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给教师的36条建议·增强版(大教育书系)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ISBN:9789478498008
    • 版权提供:长江文艺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1、李镇西是当代极具影响力的教育家,其倡导的平民教育实践曾得到的赞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取得很大成就,其几十年教育精华汇聚于这本《给教师的36条建议》,多年畅销,已成为当代教师的经典。

    2、本书经过作者的修订,内容与表述更为严谨。在保留原有36条建议的基础上,又新增了部分全新内容,使得体系更加完备。

    3、国内教育名家如朱永新、孙云晓、周国平、卢勤等真情。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给教师的36条建议·增强版(大教育书系) 开本: 16开
    作者: 李镇西著 定价: 38.00
    ISBN号: 9787570204540 出版时间: 2018-09-01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印刷时间: 2018-09-08
    版次: 1 印次: 1

    *辑智慧教师养成记

    1为什么要减少“刻意教育”?_3

    2.如何把握好教育过程中的“宽”与“严”?_11

    3面对复杂的社会,如何对学生进行真实的教育?_16

    4如何把课文讲得有厚度?_27

    5.如何理解并缔造“完美教室”?_34

    6如何与学校的同事处理好人际关系?_43

    7.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_52

    8.如何与“不支持自己”的校长相处?_57

    第二辑成为*好的自己

    9.什么才是真正的“一线教师”?_65

    10.我怎样才能成为“名师”?_77

    11教师成长有哪些关键因素?_82

    12.如何对待自己的教育失误?_99

    13.读不懂一些教育理论著作怎么办?_109

    14.如何看待浮躁?_117

    15.决定人生高度与事业境界的究竟是什么?_124

    16.我该不该继续攻读学位?_128

    17.“新教育实验”对一个普通老师有什么意义?_133

    18.我是怎么成为所谓“教育名人”的?_146

    第三辑教育的技巧

    19.教育是艺术还是技术?_151

    20.*天面对学生该做些什么?_158

    21.如何*次确立班委干部?_168

    22.如何*次给学生安排座位?_171

    23.如何开好*次主题班会?_174

    24.如何开好*次家长会?_177

    25.如何搞好*次活动?_181

    26.怎样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_184

    27.怎么才算是真正的“爱国”?_195

    28如何把学生“日记”当做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_198

    第四辑对待“特殊学生”有妙招

    29.如何善待“后进生”?_209

    30.如何有效地与孩子谈心?_222

    31.班里有了“小偷”怎么办?_230

    32.如何把每一个“意外”都当做教育资源?_245

    33.能够对学生用“兵法”吗?_255

    34.教育可不可以要惩罚?_260

    第五辑教师的尊严源于何处

    35.班干部应该取消吗?_269

    36.怎么理解“爱孩子”?_274

    37.把学生培养得太善良了,他们以后会不会吃亏呢?_278

    38.如何面对家长的?_284

    39.教师的尊严源于何处?_292

    附录

    百问简答_301

    为什么要减少“刻意教育”?

     

     

    不用刻意去追求外在的“教育意义”,因为大自然本来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如果不让孩子在童年和少年时代便打开这本书阅读,这不但是我们教育的缺失,也是孩子们人生的遗憾。

     

    尊敬的李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也在教育上做了很多的改变和尝试。我做过多期的主题班会,也让学生参加了多次的演讲比赛,自认为该做的都做了,该尝试的也都进行了尝试,却没有多大的成果,为此我深深地懊恼着。想知道原因是什么。

     

    你苦恼于精心设计了那么多的教育方式,主题班会呀,演讲比赛呀,等等,但效果并不理想。

    我想,不理想的原因,是不是恰恰在于你的设计过于“精心”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给教师提的*后一条建议是:“保密……”

    教育家这样写道:

     

    我在本书中所提出的一切建议,仅供教师知道,不必让学生知道。学生了解教育,懂得教育,一般说来,是有害而无益的。这是因为,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之一。换句话说,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

     

