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 心灵活泉:海灵格家族系统排列精华读本心理学咨询治疗手记原理方法论家庭亲子两性疾病创伤情绪心理治疗心灵成长伯特海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 图书其它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图书其它
    • ISBN:9781487994743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图书其它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伯特?海灵格是“家族系统排列”创始人,全球著名的身心灵大师,被誉为“西方的老子”。他的静修术直指人心,为都市修行人提供了zuihao的指引。他所创立的迪特的心理治疗法风靡欧美,全世界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人,通过家族系统排列的帮助,找到更和谐、更幸福的家庭生活。 

    《心灵活泉:海灵格家族系统排列精华读本》是guo际级大师海灵格多年工作的里程碑,本书阐述了他发展家族系统排列背后的原理与方法论,并详录他多年家族排列工作中所获得的洞见。对于想了解海灵格及系统排列的人,本书是必备的经典。

     

     

     

    《心灵活泉:海灵格家族系统排列精华读本》是guo际级大师海灵格多年工作的里程碑,本书阐述他发展家族系统排列背后的原理与方法论,并详录他多年排列工作中所获得的洞见,包括对家庭、亲子、两性、疾病、创伤、情绪、精神病、心理治疗、心灵成长等,以及宗教行为、死亡和去世的人对人们的影响,以及朝向和解与和平的方法。这是一位助人长者走过一段漫长之路所形成的智慧结晶,提供给想为自己开启一趟全新生命旅程的人。对于想了解海灵格及系统排列的人,本书是必备的经典。  

     

    伯特?海灵格 Bert Hellinger

    德国心理治疗师,“家族系统排列”创始人,全球著名的身心灵大师,被誉为“西方的老子”。他的静修术直指人心,为都市修行人提供了zuihao的指引。他所创立的独特的心理治疗法风靡欧美,全世界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人,通过家族系统排列的帮助,找到更和谐、更幸福的家庭生活。海灵格的一生相当传奇,年轻时经历过战争,后来进入天主教团开始一段净化身心与灵魂的过程,并在非洲祖鲁族担任神父近二十年,回德国之后进修精神分析及多项心理疗法,最后发展出“家族系统排列”的治疗法。 

        海灵格著述颇丰,影响深远,全世界有上百种译本,代表作有《心灵活泉》《活出内在的力量》等。

     

     

    目录

     

    序 导言

     

    第一章 求知的途径  真相 辨证 感知和思想 现象学的求知途径 洞见来自舍弃 实证科学和现象学的心理治疗 广阔的领域 整体的境界 活泉 听和看 洞见和行动 感知和疑惑 思想和命运的模式 模式的中断 光明和黑暗 门徒和大师 觉知和悟道 有关神灵 智慧 第二章 感觉 分辨感觉 超越的感觉 愤怒、疑惑和爱 仇恨 第三章 灵魂 灵魂的广阔程度 灵魂的秩序 病患和灵魂 病患、灵魂和自我 灵魂的多个面向 生命的意义 孪生骨肉 服务 对奥斯维辛的追忆

    有终结和统一作用的回忆 杀人者移向被害者  加害者和被害者的和平 良善和邪恶 不需冒险的英雄 尊重灵魂 与灵魂并肩而行 灵魂的健康 清心寡欲 灵魂的丰盛不是从学习得来的 第四章 接受生命  幸福 体验幸福的方式 通往幸福的途径 个人实现和完美 治疗和康复 良知的界限 清白和罪恶 和平 生还者应该好好生活 欣然接受生命 战争和士兵 接受自己的国家民族命运 祝福 获救后的新生命 感激 平衡 灵魂的遗忘 礼物 第五章 男女两性  男女两性 伴侣关系中的施与受 爱的交流 美好的未来 男子气慨和女子气慨 精力充沛 亲吻

