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近代中国世界历史编纂1840—1949于沛近代中国世界历史编纂的学术史著作世界史史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学者文库中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于沛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于沛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ISBN:9783581233794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基本信息:

    定   价:238.00

    作 者:于沛/

    出版时间:20215(11)

    I S B N9787520375528

    印 张:42 (平装 ,640页 ,16开 ,546千字)

    关 键 字:世界史—史学史—研究—中国

    中图分类:K091

    所属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学者文库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近代中国世界历史编纂的学术史著作,起讫时间为鸦片战争前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正是近代中外的历史大变局,催生了并发展着与时代同行的中国世界史编纂。这是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宝贵遗产,历史的启迪、经验抑或教训,都值得认真总结。本书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世界历史编纂的丰富内容、生动的发展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所表现出的某些规律性内容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作者简介

    于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中国史学会原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领取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中央马工程重点课题《史学概论》专家、《世界现代史》责任专家。社科基金世界史学科评议组成员,教材委员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近年出版的专著主要有《中国世界史研究的产生和发展》《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历史认识概论》《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等。

     

    目    录

    引论 历史研究和民族精神(1

     

    编 晚清大变局中的世界史编纂

    章 西学东渐及其对中国史学的影响(23

    一 大变局前夜的清王朝(23

    二 西学东渐中的文化碰撞与交融(28

    三 中国传统史学的嬗变(37

    章 传教士在华对外国历史的传播(47

    一 来华传教士的双重角色(47

    二 早期传教士报刊中的世界史(55

    三 “广学会”的世界史传播(62

    四 《万国公报》的世界史传播(71

    五 李提摩太与《泰西新史揽要》(75

    六 古代史、国别史和通史(81

    第三章 救亡图存和中国世界史编纂的萌生(91

    一 魏源悉夷、师夷以制夷的《海国图志》(91

    二 鸦片战争后初的世界史地著作(99

    三 时代的使命:走向世界(109

    四 世界史编纂先驱王韬(113

    五 黄遵宪图新自强的《日本国志》(122

    四章 民族危机和中国世界史编纂的新视野(129

    一 甲午战争和世界史编纂(129

    二 日本等外国史家的世界史译著(133

    三 中国史家早期的世界史著述(142

    四 与社会发展同呼吸的中国世界史编纂(146

    五 民族危机的警钟:亡国史编纂(157

    五章 “新政”和中国世界史教育(174

    一 中国近代新学制中的世界史教育(174

    二 京师大学堂等高校的世界史教育(178

    三 20世纪初的世界史教科书(196

    四 世界史教科书编纂的新发展(202

    五 世界史教学标准和世界史教学法(230

     

    编 中华民族觉醒和世界史编纂

    一章 进化史观和世界史编纂的新发展(239

    一 严复和进化思想在中国的传播(239

    二 以进化史观为基础的史学理论著述(249

    三 提倡“民史”反对“君史”(255

    四 辛亥革命和革命史编纂(258

    五 法国大革命史编纂(262

    六 美国独立战争史编纂(270

    二章 西方史学理论和中国世界史编纂(282

    一 时代的任务:建设中国新史学(282

    二 《新史学》的冲击(288

    三 西方史学理论的传播(291

    四 西方史学理论在中国的回响(304

    五 史学方法(320

    三章 历史哲学(330

    一 西方历史哲学传入和李大钊等人的研究(330

    二 文化形态史观和“战国策派”(343

    三 中国学者的历史哲学著作(354

    四章 世界通史、断代史和地区史(363

    一 世界通史(363

    二 史前史、古代中世纪史和近现代史(375

    三 西洋史和东洋史(395

    五章 国别史(417

    一 “新时代”和“少年”史地丛书中的国别史(417

    二 《中华百科丛书》中的国别史(421

    三 亚洲地区的国别史(425

    四 俄国(苏联)史(435

    五 英国史(451

    六 法国史(453

    七 德国史(457

    八 美国史(459

    九 澳大利亚史(462

    六章 专门史(464

    一 社会经济史(464

    二 革命史(477

    三 政治思想史(486

    四 文化(文明)史(491

    五 国际关系史和中外关系史(515

     

    第三编 用唯物史观重新认识世界史的开端

    一章 唯物史观广泛传播和世界史编纂的新阶段(535

    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影响(535

    二 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影响的扩大(547

    三 中共早期领导人对人类历史的新认识(555

    四 李大钊史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572

    二章 用唯物史观重新研究世界历史(582

    一 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582

    二 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性(586

    三 从世界历史看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593

    四 研究世界历史是为了开创中国的未来(599

     

    人名索引(607

    中外人名对照表(631

    后记(638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