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大加速:1945年以来人类世的环境史(见识丛书49)约翰 R 麦克尼尔 著 社会科学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约翰·R.麦克尼尔,彼得·恩格尔克著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5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约翰·R.麦克尼尔,彼得·恩格尔克著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5
    • ISBN:9785859795072
    • 版权提供:中信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书名: 大加速:1945年以来人类世的环境史(见识丛书49)

    定价: 78

    作者: [美]约翰·R.麦克尼尔,[美]彼得·恩格尔克(Peter Engelke)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5

    用纸: 纯质

    装帧: 精装

    开本: 16

    ISBN: 9787521724479

    1.在生态文明主导的21世纪,环境带给人类的冲击与警醒再也无法视若罔闻。身处“人类世”,置身“大加速”时代,如何保护环境,保护人类与地球的未来,本书提供重要的思考维度。

    当下,能源危机、气候灾难、生物多样性受损、全球变暖等紧迫的环境主题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公共议题,比尔·盖茨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便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本书梳理了1945年以来世界环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在“人类世”这一新的概念之下,进而提出“大加速”这一新理念,为我们保护环境、保护人类与地球的未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思考维度。

    2.本书建立在“人类世”这一新概念的基础之上,视野宏大,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富有启发性,成为探索这个新领域的坚实起点。

    本书包括的四大专题——能源和人口、气候与生物多样性、城市和经济、冷战和环境文化

    ——几乎涵盖了当代世界环境史的所有重点领域。不同于一般研究人类世或大加速的、带有强烈悲观色彩的著作,本书在辩证思维的基础上达致悲观与乐观的统一。此外,本书主要采用专题性分析和用统计数字说话的方式来展示全球性的人类与环境的其他部分的互动史,扎实严谨,言之有物。

    3.本书率先从环境史视角阐述尚在讨论中的地质时代“人类世”和“大加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本书是美国历史学家、杰出的环境史学家约翰·R.麦克尼尔又一部环境史力作。约翰·麦克尼尔实现了从追随、遵从保罗·克鲁岑的概念到提出自己见解的转变,实现了从用单一指标界定人类世到用系统、复杂因素衡量人类世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也实现了把人类世从一个自然科学概念变成综合科学概念的转变。

    4.美国杰出环境史学家约翰·R.麦克尼尔与知名智库学者彼得·恩格尔克强强联手,共同提出关乎人类与环境所共通之未来的忠实建议。

    约翰·麦克尼尔教授是在环境主义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学者,受到其父威廉·麦克尼尔和汤因比、克罗斯比等学者的影响,既能看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不忽略人类通过改进文明应对环境问题的能力。作为智库学者,彼得·恩格尔克研究员不但要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大加速》是美国杰出的环境史学家、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约翰·R.麦克尼尔的又一部环境史力作。

    当下,能源危机、气候灾难、生物多样性受损、全球变暖等紧迫的环境主题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公共议题,多个领域的学者纷纷表达了对此问题的深度担忧。本书梳理了1945年以来世界环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在“人类世”这一新的概念之下,进而提出“大加速”这一新理念,为我们保护环境、保护人类与地球的未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本书包括的四大专题——能源和人口、气候与生物多样性、城市和经济、冷战和环境文化——几乎涵盖了当代世界环境史的所有重点领域。本书指出,地球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人类世,在这一时代,人类对全球生态产生了极为有力的影响。自从20世纪中期以来,能源利用、温室气体排放和人口增长的加速,将地球推向了一个大规模的不受控制的实验之中。《大加速》便是试图解释其原因和后果的一个尝试,对我们今天如何看待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及人类的未来,有非常重要的警示作用。

    导读 人类世与环境史研究/包茂红 中文版序/约翰·R.麦克尼尔

    导 论 章 能量与人口 化石燃料能源与环境 煤炭和石油的运输 化石燃料的燃烧与大气污染 原子能的奇特成功 饱受争议的水电事业 替代能源的(初步)出现 能量丰裕的间接影响 人口爆炸 控制人口的尝试 人口与环境 人口、水和鱼 人口与大气 第二章 气候与生物多样性 气候和工业革命 气候科学的历史 气候科学与气候政治的交汇 生物多样性 陆地生物多样性的变迁 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改变 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三章 城市与经济 城市的兴起 1945年以来的城市 寻找绿色城市 生态与全球经济 技术、经济与自然 区域经济的转变 经济、生态和异议 第四章 冷战与环境文化 冷战优先 核武器生产与环境 南部非洲和越南的热战与环境战 从铁幕到绿带 环境保护运动 穷人的主义 主义与社会主义 制度主义 主义的主流化 结 语

