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截拳道之道97875502
  • 正版全新
    • 作者: 李小龙 著;杜子心,罗振光 译著 | 李小龙 著;杜子心,罗振光 译编 | 李小龙 著;杜子心,罗振光 译译 | 李小龙 著;杜子心,罗振光 译绘
    • 出版社: 京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小龙 著;杜子心,罗振光 译著| 李小龙 著;杜子心,罗振光 译编| 李小龙 著;杜子心,罗振光 译译| 李小龙 著;杜子心,罗振光 译绘
    •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9-01
    • 版次:1
    • 印次:4
    • 字数:320千字
    • 页数:229
    • 开本:16开
    • ISBN:9787550232723
    • 版权提供:京华出版社
    • 作者:李小龙 著;杜子心,罗振光 译
    • 著:李小龙 著;杜子心,罗振光 译
    • 装帧:平装
    • 印次:4
    • 定价:68.00
    • ISBN:9787550232723
    •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4-09-01
    • 页数:229
    • 外部编号:120130299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截拳道之道》成书因由
    1975年原版序一
    1975年原版序二
    章 清空你的思绪
    1.1 论 禅
    1.2 灵魂之艺术
    1.3 截拳道
    1.4 有组织的绝望
    1.5 截拳道的1.6 无形之形
    第二章 入 门
    2.1 训 练
    2.2 热 身
    . 对敌预备
    头 部
    前臂与前手
    后臂与后手
    躯 干
    马 步
    2.4 渐进式武器图解
    2.5 八个基本防守(左及右前锋桩)
    某些目标范围
    第三章 素 质
    3.1 协 调
    3.2 精 确
    3.3 力 量
    3.4 耐 力
    3.5 平 衡
    3.6 身体感觉
    3.7 优良的表现形式
    3.8 视觉意识
    3.9 速 度
    3.10 时 机
    反应时间
    动作时间
    不规则节奏
    韵 律
    拍 子
    3.11 截 击
    反 击
    3.12 态 度
    第四章 工 具
    4.1 工具的基本原理
    前手攻击
    虚 招
    诱 敌
    贴身近战
    4.2 截拳道的一些攻击武器
    手 法
    肘击法
    腿 法
    其 他
    4.3 打 击
    前手直拳
    对身体的前手攻击
    顺延动作
    4.4 对前手直拳之防御
    前手刺拳
    前手标指
    后手直拳突击身体
    后手直拳
    右前锋桩的后手直拳
    勾 拳
    前手勾拳
    后手勾拳
    铲勾拳
    旋转勾拳
    手掌勾击
    上击拳
    组合拳击
    4.5 腿 击
    前脚腿击的例子
    对胫骨/膝部的腿击
    4.7 擒 拿
    第五章 准 备
    5.1 虚 招
    实 行
    5.2 格 挡
    5.3 &nsp;作
    拍 击
    捆 手
    压 手
    封 缠
    揿 手
    第六章 移动
    6.1 距 离
    攻击距离
    防御距离
    6.2 步 法
    前滑步
    后滑步
    快速前进
    踏前与踏后
    绕至右侧
    绕至左侧
    踏入/踏出
    快速后退
    侧移步
    6.3 闪 避
    滑 步
    迅速俯身
    仰 后
    旋 身
    滑步旋身
    身体的摇晃(晃身与摇摆)
    第七章 攻 击
    7.1 攻击!
