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顾随讲曹操·曹植·陶渊明(叶嘉莹笔记,高献红、顾之京整理)—顾随中国古典诗文讲录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叶嘉莹.著
    •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叶嘉莹.著
    •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 开本:16开
    • ISBN:9786260504367
    • 版权提供:河北教育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本书荣获中国教育报2018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第2名。

    ★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一部殿堂级的中国古典诗文讲录。

    ★ 顾随中国古典诗文讲录,是古典诗词大家顾随先生一生重要的讲课精华。这8本书,根据国学大家叶嘉莹珍藏60多年的笔记, 并佐以刘在昭先生的笔记,由顾随之女顾之京及弟子高献红女士耗时数年,分专题,理脉络,形成迄今*完整精细的整理。 

    ★ 顾随先生的书,曾入围2014中国好书,在文化读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 此次8本为小开本精装呈现,尽显大师丰采,也极大的方便读者随时取阅品读。

    ★ 顾随先生把学文与学道、作诗与做人相提并论,使读者不仅在学文作诗方面得到很大的启示,而且在立身为人方面得到很大的激励。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顾随讲曹操·曹植·陶渊明(叶嘉莹笔记,高献红、顾之京整理)—顾随中国古典诗文讲录 开本: 32开
    作者: 顾随 讲,叶嘉莹 笔记,高献红 顾之京 整理,胡杨文化出品,有容书邦发行 定价: 42.00
    ISBN号: 9787554545331 出版时间: 2018-09-01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印刷时间: 2018-09-01
    版次: 1 印次: 1

    魏武与陈王•力与美001

    附录一:曹操乐府诗初探027

    附录二:东临碣石有遗篇

    ——略谈曹操乐府诗的悲、哀、壮、热047

     

    说陶诗060

    一、陶公之“调和”062

    二、情见与知解082

    三、陶诗之真094

    四、陶诗与酒114

    五、陶诗之平淡132

    六、《饮酒二十首》142

    曹公在诗史上作风与他人不同,因其永远是睁开眼正视现实。他人都是醉眼蒙胧,曹公永远睁着醒眼。

     

    曹公在历史上、诗史上皆为了不起人物。只其艰苦精神,便为人所不及。一个人若不能艰苦便是脆弱,如此则无论学问、事业、思想,皆无成就。

     

    曹公有铁的精神、身体、神经,但究竟他有血有*,是个人。他若真是铁人,我们就不喜欢他了,我们所喜欢的还是有感觉、有思想的活人。

     

    一个诗人不必有思有情,主要有觉就照样可成为诗人,而必有觉,始能有情思。

     

    曹子建有觉而无情思。

     

    曹子建无深刻思想,只是视觉敏锐。

     

    诗人之伟大与否,当看其能否沾溉后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老曹思想精神沾溉后人,增长精神,开阔意气。而意气开阔不可成为狂妄,精神增长不可成为浮嚣。子建修辞沾溉后人。诗人只有真情还不成,还要有才力、学力以表现。

     

    文学中有含蓄的境界,而又要自然,陶公能做到。曹氏父子含蓄稍差,而真做到了发皇的地步。老曹发皇是力的方面,曹子建发皇是美的方面。

     

    无论美与力,发皇出来有一共同点,即气象。子建“高台多悲风”比“明月照高楼”一首妙,便因为气象扩大。《杂诗六首》其一: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一念就是远,就是深。

     

    曹子建诗工于发端,因诗情不够,只能工于发端。

     

    诗必有凝练处,不如此不稳,顿之则山安;然仅如此则气不畅,故又必有生动之句,导之则泉注,如此则不滞。

     

    曹诗表面是悲,骨子里却是壮;表面是凉,骨子里却是热;消极之中,有其积极的因素。

     

    曹,英雄中的诗人;杜,诗人中的英雄;陶,诗人中的哲人。

     

    陶公懂人生,爱谈老子,明白主客(反客为主)。

     

    陶公调和。陶公在心里一番矛盾之后、生活一番挣扎之后,才得到调和。陶公的调和不是同流合污,不是和稀泥,不是投降,不是妥协。鹅卵石之光圆,非天生,是在水中被水冲激又与石相摩擦而成。

     

    一个大思想家、宗教家之伟大,都有其痛苦,而与常人不同者,便是他不借外力来打破。

     

    烦恼是人的境界,菩提是佛的境界,惟佛能之。烦恼、苦痛在这种人身上,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力量、动机。释迦、基督、孔子皆然。

     

