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山地冰川物质平衡和动力过程模拟9787030581327
  • 正版全新
    • 作者: 李忠勤 等著 | 李忠勤 等编 | 李忠勤 等译 | 李忠勤 等绘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忠勤 等著| 李忠勤 等编| 李忠勤 等译| 李忠勤 等绘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1-01
    • 字数:380000
    • 页数:260
    • 开本:16开
    • ISBN:9787030581327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 作者:李忠勤 等
    • 著:李忠勤 等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168.00
    • ISBN:9787030581327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9-0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9-01-01
    • 页数:260
    • 外部编号:120179341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序一

    序二

    前言

    章绪论1

    1.1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关键过程1

    1.2冰川动力过程研究路线2

    1.2.1参照冰川和同区域冰川3

    1.2.2冰川物质平衡模式4

    1..冰川动力学模式5

    1.2.4参照冰川与区域冰川尺度转换及区域冰川变化评估5

    1.3动力学模式所需参数和获取方法7

    1.3.1观测参数7

    1.3.2参数方案9

    1.4本书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9

    1.4.1前期研究形成的认知9

    1.4.2本书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10

    第2章参照冰川物质平衡观测与模拟11

    2.1物质平衡观测方法11

    2.1.1花杆/雪坑方法11

    2.1.2大地测量法12

    2.2物质平衡模型13

    2.2.1全分量能量平衡模型13

    2.2.2简化型能量平衡模型17

    2..度日模型18

    .天山乌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模拟案例解析20

    ..1数据来源20

    ..2度日模型模拟与验21

    ..简化型能量平衡模型模拟与验27

    2.4天山奎屯河51号冰川物质平衡观测与简化棋拟29

    2.4.1物质平衡观测研究29

    2.4.2物质平衡模拟31

    2.5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物质平衡模拟与重建32

    2.5.1数据来源32

    2.5.2物质平衡梯度变化与模拟33

    2.5.3冰面物质/能量平衡与模拟35

    2.5.4物质平衡重建39

    2.6青藏高原冬克玛底冰川物质平衡的观测与重建40

    2.6.1数据来源40

    2.6.2物质平衡梯度特征41

    2.6.3冰川物质平衡年际变化43

    2.6.4冰面物质/能量平衡43

    2.6.5冬克玛底冰川物质平衡重建44

    2.7云南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物质平衡特征49

    2.7.1冰川和观测资料49

    2.7.2物质平衡过程50

    2.7.3物质平衡梯度52

    2.7.4年物质平衡特征53

    2.8北极AustreLovenbreen冰川物质平衡观测与计算54

    2.8.1冰川和观测数据54

    2.8.2物质平衡插值计算及修正55

    2.8.3物质平衡野外观测改进58

    2.8.4物质平衡计算结果58

    2.8.5等值线与等高线法结果比较59

    第3章冰川物质平衡的大地测墨和关键影响因子60

    3.1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在物质平衡观测中的应用60

    3.1.1仪器介绍60

    3.1.2月尺度物质平衡观测61

    3.1.3累积物质平衡数据验65

    3.2大地测量法对冰川学法物质平衡的验69

    3.2.1资料来源69

    3.2.2冰川厚度变化70

    3..两种方法的物质平衡比较71

    3.2.4误差分析72

    3.3冰川反照率时空变化及其与物质平衡的关系72

    3.3.1冰川反照率时空特征研究73

    3.3.2影响冰川反照率变化的主要因素75

    3.3.3冰川反照率与物质平衡76

    3.4吸光物质及其对冰川消融的影响77

    3.4.1全球冰川雪冰中黑碳含量的时空变化77

    3.4.2中国西部冰川吸光物质的时空分布78

    3.4.3吸光物质的雪冰反照率效应及其辐强迫80

    3.4.4吸光物质对冰川消融的定量评估81

    3.5大气0℃层高度对物质平衡的影响81

    3.5.1大气OoC层高度81

    3.5.2大气OoC层高度与地面气温的关系82

    3.5.3大气OoC层高度与冰川物质平衡的关系84

    第4章冰川变化动力学模拟预测和控制因素86

    4.1引言86

    4.1.1研究冰川概况86

    4.1.2动力学模式种类88

    4.2模型构建88

    4.2.1全分量冰流模型89

    4.2.2高阶冰流模型90

    4..浅冰近似冰流模型91

    4.3模型数据92