    7.2 攻击准备
    7.3 简单攻击
    7.4 混合攻击
    配合腿击的攻击组合
    7.5 反 击
    以右前手反先攻击的右直拳
    以左后手反先攻击的右直拳
    以右前手反先攻击的左后直拳
    以左后手反先攻击的左后直拳
    7.6 还 击
    7.7 重新攻击
    7.8 战 术
    7.9 攻击五法
    简单角度攻击
    封位攻击
    渐进间接攻击
    组合攻击
    诱敌攻击
    第八章 截拳道
    8.1 没有圆周的圆圈
    8.2 这只是一个名称
    参考资料
    回顾《截拳道之道》
    原版后记
    全新增订版后记
    译后记一
    译后记二
    出版后记

    李小龙 ,原名李振藩,美籍华人,祖籍广东山。一代功夫,武术哲学家,截拳道创始人。作为一代功夫,李小龙赤手空拳在好莱坞打出片地,征服了优选各地亿万影迷。作为一介武者,李小龙打遍天下手,让“功夫”一词抢先发售被写入英文词典中。他年仅33岁的人生是一段不朽的东方传奇。
    杜子心,原名李志雄,1954 年生于湾地区南投武术家庭。台南成功大学研究所,后任专科学校科主任。李氏年轻时习武,且博览武术群籍,对不同门派之武术,皆有深入钻研及独到见解。
    罗振光博士,“彼岸文化”创办人,人力资源培训专家。曾习咏春拳、泰国拳、巴西柔术等,多次参与拳击及自由搏击比赛;先后在《功夫世界》《搏击》《新格斗》《武林》等武术杂志发表评章多篇,着有《以无为有》《格斗纵横》《李小龙思想解码》《李小龙哲理解码》及《他们认识的李小龙》等;其中《李小龙思想解码》《李小龙哲理解码》及《他们认识的李小龙》已翻译成日文版本。

    1975 年原版序一
        我丈夫李小龙主要视自己为武术家,其次才是演员。从他13 岁起,为了自卫防身,开始学习咏春拳。19 年来,他把所得的知识转化成为一种科学、艺术、哲理和人生之道。他通过不断的锻炼和训练身体,通过阅读与反省培育其心智,一直不断记录自己的感悟与意念。本书每一页的内容都代表他生的心血。
        在李小龙一生无止境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表达之中,他从未尝中止过探索、分析与修正其所学之一切。他主要的资料来源是其私人的图书室,藏书超过2,000 册,题材包括各式各样的身体锻炼、各类武术、搏击技术、自卫术及相关领域的资料。1970 年,李小龙的背部受了重伤。医生嘱咐他停止练武,并要乖乖卧床治理背伤。这段时间也许是他一生中难熬与沮丧的时刻了,他平躺在床上足足有6 个月之久,可
    是他的脑子一刻也闲不下来──结果就写成了这本书。这本著作大都是那时所写的,但也有些零散的笔记,是较早或稍后时候所记录下来的。从李小龙个人的读书笔记中,可发觉他特别对Edwin L. Haislet、Julio Martinez Castello、Hugo 和James Castello,及Roger Crosnier ①的著作感兴趣,李小龙不少的理论均直接受到这些作家的影响。李小龙决定1971 年完成这本书,但他的电影工作使他无法脱稿。同时,他亦为这本书的出版可能被人误用而感到踌躇。他不想这本书成为《如何练成》或《轻松习武十堂课》之类的书。他只希望这本书能作为一个思想的方法,作为一种指引,而绝非一套牢不可破的教导。倘若你能以这种观点来读这本书的话,你将会发觉它颇有可读之处。也许你会产生一大堆问题,这些问题的都要由你亲自来解答。当你阅整本书,相信你会更加了解李小龙,同时希望你也能因此更加了解你自己。
    现在,敞开你的心扉,阅读,理解,体会。一旦你到了某种理解程度,不妨把这本书抛开。
    你将会发觉这本书是用来清除纷扰思想之读本。
    琳达?李(Linda Lee)

    1975 年原版序二
    在超凡的人手中,即使是简单的事他亦能化腐朽为,尤其是李小龙在搏击时动作的美妙与和谐更是如此。几个月的背伤使他无法动弹,于是他提起笔杆,写下如他所言,也如他所作的——直接而真诚的文字。
