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9787121157
  • 正版全新
    • 作者: 吴义春、付玉环 主编著 | 吴义春、付玉环 主编编 | 吴义春、付玉环 主编译 | 吴义春、付玉环 主编绘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吴义春、付玉环 主编著| 吴义春、付玉环 主编编| 吴义春、付玉环 主编译| 吴义春、付玉环 主编绘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620千字
    • 页数:361
    • 开本:16开
    • ISBN:9787122311757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吴义春、付玉环 主编
    • 著:吴义春、付玉环 主编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62.00
    • ISBN:9787122311757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8-10-01
    • 页数:361
    • 外部编号:120176812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上篇 病理学/1
    章 病理学绪论2
    节概述2
    第二节研究方法及临床应用3
    一、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3
    二、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4
    三、病理学常用的观察方法5
    第三节学习方法6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9
    节细胞、组织的适应10
    一、萎缩10
    二、肥大12
    三、增生12
    四、化生13
    第二节细胞、组织的损伤14
    一、变14
    二、细胞死亡18
    第三节损伤的修复22
    一、22
    二、纤维修复25
    三、创伤愈合27
    四、影响修复的因素29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32
    节充血和淤血33
    一、充血33
    二、淤血34
    第二节出血37
    一、原因及类型37
    二、病理变化38
    三、临床病理联系38
    四、后果38
    第三节血栓形成39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及机制39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类型40
    三、血栓的转归43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44
    第四节栓塞45
    一、栓子运行的途径45
    二、栓塞的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46
    第五节梗死49
    一、梗死的原因和条件50
    二、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50
    三、梗死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52
    第四章 炎症55
    节炎症的原因55
    第二节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56
    一、变质56
    二、渗出57
    三、增生61
    第三节炎症的局部临床表现和全身反应61
    一、局部临床表现61
    二、全身反应62
    第四节炎症的类型63
    一、炎症的临床类型63
    二、炎症的病理类型63
    第五节炎症的结局67
    一、痊愈67
    二、迁延不愈67
    三、蔓延扩散67
    第五章 肿瘤70
    节肿瘤的概念及肿瘤增的特点71
    一、肿瘤的概念71
    二、肿瘤增的特点71
    第二节肿瘤的特征71
    一、肿瘤的大体形态和组织结构71
    二、肿瘤的生长73
    三、肿瘤的代谢特点74
    四、肿瘤的分化与异型74
    五、肿瘤的扩散75
    六、肿瘤的复发76
    七、肿瘤的分级与分期76
    八、肿瘤对机体的影响76
    第三节良肿瘤与恶肿瘤的区别77
    第四节肿瘤的命名与分类77
    一、肿瘤的命名77
    二、肿瘤的分类78
    第五节癌前病变、上皮内瘤变与原位癌80
    一、癌前病变80
    二、上皮内瘤变80
    三、原位癌80
    第六节常见肿瘤举例81
    一、常见上皮组织肿瘤81
    二、常见间叶组织肿瘤83
    第七节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原则85
    一、肿瘤的病因85
    二、肿瘤的发病机制86
    三、肿瘤的防治原则86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88
    节动脉粥样硬化8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89
    二、病理变化90
    三、重要器官的病变及后果93
    第二节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95
    一、心绞痛95
    二、心肌梗死96
    三、心肌纤维化99
    四、动脉猝死99
    第三节原发血压10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00
    二、类型和病理变化101
    第四节风湿病104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05
    二、基本病理变化105
    三、风湿病各器官的病变106
    第五节心瓣膜病108
    一、二尖瓣狭窄108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109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09
    四、主动脉瓣狭窄110
    第六节感染心内膜炎110
    一、急染心内膜炎110
    二、亚急染心内膜炎111
    第七章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114
    节肺炎114
    一、大叶肺炎115
    二、小叶肺炎116
    三、间质肺炎117
    第二节慢阻塞肺疾病118
    一、慢支气管炎118
    二、支气管哮喘120
    三、支气管扩张症120
    四、肺气肿121
    第三节慢肺源心脏病1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
    二、病理变化1
    三、病理临床联系1
    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肿瘤124
    一、肺癌124
    二、鼻咽癌125
    三、喉癌126
    第五节肺硅沉着病12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27
    二、病理变化127
    三、病理临床联系128
    四、并发症128
    第八章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130
    节慢胃炎130
    一、慢浅表胃炎131
    二、慢萎缩胃炎131
    三、慢肥厚胃炎131
    第二节溃疡病13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32
    二、病理变化132
    三、病理临床联系133
    四、结局与并发症133
    第三节病毒肝炎13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34
    二、基本病理变化135
    三、常见病理类型及病理临床联系136
    第四节肝硬化13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37
    二、病理变化138
    三、病理临床联系138
    第五节消化系统常见恶肿瘤139
    一、食管癌139
    二、胃癌141
    三、大肠癌143
    四、原发肝癌144
    第九章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147
    节肾小球肾炎14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48
    二、基本病理变化149
    三、临床表现150
    四、常见肾小球肾炎的类型150
    第二节肾盂肾炎156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56
    二、类型157
    第三节泌尿系统常见恶肿瘤158
    一、肾细胞癌158
    二、尿路上皮肿瘤159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162
    节糖尿病162
    一、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162
    二、病理变化163
    第二节甲状腺疾病165
    一、慢甲状腺炎165
    二、甲状腺肿166
    第三节甲状腺肿瘤168
    一、甲状腺腺瘤168
    二、甲状腺癌169
    十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常见疾病173
    节女殖系统和乳腺常见疾病173
    一、慢子宫颈炎173
    二、子宫内膜增生症175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176
    四、乳腺增生症177