    差别和统一 怎样成功得到爱 转移爱的焦点 伴侣关系比较父母关系有优先权 再婚家庭中的秩序 孩子认同前任伴侣 孩子受到父母前任伴侣关系的影响 异族通婚 孪生手足的婚姻 有勇气才能获得大幸福 幸福和不幸 让爱成长 认识伴侣的真正价值 爱的画面 恐惧和迷恋 对爱的恐慌 亲密的关系 男女关系内,伴侣带着母亲和父亲的角色 伴侣关系中的听和看 见解和感知 胜利和妒嫉 以爱作为报复的方法 一个新开始 解脱

    伴侣的分离 谦卑的分离 分离的苦痛 幸福和伟大 伴侣关系和结扎问题 丰盛的生命 现代的爱 第六章 家庭内的秩序 归属权的权利 谁归属家庭的系统 家庭内的好与坏 完美 接受你的父母 向父母鞠躬 谦卑带来和平 父亲和孩子 生命本质比父母更伟大 罪恶和摆脱罪恶的无理要求 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序位 孩子的爱 爱的力量 爱的无助 权力斗争 赐福 对年老父母的担忧 早逝的孩子 活着的人和去世的人 孩子的死亡 以责备代替哀悼 理想化代替哀悼 不合理哀悼和谦卑的哀悼 逝去孩子的名字 被排除和去世的人 没有出生的孩子 堕胎的孩子和他的兄弟姊妹 被遗弃的孩子 赎罪 家庭秘密 家庭内出现的残疾 原生秩序 受诅咒的孩子 间接的暴力攻击 离婚后父亲什么时候才能照顾孩子 对父母的尊敬 是尊敬还是顺从屈服 爱和秩序 爱和生命 早逝的父亲或母亲 自力更生 怎样尊敬去世的父母 创伤 不合身份的要求 分离的痛苦 离别 和谐中的秩序 

    第七章 疾病与康复 爱能引起疾病也能带来康复 两类幸福 开创新方向的途径 心理治疗和药物 疾病和秩序 疾病是治疗灵魂的过程 癌症 厌食症和呕吐症 过量饮食和快速饮食 暴食症 过敏症 哮喘症 忧郁症 影响精神病患的家庭动力 中断了的联系 什么引发精神官能症 因难产死亡 幻觉的爱和有知识的爱

    尊重帮助的局限 连结 严重残废的孩子 疾病与平衡补偿 乱伦 对后代的解决方法 以尊重取代赎罪 为别人而死 结束关系 

    第八章 家庭系统排列和心灵的移动 家庭系统排列 家庭系统排列的作用 家庭系统排列中要注意的事项 心灵指示方向 家庭系统排列的运作步骤 基本问题 家庭系统排列是严肃认真的

    系统观的运作方式 工作重心集中在主要的部分 能量场 信赖能量场的能力 工作是为了引导成长 治疗是一份礼物 解释没有帮助 勇敢面对真相 好奇心会贬低工作 在心灵中碰触爱 家庭系统排列的局限 活着的人和过世的人 知识是随着参与共通的灵魂而来 在共振中提出帮助 自己的和陌生人的感觉 代表感觉的真实性 代表和我 家庭内重大的事件有优先权 一个真相 解释是有局限的 对没有参与家庭系统排列的家庭成员之影响 工作什么时候结束 得到父母在背后的支持,孩子迈向前方 不许打扰求助者 做最少的介入 行动跟随心灵的指引 不要惦记着家庭系统排列的画面 不行动,也有影响 空 当下的现象带动一切 解决之道好比是成熟的果实 解决和放弃 不加干预带来的解决方法 解决之道的句子 深层的灵魂 “我仍然会多活一段日子” 平凡和简朴的生活 家族灵魂的治疗 放轻松 综览:怎样成功运作家庭系统排列 家庭系统排列和心灵的移动   第九章 帮助和解决 不需要有问题,也有解决方法 直觉和解决 解决方法往往是随着爱而来 对问题的描述只会巩固问题 灵活的解决方法 帮助的局限 望着余生 在和谐中面对死亡 连结和进步 治疗师的基本态度 轮流发言法 两种形式的帮助 尊重 退守的态度 反抗 遗留下来的后果 同情

