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规划之“衡”9787112200849
  • 正版全新
    • 作者: 文超祥 著著 | 文超祥 著编 | 文超祥 著译 | 文超祥 著绘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文超祥 著著| 文超祥 著编| 文超祥 著译| 文超祥 著绘
    •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2-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03千字
    • 页数:203
    • 开本:16开
    • ISBN:9787112200849
    • 版权提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文超祥 著
    • 著:文超祥 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50.00
    • ISBN:9787112200849
    •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02-01
    • 页数:203
    • 外部编号:120150042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绪论
    1.1平衡与失衡
    1.2城乡规划实施的“平衡”
    1.3相关研究概述
    1.3.1相关法学研究
    1.3.2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
    1.3.3我国城乡规划制度建设
    1.3.4西方城乡规划制度
    1.3.5城乡规划实施机制
    1.4思路及方法
    第2章中西殊途,“平衡”同归——“平衡模式”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背景
    2.1西方行政学说的启示
    2.1.1西蒙的行为主义
    2.1.2帕金森和帕金森定律
    2.1.3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
    2.1.4奥斯本的企业家理论
    2.2城乡规划价值观
    .“平衡模式”的理论背景和基本观点
    ..1传统“管理模式”的基本观点和局限
    ..2西方“控权模式”的基本观点和局限
    ..“平衡模式”的基本观点
    2.4“平衡模式”的现实背景
    2.4.1集体本位意识的文化传统
    2.4.2行政法律制度背景
    2.4.3快展阶段的社会现实
    2.5城乡规划的法律属
    2.5.1行政计划
    2.5.2德国的行政计划
    2.5.3日本的行政计划
    2.5.4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律属
    2.5.5控制详细规划的法律属
    2.6小结
    第3章“管理”渊远。“平衡”根深——传统城乡规划制度的渊源和思想基础
    3.1传统城乡规划制度的发展历程
    3.1.1以礼代法(西周及春秋时期)
    3.1.2礼法相参(秦至唐初)
    3.1.3礼入于法(唐初至清末)
    3.1.4近代转型(清末至民国)
    3.2古代城乡规划制度
    3.2.1城市土地制度
    3.2.2城市住宅制度
    3..城市建设制度
    3.2.4建筑审批及违法建设查处制度
    3.2.5技术标准
    3.3近代转型时期的城乡规划制度
    3.3.1主干法
    3.3.2配套法
    3.3.3相关法
    3.4传统城乡规划制度的思想基础
    3.4.1中庸思想的文化认同
    3.4.2集团本位的日益强化
    3.4.3发达的公法文化
    3.5小结
    第4章“管理”式微,“控权”突起——新中国成立后城乡规划制度的发展和思想碰撞
    4.1经济恢复和学习苏联时期(1949—1957年)
    4.1.1规划管理机构
    4.1.2编制审批制度
    4.1.3规划许可制度
    ……
    第5章基于“控权”,渐向“平衡”——西方城乡规划制度的主流和动向
    第6章扬弃“管理”,走向“平衡”——我国城乡规划制度的改革途径
    第7章面向实施,构建“平衡”——“平衡模式”在法定规划层面的制度构建
    第8章平衡之“信”——诚实信用原则
    第9章平衡之“度”——比例原则
    0章平衡之“和”——传统和谐理念及和解制度
    1章结语:规划之“衡”
    附录一作者发表的相关
    附录二术语解释及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文超祥,男,1971年9月(农历)生于湖南浏阳,现为厦门大学城乡规划系主任、教授、不错城市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律师。南京大学经济地理学与城乡规划专业,理学士学;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工学硕士;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工学博士。曾担任广东省韶关市市政工程公司施工技术员、广东省韶关市城建规划设计室(后更名为广东省韶关市城乡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副主任,广东省韶关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总规划师、局长。曾兼任广东省城市协会副理事长(2010-2012年)、韶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秘书长(2009-2011年)等社会职务。现担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治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城乡规划实施委员会委员、厦门市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厦门市咨询专家、南平市顾问、平潭综合试验区规划顾问等社会职务。先后在《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靠前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规划师》等刊物发表学术近30篇。获第二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二等奖1项,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很好奖4项,华夏建设科学二等奖1项,省级以上各类规划设计奖10余项。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