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简读中国史 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 历史学者张宏杰二十年思考力作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中国通史历史书籍书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张宏杰著
    • 出版社: 岳麓书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宏杰著
    • 出版社:岳麓书社
    • ISBN:9787394375185
    • 版权提供:岳麓书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书名:简读中国史


    作者张宏杰
        译者:  


    定价:58.00


    页码:360


    装帧:平装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19.08


    用纸:胶版纸






    一句话推荐: 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历史学者张宏杰二十年思考全新力作,扫除历史认知盲点,拆解历史大问题,从细节分析,读懂真正的历史。葛剑雄、许纪霖、许知远、马伯庸、姜文联袂推荐!
     
     
     

    张宏杰
    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著有《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等。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总撰稿。
    E-mail:zhj1368@163.com 
    微博:http://weibo.com/zhjwb 
    已出版作品目录:
    《饥饿的盛世》(第一版名为《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
    《张宏杰讲乾隆成败》
    《千年悖论》
    《顽疾: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坐天下》(第一版名为《坐天下很累》)
    《中国人的性格历程》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朱元璋传》
    《给曾国藩算算账》(京官时期)
    《给曾国藩算算账》(湘军暨总督时期)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全三册)
    《曾国藩传》 




    本书中涉及的史实,或许有些已为读者熟知;但张宏杰在本书中的见解和观点,肯定会引发历史爱好者的兴趣和思考。——葛剑雄
    张宏杰的这部《简读中国史》,以核心问题为纬,以世界历史为经,从纵横的比较视野中得出了对中国史的深入思考,也蕴含着对历史命运的深切关怀。——许纪霖
    纵有五千年,横有四万里,视野越是高远,对中国史的理解越是开阔。——马伯庸
    十多年前,史铁生就向我推荐过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我读了好几遍,还觉得不够。这一次,张宏杰把他对历史的理解都放在了这本《简读中国史》中,想法非常好——历史的比较,更容易看得清楚;比较的历史,更容易接近真相。——姜文 

    1.历史学者张宏杰2019年全新重磅力作,集二十年思考之大成,一本书理清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
    2.高屋建瓴的史学视角和思维,在更宏阔的世界视野下回顾中国历史,用50个专题探讨历史大问题,见微知著,化繁为简,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
    3.不读中国史,不知中国之伟大;不读世界史,不知中国之特质!中国文明从来不是孤立发展的,在中国与世界的有机互动中,寻找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外在动因!
    4.聚焦规律与路径,拆解历史大问题!以无厚入有间,在历史的缝隙中,拎起串联古今中外发展规律与真相的引线。
    5.葛剑雄、许纪霖、许知远、马伯庸、姜文等众多历史学家、文化名人联袂推荐,值得一读的重磅好书! 

    自序·为什么写“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 
    第一篇
    中国文明的起源
    第一章 中国历史的几条大脉络/ 002 
    第二章 夏朝为什么出现在河南/ 009 
    第三章 中国文明起源的世界因素/ 014 
    第四章 中国文明的基本性格/ 022 
    第五章 为什么希腊人“弑父”而中国人“杀子”/ 027 
    第六章 夏商周三代:血缘纽带的扩大/ 034 
    第二篇
    秦始皇以前的中国
    第 七 章 贵族文化的黄金时代/ 042 
    第 八 章 乱世的活力/ 048 
    第 九 章 战国史就是变法史/ 053 
    第 十 章 法家的基本思路/ 058 
    第十一章 秦国崛起的秘密/ 064 
    第十二章 中国统一与欧洲分裂/ 069 
    第十三章 影响深远的周秦之变/ 075 
    第十四章 孔子为什么经常梦到周公/ 083 
    第三篇
    秦汉与罗马
    第十五章 成也法家败也法家的秦朝/ 090 
    第十六章 汉代对秦代的重大升级/ 097 
    第十七章 秦汉与罗马的神奇联系/ 105 
    第十八章 为什么罗马帝国分裂后不再统一/ 110 
    第四篇
    从秦朝到清朝的历史循环
    第 十 九 章“按下葫芦起了瓢”/ 116 
    第 二 十 章 丞相名称背后的权力演变/ 122 
    第二十一章 在二级和三级之间徘徊的地方政府/ 127 
    第二十二章 中原与草原的循环/ 133 
    第二十三章 唐太宗是胡人还是汉人/ 140 
    第五篇
    秦以后王朝的周期性崩溃
    第二十四章 关于“封建”与“郡县”的2000年争论/ 146 
    第二十五章 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大起大落/ 153 
    第二十六章 为什么秦之后有不停的治乱循环/ 160 
    第二十七章 沉重的“轻徭薄赋”/ 165 
    第二十八章 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 172 
    第二十九章 欧洲没有“官逼民反”/ 179 
    第六篇
    欧洲与中国的交错
    第 三 十 章 中国历史循环中的突破/ 192 
    第三十一章 中国文明的顶峰和衰落/ 200 
    第三十二章 没有中世纪,就没有新欧洲/ 208 
    第三十三章“自治城市”:诞生资本主义的容器/ 218 
    第三十四章 古代中国对商人的防范/ 224 
    第三十五章 中国历史上的官营传统/ 232 
    第三十六章 中国古代城市与欧洲自治城市/ 240 
    第三十七章 统一国家和全球化的开始/ 246 
    第三十八章“公司式殖民”的出现/ 252 
    第三十九章 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 259 
    第七篇
    两个世界的撞击
    第 四 十 章 饥饿的盛世/ 268 
    第四十一章 乾隆皇帝与鸦片战争/ 276 
    第四十二章 从财政角度看鸦片战争的失败/ 283 
    第四十三章“借钱”的能力与英国崛起/ 289 
    第四十四章 被约束的权力更强大/ 295 
    第八篇
    打开国门后的世界
    第四十五章 近代世界转型最顺利的国家:日本/ 302 
    第四十六章 朝贡体系与中国的面子外交/ 307 
    第四十七章 要吞并大英帝国的缅甸/ 314 
    第四十八章 海上来的蛮夷和陆上来的不一样/ 322 
    第四十九章 蛮夷之国实现了中国“三代”的理想/ 330 
    第 五 十 章 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338 
    结语 中国历史的独特性/ 348 
    后记/ 359 