    注 释 精选书目致 谢

    约翰·R.麦克尼尔(John R. McNeill)

    美国乔治城大学环境史教授,世界环境史专家。与其父威廉?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世界简史》作者)合著全球史佳作《人类之网》,引发广泛关注。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

    主要著作有《太阳底下的新鲜事》(Something New Under the Sun)、《蚊子帝国》(Mosquito Empires)等,其中《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被《泰晤土报》评为优秀的科学著作,荣获2001年世界史学会图书奖及森林学会图书奖;《蚊子帝国》获颁美国历史学会贝弗里奇奖,同年荣获汤恩比奖基金会颁发的人文学术及公共贡献奖。

    ;.;博士毕业于乔治城大学外事学院,现任“大西洋委员会”驻会高级研究员和欧洲多个智库和基金会(如日内瓦安全政策研究中心、博世基金会等)研究员。重点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和断裂、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地缘政治、城市化等全球和区域问题在未来三十年的发展趋势。

    导论

    19世纪以来,地质学家、地球科学家、进化生物学家和其他一些科学家已经将地球的历史分为一连串的代、纪和世。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说,这种分期法是基于我们星球的环境演变历史,尤其是地球生命进化的曲折转变之上的,这些已在化石记录中得以揭示。我们正在(并且已经长期处于)新生代之中,且恰好处于其中的第四纪。我们还处于第四纪中的全新世,并且在全新世中已大约经历11 700年之久了。在对全新世的界定上,气候起到了尤为特殊的作用。与之前的地质时期相比,迄今为止,间冰期气候一直保持稳定,这着实令人欣慰。在传统意义上归属于人类历史的,包括农业和文明的整部历史在内,发生在全新世里面。或者应当这样说,它业已在全新世里出现过了。本书采用这样一种观点:在地球的历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来临—全新世已告终结,某个新的世代已经开启,是为人类世。人类世的概念从2000年开始经由荷兰大气化学家保罗·克鲁岑(Paul Crutzen)得以广为普及,他曾因平流层中臭氧层损耗的研究工作于199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在克鲁岑看来,变动中的大气成分,尤其是证据确凿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对于地球生命而言,似乎是如此猝不及防,而又如此影响深远。据此,他推断地球的历史已经翻开了一个新篇章,人类对全球生态开始施加为重大的影响。人类世概念的关键之处仅在于:在新的时代(不论地质学家所说的世、纪或代)中,无论微生物悄无声息的存续,还是地球轨道的持续摆动和绕日轨道离心率,同人类活动相比不免黯然失色;人类活动对地球的调节系统施加着影响,由此,这一时代因人类的活动而得以界定。克鲁岑认为人类世始于18世纪后期,那时化石燃料能源体制得以建立。在18世纪80年代,煤的使用开始变成英国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从那时起,煤炭在世界经济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新技术和新能源的需求引发了对其他化石能源即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到了19世纪90年代,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使用量中占了半数,而在2015年,这一份额已经攀升近80%。如我们所见,在化石燃料能源体制和能源用量指数级增长的背景下,世界历史步入了近代阶段。克鲁岑不太关注的一个方面是,近代历史的发展也离不开人口的飞速增长。1780年,约有8亿~ 9亿人生活于地球表面。这一数字在1930年约为20亿,而到了2011年,则增约70亿之多。虽然那时的人们尚未察觉到它的存在,但是在18世纪中期,人口数量的长期激增还是开始了。一开始,它发展得比较缓慢,并且(如我们所见)在1950年以后逐渐达到高潮。在地球生命史上,还没有哪种灵长类动物或哺乳类动物曾以如此迅猛之势繁衍,同时还能够幸存的。在我们的人口统计史上,近代人口增长这种事件不啻仅有,且不会再次发生。克鲁岑认为人类世源起于18世纪,而近代人口增长的编年史则能够为他的这一观点提供佐证。能源消费和人口增长这两个成双成对出现的飙升始于18世纪且延续今。未来,二者将如何演进,让我们拭目以待—而且在本书随后的篇章中,我们也会时不时地姑妄猜之一番。无论如何,人类从18世纪就开始勇敢地投身于崭新的冒险事业之中了,此举在人类历史上当属,且在生物界亦属。自从2000年克鲁岑首倡人类世的概念以来,一些相关的竞争性概念便层出不穷。人们各有其想要强调的不同的参照标准,依据这些标准可以找到种种理由将人类世的时间往前推1610年、1492年、约7000年以前、1.2万~ 1.5万年以前,或是上溯久远的180万年前,那是人类开始对火加以利用的时代。或者,有人可以找到理由,提出一个更加晚近的时间作为人类世的起点,正如本书所采用的时间断限一样。简而言之,理由如下:首先,从20世纪中叶起,人类活动(无意间)成了支配碳循环、硫循环和氮循环的重要的因素,这三者属于关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球系统”是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全球进程的总和,那些循环则构成了如今被称为“地球系统”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其次,从20世纪中叶起,人类对地球和生物圈的影响逐步升级,这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我们将对其中一些方式做详细阐述)做出衡量和判断。

