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吴敬琏论改革基本问题(1-3)9787542670410
  • 正版全新
    • 作者: 吴敬琏著 | 吴敬琏编 | 吴敬琏译 | 吴敬琏绘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21-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吴敬琏著| 吴敬琏编| 吴敬琏译| 吴敬琏绘
    •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21-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136000
    • 页数:1264
    • 开本:16开
    • ISBN:9787542670410
    • 版权提供:上海三联书店
    • 作者:吴敬琏
    • 著:吴敬琏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198.00
    • ISBN:9787542670410
    •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1-01
    • 页数:1264
    • 外部编号:120220849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吴敬琏论改革基本问题.Ⅰ》

    初版序

    前言

    讲除了改革,我们别无选择

    第二讲可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第三讲中国不能没有生机蓬勃的企业

    第四讲竞争市场的形成

    第五讲宏观调控体系

    第六讲改革的战略选择

    第七讲行政分权,此路不通

    第八讲跨越企业承包制

    第九讲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新利益格局的建立

    第十讲经济改革、政治民主与观念更新

    十讲农村社会的变革

    第十二讲改革时期的发展方针

    附录经济体制中期(1988~1995年)改革规划纲要

    《吴敬琏论改革基本问题.Ⅱ》

    第四版前言

    章导论

    1.1写作缘起

    1.2若干基本概念的界定

    1.3本书的结构

    第2章从早期经济增长到现代经济增长

    2.1早期经济增长和相关的理论

    2.2现代经济增长和相关的理论发展

    .早期增长模式和旧型工业化道路的陷阱

    第3章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提高的源泉

    3.1“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广泛应用

    3.2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经济的整体效率

    3.3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渗入和改造各产业部门

    第4章我国工业化的曲折道路和粗放增长模式存在的问题

    4.1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增长模式

    4.2改革开放以来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增长方式的探索

    4.3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偏差的消极后果

    第5章粗放增长模式的延续:出口导向战略

    5.1出口导向战略及其实施效果

    5.2出口导向政策导致的问题

    第6章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6.1采取实际措施提高经济效率

    6.2必须建立充满活力的新体制

    6.3改革攻坚,建立健全集约增长的制度基础

    6.4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取决于自身改革的成效

    附录1全面提升整体竞争力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浙江经济发展考察报告(2004)

    附录2“十一五”时期必须认真解决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的问题(2005)

    附录3广东发展转型的机遇与挑战(2008)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出版后记

    修订版附记

    增订版后记

    《吴敬琏论改革基本问题.Ⅲ》

    第三版前言

    篇总论

    章计划经济的建立与改革问题的提出

    1.1社会主义者的经济体制构想

    1.2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3对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学分析

    1.4苏联、东欧的经济改革

    1.5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问题的提出

    第2章中国改革战略的演变

    2.1行政分权(1958~1978)

    2.2增量改革(1979~1993)

    .“整体推进”(1994年至今)

    第二篇部门专论

    第3章农村改革

    3.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对经营制度的特殊要求

    3.2承包制改革以前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3.3农业承包经营(“包产到户”)的推行和效果

    3.4后家庭承包制的农村改革前景

    第4章企业改革

    4.1企业制度和现代公司

    4.2传统国有企业制度和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

    4.3国有企业的公司化

    4.4改善大型企业的公司治理

    第5章民营经济的发展

    5.1国有制崇拜及其突破

    5.2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和私有部门的成长

    5.3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及其克服

    第6章金融改革

    6.1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的货币与金融

    6.2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6.3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和金融监管制度的建立

    6.4中国金融进一步改革的议题

    第7章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7.1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的财政

    7.21980~1993年:以财政承包制为中心的财税改革

    7.31994年的财税体制全面改革

    7.4新世纪完善财政体系的课题

    第8章对外开放

    8.1中国从内向型经济到外向型经济的转变

    8.2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8.3经济特区的构建和开放地区的扩展

    8.4外商直接

    8.5中国对外开放前景

    第三篇宏观经济和社会层面的问题

    第9章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9.1社会保障体系的功其分类

    9.2改革前的社会保障体制和1993年的改革计划

    9.31995年以后的改革实施

    0章转型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10.1宏观经济的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

    10.21979~1996年间的四次经济波动

    10.31997~2008年: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波动

    10.4中国宏观经济的长期问题: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1章转型时期的社会关系和政治改革

    11.1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互动关系

    11.2中国的政治改革规划及其进程

    11.3中国转型期中的社会矛盾

    11.4积极而慎重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四篇简短的结论

    2章结束语

    12.1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和它的发展前景

    12.2全民推进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第三版后记

    吴敬琏,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得主,靠前经济学会(IEA)荣誉会长。
    1954年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发展中心研究员,中欧靠前工商学院(CEIBS)宝钢经济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院教授,《比较》辑刊、《洪范评论》主编,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规划顾问委员会副主任,靠前经济学会(IEA)荣誉,北京乐平会发起理事,阿拉善生态理事会理事长。吴敬琏倡导并努力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民主化的改革,是“整体改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转型的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1.中国经济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应对当下,重读历史是一种必需。2.追根溯源,探索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内在机理;亡羊补牢,指明中国改革的未来道路。3.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是突然从天而降,而是在长时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并积累起来的。只有按照科学的方法弄清楚相关的基本问题,才能给出正确的诊断和处方。——吴敬琏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