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仪器分析 第3版9787122018779
  • 正版全新
    • 作者: 谭湘成著 | 谭湘成编 | 谭湘成译 | 谭湘成绘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谭湘成著| 谭湘成编| 谭湘成译| 谭湘成绘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1-01
    • 版次:3
    • 印次:7
    • 字数:413000
    • 页数:259
    • 开本:16开
    • ISBN:9787122018779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谭湘成
    • 著:谭湘成
    • 装帧:平装
    • 印次:7
    • 定价:36.00
    • ISBN:9787122018779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1-01
    • 页数:259
    • 外部编号:1201791788
    • 版次:3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绪论
    一、仪器分析方法分类
    二、仪器分析的作用
    三、仪器分析的发展概况
    思考题
    教学建议
    拓展知识
    第二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节 概述
    第二节 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
    一、光的特
    二、溶液颜色与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
    三、吸收光谱曲线
    四、吸收光谱曲线产生机理
    第三节 光的吸收定律
    一、朗伯(1Jamben)定律
    二、比耳(Beer)定律
    三、朗伯—比耳定律
    第四节 目视比色法与比浊法
    一、基本原理
    二、测定方法
    第五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二、可见分光光度计
    三、紫外分光光度计
    四、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五、仪器波长的校正
    第六节 紫外吸收光谱
    三、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吸收
    第七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一、定分析
    二、定量分析
    三、差示光度法
    四、导数分光光度法简介
    第八节 显色与操作条件的选择
    一、显色反应与显色剂
    二、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
    三、参比溶液的选择
    四、分光光度分析中的浓度范围
    思考题
    习题
    填空练习题
    选择练习题
    教学建议
    第三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节 概述
    一、红外线与红外分光光度法
    二、红外光谱图的表示方法
    三、红外吸收光谱的应用
    第二节 基本原理
    一、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二、振动的形式
    三、吸收峰
    四、吸收峰的位置
    五、特征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峰
    第三节 红外分光光度计
    一、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三、波长的校正
    第四节 定定量分析
    一、制样
    二、定分析
    三、定量分析
    思考题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原理
    一、基态原子的产生
    二、共振线与吸收线
    三、积分吸收与峰值吸收
    四、火焰中基态原子浓度与定量公式
    第三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一、光源
    二、原子化系统
    三、分光系统
    四、检测系统
    第四节 定量分析方法
    一、工作曲线法
    二、标准加入法
    三、间接分析法
    第五节 测量条件的选择
    一、分析线的选择
    二、光谱通带的选择
    三、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的选择
    四、燃烧器高度的选择
    五、火焰的选择
    六、样品的制备方法及试样量
    七、光电倍管负压的选择
    第六节 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
    一、化学干扰及消除
    二、物理干扰及消除
    三、光谱干扰及消除
    第七节 灵敏度及检出极限
    一、灵敏度(S)
    二、检出极限(DL)
    第八节 原子荧光光度分析简介
    思考题
    习题
    填空练习题
    选择练习题
    教学建议
    第五章 气楷色谱法
    节 概述
    一、色谱法简介
    二、色谱法的分类
    三、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第二节 气相色谱仪
    一、色谱图及有关名词
    二、气相色谱仪
    第三节 气相色谱检测器
    一、检测器的分类
    二、检测器的能指标
    三、热导池检测器
    四、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五、捕获检测器
    六、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第四节 气相色谱固定相
    一、固体固定相
    二、液体固定相
    三、合成固定相
    四、色谱柱的制备
    五、应用实例
    第五节 气相色谱定方法
    一、用纯物质对照定
    二、保留指数定
    三、经验规律定
    四、与方法结合定
    第六节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
    一、峰面积的测量方法
    二、定量校正因子
    三、定量方法
    四、色谱数据处理机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第七节 基本理论及操作条件的选择
    一、气相色谱的分离过程
    二、塔板理论与柱效率
    三、速率理论与影响柱效率的因素
    四、分离度
    五、气相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
    思考题
    习题
    填空练习题
    选择练习题
    教学建议
    第六章 高效液掐色谱法
    节 概述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
    一、高压输液泵
    二、梯度洗提装置
    三、进样装置
    四、色谱柱
    五、检测器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的类型
    一、液—固吸附色谱
    二、液—液分配色谱
    三、离子交换色谱
    四、空间排斥色谱(凝胶色谱)
    第四节 基本理论
    一、色谱柱能参数
    二、速率理论
    三、高效液相色谱操作条件的优化
    四、分离方法的选择
    思考题
    教学建议
    第七章 电位分折
    节 概述
    一、电化学分析方法
    二、电极电位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三、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
    第二节 直接电位法
    一、电位法测溶液pH值
    二、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
    三、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
    四、定量方法
    五、影响测定的因素
    第三节 电位滴定法
    一、电位滴定的仪器装置
    二、确定终点的方法
    三、电位滴定的类型
    四、 自动电位滴定简介
    五、死停终点法
    思考题
    习题
    填空练习题
    第八章库仑分析法
    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原理
    一、法拉第电解定律
    二、影响库仑分析的因素
    第三节 库仑滴定
    一、库仑滴定装置
    二、滴定方法
    三、库仑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
    四、滴定剂的外部产生法
    思考题
    习题
    第九章 极谱分析与溶出伏安法
    节 概述
    一、极谱分析的基本装置及分析过程
    二、极谱分析特点
    第二节 半波电位与极谱定
    一、定依据
    二、半波电位的测量和定方法
    第三节 极谱定量分析
    一、扩散电流
    二、干扰电流及其消除
    三、极谱定量分析
    第四节 示波极谱法
    一、基本原理
    二、与经典极谱法的区别及特点
    三、定与定量分析
    四、影响峰电流的因素
    第五节 溶出伏安法
    一、阳极溶出伏安法
    二、阴极溶出伏安法
    三、电位溶出分析法
    思考题
    习题
    第十章原子发光谱
    节 概述
    一、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二、光谱分析的特点
    第二节 光谱分析的仪器
    一、光源
    二、摄谱仪
    三、观测系统
    第三节 光谱定定量分析
    一、光谱定分析
    二、光谱定量分析
    三、光谱半定量分析
    第四节 ICP光谱法
    一、方法特点
    二、基本原理
    三、ICP光谱的仪器设备
    四、干扰与检出限
    思考题
    十章 三种仪器分析方法简介
    节 质谱分析法
    一、质谱分析概述
    二、质谱仪
    三、质谱分析的应用
    四、色谱—质谱联用
    第二节 核磁共振波谱法
    一、基本原理
    二、核磁共振波谱仪
    三、核磁波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第三节 X线荧光分析
    一、概述
    二、基本原理
    三、X线荧光谱仪
    四、定定量方法
    五、应用
    思考题
    附录 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