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中国著名教师教学思想录 二 大夏书系 教育思想录 朱永新主编 中国教育思想录系列 中小学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 特级教师 教学之道 教师专业成长 案头
    • 作者: 无著 | 朱永新编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无著| 朱永新编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ISBN:9785901475115
    • 版权提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书名:《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二)》

    作者:朱永新 著  新教育研究院编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号:978-7-5675-4884-8/G•9217

    出版日期:2016年7月

    定价:39.80元

    朱永新教授精心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录系列5册

    孙双金、王栋生、王崧舟、吴正宪、余映潮等特级教师的教学之道

     

    “教育是一个技术活,但更是一个思想活。没有思想的教育,一定是站不住、走不远的。”因此,将中国著名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汇集成此书,深挖从教育一线中生长出来的教育智慧。

    入选此书的特级教师涉及多个学科,他们不仅是用学识教书,更是用整个心灵育人,希望这些特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能够成为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案头。

     

     

    “情智课堂”追求的目标是:课堂上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孙双金

     

    语文课要“启思导疑”。聪明的教师在课上关注启发学生自主思维,培养他的批判思维和质疑精神,引导他关注事物以发现问题,而不仅仅是“解惑答疑”。——王栋生 

     

    诗意语文,更为关怀的是在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启迪其智慧、陶冶其性情、温暖其心灵、充盈其精神,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王崧舟

     

    儿童数学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孩子感受不到童年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快乐,缺少学习的自信。我们常常以成人的眼光规划严谨系统的数学课堂,并以自己多年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吴正宪

     

    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中还有无数个空白无人问津或者涉之不深,任何时候进入这种研究都不能称之为“迟”。——余映潮

     

     

    本书由朱永新教授主编,汇集了孙双金、王栋生、王崧舟、吴正宪、余映潮等著名特级教师的鼎力之作,涉及中小学语文、数学方面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无论是“诗意语文”,还是“好吃又有营养的小学数学教育”,抑或“教育美学”,每一篇文章既有深度也有温度,浸透着特级教师的教学功底和他们的思想境界。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他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金项目,并多次获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教育论文400余篇;16卷本《朱永新教育作品》等专著被麦克劳希尔出版集团等翻译为英文、日文、韩文、阿拉伯文对全球发行,是当代教育家的个人教育理论著作输往海外第一人。

    他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寻与执著行动,感动了千千万万人,被评选为全民阅读代言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

    他于2000年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了全国各地近3000所学校300万师生加盟实验,践行新教育理念。新教育实验正在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

     

    序 让思想的光芒照亮教育的路程 朱永新 /1

    让数学课堂“气”象万千 任 勇 / 5

    寻梦:我的成长之路 孙双金 / 27

    我一直在学,在想 王栋生 / 41

    我的课堂,通向辽阔的远方 王木春 / 57

    行吟在“诗意语文”的路上 王崧舟 / 75

    创造“好吃又有营养”的小学数学教育 吴正宪 / 99

    为言语智能而教 薛法根 / 111

    从语文之美到教育美学 杨 斌 / 131

    小学教师李吉林的人生传奇 叶水涛 / 147

    我的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余映潮 / 175

    教书是表,育人是本 袁湛江 / 197

    诗化语文:与儿童共同寻找语言家园 周益民 / 217

     

     

    让数学课堂“气”象万千

    我的数学课,给人的感觉是“气”象万千:有大气、有才气、有朝气、有秀气、有和气、有灵气、有喜气。

    一、“大气”一些——有文化

    数学教学,总的说来“大气不足”。这固然与现行的考试制度有关,但也和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知识积累、能力水平、文化素养有关。即便是为了升学,我们的数学课也完全可以上得大气一些。

    “小气”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数学概念教学主张“掐头去尾烧(鱼)中段”,而忽略了对数学知识的火热的思考;钻数学解题教学的“特技特法”,而忽略了数学解题教学的“通性通法”;以高考中考不考为由,扼杀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适当延伸的渴望;不重视“选学内容”,甚至视“选学内容”为“不学内容”;等等。

    某数学老师教“复数”最后一课,书上有“小体字”的选读内容,讲复数的指数形式等。我听课时,以为老师会有“最美等式”的生动故事,没想到老师却说:“大家功课紧,选读内容就不读了吧,可预习‘小体字’之后的解析几何内容。”

    我当时的反应是:“老师啊,你不能这么‘小气’,没文化啊!”