    正如聆听音乐作品般,能够了解乐曲的内在元素,可增加声音的独特。为了这个原因,琳达?李与我便毫不吝啬地将李小龙的书介绍给读者,并在此提供个人见解,以解释一下这本书的诞生。
    其实,《截拳道之道》早在李小龙出生之前便已经开始了。他入门所学的传统咏春拳在当时已有400 年历史。他所拥有的2,000 余册藏书,以及他所读过无数的书籍,更是数以千计前贤的发现成果。本书并没有什么新颖的事物,也没有任何秘技。李小龙常说:“这没有什么特别的。”是的,的确如此。
    李小龙超乎常人的一点是,他深深地了解他自己,也了解他自己的能力,以正确地选择一些适合他的事物,并善加运用,融会于其言行中。他以孔子、斯宾诺莎(Spinoza)、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与哲人的思想,构成他的概念,而且凭借这些,开始为他的武道撰写本书。
    可惜,这本书在他去世时只完成了一部分,在他的原稿中有七大册,但完全写满的却只有一册。在主要的部分里,常有无数的空白稿纸上面只写了个简单的标题。有时,他也会写些自省的话,自己提出疑难来质问自己。常见的是,他向无形的学生──读者提出问题。在他书写得快捷的时候,往往牺牲了文法上的规范,但在他从容下笔时,他却是条理分明的。
    在他的原稿中,有些资料往往是极有条理,而且是井然有序地写下来的。而的部分,则是在他突然有灵感,或是思想还未成熟时,迅速记录下来的。这些皆可散见于他的原稿中。除了这七大册装订好的原稿外,李小龙在发展截拳道的过程中,还留下了大量笔记,并将之收藏在书堆中和抽屉里。其中许多已经不合时宜,但也有部分是较近期的,且仍有极高之价值。
    得到李小龙遗孀琳达?李的帮,我将所有的资料收集、细看和分门别类,做了极完备的索引。然后,我尝试抽出他零散的意念,有凝聚力地汇集在一起。本书大多数的原稿均未曾被改动过,而其中的插画和草图皆出自李小龙之手笔。然而,这本书如果没有李小龙的教伊鲁山度(Danny Inosanto)的耐心校阅,和他资深弟子的帮,是无法完成的。他们正是过去八年来为我提供训练的人,把它放在地板上,并以他们的知识,把理论转化为动作。如今,我不仅作为这本书的编辑,也是以一个武术家的身份向他们表达我的感激。
    必须一提,这本《截拳道之道》尚未完成。李小龙的武艺是每天都在变化的。举个例子,在“攻击五法”一节中,初李龙曾写了“封手”一个类别,但后来他又觉得不妥,因为“封固”也能同样施用于对手的脚、臂,甚至头部。由此可见,对任何概念冠上“标签”,都会带来限制。
    《截拳道之道》事实上是永无止境的。这本书也只能作为读者的一个开端。它是无形、没有层级的——虽然训练有素的武术家可能觉得很容易阅读。也许书中每一个论点都可能存在例外,因为没有一本书可以描述搏击的全貌。这本书只能概略地介绍李小龙的研究方向。在书中有些部分并未作更深入的探讨,也有一些基本或复杂的问题,要留待读者自行探索解答。同样的,一些绘图并未作出解释,或只提供一些模糊的印象,但若其引发了问题、激发了你的灵感,也算是达到了目的。
    但愿这本书不仅成为所有武术家的意念源头,更盼能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不过,无可避免和遗憾的是,这本书也会对那些借李小龙名声,“攀龙附凤”的所谓“截拳道武馆”主持人造成极大的不安。要当心这些武馆!如果这些教练错过了这本书的、重要的方向,他们可能并未真正理解这本书。
    即使是这本书的编排也绝不具任何意义。也许在速度与劲道,准确与腿击、拳打与距离之间并无真正的界限,搏击的各项因素都是互为影响的。而这本书的编排完全是为了方便阅读──切勿过于执著。你阅读时可以拿起铅笔,在你发现各部分内容的关联时写下注释。你会发觉,截拳道并没有任何明确的界线或界限,除非你划地自限。
    吉尔伯特?L?约翰逊(Gilbert L. Johnson)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