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古巴唐人9787305251665
  • 正版全新
    • 作者: 刘博智 口述、摄影,黄丽平 编撰著 | 刘博智 口述、摄影,黄丽平 编撰编 | 刘博智 口述、摄影,黄丽平 编撰译 | 刘博智 口述、摄影,黄丽平 编撰绘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博智 口述、摄影,黄丽平 编撰著| 刘博智 口述、摄影,黄丽平 编撰编| 刘博智 口述、摄影,黄丽平 编撰译| 刘博智 口述、摄影,黄丽平 编撰绘
    •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78000
    • 页数:240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5251665
    • 版权提供: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刘博智 口述、摄影,黄丽平 编撰
    • 著:刘博智 口述、摄影,黄丽平 编撰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198.00
    • ISBN:9787305251665
    •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10-01
    • 页数:240
    • 外部编号:120274200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序言

    引子

    01 没有唐人的唐人街

    02 卖到古巴的猪仔

    03 寻骨

    04 阿今犹在

    05 在家只能唐话

    06 白人粤剧花旦何秋兰

    07 相信能在古巴找到唐人

    08 “不离开家,不然我会死”

    09 唐人芒比: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逃兵,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叛徒

    10 古巴洪门:忠诚救国、义气团结、侠义除奸

    11 中华总会馆:国民外交,善善从长

    12 “我们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插到了中华会馆楼上”

    13 《光华报》和它的位主编

    14 张汇款单

    15 “大家需合力才能生存”

    16 此后再华移入古巴

    17 魂兮来嚮

    18 还乡是一生的礼物

    尾声

    参考文献

    后记


    【免费在线读】


    刘博智,1971年就读于布鲁克斯摄影学院,并于1975年取得士学;1977年在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取得硕士,同年开始在堪萨斯大学教授摄影。现为堪萨斯大学荣休教授。出版摄影集《再梦金山》《流动中国》《南国细节》等。

    黄丽平,现任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馆长。


    【媒体评论】

    每拍一张照片就是在问一个问题,这是刘博智摄影的出发点。他是拿着相机去询问,这样做很有带动效果,很朴实,很直接。在大部分情况下,个人是很渺小的,我们的历史总是在做宏大叙事,讲伟大人物,却看不到一个一个的人,而刘博智通过他的各种好奇和询问,关注到每一个对象的个人问题,而这种个人观察也能成为一座宏伟的纪念碑。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博智更像一位历史学家,只是他撰写历史的方式不是文字,而是活生生的镜头,以及镜头里可怜又富于尊严的人们。

    ——杨小彦 中山大学教授

    刘博智的作品里有一种可以称为“志”的东西,他可以透过一些表象看到社会文化方面的大问题——具体到家庭制度、族群关系、经济行为、谋生方式、社会组织、政治结构、信仰、习俗、技艺等。书中这些很少被人关注的古巴唐人,是“压在无数海外华人成功神话下底层的一群”。所以,我并不把刘博智的书当摄影集来读,而更愿意看作是具有弱势群体人文关怀特征的人类学视觉表达作品,是一部关于海外移民的影像民族志。

    ——邓启耀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荣休教授

    刘博智是一个摄影家,他的专业母语是摄影。他掌握了摄影这样一种跨越国界和种族的视觉语言方式,得以较为成功地记录和传播人类的离散经验。他以经典人文抓拍手法呈现的古巴华裔的艰难生活,兼具人类学与民族志拍摄的特点,并结合口述访谈、文献(老照片、遗物、文件票据)采集等手法,为日趋调零的“古巴唐人”这个族群做了尽可能详尽的刻画。

    ——顾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摄影评论家

    “我的传统就是我的血”,这是对刘老师整个艺术实践准确的理解。他可能从来不是一个的人类家或史学家,也不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做口述史的人,但我恰恰被他在现场的那种的行 为逻辑、情、血,还有他自己一系列的经历吸引了。他的作品可以被称为一种在全球流动的层的现代华人史。

    ——蔡涛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



    本书以刘博智先生古巴唐人影像为线索,叙述古巴华侨移民史,记录现存古巴老侨与华裔后代的生存状况。

    自从1847年6月3日,一艘西班牙快速帆船载着批来自福建厦门的206名契约劳工登陆哈瓦那,中国人移民古巴的史册翻开了首页。160多年来,究竟一共有多少中国人来到这个遥远的岛国,谁也说不清。据资料显示,光是1847-1874的20多年间,被贩卖到古巴的华工就达14.3万多人,占当时古巴人口的1/10。在20世纪上半叶自由移民高峰时期,古巴的华侨华人曾达20万之众,哈瓦那成为美洲仅次于纽约、三藩市的华人区。当时,连三线城市、居民只有三万人的大萨瓜(华人音译“大沙华”),竟也聚居着华侨1000多人。中国移民可不是等闲之辈,历经两三个月海上航行的颠簸与折磨而能活着到达万里之外的彼岸者,必是身强力健、意志坚毅的壮汉。他们给予古巴何等的贡献,可想而知。

    国际著名摄影家刘博智教授的敬业、执著和毅力叫人敬佩;其艺术眼光的独到和艺术技巧的圆熟,令人激赏。他到过30多个和地区拍摄华侨华人,前些年又克服重重困难,深入古巴首都和内地城镇,深入到老侨和混血华裔中,拍摄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纪实作品。刘博智作品中的每一个人像,每一件文物,每一个场面,都以具体而微的生动细节,让人形象地感知古巴华侨的生存状态及其人生沧桑。

    细心的读者不难从中读到往昔繁荣的古巴华埠正在陨落,曾经辉煌的古巴华侨史即将落下帷幕,饱经风霜的批老侨民将在古巴大地上消失。


    【内容简介】


    地处加勒比海北部、西印度洋上的岛国古巴,竟然有“唐人”!

    他们究竟是风光一时的“移民”,还是颠沛一世的“遗民”?

    “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掀开尘封的家书,凝视他们家中带着中国“文化基因”的老物件与来自非洲、西班牙的文化摆饰并置一室,甚至直面暴露在阳光底下的皑皑白骨,他们究竟是已经融入当地社会的“民”,还是无奈地遗失了故土身份的“氓”?

    “人为何要离乡?”这是刘博智一生的追问。他用尽半生,上下求索,跟踪拍摄和他样散在世界各地,背负着身份困惑并寻求文化认同的海外华人。

    耗时十年拍摄、记录这个“古巴唐人”的故事,他已经找到了?

    这是一部海外华人的“影像民族志”。从他们的生活中可以找寻中华文化的符号,从他们的故事中可以发现华人格的坚毅。

    刘博智先生10年来拍摄了上千幅古巴影像,试图从古巴唐人的起居生活和个人故事中,探寻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与文化依归。

    刘博智镜头下的古巴唐人,不仅是当年漂洋过海的华人和华人后裔,也包括了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华人血统的混血华人,甚至还有完全没有华人血统,仅仅是华人收养、在中华文化滋养中成长的后代。他们因华人的文化身份,了亲缘血统,认定自己是华人,并传承汉字、粤语、粤剧等中华文化和精神信仰。

    这些摄影作品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捕获了观者的心。作者还书写了作品背后的人物故事,梳理了漂泊古巴的历史原因,整理了1纪中后期起广东沿海大量华人出海谋生的历史背景,记录了艰辛的海外生活经历以及滋养国内家眷的平实故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