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 黑箱+裸泳(套装2册)伊藤诗织著 日本 MeToo 女性运动引导者 从活下去到好好活着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伊藤诗织著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伊藤诗织著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装帧:套装
    • ISBN:9785587760672
    • 版权提供:中信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书名: 黑箱+裸泳(套装2册)

    定价: 106.0

    作者: 伊藤诗织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黑箱》
    · 日本#MeToo运动核心事件全纪实,非虚构版《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作为事件当事人,作者伊藤诗织是日本位公开长相和姓名控诉性侵的女性 · 作为独立女性,从迷茫无助,到勇敢发声。凭一己之力改变社会认知,以坚韧之姿直面司法壁垒 · 作为资深记者,用坦诚态度记录内心感受,用冷静笔触解析事件全过程,用莫大勇气反思社会沉疴· 荣获日本第7届自由报道协会奖大奖,授权全球多个语种· BBC为其制作的纪录片《日本之耻》引发全球热议· 梁鸿、蒋方舟、苏枕书、淡豹、陈希我合力荐

    《裸泳》

    一、日本 #MeToo 运动引导者伊藤诗织的本散文随笔集,将自己的内心解剖给每一位愿意倾听她的读者,并特意撰写“致中国读者”的前言,向她涅槃重生之路上每一位鼓舞她,给她力量的中国读者致谢。

    二、传达顽强、坚韧不拔的女性力量。网络利刃丑化她为“日本之耻”,但她却勇敢捍卫自己,坚韧直面铺天盖地的负面信息,不被网络暴力的巨浪裹挟,终赢得网络暴力案件的胜利,也成为激励了万千女性,披荆斩棘的勇敢者。

    三、一位新闻行业从业者的职业操守,关注女性主义,关注民间疾苦,为弱势群体发声。在《裸泳》中,即便自己也深处负面消息的恶意旋涡中,伊藤诗织也一直坚持为诸多社会事件发声,关注非洲女性生存现状,也让社会上的更多面展露在人前,使更多的声音被大众听见,其求实和务实的态度也为读者刻画了一位坚强女性的内心。



    《黑箱》
    2015年4月3日,本书作者伊藤诗织就工作签证问题与TBS电视台著名政治记者、华盛顿分局长、首相安倍传记的作者山口敬之相约进餐会谈,不慎被对方下药强奸。事后伊藤报警逮捕山口敬之,在逮捕之前因不明原因逮捕令被取消。随后她又两度起诉,均被驳回。此事在大众媒体上曝光后,在保守的日本社会,伊藤诗织遭到了持续不断的人身攻击。
    2017年5月,伊藤诗织在日本召开记者招待会,向公众曝光这一事件的始末。她成为有史以来一个以公开姓名与长相公开控告强奸的女性。之后她的生活被打破,持续不断的攻击以及来自不明势力的死亡威胁都没有使她退却。伊藤诗织的勇敢和坚毅改变了日本的司法进程。使得从明治时期延续至今的法律名目由“强奸罪”改为“强制性交罪”。
    2017年10月,伊藤诗织在日本出版控诉的血泪书《黑箱》,引发社会轰动,一时间洛阳纸贵。在本书中她详细记录了强奸事件的始末、两人在密室中的对话等。展示了事后提出起诉要求后,所面对的司法、媒体、社会的巨大铁壁。真实的记录暴露出来的是权力的傲慢、社会的保守和有关强奸的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伊藤以职业记者的敏感度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下这一引发轰动社会事件,并向社会发问:为何司法系统无法制裁伤害女性的人?在女性仍处于权力弱势的社会,在网络暴力兴盛的今天,作为强奸受害者的女性的命运会是什么?
    2018年6月,BBC报道其事迹,纪录片《日本之耻》上映,瞬间在国内外因外引起轰动。纪录片播出后,引发了世界性话题与轰动效应。
    现在,伊藤诗织同时还作为一名反性侵的社会活动家在日本普及反性侵的教育。直到2017年,强奸的低刑期短于盗窃。


    《裸泳》
    《裸泳》为日本位以公开长相和姓名控诉性侵的女性伊藤诗织,继性侵事件全纪实《黑箱:日本之耻》之后,出版的随笔散文作品。
    伊藤诗织在25岁那年遭遇性侵并勇敢以公开长相与姓名的方式发声,直面日本司法壁垒,终胜诉;而如今已是30多岁的年龄,随着时间的增长,伊藤诗织一边调整“那之后”的心态,一边勇敢直面随之而来的网络暴力。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的些细中也收获了一些新的感悟和思索,她将这些心路历程悉数记录下来,诉诸于笔尖。
    本书中收录的散文主要收录了从「那之后」日子的点滴时光以及作者突然间从内心深处被解放的情感,她纤细又柔软的友情,家人共同度过的时间,以及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产生的新的思考。《裸泳》不仅仅是伊藤诗织的散文作品集,也是她涅槃重生的全过程文字纪实。


