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敦煌西域医学文献研究荟萃9787547859452
  • 正版全新
    • 作者: 张如青著 | 张如青编 | 张如青译 | 张如青绘
    •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如青著| 张如青编| 张如青译| 张如青绘
    •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480000
    • 页数:844
    • 开本:大16开
    • ISBN:9787547859452
    • 版权提供: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张如青
    • 著:张如青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398.00
    • ISBN:9787547859452
    •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开本:大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12-01
    • 页数:844
    • 外部编号:120279312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篇综概

    敦煌石室书目及发见之原始(罗振玉)3

    敦煌石室医药文献类萃(张绍重刘晖桢)7

    “敦煌医学”正名析(李顺保)12

    试论敦煌医学价值(谭真)14

    谈敦煌古医籍的学术成就和文献价值(丛春雨)22

    从敦煌文书看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医事状况(郑炳林高伟)26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所见祖国医药方研究(王珍仁孙慧珍)33

    俄国现藏的中国出土古医药文献(马继兴)43

    俄藏黑水城医文献初探(张如青)48

    高昌回鹘医学稽考(杨富学)51

    俄罗斯藏敦煌医药文献的学术价值初探(李应存李金田史正刚)61

    唐代西州的医学教育与医疗实践(姚崇新)67

    敦煌医学,宝藏奇葩——敦煌医学的学术和研究价值探析(李金田朱向东李应存戴
    金华)90

    敦煌医学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史正刚李金田刘喜平段永强梁永林田永衍)93

    近三十年敦煌医学文献研究概况(
    田永衍梁永林
    秦文平)98

    浅析敦煌地区粟特人的医药史(王文利)102

    出土西夏汉文涉医文献研究述评(张如青于业礼)107

    丝绸之路医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如青)113

    敦煌西域出土汉文医药文献综合研究(沈澍农)122

    俄藏敦煌医学文献新材料整理研究(于业礼张本瑞)131

    第二篇医经

    关于敦煌石室旧藏《伤寒论辨脉法》残卷(陈可冀陈维养)145

    敦煌卷子《内经》考(王咪咪)152

    敦煌脉书《玄感脉经》初探(王淑民)155

    敦煌莫高窟中的脉诀著作(王淑民)157

    敦煌《脉经》初探(张侬)161

    俄藏脉法文献《平脉略例》残卷考释(惠宏)163

    ДХ.11538a: 俄藏敦煌古抄本《难经》残卷(沈澍农)168

    敦煌文献《不知名氏辨脉法之二》《玄感脉经》考论三则(田永衍)173

    敦煌文献《平脉略例》《玄感脉经》考论三则(田永衍)177

    S.202: 《金匮玉函经》的古传本(沈澍农)181

    敦煌医药文书《平脉略例》文献学研究(沈澍农)192

    第三篇本草

    《食疗本草》跋(王国维唐兰)205

    中国本草学的起源及《神农本草经》(小川琢治原著郑师许译评)206

    《敦煌石室古本草》序(赵燏黄)214

    《敦煌石室古本草》之考察(朱中翰)215

    《敦煌石室古本草》巡礼(谢诵穆)218

    敦煌石室六朝写本《本草集注序录》残卷校注(范行准)221

    食疗本草之研究(戴志勋)241

    罗振玉敦煌本《本草集注序录》跋的商榷(渡边幸三著王有生译)246

    中央亚细亚出土的《本草集注》残卷文献学的研究(渡边幸三著储天任译)250

    《食疗本草》及其作者(朱寿民)255

    《本草经集注》写本年异(梁茂新执笔崔扫尘审正)258

    敦煌本《食疗本草》残卷初探(谭真)261

    敦煌出土《本草经集注序录》的考察(尚志钧)268

    敦煌本“无名本草”残卷考(谭宗达)270

    敦煌本《本草经集注序录》和《类本草》引陶隐居序的考察(尚志钧)273

    《新修本草》敦煌残卷文献学考察(陈湘萍)276

    论两种朱墨分书本草残卷的文献学价值(虞舜王家葵)279

    《新修本草》所据《本草经集注》底本的有关问题(虞舜)283

    敦煌吐鲁番出土《本草集注》残卷研究述评(叶红璐余欣)286

    唐宋时期“药中王”诃梨勒医方探析——基于敦煌医药文献考察(僧海霞)290

    第四篇医方

    敦煌石窟《藏医杂疗方》的医史价值(洪武娌蔡景峰)299

    天补心的原始方(王淑民)303

    流沙坠简中敦煌医方简初探(赵友琴)304