    1945年以来的逐步升级发生得如此之快,以于有时它也被冠以大加速之名。在由人类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当中,有3/4产生于过去的两三代人的生存时期之内。全球机动车总量从4000万辆增8.5亿辆,人口总数增加到过去的几乎三倍,且城市居民数量从7亿左右增加到了37亿之多。 1950年,世界上产生了大约100万吨塑料制品,但是到了2015年,这个数字增加近3亿吨。在同一时段,氮化合物(主要是化肥)的总量从400万吨攀升逾8500万吨。时今日,大加速中的某些趋势仍在高速运转,但是其余的一些趋势—海洋鱼类捕捞、大型水坝建设、平流层臭氧损耗—已开始减缓。1945年以来的时期和人类平均期望寿命的长度约略相当。如今健在的人群中,每12个现存的人中仅有9个人对1945年以前发生的事还有记忆。现今在世的几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发生于这一时期,它似乎是人类世的,而且它是20万年来人类和生物圈关系史上为反常和不具有代表性的时期。当我们对此有所了解之后,便不再会对任何一种当前的特殊趋势的长期存续抱有期待。目前形态下的大加速无法长久持续下去。已经没有足够的大江大河可供建造水坝,已经没有足够的石油储藏可供燃烧,已经没有足够的森林可供砍伐,已经没有足够的海洋鱼类可供捕捞,已经没有足够的地下水可供抽取。事实上,预示着大加速渐趋停止的若干迹象已然显现出来,并且在一些案例中,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它呈现着逆转的趋势,正如本书将会阐释的那样。从根本上,或许可以首当其冲地将其归结为能源体系的特征和人口的规模。假如,看起来有可能,我们将在未来几十年里精心打造一个能源体系,其中,化石燃料所起的作用将比它们近来所起的作用小得多,那么大 体上,我们对于地球系统和环境的影响将显著降低。而且,全世界人口生育力持续减弱看起来是有可能的,如此则未来任何的减速趋势将得到加强。没有人能够说明大加速将于何时终止,也没有人能说明它将如何终止,但它几乎无疑是人类历史、环境历史乃地球历史当中昙花一现的短暂瞬间。

    尽管如此,若非经受大灾大难,人类世必将延续。人类将继续向环境和全球生态系统施加影响,尽管这种影响与人类的数量并不相称,而且使得其他物种对于地球的影响显得大为衰弱。我们的人口数量不可能大幅降低。我们对能源和物质的欲望也不可能大幅下降。考虑到生物技术的变化速度,我们改变生态系统的能力将只会越来越强。只是,尚且无法确定的是,将来人类对地球及其系统的巨大影响将如何施加并能坚持多久。但是,主要在从1945年到如今的这段时期,人类已经在采取行动了,或许这确保了人类在地球上留下的印记,它的气候、它的生物区、地球表面海洋的酸度,以及其他许多将在未来数千年间持续存在的方方面面。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