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劳动法9787519706067
  • 正版全新
    • 作者: 王全兴 著著 | 王全兴 著编 | 王全兴 著译 | 王全兴 著绘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2017-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全兴 著著| 王全兴 著编| 王全兴 著译| 王全兴 著绘
    • 出版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2017-02-01
    • 版次:4
    • 印次:1
    • 字数:774千字
    • 页数:537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9706067
    • 版权提供: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王全兴 著
    • 著:王全兴 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56.00
    • ISBN:9787519706067
    • 出版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02-01
    • 页数:537
    • 外部编号:1201466408
    • 版次:4
    • 成品尺寸:暂无

    简史篇
    章外国劳动的产生和发展
    节劳动法的产生
    第二节劳动的发展
    第三节社会主义劳动的发展
    第二章中国劳动的产生和发展
    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劳动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劳动
    第三节我国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地区的劳工
    第三章靠前劳工的产生和发展
    节靠前劳工组织
    第二节靠前劳工
    第三节靠前劳工标准与靠前贸易
    第四节靠前劳工与中国
    基础理论篇
    第四章劳动法本体概述
    节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第二节劳动法的地位和基本特征
    第三节劳动法的法益结构和基本原则
    第四节劳动法的形式
    第五节劳动法的体系和相关问题
    第六节劳动法的作用
    第五章法律关系
    节劳动法律关系
    第二节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第三节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第六章劳动法主体
    节概述
    第二节劳动者及其团体
    第三节用人单位及其团体
    第四节劳动行政部门和劳动服务主体
    劳动关系协调篇
    第七章劳动合同
    节概述
    第二节劳动合同的期限、形式和内容
    第三节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
    第四节劳动合同的效力
    第五节劳动合同的履行、中止、变更和承继
    第六节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七节劳务派遣
    第八节非全日制用工
    第八章集体合同
    节概述
    第二节集体合同的内容、形式和期限
    第三节集体合同的订立
    第四节集体合同的效力
    第五节集体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第六节集体合同的管理
    第九章劳动规章制度
    节概述
    第二节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效力
    第三节劳动组织规则
    第四节劳动纪律
    第十章职工民主管理
    节概述
    第二节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节平等协商制度
    第四节企业机构内职工代表制度
    第五节职工民主管理的利益机制
    劳动基准篇
    十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节概述
    第二节优选工时标准和工时形式
    第三节休第四节延长工作时间
    第十二章工资
    节概述
    第二节工资构成和工资形式
    第三节工资保障
    第四节工资总量宏观调控
    第十三章劳动保护
    节概述
    第二节劳动保护法的体系
    第三节劳动安全卫生技术规程
    第四节劳动保护管理制度
    第五节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
    劳动保障篇
    第十四章劳动就业
    节概述
    第二节公平就业
    第三节政策支持
    第四节就业服务和管理
    第十五章职业培训
    节概述
    第二节职业培训的主要形式
    第三节职业技能鉴定
    第十六章职工社会保险
    节概述
    第二节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基本养老保险
    第四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第五节工伤保险
    第六节失业保险
    第七节生育和死亡保险
    第十七章职工福利
    节概述
    第二节职工福利机构和
    第三节职工个人福利和集体福利
    第四节社会化职工住宅福利
    法律救济篇
    第十八章劳动争议处理
    节概述
    第二节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第三节劳动争议基层调解
    第四节劳动争议仲裁
    第五节劳动诉讼
    第六节举责任
    第七节集体合同争议处理
    第八节群体劳动争议处理
    第十九章劳动监督
    节概述
    第二节劳动监察
    第三节工会劳动监督
    第二十章法律责任
    节概述
    第二节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劳动者的法律责任