    《黑箱》
    致中国读者
    前言
    1章 那日之前
    在纽约与山口结识 / 5
    成长史 / 8
    “身为人姐”是一份新的职责 / 9
    “轨道之上的人生”,结束了 / 12
    “要在那里留下血迹” / 16
    决心前往纽约读书 / 18
    有努力,都是为了成为一名记者 / 20
    第2章 那天,我被杀死了一次
    回国在路透社工作 / 26
    简历和签证 / 28
    四月三日,星期五 / 31
    一阵剧痛把我弄醒了 / 35
    以为自己“要被杀掉了”的瞬间 / 36
    “不就是条内裤嘛,送你一条行了吧!” / 38
    第3章 混乱与冲击
    一通若无其事的电话,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 43
    没有提供检查和咨询的窗口 / 47
    饭局和膝盖痛 / 49
    做记者究竟是为了什么? / 53
    前往原宿警署 / 55
    “这种事太常见了,不好办呐。” / 57
    没有用来愤怒的能量 / 59
    酒店入口的监控录像 / 61
    “我利用职权跟你套近乎、说服你发生性关系了吗?” / 64
    “你能说出发生在几点几分吗?” / 71
    山口的调任,“没准儿能行” / 73
    提交了报案书和起诉书 / 77
    第4章 攻与防
    山口人在哪里? / 81
    不想听到的声音 / 83
    警方难道就没调查一下,山口是否有出国记录? / 93
    “我有那方面的毛病” / 95
    寿司店令人费解的证词 / 99
    出租车司机的证词 / 102
    “还原案发过程”的屈辱 / 104
    “将在成田机场予以逮捕” / 106
    给我沉重一击的电话 / 108
    第5章 不起诉
    刑侦一课不得要领的解释 / 116
    在警局,警察力劝我寻找和解律师 / 119
    乘坐警车前往律师事务所 / 122
    与山口再度碰面的恐惧 / 126
    令我倍感鼓舞的伙伴出现了 / 128
    起诉书递交检察厅与不起诉判定 / 131
    第6章 “准强奸罪”
    强奸发生率全球一的国家是瑞典? / 140
    “自愿的高墙” / 144
    无法表示拒绝的“假死”状态 / 147
    使用迷药的约会强奸案 / 149
    日本的案例报告 / 151
    打破“自愿的高墙”的案例 / 155
    第7章 挑战
    读了清水洁先生写的书 / 162
    媒体的冷漠反应 / 166
    玛丽·F.卡尔弗特的摄影 / 169
    向检察审查会提出申请 / 173
    出租车司机的二次证词 / 175
    对“警视厅调查笔录”的疑问 / 177
    决心召开记者会 / 178
    接受《周刊新潮》的采访 / 180
    “我已做出判定” / 183
    第8章 我有话要说
    我不是“受害者 A ” / 190
    沉默不会换来安稳 / 192
    绝不会一帆风顺的记者会 / 193
    我不会关机崩溃 / 196
    不管我是谁,事实都不会改变 / 199
    做坏的打算,相信好的结果 / 200
    不知不觉被支配的恐惧 / 202
    只穿过一次的泳衣 / 205
    没有什么“穿了容易被强奸的衣服” / 208
    无法涌起愤怒之情 / 212
    想问中村格几个问题 / 214
    后记 / 217
    附录:Me Too以来的一年(法文版序) / 221

    《裸泳》
    I 寻找“我的家”

    家为何物?
    遗愿清单
    儿童票
    个人魅力
    明美
    相逢在韩国
    当空气注入
    初衷与缘起:为何制作一部关于“我”的纪录片
    睡意的魔法
    后的信笺
    日语研究· 何谓恭谨?
    闭上双眼
    谁是恶魔?

    Ⅱ 噩梦的进化

    扎根的感觉
    “毒谷”的孩子
    女性主义与头皮护理
    大学里未曾学到的事
    日语研究· 粗口
    所谓家人
    我叫伊藤珍妮
    在塞拉利昂偶遇前男友
    日语研究· 关于主语
    塞拉利昂“疟疾历险记”
    今日,便是生命后一日
    炸面果之味
    噩梦的进化
    用美食寄托自己
    可以上路了,我能行
    逃避已久的声音

    Ⅲ 直面愤怒

    十三岁vs.性同意
    摊尸式
    分手
    十四天
    防控隔离与饮酒
    六角恐龙

    裸泳
    心爱的人
    布艺拼贴
    睡衣散步的建议
    投球的方式
    动物的呼吸
    你一个人住?
    偶然

    Ⅳ 从“活下来”,到“活着”

    无辣不欢
    幽灵漫步
    从“活下来”,到“活着”
    周年日的突破
    逃离“信息天堂”
    女性主义者与约会软件
    写给十四岁的我
    起点线
    醉笔
    团地的摇篮
    我回来了

    代后记
    伊藤诗织,著,[日]伊藤诗织
    影像记者,新闻短片与纪录片拍摄、制作者,作家。著作《黑箱》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2020年,伊藤诗织入选《时代》周刊“全球具影响力100人”。

    《裸泳》
    家为何物?

    “家”这个字,在你心目中意味着什么?

