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十二题9787503564703
  • 正版全新
    • 作者: 李雅云 等著 | 李雅云 等编 | 李雅云 等译 | 李雅云 等绘
    • 出版社: 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雅云 等著| 李雅云 等编| 李雅云 等译| 李雅云 等绘
    • 出版社: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15000
    • 页数:340
    • 开本:16开
    • ISBN:9787503564703
    • 版权提供:中央党校出版社
    • 作者:李雅云 等
    • 著:李雅云 等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68.00
    • ISBN:9787503564703
    • 出版社:中央校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0-04-01
    • 页数:340
    • 外部编号:120207206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理念基础 1

    一、生态文明对环境法治提出崭新要求 1

    二、现代法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回应 3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法律体系 3

    (二)环境法: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法律武器 8

    三、我国环境法治存在的突出问题 9

    (一)环境法治理念仍有偏差 9

    (二)环境责任较为薄弱 10

    (三)环境法的实施仍然偏软 10

    (四)环境司法救济仍然乏力 10

    (五)环境的公众参与较为有限 11

    四、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的若干重点问题 11

    (一)提高环境质量:良法善治的前提 11

    (二)强化的环境责任:环境法治的首要问题 12

    (三)强化环境法的实施:环境法治的核心问题 13

    (四)强化司法救济:环境法治的重要保障 13

    (五)强化社会共治:环境法治的社会基础 14

    第二章生态环境治理的法治思考 16

    一、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的发展趋势 17

    (一)人类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 17

    (二)生态从零散迈向体系 18

    (三)环境执法从无力迈向严格 19

    (四)环境司法从被动迈向能动 20

    (五)环境守法主体从单一迈向多元 21

    二、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生态轻刑化、威慑力不够

    (二)生态执法区域化、协同不够 24

    (三)生态司法形式化、不够 24

    (四)生态守法被动化,自觉不够 26

    三、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的若干思路 26

    (一)牵住牛鼻子,真正落实地方的环境保护责任 27

    (二)打开新路,进一步加大社会公众的环保力量 28

    (三)加强监管,打造生态环境执法严格城市 28

    第三章环境问责制研究 29

    一、环境责任的法理分析 29

    (一)环境责任的相关概念阐述 29

    (二)完善环境责任的现实价值 30

    二、环境问责制的理论阐述 32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32

    (二)问责制的理论依据 34

    (三)环境问责制产生的动因 37

    (四)问责制与审计的关系 38

    (五)环境审计的产生和价值 39

    三、环境问责制在我国环保法中的缺失 40

    (一)环境问责理念的缺失 40

    (二)环境责任相关法律规定不足 41

    (三)环境问责机制有效不足 43

    四、域外环境责任实现机制的比较研究 47

    (一)域外环境责任实现机制 47

    (二)域外环境问责机制的启示 50

    五、完善环境问责机制的法治途径 51

    (一)强化环境问责的观念基础 51

    (二)加强环境责任 52

    (三)构建环境责任多元问责机制 54

    (四)健全环境审计机制 58

    (五)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60

    (六)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61

    六、结论 61

    第四章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离任审计的法治化 63

    一、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离任审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 63

    (一)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的概念 63

    (二)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离任审计的概念 64

    (三)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离任审计的理论分析 65

    二、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离任审计的机制 66

    (一)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离任审计的主客体 67

    (二)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离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68

    (三)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离任审计的运行机制 72

    三、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离任审计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74