    神丹丸甘遂丸考略(张侬张宗明)307

    敦煌医学卷子医方类的研究(朱定华袁宝权)308

    敦煌医学中膏摩方管窥(宋贵杰宋敏)310

    敦煌医方中的男学浅述(招萼华)312

    敦煌遗书外治法初探(豆永祥)314

    洛阳龙门石窟药方与敦煌卷子《备急单验药方卷》同源(张瑞贤王滨生先静李国坤
    黄斌)316

    敦煌残卷妇科医方特色初探(李应存)321

    敦煌美容医方特色述评(史正刚虞舜)3

    论敦煌遗书古医方在外治法的应用(丛春雨)325

    一件新发现的佉卢文药方考释(陈明)329

    俄藏敦煌古医方两首考释(张如青)338

    俄藏黑水城佚名古方书辑校考释(张如青)340

    俄藏敦煌钟乳散方释读考(张如青)348

    俄藏黑水城佚名古方书辑校考释(续)(张如青)352

    敦煌遗书中有关方剂学的文献研究(吴红彦刘喜平)359

    近20年来敦煌古医方研究概况(王春艳张如青)361

    情至道: 西域“足身力”方与敦煌房方(陈明)366

    俄藏黑水城文献《辰龙麝保命丹》考释(张如青)378

    备急单验: 敦煌医药文献中的单药方(陈明)381

    敦煌书S.5598V中毗沙门天王奉宣神妙补心丸方浅探(李应存史正刚魏迎春)392

    敦煌遗书医方考(王春艳张如青)396

    俄藏黑水城医学文献《神仙方论》辑校考释(张如青汤晓龙)401

    黑水城出土3则偏头痛西夏文古医方考释(梁松涛)409

    西夏文治痢七方破译考释(汤晓龙刘景云张如青)412

    西夏文医方《敕赐紫苑丸》初探(段玉泉)427

    敦煌遗书中儿科医方阐述(郭嘉成)436

    从敦煌医药文献看古代民间兽药方的流传形式(彭馨胡翠华)439

    俄藏黑水城《敕赐紫苑丸》方考释(袁仁智潘文李盛华吕有强扈小健)442

    第五篇针灸

    唐人写绘《灸法图残卷》考(马继兴)447

    现存早的灸法专著——《敦煌古藏医灸法残卷》(洪武娌蔡景峰)457

    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火灸疗法》的研究(罗秉芬)463

    论敦煌针灸文献的学术价值(丛春雨)470

    敦煌遗书中的针灸文献(张侬)473

    敦煌《灸经图》残图及古穴的研究(张侬)476

    敦煌医学灸法特色(张侬)485

    试考“脚五舟”穴(刘红菊)487

    敦煌石窟《灸法图》特点及临床价值探讨(王天生)489

    跋敦煌本《帝堂经》(王杏林)493

    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研究(王杏林)498

    回鹘文《针灸图》及其与敦煌针灸文献之关联(杨富学张田芳)506

    第六篇五藏论

    传抄本《张仲景五脏论》及其与国外藏本的比较(陈永治)521

    《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研究: 伤寒药失落或改名之方拾遗(姜春华)526

    敦煌残卷医籍张仲景《五藏论》辨析(朱定华)528

    敦煌医学卷子《明堂五脏论》初探(朱定华)531

    敦煌张仲景《五脏论》残卷刍议(杜雨茂张喜奎)533

    敦煌卷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考(王淑民)536

    关于敦煌写本张仲景《五脏论》的作者与成书年代(李金田)540

    敦煌吐鲁番出土古本《五脏论》的考察(王淑民庞莎莎)543

    张仲景“四神汤”探源(谢盘根)549

    敦煌“大阳旦汤”与《金匮》阳旦汤关系考(牟慧琴)552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汤液经法》《伤寒杂病论》三书方剂关系的探讨(王淑民)554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五脏五行学说(李应东)558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首救急方析义(丛春雨)560

    以敦煌遗书《法要》探讨张仲景经方之源(张永文)563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味的五行归属辨识(梁永林李生财贾育新)566

    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钱超尘)569

    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首救诸劳损病方的现实意义(丛春雨)581

    敦煌写本《张仲景五藏论》有关对及方剂之探析(张辉张如青)584

    新发现ДX.01325V为敦煌《张仲景五脏论》又一写本(李应存)587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汤液经法》图试读(李具双)589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研究述评(宋春光)594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非藏经洞遗书考——从主体学术思想考察(田永衍)597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非藏经洞遗书考——从文本形式与文献关系考察(田永衍)602