    完整无缺 在和谐中的治疗  第十章 宗教 宗教 伟大的信念 尊敬奥秘 静静的止步守候 上帝的画面 崇拜圣母 对教会的批评 最有价值的东西 心灵的移动  第十一章 生存和死亡 凝聚与死亡 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 存在和不在 迈向死亡的移动 生命对我们的紧缚和释放 死亡和终结 尊敬死去的人 早逝的人 堕胎 死亡比生命更伟大 死于暴力 捐赠器官 死亡的事实和死亡的过程 朝向去世的人的步伐 中间的时间 把生命活到终结为止 结语   附录

    对家庭排列工作进一步的了解

     

     

    导 言

    好比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这本书是我多年心血的结晶,书中详尽编录了我在多年工作经验中获得的认知,那是一条漫长的路。

    我对团体动力的研究,开启了一条漫长的道路,在那里我观察和体验到,当团体没有受到外来权威的压力,而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时,大家相互承认对方的不同,从而达成协议,平等看待对方,共同行动,如此,那些互相分歧的需求和价值便可以达到和谐。

    我的道路第二站是精神分析,这刚巧是团体动力的相反对照,因为精神分析治疗是针对个人的内心世界,使内心被分割、被压迫的潜意识得到承认,使它与意识世界中的东西得到同等地位。

    对精神分析进一步的深入了解,驱使我研究原始创伤治疗法,它主要是协助求助者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宣泄被禁止的感觉,尤其是那些悲伤和痛苦的感觉。这期间,我从自己身上体验到,不同的感觉带来什么影响力:某些感觉取代行动,某些却鼓励行动,从此以后我很容易分辨这两类感觉,我也不再害怕激动的情感。

    同一时间我也埋首交流分析治疗,尤其钻研分析神话和故事,使个人秘密的生命蓝图呈现出来。例如,我认识到《小王子》这本书所讲的故事,其实是看轻自杀行为,而热爱这个故事的人,内心底层有自杀的意念。后来当我在《爱的序位》中获得某些认知后,我可以看到很多生命蓝图都呈现出一些牵连纠葛,那是人们受家族良知的影响,意图追随其中一个家庭成员的命运。

    6

    在我旅途上重要的其他驿站是米尔顿·埃里克森(Milton Erickson)的催眠治疗法以及身心语法程序学(NLP)。当我钻研家庭治疗时,在《爱的序位》中,我一步一步地获得一些认知,并且了解到良知的影响力,这对我的治疗工作影响很大,例如:对严重疾病、创伤、精神病人、加害者和被害者的处理方法。当我对人类的行为有更多的认识之后,我的工作更超越了心理治疗的界限,例如:我接触到有关伴侣的秩序和父母子女的秩序;有关宗教行为对人们的不同影响;有关我们与死亡和去世的人的接触;有关带动和解与和平的方法。

    本书主要记录我在1992年至2004年家族系统排列工作坊中所处理的题材和个案,除此之外还有我对学员问题的解答,也有访问和演讲记录。

    我所提出的言论都是针对每一个真实的个案,只适用于当时的情况或问题,言论难免有局限性,但却十分生动。

    从多种角度而言,《心灵活泉》是一部全集,内容根据多个重要命题编撰,方便读者翻查。

    某些读者可能会失望,我并没有把我的言论建构成一个庞大的理论。但是,即使是有一个庞大的理论,我们又得到什么呢?谁把鱼儿放在网中,他就拥有这条鱼,甚至还可以把鱼放在手中,只可惜,鱼儿却没有生命力,不能再游动了。在这本书中,每一条鱼依然可以自在悠游。

    有一个故事正好描述了我对书中文章的感受,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问大师有关“自由”这个命题。大师答道:“某些人以为,他自己可以寻找心灵的真相。但事实是伟大的灵魂,主动思想,并且通过他来寻找真相。心灵有如大自然,可以包容很多错误,因为错误的东西最终会被新的取代;那些让心灵思想的人有时会获得某些机会,好比河流对于泳者,泳者若能让河流带领,他便能够依着河流和自己的力量到达彼岸。”