    第三十四章
    古代中国对商人的防范

    上一章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除了欧洲,世界上很多其他地方商业也很繁荣,但是为什么只有在欧洲才能出现自治城市呢?
    首先,欧洲毕竟存在过漫长的希腊—罗马文明,它的历史基因虽然一度潜伏,但是仍然对中世纪后期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次,中世纪欧洲一直没有建立起大一统的郡县制度,以及庞大的官僚体系,因此,各地实际上只能选择自治,只不过农村是封建主自治,而城市选择了另一种自治方式。城市里的事太纷纭复杂,封建主也不知道怎么管,乐得拿钱了事。
    最后,欧洲在历史上不存在对商人制度性的刻意打压,而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却并非如此。
    “欧洲商人的地位及权力,在欧亚大陆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各时代的商人在衣着打扮、携带武器、骑马乘车和拥有土地方面受到种种限制。……中国是学者主管行政,日本是军人治理国事,马来西亚地区和印度拉杰普特诸国是地方贵族管理国家,但没有一个地方是由商人当权的。” 
    在世界各国当中,古代中国对商人的歧视非常直接而彻底,这决定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路径不可能与西方同步。

    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说,人类有追求自利和喜好交易的天赋,这会导致市场分工的自发演进和市场秩序自身的不断扩展。但是这一理论在中国不尽适用。在古代中国,“政治地位高于一切,政治权力高于一切,政治力量可以向一切社会生活领域扩张”。确实,如果说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金钱万能,那么中国传统社会则是权力万能。
    因为权力的独占性,所以历代君主都对商人阶层抱有戒备和歧视心理。战国时期,中国的统治者们就十分敏锐地认识到,经济力量会威胁政权的稳 定。
    管仲说:“万乘之国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有千金之贾,然者何也?国多失利。……夫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一个万乘之国如果出现了拥有万金的大商贾,一个千乘之国如果出现了拥有千金的大商贾,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国家的财富流失到个人手里了。这是很可怕的,因为有些人变得太富,国君就没法用利禄驱使他。有些人又太穷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刑罚也威慑不住他。这样就会导致天下混乱。
    因此,管仲提出了著名的“利出一孔”理论,即天下所有的好处,天底下所有的利益,都要从由权力这个“孔”出来,由君主来赐予。他说:“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经济权力由国家统一掌握,这样的国家才强大无敌;国君用政策来决定你的贫富和生死,老百姓就拥戴国君如日月,亲近国君如父母了。
    在其他很多古文明当中,商业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 力。公元前3000年,中东的亚述人就开始签订商业合约,那个时候甚至有这样的合伙协议书:14个人集资26块黄金成立一个基金,交由一名商人管理,这个商人也拿出4块黄金加入。基金时效4年,收益的1/3归这名商人。
    而罗马人发明了法人制度,创造了公司的雏形。“在罗马法中,人是指能够拥有财产权,能够起诉和被起诉的任何个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罗马的公司由合伙人共同出资,选举管理人经营业务。” 
    古希腊梭伦(Solon)改革贯穿着一个基本精神,就是“重商”。梭伦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工商业的措施,他颁布法令:来雅典定居的外邦手工匠人可以获得公民权,他还特别鼓励手工业品的出口。这些经济改革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雅典经济特别是出口的迅速发展。
    而大致与梭伦改革同时代的中国法家变法,几乎无一例外地“抑商”。商鞅制定了一系列歧视性规定,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他宣布“废逆旅”,即废除旅馆,使外出经商的人没有住处。他用重税限制农民弃农经商,指出“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加重关市税收,那么农民就会讨厌经商,商人也会有退缩之心。
    因此中国多数朝代都对商人阶层设置了歧视性规定。比如西汉“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不能穿丝绸,到哪儿都得步行。晋代为了侮辱商人,让他们“一足着白履,一足着黑履”,一脚白鞋,一脚黑鞋,这样奇怪的穿着,就是让你看起来和正常人不一样。前秦皇帝苻坚规定“工商皂隶不得服金银、锦绣,犯者弃市”。规定商人不能穿金戴银,穿绸裹缎,否则杀头。唐代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能参加科举。朱元璋则规定,在穿衣方面,商人低人一等。农民可以穿绸、纱、绢、布4种衣料,而商人却只能穿绢、布2种料子的衣服。商人即使富可敌国,也没权利穿绸子。

    记得我中学时读世界历史,课本上有一段是讲西方资本主义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说因为欧洲的国王们很穷,打仗办事得向商人们借钱,钱借多了还不起,结果国王们就被新兴的资产阶级控制,不得不制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读了这些之后我大惑不解:君主怎么会被商人控制?抄了商人的家,商人的一切不就都是君主的了吗?西方的君主怎么那样笨?

     

    中国文明从来不是孤立发展的,自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世界其他文明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外来因素并未改变中华文明的本质,反而更彰显出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本书将中国史放入世界史的大背景之下,理清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对中国史的整体概念。同时,本书用“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的解读方式,力图全方位呈现中国历史治乱循环背后的内在逻辑与外在动因。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