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中国文学发展史(全2册)9787100115872
  • 正版全新
    • 作者: 刘大杰著 | 刘大杰编 | 刘大杰译 | 刘大杰绘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15-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大杰著| 刘大杰编| 刘大杰译| 刘大杰绘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15-12-01
    • 版次:1
    • 印次:2
    • 页数:1168
    • 开本:32开
    • ISBN:9787100115872
    • 版权提供:商务印书馆
    • 作者:刘大杰
    • 著:刘大杰
    • 装帧:平装
    • 印次:2
    • 定价:185.00
    • ISBN:9787100115872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5-12-01
    • 页数:1168
    • 外部编号:120270476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自序

    上卷

    章 殷商社会与巫术文学

    一 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与原始文学的状况

    二 《周易》与巫术文学

    第二章 周诗发展的趋势

    一 《诗经》时代的社会形态

    二 《诗经》与乐舞的关系

    三 宗教诗的产生

    四 宗教诗的演进

    五 社会诗的产生

    六 抒情诗

    七 余论

    第三章 诗的衰落与散文的勃兴

    一 散文兴起的原因

    二 历史散文

    三 哲理散文

    第四章 南方的新兴文学

    一 《楚辞》的产生及其特质

    二 《九歌》

    三 屈原及其作品

    四 宋玉

    第五章 秦代文学

    一 秦民族文学的发展及其特

    二 荀子的赋

    三 李斯的铭

    第六章 汉赋的发展及其流变

    一 汉赋兴盛的原因

    二 汉赋的特质

    三 汉赋发展的趋势

    四 汉赋的演变

    第七章 汉代的诗歌

    一 绪论

    二 乐府中的民歌

    三 五言诗的成长

    四 古诗十九首

    五 叙事诗

    第八章 魏晋时代的文思

    一 魏晋文学的社会环境

    二 文学理论的建设

    三 魏晋文学的浪漫

    四 魏晋的神怪小说

    ……

    第九章 魏晋诗人

    第十章 南北朝与隋代的文学趋势

    十章 南北朝与隋代的民歌及诗人

    第十二章 唐代文学的新发展

    第十三章 初唐的诗坛

    第十四章 浪漫诗的产生与全盛

    第十五章 社会诗的兴衰与唯美诗的复活

    下卷

    第十六章 晚唐五代的词

    第十七章 宋代的文学环境与文学思想

    第十八章 北宋的词

    第十九章 南宋的词

    第二十章 宋代的诗

    第二十一章 宋代的小说与戏曲

    第二十二章 元代的散曲

    第二十三章 元代的杂剧

    第二十四章 明代的文学思想

    第二十五章 明代的戏曲

    第二十六章 明代的小说

    第二十七章 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第二十八章 清代文学在中国文学目前的地位

    第二十九章 清代的诗歌与词曲

    第三十章 清代的小说

    刘大杰生平简述 潘峰

    刘大杰(1904-1977),中国有名文学家、作家、翻译家。笔名湘君,湖南岳阳人。1919年考取湖北武昌旅鄂中学,1922年考入武昌高师中文系(后改称武汉大学),有名师黄侃、胡小石、郁达夫执教。尝与胡云翼等学友创办艺林社。1925年,随郁达夫来上海,加入创造社,并结识了郭沫若、田汉和成仿吾。1926年经郁达夫资赴日留学,1927年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在英德文学专家小铃寅二指导下专攻欧美文学,并获硕士。1930年学成回国,受聘上海大东书局编辑。1931年任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1933年在上海大夏大学等校兼课,1935年任四川大学教授和中文系主任,1937年返沪探亲,值抗战爆发,困居上海8年,拒绝了宪队邀其担任日语学校校长的聘请,专心撰写《中国文学发展史》和《魏晋思想论》,两书均由中华书局出版。抗战胜利后任上海临时大学文法科主任,1946年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和中文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系代理主任,文学教研组组长。还曾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代表,第四届上海代表团副团长,上海市政协,全国文联,中农工主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员,中作协会上海分会副,《收获》、《文学评论》、《上海文学》等杂志编委,《辞海》副主编、编委兼分科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主编。1965年在上海西郊宾馆受到亲切接见,长谈数小时。去世前曾写长信给刘大杰。致刘大杰所有信札现保存于中央文献馆。1977年11月26日,刘大杰在上海病逝,享年73岁。代表作有《中国文学发展史》、《魏晋思想论》、《红楼梦的思想与人物》。作品有《渺茫的西南风》、《女儿》、《昨日之花》、《她病了》、《黄鹤楼头》、《春波楼诗词》、《寒鸦集》、《刘大杰古典文学选集》等。翻译作品有《野的呼唤》、《孩子的心》、《走向十字街头》、《高加索的囚人》、《迷途》、《狂人与死女》、《柘榴石的手钏》等。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