    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5

     

     

    第一章 求知的途径 这一章主要讨论运用家族系统排列时应有的基本态度,以及以此种态度引导出具有深度的认知,尤其是具有可行的解决方法的认知。

    这个基本态度是:不带目的性的行动、勇敢,对不认识的事物持开放的心态、退守,以及承认眼前所呈现的一切,尽管这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而工作要点是:借用现象学的求知途径与处理手法来进行排列工作,也就是认知到,真相是已经存在的。在工作中真相一旦被呈现出来,自然会驱使我们去行动。

    虽然这是一项深奥的求知理论,属于哲学范畴,可是这里所提及的均来自实证经验,也就是说可以在实际的生活中得到验证。

    〈第一章〉

    求知的途径

    002

    真相

    真相是刹那间呈现的事物,它乍然显现,之后便消失无踪。在这刹那间,真相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而我们却不可以将真相的实在性以偏概全,因为真相只不过是刹那间的过客,一闪即逝。在真相呈现的那一刻,它是绝对真实的,就算异议也是徒劳,因为一旦提出异议,真相便早已消逝了。

    问:这是绝对主观的说法。

    答:绝对不是,在家族系统排列中所呈现的一切都是有目共睹的。

    问:但我们在家族系统排列中所看到的真相,都是在你建构排列之后的现象。

    答:真相不是我建构的,而是呈现在刹那间的,我只是看见它而已。例如,我刚才在家族系统排列中看见的真相是与堕胎死掉的孩子有关。

    问:你把那孩子排列出来,那就是为当事人所做的建构。

    答:人为的建构总是会出错。建构出来的现象只会打动脑袋,却无法触及心灵,这是很重要的分别。当我集中精神在一件事情上,某些东西便会呈现出来,当我将真相讲出来之后,我只需观看对方的脸,就可以感觉其心灵是否被感动。从对方的反应我可以马上察觉,真相有没有感动心灵。

    而从头脑建构出来的念头,是不会引起反应的,因为这种念头根本无法触及心灵。

    有关建构的问题是:为什么某些建构可以引发效果,而某些却不可以?那一定是有某些东西超越建构,否则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问:当排列完毕,家族系统便归回应有的秩序,治疗也已经完成,如果成员再排列一次,将会如何?

    答:某人希望透过第二次家族系统排列再度观看消逝的真相是不可能

    003

    〈第一章〉 求知的途径

    的,因为真相早已消逝。如果当事人能够提供新的数据,或者他想处理原生家庭的系统,再来做一次家族系统排列才有意义。

    辩证

    根据辩证法,有三个步骤可以获得知识。首先我们有一项假设,接着我们把这项假设改变为反假设,两者连在一起便产生一个新组合。新组合又成为另一项假设,我们又可以把这项假设改为反假设,然后再度制造一个新组合。但在运作中,反假设不应只是异议而应是有新的见解才可创立新意,从而达到辩证的最终目的。

    可惜很多时候,人们提出异议的目的只是为了抨击假设,他们的论点却不能成为反假设。他们将假设当成是意见,即便这个意见是从观察中所得到的描述。这种反假设的特征是一句“但是”,而在刹那间得到的洞见(不论其分量如何)便被这一句“但是”消解了。例如,当我观赏一座山的时候,我却说出一句“但是”,说出了“但是”之后,我便无法再看清楚山的面貌。我的“但是”带走了山的雄伟和对我的意义。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提出异议,因为我们在提出异议时并不需要努力和忍耐,只要凭借认知与经验即可,所以可以迅速地提出异议;相反,认知却是需要耐心等待的。

    我再多讲一些关于辩证的问题:当人构思或提出异议时,可以随着喜好,不受思想的拘束,所以感觉上拥有高度的自由。而这个思想的高度自由跟随而来的是权力感。一旦人们要根据他的异议采取行动时,这个自由度就会降低。所以一个人凭借着认知和经验提出异议后,他还能做什么呢?相反,当人放弃所有异议时,虽然他在思想的领域中是不自由的,因为他全心全意地随着所感知的真相做出行动反应,但是他在行动中却获得更多机会。

