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唯识史观及其哲学9787506086431
  • 正版全新
    • 作者: 法舫法师著 | 法舫法师编 | 法舫法师译 | 法舫法师绘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法舫法师著| 法舫法师编| 法舫法师译| 法舫法师绘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60千字
    • 页数:310
    • 开本:32开
    • ISBN:9787506086431
    • 版权提供:东方出版社
    • 作者:法舫法师
    • 著:法舫法师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48.00
    • ISBN:9787506086431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8-08-01
    • 页数:310
    • 外部编号:120174504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法舫法师行传 001

    原序 004

    *编 009*章 今日研究学之现状 009第二章 从现代思潮看唯识学 017*节 时代思潮与学 017第二节 科学与学 019第三节 哲学与唯识学 027第三章 从中国学史看唯识学 033*节 中国学史的概观 033第二节 唯识学与各宗 039第四章 从印度史看唯识学 071*节 根本与唯识学 071第二节 唯识学与印度大乘学者 080第五章 唯识之史概观 086

    *节 唯识学之发源 087第二节 唯识学之萌芽 089第三节 唯识学之长成期 091第四节 唯识学之建立与弘传 092第五节 中国之唯识学派 097附:唐代唯识学派之概观 098附:唐唯识六派学说之略解 101

    第二编 104*章 绪论 104*节 哲学的名义(哲学、吠陀、般若) 104第二节 哲学的方法 106第三节 哲学的质与唯识之有 107第四节 哲学与唯识学的范围 109第五节 唯识哲学之意趣 110第二章 论题之建立 122*节 释论题——唯识三十论 122第二节 之组织 126第三节 作者与译者 128第三章 唯识大意 134*节 宇宙人生之说 34第二节 唯识略义 140

    第三节 略释识能变义 142第四节 能变的次 48

    第四章 了境能变识(知识论) 154*节 序言 154第二节 本颂与大纲 164第三节 根境识与感觉(知识的所依) 16第节 六识的三方面 170第五节 六识的心理与感受 171第六节 泛论情感情绪与心所法 188第七节 前五识的产生 190第八节 意识的生起 192

    第五章 思量能变识(人生论) 194*节 序言 194第二节 举颂释名 197第三节 所依与所缘 199第四节 体、行、相应 203第五节 末那之界系与伏断 206

    第六章 阿赖耶识(本体论) 209*节 序言 209第二节 阿赖耶识之三相 220第三节 阿赖耶识之种子 225第四节 阿赖耶识之功用 4第五节 阿赖耶识之感受 240第六节 阿赖耶识之因果 243第七节 阿赖耶识之舍位 244

    第七章 理的唯识论 247*节 唯识的中道义 247第二节 唯识的辩法 253第三节 唯识的因果律 255第四节 唯识的业果缘起论 256第五节 唯识的三三无 267第六节 唯识的真如(明唯识) 279

    第八章 实的唯识论 281*节 总说 281第二节 资粮位 285第三节 加行位 289第四节 通达位 295第五节 修习位 299第六节 究竟位——果 306


    【书摘与插画】

    为什么从代思潮看唯识学呢?因为在世间是不能离开世间法的。必须与世间发生关系,合乎世间的要求,才能立足世界上。譬如在世间建立寺庙,有人出家,有人弘法,这些都是与世间有关系的,都象征着是合乎世间人生需求的,在社会上有地位、有作用。如果对人类没有利益,那世间人类就不需要。若是世间不需要它,或是于人世毫无利益,那它就应该早已消灭了。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它——之所以在不同的区域、种族间流传下来,且拥有广大的信众,这明的确是有其存在的价值的。既是有价值,故法可以弘扬于世间,但说在现代社会思潮的地位怎样,是值得注意的。唯识学是大乘的一大学派,对近三十年来的思想界,发生了很大的作用,更需要注意去研究去观察。

    这里所说的现代思潮,是指十纪以来,西洋的文艺复兴时代到二十世纪的科学时代的运动。一个时代的思想,能成为一种有力的运动者,就名之曰时代思潮。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前,是宗教特权时代,也可说是黑暗时代。因为人人迷信宗教,神权高于一切,人类是处于一种暗无天日的境遇。文艺复兴是科学昌明,由科学的研究,打破了神权乃至上帝*的迷惑,遂产生了光明的近代科学文明。现在因科学有原子能的发明,故有人说今日是原子能时代,这可以说是科学*发达的时代了。在印度是先有婆罗门教的思潮,次有六派哲的思,后有的思。在又有小乘和大乘、显教密教等思潮,*后又复原到印度教的思潮。

    就中国文化发达史说:我们先有先秦诸子之学,汉朝的经学,隋唐的学,宋明的理学,清的据学① 和今日的科学。这些,都可以代表每一个时代的思潮。清末民初以来,我国思想运动成为潮流者,即所谓五四运动。这个运动包括多方面:在政治方面是争取独立、平等、自由;在社会方面,要脱离一切不合理的封建制度、礼教约束;在文学思想方面,是争取白话大众语,争取科学知识,打倒文言文和“孔家店”,以及一切迷信的封建思想。因此运动的策励而有了北伐的成功、抗日的精神。现在中国思想,又有种洪大潮,正在澎湃地激荡着整个的中国和亚洲,这就是唯物的、社会的新主义。这些思想,都是先有它接受西洋科学和哲学的背景,方能发扬成这样的成果的。



    法舫法师是太虚大师的入室弟子,两度出国传教,为中印、中锡文化交流作出相当大的贡献。已出版著作《唯识史观及其哲学》《学对于人生之看法》《一个学者的程序》《金刚经演讲词》《印度之文化》等。



    唯识学派,从三世纪至七世纪的五内,在印度学术思想界有其辉煌的历史;后有真谛、玄奘等人在中国弘扬,在六、七世纪的中国学史也发生过极大的影响。因此欲了解唯识学须先对唯识派的史发展有所认识。本书即是先就唯识派的史源流作一探述,次就其哲学内容作一解析。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