    敦煌卷子《张仲景五脏论》研究概况与探析(史光伟王凯莉郭宏明梁永林)608

    《明堂五藏论》声训的相关研究(沈澍农)615

    第七篇、道养生及

    敦煌残卷阴毒病例《定风波》词讨论(苏宝刚)6

    论敦煌石窟艺术《经变画》中的情志因素与形象医学(丛春雨)625

    从敦煌遗物看汉代医药文化之西传(范新俊)629

    敦煌禅形象的气内涵(马周周)631

    敦煌藏经洞“神仙粥”及其食疗价值(王进玉)634

    敦煌“咏伤寒”词的医药学与民俗学价值(王振国)637

    敦煌壁画“形象医”的史贡献(丛春雨)640

    从敦煌遗书看医思想及其影响——兼评李约瑟的科观(盖建民)645

    敦煌道教医学考论(盖建民)652

    敦煌壁画与健身法(侯全福)659

    论醋在敦煌遗书、马王堆竹简古医方中的临床应用(丛春雨)660

    敦煌《养生诀》导读(侯全福)668

    敦煌写卷“患文”与医疗观(彭氏子)670

    敦煌“变文”的名诗(范新俊)676

    敦煌出土医书中有关女问题初探(刘少霞)677

    敦煌道教的世俗化之路——敦煌《发病书》研究(刘永明)683

    敦煌文书的用酒研究(曾海霞)698

    敦煌书P.3777《五辛文书》中之修身养生方录释(李应存史正刚魏迎春)702

    游走在巫、医之间——敦煌数术文献所见“天医”考论(张福慧陈于柱)705

    第八篇文献形制与校释

    几种龙门药方摹写校点本讹误举例——兼论几种相关敦煌医方卷子校点讹误(王家葵先静
    黄斌李国坤)711

    读《敦煌医全书》杂识(陈增岳)716

    《敦煌医全书》补识(陈增岳)719

    敦煌医学文献医方篇疑难字词考(沈澍农)721

    敦煌《备急单验药方卷》首次缀辑(王淑民)726

    四个英藏敦煌脉书残卷的缀辑研究(王淑民)728

    敦煌医药文献P.3596若干文字问题考(沈澍农)734

    S.202《伤寒论》写本校(王杏林许建平)740

    敦煌医药文献P.3596校(沈澍农)747

    敦煌医药卷子S.1467文献校(沈澍农)756

    敦煌本《伤寒论》校(王杏林)761

    敦煌文献《食疗本草》补校(刘敬林)768

    敦煌手抄医药卷子文字辨认方法例释(彭馨)772

    敦煌医药卷子S.1476校补(范崇峰)776

    敦煌医药卷子中的记音与俗音(彭馨)782

    关于俄藏敦煌文献ДX.2683、ДX.11074残片的定名(王杏林)785

    出版抄写书卷特点探赜——以敦煌医籍写本为例(王亚丽)788

    敦煌《帝堂经》残卷校释(王兴伊于业礼)792

    俄法两个敦煌卷子缀合与相关研究(沈澍农)799

    敦煌两件《本草经集注·序录》相关文书互勘举隅(于业礼段逸山)807

    《英藏敦煌医学文献图影与注疏》补正(汤伟)810

    文本误读与学术淆乱——以敦煌医药文献解读为中心(沈澍农)814

    法藏敦煌写本P.3960新校释(张如青)822


    附录828


    【前言】

    敦煌西域医学研究已历经,通过对敦煌西域医研究程的回顾,可知相关的研究论著及研究成果已相当丰富。当今正值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敦煌西域医学研究兴盛时期,回顾历史,对已往研究的成果进行收集、梳理、分类、编纂,必将对未来的敦煌西域医学研究、
    丝绸之路医药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启迪意义,这正是编纂出版此书的目的和意义。《敦煌西域医学文献研究荟萃》将1909年至21世纪初这一多来,丝绸之路医药文化及敦煌西域医学研究的成果进行穷尽搜集,尤其是将近现代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西域医药文献文物中的医经、本草、医方、针灸、养生等相关研究的成果,通过科学合理地筛选、分类、编纂,将来学者们对敦煌西域医学文献的研究菁华荟萃于一卷作充分展示,为敦煌西域医学研究的学者及丝绸之路医药文化的爱好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本书精选不同时间段、不同领域的相关学术161篇,以冀满足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敦煌西域医学及丝路医药文化的需求。分类上以研究内容为主要标准,并参考时代、作者、地域等因素。同时为了避免一家之言,本着学术争鸣的精神,选文尽可能公允不偏,让各种学术观点在此书中得以展现。本书搜集了罗振玉、王国维、罗福颐、范行准、赵燏黄、姜春华、马继兴、尚志钧等前辈学者珍贵的研究文章,以及当代中医学界及文史学界等诸方面学者的研究成果。按内容分为综概,医经,本草,医方,针灸,五藏论,、道养生及,文献形制与校释,凡8篇。各篇中的文章原则上以发布时间先后为序。

