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正版]医道与人文的守望者:一个精神科医生的散文随笔集:彩色插图版李洁普通大众散文集中国当代文学书籍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予发货,感谢理解!
    • 作者: 李洁著
    •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洁著
    •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 ISBN:9780441083583
    • 版权提供:华夏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基本信息
     
    书名:   医道与人文的守望者:一个精神科医生的散文随笔集:彩色插图版
    作者:   李洁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2-01
    版次:   第1版
    ISBN:   9787522201658
    市场价:   49.0
    目录
     
    自序

    上篇:散文

    1.穿越历史,走进现代、走向后现代(Ⅰ)(2012)
    2.穿越历史,走进现代、走向后现代(Ⅱ)(2012)
    3.我的旅法散记(2013)
    4.我的罗马速写(2013)
    5.追忆曾文星先生(2014)
    6.《艺术与精神医学》后记一(2015)
    7.《艺术与精神医学》后记二(2015)
    8.往事钩沉忆先驱(2015)
    9.读书的力量(2015)
    10.从莎士比亚眼中审视精神疾患与精神健康(2016)
    11.我在哥伦比亚大学(2018)
    12.品读威廉·奥斯勒的“生活之道”(2019)
    13.用文化的力量促进精神健康(2019)
    14.追忆我的父亲,中国的角儿(2019)
    15.我的母亲,红颜不薄命(2019)
    16.写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沉思(2020)
    17.慢节奏的快乐生活(2020)
    18.我的精神医学之路(2020)
    19.医道与人文的守望者(2021)

    下篇:随笔

    1-40
    内容介绍
     
    精神医学有别于其他医学学科,除了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外,它还与人文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文化与精神医学》和《艺术与精神医学》的进一步延伸、拓展,作者从文学(散文随笔)的角度出发,历时十年撰写出这本《医道与人文的守望者》,可以视为作者在精神医学与人文学科交汇园地精心耕耘的“精神医学与人文”三部曲。

    《医道与人文的守望者:一个精神科医生的散文随笔集(彩色插图版)》以时间为脉络,从一个精神科医生的视角出发,将精神医学历史、心理健康以及灵等诸多问题娓娓道来,融医学与艺术、哲思与诗意为一体。《医道与人文的守望者:一个精神科医生的散文随笔集(彩色插图版)》强调的是,精神卫生工作者不仅需要懂得医术,还需要知晓人文,力求使悬壶济世的医生行善、求真与审美相统一。同时作者倡导培养人们的灵生活和慢节奏的快乐生活以适配当下的生存环境。

    作者书写视角,文笔优美,图文并茂,富有知识与启发,是一本交叉科学的读物,可供置身于“后现代”与“后疫情”氛围下对“疯狂”和心理健康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在线试读
     

    穿越历史,走进现代,走向后现代

    ——从社会文化视角俯瞰精神障碍

    医学之外,一个医师也需要人文的熏陶,以免流于褊狭。

    ――威廉・奥斯勒

    开篇:从混沌中来

    从鸿蒙初开到人类登场,从茹毛饮血到美味佳肴,经过了悠悠岁月,漫漫长路,文明出现了。继而,疯狂(madness)或精神错乱也伴随着人类的历史演进产生了。

    欧洲和南非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早在公元前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有凿开了洞的颅骨。于是,一些历史学家推测,这可能是当时社会中拥有之人以石头为工具,对那些出现异常行为的人施行了钻颅术trephination),以便让邪恶的精灵离开其躯壳,从而达到精神错乱的目的。

    一门相关学科——精神医学的诞展与壮大离不开西方文明的发展轨迹。让我们游代于历史的长河,从欧洲文明的源头——湛蓝色的爱琴海说起。

    威廉·奥斯勒著《生活之道》,日野原重明、仁木久惠编注,邓伯宸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9页。

    公元前1200~公元5世纪

    古希腊罗马时期:精神医学的诞生

    相传,希腊神话中的尼俄柏是底比斯王安菲翁的妻子,因生有七子七女而十分骄傲,并由此傲慢地嘲笑太阳神阿波罗的母亲女神勒托只生下一儿一女,还阻止底比斯人向勒托奉献祭品。女神勒托故此大怒,命令儿子阿波罗用箭射死尼俄柏的七个儿子,女儿阿耳忒弥斯射死她的七个女儿。因此,尼俄柏成为西方文学痛苦、悲伤和忧郁的象征。

    有人说,当东方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及古中国文明兴起、辉煌的时候,古希腊才刚刚从黑暗中睁开眼睛。然而,不久之后,它却在汲取其他文明的基础上奠定了欧洲文明的宏伟基石。蔚......

    媒体评论
     
    “朋友,如果您想作真正的作家,学习医学吧,是精神病学。” ——俄国作家安·巴·契诃夫“由于职业的关系,在格的品鉴上,精神科医生可说是得天独厚,说自己对人的了解比一般人来得深入而密切,那也绝不为过。” ——英国精神科医生兼作家安东尼·斯托尔“如果没有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硬科学和技术将难以解决复杂的社会挑战。” ——《自然》,2020年
    本书角度,对常常陷入焦虑和忧郁、躁动的我来说,给我指出了走出焦躁的方向。
    ——读者是本书读来轻松、有趣,图片丰富,内容很,如果早点看到这本书,或许我不会走那么多弯路。
    ——一个曾经的精神抑郁患者


    国内本精神科医生的散文随笔集它是脑与心灵的交汇,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人文科学与精神医学的一座桥梁