    第四节劳动法主体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王全兴,男,1956年8月生,湖北省大冶市人。现任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副会长。1978年上大学前当过农民和人民公社干部。1982年7月于原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并获法学士学,1989年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并获法学硕士。曾在原江西财经学院、原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湖南大学任教。1997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5年获特殊津贴专家荣誉。在《中国法学》、《中国劳动科学》、《中国劳动》、《中外法学》、《法学》、《法商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经济学文七十多篇、社会学文六十余篇;先后独著或主编“九五”、“十五”普通高等教育重量教材《劳动法学》。获“九五”期间很好科研成果一等奖、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很好教材一等奖、2002年很好三等奖、2006年科研成果二等奖、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劳动法》十周年很好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主要著作有:《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劳动法》、《企业法学》(合著)、《企业有资法》(合著)、《劳动合同法条文精解》等。

    第四版前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本书第三版瞬间已过八年,笔者当然有责任说点体会。 对于改革、发展中的中国及其劳动法制而言,这八年肯定是今后着重回顾的时间段。其背景因素中,有三点尤其值得提及:其一,以《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为标志,改革进入新时期;其二,以《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为标志,法治建设进入新时期;其三,以经济增速换挡为标志,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基于这三大背景因素的需求和驱动,包括劳动法在内的社会法,在改革、法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为彰显。例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被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被列为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重点;2008年靠前金融危机冲击后的经济增速换挡,有形要素投入型增长转向无形要素贡献型增长,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型增长转向更多依赖人力资源型增长,人口红利型增长转向人力资本红利型增长,使民生保障和改善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中显得更为关键、更为急迫。 在这八年中,劳动法领域铭刻历史记忆的亮点有:(1)以同志2011年“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选表彰暨经验交流会”的讲话为基础所形成的《中央、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2015年),是一部对和谐劳动关系的法治保障作出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的纲领文件,不仅规定了可作为劳动法制基本精神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而且还规定了可据以设计劳动法制基本框架的职工基本权益、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的结构和要素;不仅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劳动法制本身的发展描绘了蓝图,而且还对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与其外部环境因素的良互动以及力量、群团力量、企业力量、社会力量合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统一安排。(2)《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施行尤其是靠前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直广受关注且陷入于争论旋涡。其2012年修正案(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在一个月内收到意见557243件,继《劳动合同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之后再创案征求意见数量的新优选纪录;关于其修改问题的争论,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广,亦为争论之。(3)《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分别于2011年、2014年全面修订而整体升级,加之《工伤保险条例》修订(2010年)和优选就工伤认定作出专项司法解释(法释\[2014\]9号),显示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益更加重视且保护力度持续加大。(4)《社会保险法》(2010年)作为我国部社保险基本法,是社会保险制度跨入新阶段的里程碑,不仅启动社会保险制度由劳动法体系组成部分向社会保障法体系组成部分转型,而且为重构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关系奠定法律基础。 在这八年中,劳动法学也得到长足发展,但仍留下一些待继续探讨的问题。例如,经济形势一旦有风吹草动,尤其是经济不景气或经济下行,劳动法就会背上阻碍经济发展的“黑锅”;劳动法中许多概念我国与国(境)外相同,而其法律内涵和制度设计却大异其趣;劳动法“工具箱”中有的“工具”在现实中派不上用场,而现实中有些问题在劳动法“工具箱”中却找不到对应的“工具”。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展,且与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重叠这一重大历史阶段,创建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劳动理体系任重道远。本书尽管难以达成此目标,但决不会放弃或更改此努力方向。故在本次修订中,除了力图全面吸收近年劳动的新内容和劳动法学研究的新成果以外,更着力于劳动法基础理论的新探讨。当然,其中仍难免瑕疵,敬请同仁和读者批评和指正。 在本书第四版付梓之际,谨向指引我走上劳动法学研究之路的北京大学贾俊玲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吴超民教授,以及法律出版社为本书出版提供指导和帮的丁小宣、王耀琪、谭柏平、张立明、谢清平、徐蕊先生,致以诚挚的谢意!还特别向已故的法学教材编辑部原总编沈忠俊先生、法学所研究员史探径先生,表示深切的缅怀和崇高的敬意! 王全兴 2016年7月31日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