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融通中外的丝路审美文化97875130634
  • 正版全新
    • 作者: 张进 等著 | 张进 等编 | 张进 等译 | 张进 等绘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7-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进 等著| 张进 等编| 张进 等译| 张进 等绘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7-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20
    • 页数:316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3063234
    • 版权提供: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张进 等
    • 著:张进 等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80.00
    • ISBN:9787513063234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7-01
    • 页数:316
    • 外部编号:120193257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论丝路风尚审美文化中外互通的多元系统初唐伪墓志文《唐故卧龙寺黄叶墓志铭》发微中亚东干文学中乡村叙事的流变与俄罗斯文学资源兰州牛肉面:丝路审美文化的互通与味觉共同体的建立丝绸之路通俗审美文化交流玉门关在唐诗中的歌唱及其文学意义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再利用与创意审美文化范式的出场他者形象的“西域”:空间生产、文化间与审美融通由物至符号:论蒲陶和天马的丝路文化旅行敦煌文化的再活态化与文化误读丝路互通下的敦煌艺术——莫高窟十六国北朝石窟美学刍议趣味与时尚:丝路审美领域和表意的物质时尚的产、代码与后符号化——物质文化研究视域中的时尚理论印度电影“贫民窟”之“赋比兴”演绎——以《嗝嗝老师》为例宗教装饰睡莲纹样形成之探源丝绸之路话语的影像政治学——以中、日、美等国的丝路纪录片为例《丝路花雨》:丝路审美文化的中外互通和多元叠合审美交流?审美变形?审美需要:飞天图像产的文化机制《又见敦煌》:文化创意时代敦煌形象的多重表征浅论西域作物的传入对唐朝文化生活的影响——以《全唐诗》中的“葡萄”意象为例丝路狮文化的呈献、表征与特征丝绸之路民间文化传播及路径初探——以灰姑娘型故事传播为例

    张进,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云山学者”,入选“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从事文艺美学和比较文化研究,兼任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理事、《兰州大学学报》编委和靠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Studies主编,主持完成社科项目等各类课题10余项,出版《文学理论通论》《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中国20世纪翻译文论史纲》《活态文化与物的诗学》《历史诗学通论》等专著7部,译著多部,发表百余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美学原理》编写组成员、“精课程”《文学概论》(网络教育类)主持人和社科重大项目“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席专。

    在国内外语境中,“丝路审美文化”这一概念范畴并不多见。我们以“丝路审美文化”为题,旨在推动“丝绸之路研究”(有学者称为“丝路学”)与“审美文化研究”的“汇流”“融通”,擘画“丝路审美文化研究”这个形成中的学术论域,进而彰显其中所蕴含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智慧。从理论层面看,一个主要由西方学界提出的拥有140年研究史的概念“丝绸之路”,与一个主要由中国学界提出的已有30年研究史的概念“审美文化”结合汇通而形成“丝路审美文化”或“丝路审美文化学”,这是人文学术交叉、整合、融通的必然趋势。首先,从学术事实层面看,尽管这个概念和以之命名的著述尚不经见,但数量可观的相关研究成果,包含并渗透于“丝绸之路研究”“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以及“丝绸之路门类艺术研究”之中。尽管其重点在丝路审美文化资源分类开掘和梳理,尤其集中在一般所说的“艺术审美”领域,或主要聚焦于丝路审美文化的某些分支,但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现代以来学科分割和块垒化的弊端也波及丝路审美文化研究,致使相关的研究缺乏圆观统照的整全视角,各个学科按照自己的规范和“口径”切割丝路审美文化,对其整体风貌和意义结构的“深描”工作并未完成。其次,对于丝路审美文化的“流动”及其作为“空间生产”“横向”和“人文化成”的“流通文化”的创造问题亦亟待加强研究。与之相应,在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交流共享问题的研究上,已有研究成果也主要偏重于丝路各门类艺术在丝绸之路沿线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共享,如乐舞艺术、造型艺术、陶瓷器物艺术、织物服饰艺术等的中外交流。这些研究为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也需要从审美文化视域做出进一步的“宏观提挈”和“总体把握”。

    丝绸之路审美文化研究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