    自序
    众所周知,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尤其是,精神医学更彰显出“科学与艺术”的特点。热爱精神医学和文学的我,自然是乐于寻求精神医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某些联系。自2011年我出版《文化与精神医学》后,岁月如梭,一晃便是十年。期间,不仅再版了这本拙著,还再接再厉出版了《艺术与精神医学》。这两部小书可以说是探索精神医学与人文学科的姐妹篇,旨在从文化人类学、哲学、美学和艺术等视角探讨精神医学,并向国内同道介绍了“文化精神医学”这支“冷门”亚学科的来龙去脉。同时,我更是旗帜鲜明地倡导“精神卫生工作者不仅需要求真、行善,亦需要审美”。可以说,行医者行善乃是天经地义;行医者求真在于发现疾病乃医学上未知的规律;而审美活动则有助于培养行医者的人文情怀,在某种程度上还能消解他们的职业倦怠,使“真、善、美”在医括精神医学上趋于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及其家属。
    不久前,我有幸拜读了美国外科医生阿图·葛文德《医生的修炼》等三部曲,感受颇多。感想之一,为何在医学与人文学科的交叉地带以欧美学者和医生偏多?为何行走于“医道与人文”的中国医生、中国学者相对少见?尤其是郎景和院士的那段话:“中国医生、中国作家都应该拿起笔来,写中国医生的思想、工作与生活,写我们的理想和困惑、快乐和忧愁……”(引自《中国医学论坛报》2018年第44卷30第1610期)更是触动了我那颗不安的心。
    于是我鼓起勇气,趁热打铁将我近十年来撰写的大部分涉及精神医学,并带有人文色彩的发表文章和未发表的散文、随笔集腋成裘,汇集成册呈现给大家。力求从探索精神医学与人文学科的姐妹篇,打造成为“医道与人文”的三部曲。
    研究表明,一些电影、电视等媒介不仅对精神障碍患者污名化,还对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精神科医生形象负面化,如形容这些医生多是情感冷漠、行为古怪之人。于是,精神科医生当有责任、义务来展现出自己的本来面貌。除了本书19篇散文外,我还撰写了数十篇随笔,折射出一个精神科医生的所见、所思和所感。我觉得,多数精神科医生其实跟我一样,对患者充满爱心,对事业充满进取心,对人生乐观豁达。只不过爱好文学的我,能有幸将这些内心感受跃然纸上。
    从广义上讲,随笔也是散文,皆当属文学的范畴。如果说,“医道与人文”三部曲中的部是以文化人类学牵头,部是以美学和艺术担当;那么,第三部的落脚点则是文学(散文)。如果说,前两部文化、艺术与精神医学着重导介精神医学相关人文领域的交叉学科,侧重于“编”;那么,这部散文随笔集则谈及精神医学历史,心理健康以及灵等诸多问题,侧重于“著”。但无论是编抑或是著,鄙人明白当有一条主线——逻辑链条把精神卫生与文化人类学、美学、艺术和文学等人文学科贯穿起来,以体现“医道与人文”的主旨。记得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老师乔治·康吉莱姆曾说过:“一位哲学教授之所以对医学产生兴趣,并不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精神疾病,也更不必然是为了进行某项科学训练。我明确地希望医学成为人类一些具体问题的引导。”(乔治·康吉莱姆著.《正常与病态》,李春译.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同样,一位精神科教授之所以对文化人类学、哲学、美学、艺术和文学感兴趣,并不是为了更好地熟识人文学科,而是希冀从“生物—心理—灵—社会—文化”多视角来理解精神医学与现实生活中的人。
    尤其是在“人类世”与“轻文明”的大时代,社会发展与各种挑战并存。它在带给人们便捷、舒适生活的同时,反倒有可能使其心理上浮躁,心灵上沉重。于是,注重群体/个体的心理健康显得愈发重要。置身于“后现代”与“后疫情”氛围下的群体/个体,如何少些焦躁,少些郁闷乃是精神卫生中的重大课题。除了强调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之外,在本书中,鄙人还提倡培养人的灵生活和慢节奏的快乐生活以适配当下的生存环境。
    当然,鄙人才疏学浅,“医道与人文”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唯有殚精竭虑而为之。
    后,做人,做事忘不了感恩。在我看来,这比心智更为重要。于是,在我的散文里出现了感恩父母的两篇文章,表面上看似与精神卫生无关。其实,懂得感恩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灵生活,进而有益于心灵健康(详见“写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沉思:一位精神科医生谈心灵健康”一文)。除了感谢养育我的父母之外,这本小书中的一些文章积攒了数年,犹如陈年老酒,自然要感谢帮助过我的“酿酒”之人,他们是:《中国医学论坛报》的编辑李妍女士,《精神医学杂志》的编辑王文萍女士,以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张明园老师的大力支持。
    后,十年出书得益于华夏出版社“出书、出人、出思想”的新理念,更得益于该社陈小兰女士十年如一日的鼎力襄助。倘若没有这些贵人的赏识与襄助,在华夏大地“医道与人文”三部曲恐难问世,在此一并致谢。

    2021年3月写于春意盎然的花城“朋友,如果您想作真正的作家,学习医学吧,是精神病学。” ——俄国作家安·巴·契诃夫“由于职业的关系,在格的品鉴上,精神科医生可说是得天独厚,说自己对人的了解比一般人来得深入而密切,那也绝不为过。” ——英国精神科医生兼作家安东尼·斯托尔“如果没有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硬科学和技术将难以解决复杂的社会挑战。” ——《自然》,2020年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