    4.3.1乌源1号冰川数据93

    4.3.2托木尔青冰滩72号冰川数据93

    4.3.3哈密庙尔沟冰帽数据95

    4.3.4祁连山十一冰川数据96

    4.4预测结果与讨论98

    4.4.1气候变化情录98

    4.4.2乌源1号冰川98

    4.4.3托木尔青冰滩72号冰川100

    4.4.4哈密庙尔沟冰帽102

    4.4.5祁连山十一冰川104

    4.5冰川未来变化及其控制因素108

    4.5.1冰川消亡时间及其控制因素108

    4.5.2变化过程与控制要素109

    4.5.3不同气候情景和降水变化对冰川的影响112

    4.5.4冰川面积、体积和长度的关系114

    4.5.5与国外冰川对比115

    第5章冰川厚度、温度和速度热一动力学过程模拟119

    5.1山地冰川厚度模拟119

    5.1.1模型构建119

    5.1.2模型应用122

    5.1.3结果讨论和分析126

    5.2老虎沟12号冰川温度和运动速度模拟130

    5.2.1数据来源132

    5.2.2模型介绍135

    5..模型的实验136

    5.2.4模拟实验结果和讨论138

    5.3冬克玛底冰川温度和运动速度模拟143

    5.3.1数据来源143

    5.3.2结果与讨论145

    第6章中国西北地区冰川变化及其影响评估148

    6.1阿尔泰山地区冰川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148

    6.1.1冰川概况148

    6.1.2冰川近期变化150

    6.1.3冰川未来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152

    6.2天山地区冰川变化及对水资源的影响153

    6.2.1冰川概况153

    6.2.2冰川未来变化预估154

    6..塔里木河流域155

    6.2.4伊犁河流域157

    6.2.5天山北麓诸河158

    6.2.6东疆盆地水系160

    6.3祁连山地区冰川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162

    6.3.1冰川概况162

    6.3.2典型流域冰川变化及其对水资源影晌165

    第7章全球冰川时空变化168

    7.1引言168

    7.2全球参照冰川物质平衡变化169

    7.2.1资料来源169

    7.2.2年际和累积物质平衡变化172

    7..物质平衡10年代际变化173

    7.2.4物质平衡空间变化173

    7.3中国境内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与全球冰川对比175

    7.3.1资料来源175

    7.3.2年际和累积物质平衡变化175

    7.3.3物质平衡10年代际变化176

    7.3.4与全球参照冰川物质平衡对比176

    7.3.5冰川加速消融机理179

    7.4全球不同区域参照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影响因素180

    7.4.1高加索与中东地区180

    7.4.2南安第斯地区181

    7.4.3斯堪的纳维亚地区182

    7.4.4欧洲巾部地区183

    7.4.5阿地区183

    7.4.6亚洲北部地区184

    7.4.7加拿大北极北部地区185

    7.4.8北美西部185

    7.4.9亚洲巾部地区186

    7.4.10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地区187

    7.4.11中国西部地区187

    7.5全球冰川末端变化189

    7.5.1资料来源189

    7.5.2山地冰川1535年以来末端变化190

    7.5.3中国冰川末端变化192

    7.6全球冰川面积变化193

    7.6.1总体变化193

    7.6.2全球不同区域冰川分布及变化194

    第8章结论与展望206

    8.1山地冰川变化关键过程和模拟研究架构206

    8.1.1冰川物质平衡和动力过程206

    8.1.2冰川动力过程研究路线206

    8.1.3劫力学模式所需参数和获取方法206

    8.1.4动力学模型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207

    8.2冰川物质平衡的观测与模拟207

    8.2.1简化物质/能量平衡模式207

    8.2.2中国境内参照冰川物质平衡观测、模拟与重建207

    8..北极地区参照冰川物质平衡观测和计算方案207

    8.3冰川物质平衡观测新方法和关键影响因子208

    8.3.1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在物质平衡观测中的应用208

    8.3.2物质平衡的关键影响因子208

    8.4冰川变化的动力学模拟预测和控制因素209

    8.4.1模型构建209

    8.4.2预测结果210

    8.4.3控制要素210

    8.4.4结论210

    8.5冰川厚度和热一动力学过程模拟211

    8.5.1冰川厚度模拟方法211

    8.5.2冰川运动速度和温度场模拟211

    8.6中国西北地区冰川变化及其影响评估212

    8.6.1过去的冰川变化212

    8.6.2冰川未来变化预估212

    8.6.3冰川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212

    8.7全球冰川时空变化213

    8.7.1全球参照冰川物质变化213

    8.7.2全球冰川末端和面积变化213

    8.8研究展望214

    参考文献215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