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中国心灵哲学论稿9787030647177
  • 正版全新
    • 作者: 高新民,邢起龙,杨足仪著 | 高新民,邢起龙,杨足仪编 | 高新民,邢起龙,杨足仪译 | 高新民,邢起龙,杨足仪绘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高新民,邢起龙,杨足仪著| 高新民,邢起龙,杨足仪编| 高新民,邢起龙,杨足仪译| 高新民,邢起龙,杨足仪绘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990000
    • 页数:1004
    • 开本:B5
    • ISBN:9787030647177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 作者:高新民,邢起龙,杨足仪
    • 著:高新民,邢起龙,杨足仪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298.00
    • ISBN:9787030647177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开本:B5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0-04-01
    • 页数:1004
    • 外部编号:120206585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总序 i

    前言 iii

    篇 中国心灵哲学的一般问题

    章 中国心灵哲学的动机、形态与特质 3

    节 “心”的概念的复杂 3

    第二节 “心”的特殊地位:圣人千言万语不出一个“心”字 11

    第三节 中国哲学围绕“心”的理论创造 16

    第四节 中国心灵哲学的合法问题

    第五节 中国心灵哲学的动机与形态 28

    第六节 中国心灵哲学的特质 39

    第二章 中国的民间心理学 49

    节 西方的民间心理学及其研究 50

    第二节 中国的民间心理学的内容与特点 56

    第三节 中国心理语言及其隐含的心灵观 67

    第三章 中国特色的“自然化”与心灵哲学的开端 79

    节 心灵哲学的划界标准与“自然化” 79

    第二节 中国理论化心灵哲学的开端 84

    第三节 中国心灵哲学自然化的理论基础 96

    第四节 “魂魄”等心理概念的自然化 114

    第二篇 求真心灵哲学

    第四章 心理语言的语义学与心理的“地理大发现” 133

    节 描述心理学与心理语言的语义学 134

    第二节 从汉字创制看古圣对心理地理学的认识 138

    第三节 古书的心理语词及其所隐含的心理构想 151

    第四节 重要心理语词考释 172

    第五章 心理多主论:心、魂、魄 180

    节 “狭义心”论及其分类理论 181

    第二节 魂魄论 228

    第六章 心理多主论:气、精、神 241

    节 “气”及其心灵哲学意义 241

    第二节 “精”及其心灵哲学意义 250

    第三节 “神”及其心灵哲学意义 254

    第七章 多主关系与心理结构图景 268

    节 “灵”和“精神” 268

    第二节 多主体之间的关系 274

    第三节 多主体论视野下的心理结构论 283

    第八章 心的生灭与鬼神问题 299

    节 心的起源 299

    第二节 心的转化与灭除 313

    第三节 鬼神问题 326

    第九章 心、、情:中国心灵哲学切入心理本质研究的独特进路 345

    节 心研究的动机与意义 345

    第二节 “”的法考释 350

    第三节 从关系上看“” 369

    第四节 心论 379

    第五节 的妙 396

    第六节 情与 401

    第七节 情与做人 412

    第十章 一元论与多元论结合基础上的心身关系论 420

    节 人体的多元透析 421

    第二节 儒家的心身关系论 427

    第三节 道家、道教的心身关系论 439

    第四节 心身的“非线”关系 451

    第五节 心身的本原追问与整体论人体观 456

    十章 天赋心理与意向 463

    节 天赋问题与心理结构论 463

    第二节 意向问题 483

    第十二章 自我与心灵的自我认知 513

    节 有我—无我问题 514

    第二节 心灵的自我认识问题 524

    第三篇 价值心灵哲学

    第十三章 儒家的治心探究及其心灵哲学意义 544

    节 “人作之意”的解释学问题 544

    第二节 早期儒家的圣心理哲学奠基 553

    第三节 理学论心与成圣 565

    第四节 **:儒家价值心灵哲学的集大成 580

    第五节 王夫之和戴震:圣心剖析与克念作圣 601

    第十四章 道家:圣人“摄心以” 610

    节 《黄帝内经》:心灵转化实即复其本然 612

    第二节 《老子》:圣人在于“被褐而怀玉” 614

    第三节 关尹子、列子、亢仓子:摄心以 622

    第四节 《管子》:治心的关键是反其 632

    第五节 庄子:“四六”心理与心灵转化 641

    第六节 《淮南子》与王充:治心在于返 652

    第七节 魏晋玄学的圣心理学贡献 661

    第十五章 道教:了心为本与治心之学 668

    节 上清派:人禀道气而生,养生贵在崇本息末 669

    第二节 神仙道教:长生诀在无心,不在富贵 678

    第三节 重玄学:治心成圣只需“复” 688

    第四节 丹道:炼丹即炼精气神,即心灵转化 698

    第五节 小结与思考:道教价值心灵哲学探讨中的求真意义 7

    第十六章 中西思想交融中的“接着讲” 729

    节 谭嗣同、章太炎和梁启超:会通群哲心法、深究“治心之学” 730

    第二节 梁漱溟和贺麟:“心当于生中求”与“新**” 759

    第三节 钱穆对“安心之学”的探赜索隐 780

    第四节 唐君毅、牟宗三和徐复观:圣贤人格自狂狷入与情欲安顿 807

    第四篇 中国心灵哲学的扩充

    第十七章 藏传对心灵哲学的契理契机的发展 843

    节 密教的心灵哲学意趣与基本概念 845

    第二节 多元构成的身体结构学 861

    第三节 超二元与心身关系理论 883

    第四节 成之法实即“心成就法” 893

    第十八章 汉传对心灵哲学的创造阐发 904

    节 心灵哲学与解释学 904

    第二节 心的分析 916

    第三节 心之“大体” 931

    第四节 真心的存在方式:自在与显现存在 943

    第五节 心之“大相”与“大用” 960

    第六节 心灵转化与成圣成凡之奥秘 969

    第十九章 竹简文献中的心灵哲学:以楚地儒简为例 983

    节 儒简心灵哲学研究述评 984

    第二节 儒简心灵哲学之反观 989

    后记 1005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