    这或许是人生之中,我问得多的一个问题。对旅途中偶然邂逅的陌生人,对我内心喜爱的人,在谈天说地的时分,尤其是把酒畅饮的一刻,它总会浮上心头。我一次次拿它来询问对方,但从来不曾问过自己的家人。

    有人告诉我,家就在当下置身之处,也在魂牵梦系、心之所念的土地,更可以在任何自己唤之为“家”的地方。“确实如此啊!”我内心表示理解,行动上却始终在寻寻觅觅。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是从申请了高中的海外留学项目,离家之日起?还是在我年纪更小的时候,跑去邻居家玩(经常是未经邀请擅自登门),如同在自家一样开心,仿佛变成了邻家的小孩?也许多年来我不断摸索,一直试图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家。

    即使在三十二岁的今天,我仍未放弃追寻。仔细想来,自打高中毕业后,我一直过着搬来搬去,不断从一处迁至另一处的“暂住生活”。后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于我而言能够在一个国家长期定居下来,还是平生头一回。

    每次回到日本,用来临时落脚的事务所里,晚间打铺盖睡觉的地方都特别狭小。这时我便有了机会,可以在深夜跑去江之岛附近的海岸边散步。海面送来的凉风,与地球上任何地方的风无异,令我感到安心。

    一年前(二〇二〇年)的初夏,我在三十一岁生日当天,请朋友带我去海边散心。当时我们一路直达大矶町,不仅玩了水,还登上了丹沢山。由于新冠肺炎的原因而滞留日本以后,我发自内心渴慕亲近大自然,尤其眷恋大海的气息。作为三十一岁生日纪念,我巨细无遗地开列了一张“遗愿清单”(类似“死前希望达成的n个愿望”),开篇一条,我便写道:“希望住在能够望见大海的地方。”半年后,我怀着愈发急切难耐的心情,走入逗子海岸的一家房屋中介公司,在那里发现了一套两居室公寓,居然能将富士山与大海同时尽收眼底,每月房租却只有十万日元!若是在东京,能遇到如此美的房源,简直想都不敢想。尽管对当地的情况一无所知,我依然拍了板,“行,就它吧!”。随即,便搬去了叶山町。

    搬家时间在二〇二〇年十二月。渴望亲近海水的我,穿上轻装潜水服,实现了冬季潜水梦(这段日子我的新梦想是成为一名海女),时不时扎个猛子,来次俯冲,或与友人燃起篝火,享受一场海滩烧烤。七个小时围着火堆相对而坐的结果,就是和喜欢的朋友交换了太多心里话,为了避免落入过度亲昵俗套的交往模式,我们有时不得不刻意分开几天降降温度。火焰的力量就是如此惊人!

    自那以后的半年,我内心无数难以形诸言语的情绪激流与暗涌,悉数被大海收纳并调伏。现在,我已再次开始寻觅新的居所。当初计划从叶山町隔三岔五回趟东京市区,既可高效且游刃有余地处理工作,同时又能兼顾一种亲近自然的平衡生活,可惜,这份梦想对心智尚未成熟的我来说,有些言之过早。待到醒悟这一点时,我已在拼命物色新住处。尽管沉浸于大自然的治愈力,但我依然怀念昔日呼朋唤友的日子,渴望住在繁华热闹的街区,要么随时出门游玩,要么忽逢三五好友突袭式地登门来访,要么去美食飘香的街上走走逛逛……

    近个把月来,我把工作也晾在一旁,废寝忘食地看遍了一切可能到手的房源。但无论怎样孜孜以求,依然会有一无所获的时候。通常而言,这说明我内在的某个地方,定存在一些自己需要直面的问题。如今我已多多少少意识到了这一点。

    或许,我在为某些东西所苦——苦于打开网络,苦于面对那些诽谤中伤的话语。问题并不在于“家住哪里”。

    于是,为了躲避这份痛苦,我寄身大自然,只会侧耳倾听极少数值得信赖之人的声音。实际上,既然从事着“传达真相”的工作,我本该敞开心扉,不设防、无保留地聆听来自各种人的声音。然而,为了能在日本硬起头皮待下去,我的身体建立了一套应对痛苦的防御机制。

    如今,有邮件往来一概是助手在帮我打理。不知从何时起,我甚至不再登录自己的邮箱。连社交软件LINE、MSN上喜爱的朋友们发来的消息,我也不再及时收启。智能手机于我来说,正沦为一个毫无存在意义的电子设备。

    前几年,尚能前往海外的时候,我从物理上拉远了与日本的距离,也远离了日文生态下的毁谤、谩骂。在周遭没有人使用日语的环境里,我和伙伴们彼此讲着更忠实于直观感受的语言——英语。我也有心思好好工作。某些在日本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东西,在英文社会,却不再“普通”或“平常”。我内心生发出一种安全感,支持我坦然做自己。

    走进中介公司,我提出想物色一套“具有开放感的房子”的需求,然而,“开放感”这东西,据中介说,标准因人而异。到头来,我只能靠自己,一连数日泡在租房网站上一页页地翻寻。我记得,在伦敦的英国国家剧院观看话剧《巨浪》时,主人公站立于舞台中央,口中高喊:“I am home!”(我就是家。)

    所以“家”,究竟为何物呢?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