    感知和思想

    有很多途径可以让我们接触到真相。我是跟随我所熟悉的途径,但除了

    004

    我所熟悉的途径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途径。如同每一位作曲家均有他独特的乐章,每一篇乐章的节奏也不同,但都有它独特美丽的地方。对同一件事可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因为到达丰盛圆满境界的途径不止一个。有些人只是凭想象提出异议,这过于简单,连愚蠢的人也可以做到。另外,有一种认知是来自感知,当一份感知引发另一份感知时,它们会产生互补。只有思想而没有感知,只不过是在熟悉的东西中打转,只有思想不会产生新的认知。认知只能来自感知,随后才出现思想运作,所以是先有感知后有思想,最终才产生认知。

    现象学的求知途径

    我在这里用的是现象学的心理治疗方法。现象学是一个很古老的哲学方法,要有高度的自律才能运用这个方法。我谈一下有关自己的学习过程,以说明其中的意思。

    我想研究什么是良知,以及良知是怎样运作的。在现象学的方法中,首先要做的是忘掉曾经听过的一切有关良知的见解,使内心产生一种虚空的状态;其次是不具任何目的性,也不企图要做出重大的发现。在一片空虚无为的状态下等待,感应即将呈现出来的一切。

    我花了很多年时间去了解有关良知的种种问题。良知的运作究竟如何?当我感受到良知时,我内心有何变化?当其他人感受到良知时,他们内心又有何变化?他们没有感受到良知,却又被一股无名的动力驱使着,那又是怎样一回事?经过几年后,有如在黑暗中看到一线曙光,我突然了解到什么是良知。我更发现,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良知,这些良知是遵循某些秩序的,基本上那就是爱的序位。但是,在呈现出来的现象中,我只能了解其中某些部分,其他某些东西是没法理解的,而我并不企图去理解这些现象。这样,我永远保持着一份虚空的心、灵活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我会得到某些想法,得以处理在实际情况下出现的良知。

    现象学是奠基于对真相的理念或对真相的经验。一般来说,人们希望找

    005

    〈第一章〉 求知的途径

    到真相,然后紧握着它,把它当作不容置疑的永恒真相。他们甚至会想到:我发现了真相,可以掌握真相,控制问题,甚至控制世界。但这个真相通常只是建构出来的,所以会产生很多纷争。因为每一方都在建构自己的真相,以为自己拥有真相。真相因此成为权力斗争的把戏。对于这类有关真相的争论我们都有认识。

    利用现象学的方法感知到的真相是完全不同的,真相有如一瞬闪光呈现在刹那间,人们会看到这闪光。可是一旦有人企图要抓紧这个真相,不让它离去,或是害怕真相有可能带来问题,他便被执着的意图控制着。如果我们仅是本着现象学的态度,便可以让真相自由往来,我们观望它,向它鞠躬,然后让它离去。让真相呈现便已足够,这比长篇的议论更加有效。

    因此,真相每次都是以不同的姿态呈现的。真相来临时,治疗师会感到喜悦;真相离去时,治疗师就让它离去。如同幸福一样,也是来去自如。我们也不会有争执的情形,真相呈现时,大家有目共睹,至于真相怎样影响心灵,我们无法知道。当我向个案说“现在我们还要多做一点事”时,呈现出来的真相便都会退隐,因为我们没有严肃对待真相。这种治疗方式最重要的一点是本着现象学所持有的态度,一种对真相的虔诚敬畏。本着这种态度,我们便不会妄想控制真相。我本着敬畏之心看待真相的来临,这个体验过后,我又继续其他的工作。

    洞见来自舍弃

    现象学的运用方法源于哲学方法,其运作方式是没有任何目的性与畏惧之心,只是投身于一件事情之中,并忘记一切相关的资料。有如置身在黑暗当中,静观其变,在刹那间便能洞悉事情中最重要之处。

