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余家菊义教育学研究9787520399890
  • 正版全新
    • 作者: 吴洪成 等著 | 吴洪成 等编 | 吴洪成 等译 | 吴洪成 等绘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吴洪成 等著| 吴洪成 等编| 吴洪成 等译| 吴洪成 等绘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78000
    • 页数:288
    • 开本:16开
    • ISBN:9787520399890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吴洪成 等
    • 著:吴洪成 等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99.00
    • ISBN:9787520399890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3-01
    • 页数:288
    • 外部编号:120265148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余家菊义教育学产生的历史场域

    节 西方义教育思潮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一 西方义教育思潮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 西方各国及日本义教育思想述要

    三 西方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节 义教育学的儒学思想因素

    一 “忠恕”与“仁爱”观

    二 人论与教育

    三 中庸之道

    第三节 中国近代义教育思潮的嬗变

    一 清末义教育思想之缘起

    二 民国初期的相对义教育观

    第四节 民国时期义教育运动与义教育思想

    一 义教育运动

    二 义派义教育思想主要内容概述

    第二章 余家菊的生平活动与义教育学的形成

    节 求学岁月

    一 国内求学

    二 国外求学

    第二节 少年中国学会的干将

    第三节 任职大学教职及从事教育学术探究

    第四节 余家菊义教育学理论概述

    一 义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 义教育学的内涵

    三 义教育学的基本主张

    第三章 余家菊义教育学的代表作

    节 《义教育学》

    一 政策篇之收回教育权

    二 训育篇

    三 课程篇

    四 尚武篇

    五 师资篇

    第二节 《乡村教育通论》

    一 乡村教育运动的背景

    二 乡村教育的目的

    三 乡村各级教育

    第三节 《师范教育》

    一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回溯

    二 中国师范教育的方向

    第四章 余家菊义教育学理论建构(上篇)

    节 教育本质论

    一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二 教育的社会属主要是上层建筑

    三 教育的社会制约

    四 教育的相对独立

    第二节 教育目的论

    一 何为教育目的

    二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三 余家菊教育目的观

    四 义教育目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教育功能论

    一 教育的社会功能

    二 教育的个体功能

    第五章 余家菊义教育学理论建构(中篇)

    节 道德教育论

    一 道德教育的多方面作用

    二 民族道德的诠释

    三 余家菊道德教育论的思考

    第二节 教学论

    一 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本质

    二 活动教学及教学方法

    三 经验与教学

    四 课程与教学

    五 西方学习理论的介绍与现代教学研究法的探讨

    六 教师的培养

    第三节 教育管理论

    一 收回教育权

    二 管理育

    三 教育管理的专业化

    第六章 余家菊义教育学理论建构(下篇)

    节 师范教育论

    一 师范教育的对象

    二 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三 教师的任职资格

    四 师范教育的体制

    五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六 余家菊师范教育论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乡村教育论

    一 乡村教育运动中的余家菊

    二 乡村教育的理论构建

    三 《乡村教育通论》的乡村教育学说

    四 余家菊乡村教育论的贡献

    参考文献

    后记

    吴洪成,男,1963年生,河北大学二级教授。1991年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师从我国当代有名教育史学家陈学恂先生,硕博连读六年;后任西南大学教育院史文化学院任教授、博导,人文教育系主任等职;2004年调入河北大学教育学院,任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思想文化史。著有《中国教育史研究》(共三册)、《不朽的人生,辉煌的教育成就——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小学教育史》《教育开发西南——卢作孚的事业与思想》《血与火的民族抗争——日本侵华时期沦陷区奴化教育史纲》《重庆教育史——从巴国到清代研究书系》(共四本)、《晚清中国教师史》《河北书院史》《教育科研问题史》《杨贤江教育学》《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制度史研究》等著作。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