    诗人不是宗教家,很难不断烦恼入菩提;而又非凡人,苦恼实不可免。于是要解除、减免,所以多逃之于酒。基督说,这杯虽是苦酒,但也喝下去了。

     

    陶公之饮酒实不得已,未见爱之深也。

     

    中国诗人为何喜欢酒、喜欢自然,便因无信仰,欲求寄托于自然与酒。

     

    陶诗篇篇说酒,然其意岂在酒?凡抱有寂寞心的人皆好酒。世上无可恋念,皆不合心,不能上眼,故逃之于酒。陶诗《饮酒二十首》*首: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这就是有寂寞心的人对酒的一点欢喜。

     

    陶诗中有知解,其知解便是我的认识。他不是一个狂妄、夸大、糊涂的人,所以清清楚楚认识了自己的渺小。

     

    人生如行黑夜崎岖山路,要旅伴。所以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无憾,这不是普通朋友,是知己。人越爱谁越愿叫他陪着流泪、痛苦。因为告诉*爱的人他才是不趁愿,不幸灾乐祸。

     

    靠自己——薄弱,靠知音——稀少,何能所依?陶渊明抓住什么——古人,这真是陶渊明的聪明,也是陶渊明的修养。有古人为伴,如见亲人。

     

    古今中外之诗人所以能震铄古今、流传不朽,多以其平凡,而陶之流传不朽,不以其伟大而以其平凡。他的生活就是诗,也许这就是他的伟大。

     

    陶诗平凡而伟大,简单而神秘。

     

    陶渊明之散文为魏文帝后*人。魏晋散文好,如《水经注》《颜氏家训》《世说新语》。陶渊明文品高,不是甜,而有神韵。甜则易俗,甜俗,易为世人所喜。陶渊明文章好,而切忌滑口读过,是玩味的;柳子厚也是玩味的,不宜朗诵。

     

    以写而论,老杜可谓诗圣;若以态度论之,当推陶渊明。老杜是写,是能品而几于神,陶渊明则根本是神品。

     

    读陶公《饮酒》诗,与其说陶公是诗人,不如说是散文家;与其说是文人,不如说是思想家。

    本册是顾随先生评讲魏晋文学三位代表诗人——曹操、曹植和陶渊明。曹操与曹植,是力与美的代表,陶渊明则是理想完美的诗人形象代表。顾随先生认为:曹,英雄中的诗人;杜,诗人中的英雄;陶,诗人中的哲人。本册重大篇幅都是说陶诗,通篇纯以生活智慧讲去,讲陶公之“调和”、陶诗之真、陶诗之平淡以及陶诗与酒,处处是讲人,讲处世,讲为人的道理。

    《顾随中国古典诗文讲录》(珍藏版、全8册):

    01 顾随讲《诗经》_叶嘉莹_刘在昭_笔记

    02 顾随讲曹操•曹植•陶渊明_叶嘉莹_笔记

    03 顾随讲唐宋诗(上)_叶嘉莹_笔记

    04 顾随讲唐宋诗(下)_叶嘉莹_笔记

    05 顾随讲宋词_叶嘉莹_笔记

    06 顾随讲《论语》《中庸》_叶嘉莹_笔记

    07 顾随讲《昭明文选》(上)_叶嘉莹_刘在昭_笔记

    08 顾随讲《昭明文选》(下)_叶嘉莹_刘在昭_笔记

    顾随先生既是创作家,又是古典文学研究者,更是一位传道授业、讲堂说“法”的讲授艺术大师。这套“顾随中国古典诗文讲录”(珍藏版),是对叶嘉莹先生记录、保存的听课笔记的再次归类整理,同时佐以刘在昭先生的笔记,使讲录专题更加集中和完整。这些谈诗论文的作品,既有雅正简当之风致,更含家国世事之情怀,又紧贴人的生命与生活,随语成韵,字字珠玑,实为体悟中国古典文学、弘扬传统文化之意旨所归。

    ......

    顾随(18971960),字羡季,别号苦水,晚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一生执教并从事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他是“一位正直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周汝昌语),诗、词、曲、剧众体兼擅;书法出唐入晋,自成一家;尤于谈文论艺及课堂讲授契机入理、精妙超绝。现代文坛诸多名家宿儒沈尹默、沈兼士、周作人、冯至、杨晦、郑因百等皆与之有师友之谊;弟子沉樱、吴晓铃、周汝昌、叶嘉莹、郭预衡、史树青、欧阳中石等享誉海内外。顾随先生儒释道兼融,每每以一己之体悟,于诗于词生发精见妙解,尤其在古典诗文的讲授上,聆者无不濬发灵源、溉沃智府。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