非专业人士和专业人士如何看待说谎的非言语线索,这些线索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到底如何。紧接着介绍了如何通过言语特征来测谎,介绍了科学测谎的基本方法及经典研究。最后介绍了测谎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于实践,及对其未来科学发展的展望。

    本书力求在介绍清楚测谎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专业人士之外的对测谎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也能够读懂。

    第一章 匪夷所思的测谎历史

     1.1 神裁法与酷刑

     1.2 所罗门式测谎

     1.3 陪审团

     1.4 科幻小说中的“读心术”

     1.5 前科学研究

    第二章 说谎与欺骗:你每天会说多少谎

     2.1 哲学家眼中的说谎

     2.2 说谎与社会规范

     2.3 日常生活中的谎言

     2.4 谎言是如何构成的

     2.5 小孩子的第一次说谎

    第三章 说谎时你的身体在做什么

     3.1 说谎时大脑发生了什么

     3.2 说谎时身体的变化

     3.3 失败的测谎者

    第四章 你不知道的行为测谎

     4.1 人格类型与三种行为

     4.2 身体语言分别在告诉我们什么

     4.3 眼睛会告诉你什么

     4.4 表情与微表情真的靠谱吗

    第五章 严肃的有趣研究之言语测谎

     5.1 言语线索的秘密

     5.2 语言文本分析

    第六章 科学方法之仪器测谎

     6.1 测谎仪的大名:polygraph

     6.2 科学测谎的先驱们

     6.3 第一台测谎仪的诞生

     6.4 测谎仪的改进

    第七章 揭开神秘面纱之测谎测试操作

     7.1 被忽视的步骤:犯罪心理分析

     7.2 测谎前如何进行编题

     7.3 测谎人员必须懂得的访谈技术

    第八章 不要被影视剧误导——生理数据分析与解读

     8.1 脉搏(血压)指标在传递什么信息

     8.2 呼吸指标有什么指示作用

     8.3 皮电指标在告诉我们什么

     8.4 声音压力有多有趣

     8.5 指脉与动作亦不要忽视

    第九章 得出测谎结论

     9.1 什么是ROC曲线

     9.2 测谎结论报告怎么做

     9.3 伦理与标准

    第十章 测谎的应用——日常生活测谎实践

     10.1 公众人物的谎言识别

     10.2 雇前人事筛选

    第十一章 测谎仪审讯实践(案例研究)

     11.1 杀人案件的测谎

     11.2 纵火案件的测谎

     11.3 重大盗窃案件的测谎

     11.4 抢劫案件的测谎

    第十二章 性犯罪人评估和矫治的测谎实践

     12.1 婚姻忠诚测谎

     12.2 性犯罪人测谎技术

     12.3 美国性犯罪人测谎实践

     12.4 英国性犯罪人测谎实践

    第十三章 争议与困顿

     13.1 倡导者、反对者与背叛者

     13.2 打败测谎仪——反测谎

     13.3 测谎仪与CIA

     13.4 测谎准确率

     13.5 神秘光环与不确定性

    第十四章 测谎与法律:被拒于法庭之外

     14.1 那些经典的案件

     14.2 中国的情况

     14.3 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情况

    第十五章 未来的方向

     15.1 脑电(脑指纹)测谎

     15.2 AI技术:测谎机器人

    参考文献

    郑红丽,1977年出生,湖北宜昌人,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Ll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Hill)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犯罪心理学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测谎技术、青少年犯罪、罪犯评估与矫治。目前已独立完成译著《说谎心理学》与《罪犯评估和治疗必备手册》,发表论文《青少年犯罪成因心理学理论研究新进展》、《低自我控制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我国青少年犯罪成因实证研究初探》、《杀人案件心理测试编题技术研究》、《测谎技术的新进展》、《罪犯心理矫治的回顾与展望》、《国外罪犯心理咨询效度研究》等,参编《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和2012年版、中国人民法学出版社2012年版、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犯罪心理学研究综述》等。

    看过电影《罗马假日》的人,肯定会对其中一个情节印象深刻。男主格利高里·派克带着女主奥黛丽·赫本参观一个大理石雕刻的脸谱一真理之口(MouthofTruth),并说“传说经常说谎的人只要把手伸进去,手就会被咬掉”。随后派克把手伸进大理石脸谱的口中,收回时佯装自己的手被真理之口“吃掉”……

    这个大理石其实是海神波塞冬的儿子特里同的面谱。因为古罗马人认为它代表了神的意志与判决,所以用来测谎,因此它又被称为“测谎石”。这可能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也最有名的测谎仪了。