    (一)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离任审计的重要意义 74

    (二)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离任审计的现状 76

    (三)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离任审计面临的挑战 77

    四、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离任审计的实施路径 81

    (一)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离任审计的法律制度 81

    (二)构建科学的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离任审计体系 83

    (三)完善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离任审计的责任追究机制 89

    (四)构建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93

    五、结语 97

    第五章社会参与和环境共治 99

    一、社会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意义 99

    (一)环境共治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99

    (二)社会参与是环境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 100

    二、从环境“一元独治”到“多元共治”的转变 102

    (一)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与环境危机 102

    (二)环境“多元共治”在我国的实践及现状 103

    三、环境共治中的公众参与及域外经验 104

    (一)环境权是公众参与环境共治的法律基础 104

    (二)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主要方式 105

    (三)公众参与环境共治的域外经验与启示 106

    四、进一步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对策 109

    (一)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09

    (二)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111

    (三)探索适合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112

    五、结语 114

    第六章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建设 115

    一、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的发展进程 115

    (一)生态环境监管中央政策不断升级 116

    (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117

    (三)生态环境监管机构职能整合强化 119

    (四)生态环境监管模式多元综合发展 121

    二、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的现有问题 1

    (一)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1

    (二)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亟待提高 125

    (三)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尚需深化 126

    (四)生态环境社会共治仍然不足 128

    三、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建设的域外经验 129

    (一)美国 129

    (二)日本 131

    (三)德国 133

    四、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的完善路径 135

    (一)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 135

    (二)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 136

    (三)推进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深化改革 137

    (四)创新生态环境多元共治监管模式 139

    第七章治理大气污染的财税体制建构 141

    一、公共预算与控权型大气环境治理 141

    (一)环保预算收支的控制 142

    (二)环保预算过程的刚约束 148

    (三)环保预算结果的绩效评价 155

    (四)环保预算流程的民主参与 158

    二、税制改革与激励型大气环境治理 160

    (一)环保税的直接规制 160

    (二)生态化税制的间接引导 170

    (三)优惠奖补的制度回馈 175

    三、地方财政与自主型大气环境治理 178

    (一)地方财政自主的权力赋予 179

    (二)地方财力保障的制度改进 180

    四、财政监督与监管型大气环境治理 181

    第八章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187

    ——从雾霾治理切入 187

    一、生态治理之困境——从雾霾治理切入 187

    (一)地方区际协同问题 188

    (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博弈 189

    (三)就业问题和生态治理之间的矛盾 189

    (四)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 190

    二、生态治理现代化之逻辑成 191

    (一)内部的现代化与法治 192

    (二)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192

    (三)公民之间的关系危机 193

    三、中国生态治理现代化之现实路径 193

    (一)关系的现代化与法治化 193

    (二)与公民利益平衡机制 194

    (三)企业、公民之间的关系平衡问题 195

    第九章大气污染治理的“兰州经验” 196

    ——环境治理的理论考察与实效分析 196

    一、“兰州经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196

    (一)当前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难题 197

    (二)“兰州经验”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经验 197

    二、“兰州经验”体现了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199

    (一)“兰州经验”体现了治理公共 200

    (二) “兰州经验”体现了治理共治 200

    (三)“兰州经验”体现了治理有效 201

    三、“兰州经验”中值得关注的若干核心要素 202

    (一) 在环境治理领域构建了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202

    (二)努力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环境管理之中 202

    (三)以坚强的执行力确保工作实效 204

    (四)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广泛的社会参与 206

    四、结语 206

    第十章生态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 208

    ——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切入 208

    一、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介绍及选择原因 208

    (一)事情经过 208

    (二)选择原因 209

    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应对中凸显的问题 209

    (一)应急预案粗糙 209

    (二)组织间不协调 210

    (三)舆论引导无力 211

    三、生态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212

    (一)准备充分的应急预案 212

    (二)建立联动的组织体系 213

    (三)信息传导与舆论引导 215

    十章我国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 217

    一、引言 217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217

    (二)文献综述 219

    (三)研究的内容 221

    二、排污权交易的基本理论 221

    (一)排污权交易的概念 221

    (二)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基础 2

    (三)排污权交易的模式 225

    三、排污权交易法律关系 228

    (一)排污权交易法律关系的含义 228

    (二)排污权交易法律关系的特征 228

    (三)排污权交易法律关系的主体 0

    (四)排污权交易法律关系的客体 0

    (五)排污权交易法律关系的主要内容 1

    四、我国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 2

    (一)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实践 2

    (二)典型试点省市案例分析 4

    (三)我国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内涵

    五、我国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245

    (一)排污权交易法律体系不完善 245

    (二)排污总量控制困难 247

    (三)排污权初始分配不公 247

    (四)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不活跃 247

    (五)排污权交易的监管处罚机制不健全 249

    六、我国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建设构想 250

    (一)完善法律规范体系 250

    (二)合理控制总量 253

    (三)构建排污权交易一级市场法律制度 253

    (四)构建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法律制度 254

    (五)构建排污权交易法律责任制度 255

    (六)建设排污监测制度 257

    (七)理顺排污权交易与环境税的关系 257

    (八)建设排污权交易衍生市场 259

    七、结语 261

    第十二章我国环保信用体系建设的法治化研究 262

    一、绪论 262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62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263

    二、我国环保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之描述 266

    (一)环保信用体系和环保信用体系法治化的概念 266

    (二)环保信用体系建设的必和实意义 268

    (三)我国环保信用体系法治建设的成就 271

    三、环保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之理论解析 276

    (一)环保信用体系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 276

    (二)环保信用体系法治建设的主体 278

    (三)环保信用体系建设的法理分析 284

    四、我国环保信用体系法治化所存在的问题 288

    (一)环保信用体系不完备 288

    (二)环保信用信息归集与共享程度不足 289

    (三)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291

    (四)环保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较为薄弱 296

    (五)第三方环保信用服务机制尚不成熟 302

    五、我国环保信用体系法治化之实现机制 304

    (一)加强环保信用领域 304

    (二)强化环保信用信息的公示与共享 305

    (三)完善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机制 306

    (四)优化环保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308

    (五)构建第三方环保信用服务与公众参与机制 309

    六、结语 311

    主要参考文献 313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