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想象、建构及限制——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史论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俞敏华著 | 唐红,谭娟娟,高玉编
    •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俞敏华著| 唐红,谭娟娟,高玉编
    •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ISBN:9780666347896
    • 版权提供: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想象、建构及限制——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史论 开本: 16开
    作者: 俞敏华 著 定价: 58.00
    ISBN号: 9787517835011 出版时间: 2020-04-22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印刷时间: 2020-04-15
    版次: 1 印次: 1

    绪论 以“常识”和“问题”为中心:20世纪80年代文学史的建构方式
    节 立场的问题
    第二节 概念的辨析
    第三节 历史地图的勾勒
    第四节 研究体系的安排
    章 “伤痕文学”:政治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伤痛”叙事
    节 “伤痕”的呈现
    第二节 “伤痕”的规约
    第二章 “反思文学”:寻找意识形态合法性的表述
    节 对身份变动的敏感与知识分子形象的书写
    第二节 反思:合法性的表述方式
    第三节 对“反思”的反思:文学史建掏的另一层面
    第三章 “改革文学”:价值偏向中的现代化慵憬
    节 “改革文学”的范畴及关注视角
    第二节 英雄的时代与政策的呼应…
    第三节 感应时代变革的深化叙事
    第四节 现代化憧憬与个人的奋斗
    第四章 “隙腿诗派”:被“崛起”的震动
    节 从《》走进论争的声浪
    第二节 集体经验的“自我”展现
    第三节 “朦胧诗”与80年代诗歌格局
    第五章 “人道主义”思潮:历史羁绊中的“人学”想象
    节 交错于文学与道德层面的议题
    第二节 文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情怀
    第三节 “文学主体性”话语与人道主义精神取向
    第六章 现代派:非新元素的新奇感
    节 译介和论争
    第二节 现代派的写作手法
    第三节 非新元素的深刻影响力
    第七章 汪曾祺:“另类”与适日寸而出
    节 汪曾祺的显现
    第二节 气韵与语言见长的小说
    第三节 归类及其他作家
    第八章 “寻根文学”:寻根意识缠绕中的文学实验
    节 从“杭州会议”到“寻根”宣言
    第二节 文化之“根”与小说艺术形态
    第三节 “寻根”的意义及限度
    第九章 “先锋小说”:形式实验的集体演绎
    节 “先锋小说”的出场与文学形式实验
    第二节 形式变革的深意:艺术真实观之变
    第三节 未尽的“先锋”
    第十章 “新写实小说”:面向日常生活的写实
    节 命名中的“现实”期待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客观化叙事
    第三节 不一样的“现实”
    第十一章 第三代诗歌:群派林立的喧哗与求新
    节 宣言与主义:百川争湍式的呈现
    第二节 口语化与“此在”感:语言方式变革下的诗学追求
    第三节 异质之音及诗的退潮
    第十二章 “女性诗歌”:躯体言说中的自我世界
    节 女性意识:“寻找女人”与“躯体写作”
    第二节 叙事策略:在黑夜中的自白
    第三节 女性诗学建构的意义及局限
    第十三章 女性散文:寻找生命存在的“自我”
    节 80年代散文的边缘处境与文体复归
    第二节 女性散文作家群的显现
    第三节 “人性”话语建构中的精神取向
    第四节 “自我”的艰难追寻
    第十四章 “实验残剧”:探索的活跃及突进的艰难
    节 从配合时势之作到戏剧观大讨论
    第二节 “实验戏剧”的艺术探索
    第三节 探索的艰难
    参考文献
    后记

    ......
           本书研究视野中的“80年代文学”是一个充满特殊意义和内涵的概念,它力图剥离“新时期文学”这一概念所生成的历史断裂感及强烈的话语意识形态,放置于整个20世纪文学史的知识脉落中,还原出一种尽可能客观化的历史叙述。因此,通过梳理、辨析80年代文学状况的关键要素来勾勒文学史的面貌,将叙述的重心指向文学主潮、当时的热门话题,以及各类体裁中突出的文学样式,借助常识的复归和问题的探索,有意识地将当时文学场中的各种论争及文学批评纳入研究的对象。一定程度上,这不是一部完整意义上的文学史,因为它缺少对各种文学现状的列举和阐释,然而它更接近于一部文学史论,其中文学史的知识及对知识反思都构成了论述的主题,这样的研究势必充满问题考量的意识,从而,面向80年代文学的历史知识时,考察了80年代文学史建构本身的想象性和限制性。
    ......
           俞敏华:籍贯浙江金华,博士,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已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文坛》《文艺理论研究》《文艺争鸣》《小说评论》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已出版专著《形式的表象与深意》。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