    关于“测谎石”,最常见的说法是罗马君主为了检验大臣是否忠诚而设立,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政治忠诚度测试”。此外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它是被用来检测婚姻忠诚度的。相爱之人将手放人“真理之口”,心中默念对方的名字7次,如果手没有被咬掉,能完好无损地拿出来,就证明是真爱。所以古罗马人用它来检测女性是否贞节。传说有一位罗马贵族,怀疑自己的妻子不忠,将其带到“真理之口”前测谎。突然一位青年从人群中跑出来,亲吻这位妻子,并大声解释说,他因为同情这位可怜无辜的女性而忍不住献上“高尚之吻”。然后这位妻子才把手放入“真理之口”,并大声宣誓:“除了我丈夫和刚才吻我的青年,从来没人碰过我!”最后她的手完好无损地取出,“测谎石”宣告她是清白的。但事实是,这位妻子确实出轨了,而亲吻她的青年就是她的出轨对象。通过在大庭广众之下的亲密行为,狡猾的妻子成功地打败了“测谎石”!

    这个故事似乎表明,即使是万能的测谎仪也可以被骗过,也可能会出错。不过稍加反思就会发现,“测谎石”本身没有判决错误,只是因为人为操作而导致用它来测谎的人(如神职人员)解读错了。所以,有趣的事实是:测谎仪本身并不会直接宣布“谁说谎”,而是需要有人来解读它。

    “测谎石”的存在也告诉我们:对于测谎或揭露欺骗的需求并不是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从人类出现以来,为了维护自身或家族的利益,谎言、欺骗、背离契约等做法就一直存在,也深深困扰着人类自身。虽然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会说谎、骗人,且为能骗过别人而暗中窃喜,但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希望与骗子共度时光,并尽量避开他们。鉴于此,寻找一种可靠的方法来识别谎言与欺骗的尝试,和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测谎石”的存在则正是反映了人类社会早期的测谎探索。

    不过因为受当时的条件所限,神被奉为万物的创造者,是自然和人世的主宰。人类也深信神无所不在,神意永远是公平和正义的,并会以某种方式揭示真相和禁止不道德行为。所以,测谎的最早形式是通过神意来辨曲直,也就是所谓的“神裁法”。

    但幸运的是,这些建立在迷信或某种宗教信仰基础上的测谎探索,虽然匪夷所思,但有些确实含着科学原理以及智慧的光芒,所以使用起来也并不是完全无效。

    1。1神裁法与酷刑

    史无渊源,如鱼离水。回顾人类历史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人类祖先都曾尝试着使用“神裁法”来追求真相。

    神裁法

    在大约公元前1750年的巴比伦,判断是否有罪的方法就是把烧得通红的刀片放在嫌疑人的舌头上。在这个把水视为珍宝的干旱地区,因为口内缺乏唾液而被灼伤的现象自然会被看作神的惩罚。所以人们可以由此推断,只有清白无辜者的舌头不会像有罪者那样被灼伤。人们则只需根据嫌疑人舌头被烧伤的程度来作出最后的判决。

    在古老的非洲,人们会将一块烧热的石头放到嫌疑人的舌头上,如果口内唾液丰富则能保护舌头不被烫伤,而如果口舌干燥则会受伤。

    为什么当时的人能够认同这种看似荒谬的神裁法呢?一个古老的故事也许可以很好地给予解释。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任命先知但以理在宫廷中担任重要职务,而但以理在宫廷中的敌人散布不利于他的谣言,大流士相信了这些流言蜚语,下令把但以理扔进狮子坑。第二天,大流士前来查看,发现但以理竟然和狮子相安无事,很显然是受到了上帝的庇佑。大流士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严重错误,于是释放了但以理,并把诬告者投入了狮子坑。诬告者的结局肯定是尸骨无存,也再次“彰显”了神意——神明察所有谎言与欺骗。会保护那些被推入险境的无辜者免受伤害,并惩罚恶人。

    还有一些测谎史学家考察后发现,在大约公元前1000年的中国,如果要判定一个人是否诚实,就要求那个人咀嚼生米并吐出来。能吐出来的人被认为是诚实的,而不能吐出来的则被判为说谎者。有些学者还指出,这种做法在当时的中国很普遍。不过作为中国人自己,我们并没有在相关文献中找到这种说法。同时也有学者指出这其实是发生在古印度而非中国。这一方法的变体也在其他古老地区出现过,同样是让嫌疑人咀嚼食物,只不过用的不是生米,而是一片干酪面包。如果它粘在嫌疑人的上颚上,嫌疑人则被认为是不诚实的。P2-4

    在日常生活中,谎言几乎无处不在。我们每天都会说谎,其实真正的测谎充满了科学性。本书展现了人类为识破谎言所付出的智慧和努力,梳理经典识别谎言的方法,以专业研究人员的视角为您剖析谎言发生和破解的真实逻辑。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