    在家庭工作中,我带着一颗澄明的心投身于家族系统当中,我甚至连要帮助的动机也没有,我从不担心所做所讲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因为我本着退守、不干预的态度,刹那间我便知道应该怎样做。现象学的工作就是不跟随理论或先前的经验,而只是处理目前的现象。这的确非常困难,因为每一次

    006

    的治疗就是一项新的冒险。

    现象学的运作方式是没有要求、没有知识、没有畏惧,以这种态度让真相从虚空中逐渐呈现出来。现象学的工作方式实际上就是将终极的东西带出来,并且把每一个人与这终极相联结,治疗才算完成。

    实证科学和现象学的心理治疗

    现象学的心理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实证科学的心理治疗相对立的。实证科学透过实验模式找寻重复的规律,以求确定的结果。在自然科学方面,这种方法的确可以控制结果,但在心灵的范畴中却是不可能的。

    如果采取实证科学方法进行心理治疗,便得把个人元素排除。但在这里我们可以观察到,人的元素是最重要的一环,没有考虑人的元素,根本不可能找到有效的结果。

    实证科学的心理治疗是以直线方式进行的,意即,某一个固定的原因会产生某一个固定的效果。而现象学的心理治疗正好相反,我身为治疗师会放弃一切目的,甚至放弃治疗的成果,绝不畏惧,只是感知世界的一切,认同世上所有的一切,没有改变世界的企图。治疗师要完全抱着退守的态度,认同个案的疾病,并且也不带任何干涉的欲求。这种工作方式与工作态度是有别于医生的,因为医生主要是以实证科学方法工作的。

    当我进行个案工作时,我把自己开放在一个广大的组合当中,我不只是看见他一个人,他的整个家族系统也进入我的视野之内。更重要的是我看到那些被排除的人,即使他们不在场。当我持着退守的态度,我可以感知到他们,我的目光可以触及他们,他们在我心中马上得到应得的序位。因此,与求助者相比,我更能与他的系统达到融合境地,因此我对系统有更大的慈悲心。

    当我这样退守,并投身到一片广阔的领域中,我便能在现象的背后感知到最重要的元素,这也是寻求解决方法的关键所在。进行家族系统排列并不复杂,但若要找到解决方法则必须与系统达到融合;解决方法在刹那间闪现,这就是现象学的感知。解决方法是与广阔虚无融合为一体的,同时也是

    007

    〈第一章〉 求知的途径

    爱的体现,这在工作中具有决定性。学习这种工作方式绝不是学习一些规则而已,重要的是让自己活在这种感知当中,让感知在自己身上运作,练习这份感知,跟随感知活动。

    如果我在求助者的境况中看不到有解决的机会,我会诚心地接受这个结果,虽然我会感到难过,但绝不会加以干涉。同时,若我是在和谐当中,我便不可能感到难过。在全然的和谐境界当中,我活在感知当中,不会受到任何的异议影响而分心。

    在工作期间我也会出错,这时我便需要个案的反应,在他们的感知范围内,他们会察觉我所疏忽的。在治疗进行中,如果有人感到恐慌,他会企图影响我的工作,劝告我应该这样做或不应该那样做。我绝对不能让他的恐慌打扰我的工作,否则我会被削弱。

    进行家族系统排列工作时,治疗师如同一位战士,战士在极度危机时是不会恐慌的。在极度危机中他有可能大获全胜也有可能遭受挫败,这两者均有可能。但我的经验是,如果治疗师能走进极度危机中,其结果往往都是好的。在危机面前退缩的人不能从事这项工作。有关生与死这类重要的事情,人们通常都是在极端的情况下才能找到解决之道。

    在治疗方法中所呈现出来的现象,同时也是行动的指导,虽然有时不容易被理解,但却值得我们信赖。因为真相的启示及其所引导的方向,我们只有在结束时才可以见到,而不是在开始的时候。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