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学校德育与班主任专业成长9787567569287
  • 正版全新
    • 作者: 齐学红 著著 | 齐学红 著编 | 齐学红 著译 | 齐学红 著绘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齐学红 著著| 齐学红 著编| 齐学红 著译| 齐学红 著绘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2-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03千字
    • 页数:220
    • 开本:16开
    • ISBN:9787567569287
    • 版权提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齐学红 著
    • 著:齐学红 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5.00
    • ISBN:9787567569287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8-02-01
    • 页数:220
    • 外部编号:120166316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序批判与建构:学校德育与班主任专业成长研究的路径探索/1

    学校德育研究
    1.基础教育改革的制约因素及作用方式/3
    2.社会治理模式变迁与道德教育改革/15
    3.道德教育改革中的教师及其角色困境/26
    4.在生活化的旗帜下:道德教育改革的话语实践/37
    5.学校德育的社会建构——兼论道德批判的困境/50
    6.漫谈学校德育的功能定位/60
    7.道德教育实践的话语分析——讲道理与讲故事/63
    8.师德该如何“丈量”/68
    9.中小学品德评价存在的误区及其改革对策/70
    10.有效道德学习的课堂建构策略/80
    第二辑
    班主任制度与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11.班主任制度与班主任教师的身份建构/89
    12.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实践——透视一所学校的班改实验/99
    13.班级管理体制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108
    14.班主任社会支持系统的建构/112
    15.我国班主任工作状况调查/119
    16.“班主任专业化”别议/127
    17.回归教育:班主任专业化的本质义涵/133
    18.知识抑或修养:班主任专业化的价值诉求/139
    19.教育反思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146
    20.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支持系统——班主任的“理论”从何而来/152
    第三辑
    班主任的实践智慧
    21.同伴互与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163
    22.今天,我们该向很好班主任学什么/170
    .班主任工作感觉孤立无援,该怎么办/175
    24.班主任的时间意识与教育人生/178
    25.树立师生关系的学生立场/181
    26.班主任的教育情怀从何而来——基于10位很好班主任的成长探究/184
    27.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与班会课——兼论什么是好的班会课/192
    28.在与融合中建设现代班级文化/198
    29.班级教育空间的有效拓展——班会课主题化系列化的实践探索/204
    30.班级社会空间:作为一种隐蔽课程的道德教育/210
    31.规矩与方圆——重新解读“班规”/217

    齐学红,女,1965年生,山东邹平人,教育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自序 批判与建构:学校德育与班主任专业成长研究的路径探索学校德育与意识形态之间特殊的关联,使得学校德育研究处于实践场域与理论场域之间的隔离地带,表现为实践话语的繁荣与学术研究的缺失。班主任作为实施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作为德育工作者的特殊身份,同德育在校地的特殊紧密关,使得学校德育与班主任的身份建构成为一体两面的存在样态。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剥离来自意识形态以及学校内外部各种社会力量附加在学校德育和班主任身上的非教育甚至反教育的作用和影响,还原学校德育和班主任工作应有的教育品质,是我长期以来致力于该项研究的目标所在。即从“结构与行动”的理论视角出发,围绕批判与建构两个目标,通过对学校德育和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的深入剖析,揭示现代学校制度设计与德育工作者的主体作用发挥之间的矛盾与张力,进而实现对学校德育实践的积极干预与影响。为此,该书围绕学校德育和班主任专业成长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本源问题,从批判与建构两个维度出发,开展了三项基础研究工作:对学校德育现状和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对当下学校德育和班主任专业发展存在问题的社会学分析与批判,以及基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学校道德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开展的实践建构,进而对改变当下学校德育实践提供可资参考与借鉴的实践文本。具体而言,本书共包括三部分内容。辑:学校德育研究。尝试从社会治理模式变迁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思考道德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主要围绕两个方面的问题展开。,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改革如何从理论建构走向具体的教学实践,这是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身份建构问题,即“谁是道德教育者,是学科教师还是班主任?”涉及教师的话语方式转变以及有效道德学习的课堂建构策略。第二,道德教育实践中拥有制约作用和价值作用的评价问题,例如教师的师德能否评价、如何评价,科学合理的学生品德评价如何实施等问题。第二辑:班主任制度与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在对我国班主任队伍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分析班主任制度下班主任的角色建构和身份认同困境,即德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与专业身份缺失、班主任与学科教师的角色分离、对学生全面负责的管理者身份、对学校简单服从的执行者身份。在此基础上,提出班主任专业化的价值诉求在于回归教育的本质内涵,进而提出构建班主任专业化社会支持系统的理论命题,分别从班主任专业化的外部支持、内部支持、心理支持、专业支持等层面加以深入探讨。第三辑:班主任的实践智慧,主要由《班主任》杂志《我该怎么办》栏目的约稿文章构成,从实践层面回应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如:向很好班主任学什么,如何学习?班主任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如何实现自我反思与专业化成长?什么是好的班会课?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的教育情怀从何而来?……希望能对一线班主任审视与处理班主任实践层面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进而提升班主任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促进班主任教师的专业成长。当然,整个写作过程也是自己在高校的学术评价体制下苦苦挣扎,并为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而坚守,同时也是被广大的一线班主任激励、鼓舞而不断成长的过程。没有广大班主任教师的期待和激励,也不会有这些研究成果的诞生。其中,尤其感谢《班主任》《教育科学研究》《中小学德育》等杂志提供的学术交流平台,使得我的这些研究成果够时与读者见面。作为一位长期从事学校德育与班主任专业成长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一直困扰我的一个学理问题是,始终无法化解知识取向下的学科分类惯习对学校德育研究的肢解,正如西医对中医的肢解一样。学校德育要提高自身地位,似乎只有走学科化的发展道路,而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学科德育,与实践层面的学校德育工作已是两个概念,正如中医与西医的研究对象相同,但操持着截然不同的概念和分类体系一样。集复杂、混合、变异为一体的学校德育,集中体现了教育中的人文的一面,而不是科学的一面,这是中华传统文化整体思维的具体体现。在此意义上,学校德育存在的合理与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尚未建立起来,这正是德育工作者需要长期努力的目标所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与班主任老师,如何克服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已经固化的经验思维和实践惯习,不断自身的研究意识,提升科学化水平,同时又不落入科学分类体系的窠臼;在西方科学分类体系下如何建立道德教育研究的文化自信,恰恰是“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国学校德育问题的具体体现。为此,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齐学红于南师大随园校区2017年1月日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