    没有人会否定教育有着鲜明的目的性,也就是教育要给人以积极的引导、转变和影响,这是我们的教育使命使然。否定了这一点,就否定了教育本身。但是,教育目标没必要天天挂在嘴上,或者唯恐学生不知道而不停地宣告。无数教师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教育的意图隐蔽得越好,教育效果就越佳。不动声色、不知不觉、了无痕迹、天衣无缝、自然润物、潜移默化……这些都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育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将其称为“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我将它姑且简称为“自然的教育”。

    与这种“自然的教育”背道而驰的,便是“刻意的教育”——大张旗鼓、声势浩大、旗帜鲜明、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声泪俱下……生怕学生不知道是在教育他们,教师毫不隐瞒自己的教育意图,甚至公开说:“我是为你们好哇!”班会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板报比赛……都是“刻意的教育”的形式。当然,“刻意的教育”不一定都是说教式的,有的“刻意的教育”还设计成活动或游戏,也颇为“生动”呢!

    我从《重庆晚报》上看到一张场面壮观的照片——

    大操场上,成百上千的人排得整整齐齐,横看竖看斜看都宛如大型体操表演;仔细看,是孩子正给家长洗脚——母亲(或父亲)坐着,脚伸进盆里,孩子蹲着,双手正搓着一双成人的脚。

    这是*近几年比较时兴的一种“教育方式”,准确地说,是培养“孝心”的方式。在有的学校,校方还要求学生给父母洗脚时必须跪着。

    看到这样的照片,我很自然想到几个问题——

    *,类似活动的组织者——也就是教育者在家里是否给父母洗脚?尽管我没有对此做过详尽的调查,但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目前在中国(国外我估计也差不多)子女能够给父母洗脚的“孝行”并不普遍。所以现在当老师的——包括笔者本人——给父母洗脚的也不多。自己没做到的,偏要孩子做到,这是什么“教育”?

    第二,就算组织者本人每天都回家给父母洗脚,于是想把这种美德推而广之,然而是不是有了这么一次声势浩大的“洗脚秀”,孩子们从此每天都会给爸爸妈妈洗脚了?教育不会这么简单吧?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训练,而训练就不是一次两次的事。那么,为了让孩子养成给爸爸妈妈洗脚的习惯,是不是学校还要经常如此“操练”呢?

    第三,中小学生的爸爸妈妈们,大多四十岁上下,都是中年人——有的小学生的爸爸妈妈也不过三十来岁,还只能算年轻人呢!这些身强力壮的人需要孩子给自己洗脚吗?当然,如果爸爸妈妈身患重病甚至身体残疾,的确需要儿女帮着洗脚,那另当别论。可对绝大多数健康的父母而言,你好意思把脚伸出去让孩子给你洗吗?你不觉得别扭吗?

    第四,孩子在学校操场上给父母洗脚了,但他回家给自己洗袜子吗?洗内裤吗?他每天早晨起来收拾自己的床铺和房间吗?他每次吃了饭都洗碗吗?在家扫地吗?周末帮着妈妈做饭吗?如果这一切都做不到,只是按老师的“规定作业”回家天天给父母洗脚,又有多大意义呢?

    ······

    本书为李镇西集数十年教学经验为中国教师量身打造的心血之作。作为国内影响极大的当代教育名师,李镇西针对国内教学环境、学生和家长特点、教师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等提出中肯建议。如何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如何对待特殊的学生?如何保障教师的尊严以及具体的一些教学技巧,书中都给出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建议。全书以平易近人的口吻侃侃而谈,通俗易懂,辅以大量具体案例,具有很强的实战性。......

    李镇西,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师。教育哲学博士。先后在多所学校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并曾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出版有《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幸福比更重要》等著作数十部。曾获“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成都市教育专家”“成都市劳动模范”“四川省教育系统教育工作者”“全国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2000年他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2008年9月,赴乌克兰出席纪念苏霍姆林斯基九十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荣获乌克教育科学院颁发的“学习和运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特别奖”。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