    “”是传播“数学文化”的很好案例,也是激发学生喜爱数学的极好案例,如此“失之交臂”实在可惜!

     

    我每次教复数时,都会这样讲:……奇巧而有趣的是,数学中的“五朵金花”——中性数0、基数1、虚数单位i、圆周率p、自然对数的底数e,竟能开在同一棵树上,组成一个“最美的艺术插花”——eip 

    + 1 = 0,不可谓不绝!

    我还让学生欣赏我为此写的数学小品文《数苑中的“五朵金花”》,学生在“意料之外”与“令人震惊”中,又一次体验到了数学之美、数学之奇、数学之趣。

    我期盼数学教学大气一些,数学的横向联系与纵向深入,都需要我们大气。愿数学教师,能气度不凡、不落俗套,自觉成为有“文化”的数学教师,自觉成为“数学文化”的传播者,自觉成为有“文化”的教育者。

    二、“才气”一些——有智慧

    数学教学的才气,表现在科学和艺术两个方面。数学是科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应当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透视”数学问题,解释数学规律;教学是艺术,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具有娴熟的教学技能,能深入浅出、富于启发、生动活泼地传授知识,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

    数学教师的才气,是数学教师“有智慧”的体现。

    请问,“已知,,证明”的教学,你的专业功底之“才”可以得多少分?

    在我看来,你若能用分析法、综合法、求差比较法、求商比较法、反证法进行证明,大概可得30分;你若还能用放缩法、构造函数法、增量法进行证明,你就可以得50分了;你若能进一步研究,用定比分点法、斜率法、三角法、几何模型法进行证明,你就可以得到70分啦;你若还能再努力一下,继续研究,用正弦定理法、相似三角形法、换元法、双换元法、综合及放缩法、定义域及值域法进行证明,这时可得到90分;你若还能再开动脑筋、挖掘潜能,探寻到用椭圆离心率法、双曲线离心率法、函数图象法、两直线位置关系法、矩形面积法、定积分法进行证明,那就得100分啦!

    我并不是说,每位数学教师都一定要掌握所有的证法,事实上也是“所有”不完的,还会有新的证法。我是想说,作为数学教师要尽可能地“透视”问题,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数学教师并不是要把所有的证明都教给学生,但要给学生“一杯水”,你没有“一桶水”“一条河”能行吗?

    我多次听过经典的“蛋碰杯底”问题的教学,绝大多数数学教师是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抛物线,然后在抛物线内画一个圆,问在什么情况下圆的“底部”能碰到抛物线的“底部”。

    教师引导学生建立直角坐标系,联立方程,研究圆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为抛物线的顶点时,须有0<r≤p。

    教师讲完此题,便急匆匆地往下讲另一道题。

    我当时在想:老师为什么不带些实物来呢?比如,一个透明酒杯、一个乒乓球、一个玻璃球、一个小钢珠,有了这些实物,一场生动的演示呈现了,生活中的数学呈现了,有用的数学呈现了。即使没带实物,也至少可以画出一个立体图(见下页),多少直观一些!

     

    可是在我听过的所有讲这个问题的数学教师的课堂上,我没看到带实物的,没看到画立体图的,甚至有几个老师连“球碰杯底”或“蛋碰杯底”这样的话都没说,师生都在研究“纯数学”。

    离“生活”这么近的数学,就这样“远离”了。

    我当时还有另一个想法:老师啊,你为什么要急匆匆地往下讲那些“无关联”的题呢?精彩就在眼前!

    你可以这样说:这酒杯是“魔幻酒杯”,现在变成双曲线形啦,会有怎样的结论呢?变成椭圆形呢?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着变化酒杯:球形的,圆柱形的,圆台形的,圆锥形的(也可以说Y字形的)……

    我曾经上过这节课,请看一段教学实录:

    此时大家的思维已经收不住了,有人说:“魔幻酒杯变为Y形酒杯啦!”大家回答:“永远碰不到。”我故意问:“Y的开口再大些,行吗?”大家回答:“再大也碰不到!”

    “什么时候才能碰到呢?”我佯装不知,继续追问。

    现场顿时安静下来。

    一位之前没怎么发言的女生站了起来腼腆地说:“Y形酒杯变为T形酒杯,那就永远能碰到!”

    现场又活跃起来了,大家都在想象那只T形酒杯。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