    其中“综概”篇是对敦煌西域医学进行综论概述研究,以及介绍各国所藏敦煌西域医学文献及研究概况。“医经”篇包括对敦煌出土的《内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脉经》等卷子的校勘,词语解释、学术特色等方面的研究,涉及某些具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本草”篇包括敦煌、吐鲁番出土的《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食疗本草》等本草文献的研究。“医方”篇内容包括综合及考注研究、治法、病与方药研究,汇集了对敦煌西域古医方多角度研究的成果。“针灸”篇主要包括研究《灸经图》《新集备急灸经》《帝堂经》等针灸经络文献的相关文章,以及介绍敦煌遗书中具有特色的针灸治疗方法。“五藏论”篇包括对敦煌《五藏》类献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展开的诸方面研究。“、道养生及”篇包括对敦煌出土的和道教文献方、养生、气功等内容的研究,以及敦煌洞窟壁画医卫生内容的研究。“文献形制与校释”篇包括对敦煌西域医学文献的文献形制、符号标识,文本释读、校点、校释,残卷(片)缀辑等方面的研究。

    敦煌西域医药文献的研究至今已逾,经过一代又一代学者的努力探索与辛勤耕耘,取得了丰富的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毋庸讳言,敦煌西域医药文献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与尚未解决的问题,张如青《丝绸之路医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18)、沈澍农《敦煌西域出土汉文医药文献综合研究》(2018)等文章中已详细指出,兹不赘述。正是由于这些不足与问题的存在,给后来的学者留下了深入研究与继续探索的空间。“鉴往知来,汲古开新”,年轻的学者们若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沿着前人的研究方向深入前行或另辟蹊径,持之以恒,则可推动敦煌西域医药文献研究不断前进,将来取得前人的成果亦可期。

    本书在编纂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心与支持,北京医大学钱超尘教授、南京医大学沈澍农教授特别惠寄各自的新作,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王进玉研究员寄来珍贵的敦煌图片,并在法国巴黎学术交流中向外国学者介绍了本书,还有中央民族大学罗秉芬教授、辽宁医大学梁茂新教授、陕西医大学杜雨茂教授等,都对本书的编纂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们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同时向给予本书关心和帮的各位学者和朋友们表达诚挚的谢意!

    张如青
    202年月


    【免费在线读】


    张如青,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上海医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所长,曾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文献学》主编。长期从事出土医学文献研究,医学史与医文化研究。参加医管理局科研课题1项,参加市局级科研课题多项。主编中医专著1部,参与编写中医著作,教材7部。发表中医学术30多篇,其中2篇获全国奖项。主持负责社科项目“简帛医学研究”。



    本书有几下几个特点值得一提:一是敦煌西域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尤其是吐鲁番、黑水城出土医学文书,因其文献语言众多,又多为古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破译困难,研究成果更为有限。将这些代表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整理、总结,对敦煌、西域研究人员与学子提供了参考与便利。二是本书收录的研究内容涉及多种中国传统民族医药学成果;又涉及多种外来医学,如古印度医学、阿拉伯医学、波斯医学等,研究这些医学如何融通并相互渗透,挖掘民族医学中的单验方及各种外治疗法,均对中国传统医学具有较大的贡献。三是保存及辑珍贵医学卷子的需要,如《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食疗本草》等,通过对出土古医书原文的整理研究,达到再现出土古医书原貌的目的,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手的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本书将1909年至21世纪初这100多年来,丝路医药文化及敦煌医学研究的成果进行全面搜集,尤其是将近现代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西域医药文献文物中的医经、本草、医方、针灸、养生等相关研究的成果,通过科学合理的筛选、分类、编纂,将来学者们对敦煌西域医学的研究菁华荟萃于一卷作充分展示,为敦煌西域医学研究的学者及丝绸之路医药文化的爱好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文献。本书收录了敦煌西域研究大家罗振玉、王国维、罗福颐、范行准的研究文章,以及当代中医学界及文史学界等诸方面研究学者的成果。按内容分为综概类,医经类,本草类,医方类,针灸类,五藏论类,、道养生及,文献形质与校释8篇。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