    第二节女殖系统和乳腺常见肿瘤178
    一、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子宫颈癌178
    二、子宫平滑肌瘤181
    三、滋养层细胞疾病183
    四、卵巢肿瘤186
    五、乳腺癌190
    第三节男殖系统疾病及肿瘤192
    一、前列腺增生症192
    二、前列腺癌193
    三、癌194
    四、肿瘤194
    第十二章 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96
    节结核病197
    一、概述197
    二、肺结核病201
    第二节细菌痢疾21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10
    二、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211
    第三节流行脑脊髓膜炎21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13
    二、病理变化213
    三、病理临床联系213
    四、结局和并发症214
    第四节流行乙型脑炎21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15
    二、病理变化216
    三、临床病理联系217
    四、结局和并发症217
    第五节伤寒21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18
    二、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219
    三、结局和并发症220
    第六节传播疾病220
    一、尖锐湿疣220
    二、淋病222
    三、梅毒222
    四、艾滋病225
    第七节血吸虫病228
    一、病因及传播途径228
    二、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228
    三、重要器官的病变及其临床病理联系229
    下篇 病理生理学/
    第十三章 病理生理学绪论4
    一、质、任务及特点4
    二、发展趋势4
    三、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5
    第十四章 疾病概论
    节健康、亚健康及疾病
    一、健康
    二、亚健康
    三、疾病
    第二节病因学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240
    第三节发病学241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241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242
    第四节疾病的经过244
    一、潜伏期244
    二、前驱期244
    三、症状明显期244
    四、转归期244
    第十五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246
    节水、钠代谢紊乱246
    一、脱水247
    二、水肿251
    三、水中毒255
    第二节钾代谢紊乱256
    一、低钾血症257
    二、高钾血症259
    第十六章 酸碱平衡失调261
    节酸碱平衡及其调节261
    一、人体体液中酸碱物质的来源261
    二、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262
    第二节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及常用判断指标263
    一、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263
    二、判断酸碱平衡失调的常用指标263
    第三节常见酸碱平衡失调265
    一、代谢酸中毒265
    二、呼吸酸中毒266
    三、代谢碱中毒268
    四、呼吸碱中毒269
    五、混合型酸碱平衡失调271
    第十七章 发热273
    一、发热的原因和发生机制274
    二、发热的分期276
    三、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277
    第十八章 缺氧279
    节常用的血氧指标及其意义279
    第二节缺氧的原因和类型281
    一、低张缺氧281
    二、血液缺氧282
    三、循环缺氧283
    四、组织缺氧283
    第三节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284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284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285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286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287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288
    第四节影响机体缺氧耐受的因素289
    一、机体的代谢耗氧率289
    二、机体的代偿能力289
    三、年龄289
    四、锻炼289
    第十九章 休克291
    节休克的原因与分类291
    一、休克的原因291
    二、休克的分类292
    第二节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294
    一、休克早期295
    二、休克进展期297
    三、休克晚期298
    第三节休克时机体的代谢与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变化300
    一、机体的代谢变化及细胞损伤300
    二、休克时主要器官系统功能的改变301
    第四节防治原则303
    一、病因学防治303
    二、发病学防治304
    三、防治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304
    四、营养与代谢支持305
    第二十章 弥散血管内凝血306
    一、弥散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和发生机制307
    二、影响弥散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发展的因素308
    三、弥散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分型309
    四、弥散血管内凝血的主要临床表现311
    五、防治原则312
    第二十一章 呼吸衰竭314
    一、病因314
    二、发病机制315
    三、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319
    四、防治原则321
    第二十二章 心力衰竭3
    节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和分类324
    一、病因324
    二、诱因324
    三、分类325
    第二节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325
    一、心肌收缩功能降低326
    二、心室舒张功能异常326
    三、心脏各部分舒缩活动不协调327
    第三节心力衰竭发病过程中机体的代偿反应328
    一、心脏本身的代偿328
    二、心脏以外的代偿329
    第四节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330
    一、低排出量综合征330
    二、肺循环淤血331
    三、体循环淤血332
    第五节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333
    第二十三章 肾衰竭335
    节急肾衰竭336
    一、病因和分类336
    二、发病机制336
    三、机体功能、代谢的变化337
    四、防治原则339
    第二节慢肾衰竭340
    一、慢肾衰竭的病因340
    二、慢肾衰竭的发展过程340
    三、慢肾衰竭的发病机制341
    四、慢肾衰竭时机体功能和代谢的变化341
    第三节尿毒症343
    一、尿毒症毒素343
    二、尿毒症时机体功能和代谢的变化344
    三、防治原则345
    第二十四章 肝脑病347
    节肝脑病的病因和分类348
    第二节肝脑病的发病机制349
    一、氨中毒学说349
    二、神经递质学说350
    三、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351
    四、γ氨基丁酸学说352
    五、神经毒质的毒作352
    第三节肝脑病的诱因和防治原则352
    一、诱发因素352
    二、防治原则353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355
    参考文献361

    吴义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副主任 副教授,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副主任、副教授,病理学教研室主任,兼任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及综合总支第四支部书记。2012、2013年荣获安徽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次。主持2012年度安徽省重点教研项目《基于虚拟技术及理论与实验一体化的形态学网络辅教学平台的构建》。发表数篇。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