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正版]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陈其霆编陈其霆编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予发货,感谢理解!
    • 作者: 陈其霆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其霆著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5703676723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商品参数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曾用价 45.0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5年09月
    开本 16开
    作者 陈其霆 编
    装帧 平装
    页数 201
    字数 308000
    ISBN编码 9787030453990

    内容介绍

    本书主要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历史脉络,阐述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演化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状况。本书在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逻辑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并进一步厘清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后,分别从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经济波动与政府调控、市场经济的微观体制以及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等方面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实践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本书具有以下两点鲜明的特色: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大量鲜活的经济事实和案例印证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②内容新颖。从数据、图表到具体的案例,都充分纳入了新近的发展。
    目录

    第1章导论 1
    1.1中国的经济发展:一些基本数据 1
    1.2教学内容及分析框架 5
    参考文献 6
    第2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 7
    2.1中国计划经济形成的历史渊源 8
    2.2中国计划经济的演变历程 15
    2.3中国计划经济的实践评价 25
    参考文献 32
    第3章中国市场经济的转型:战略和过程 34
    3.1放权让利和行政性分权 34
    3.2“增量改革”——民营经济的破土和双轨制的形成 37
    3.3“全面改革”——整体推进的改革新局面 48
    参考文献 55
    第4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57
    4.1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演化过程 57
    4.2市场经济的内涵 67
    4.3资源配置 74
    参考文献 79
    第5章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 80
    5.1经济增长的原因及动力分析 80
    5.2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挑战 91
    5.3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 106
    参考文献 113
    第6章中国的经济波动与政府调控 114
    6.1经济周期理论 114
    6.2政府宏观调控手段 119
    6.3宏观调控目的 135
    参考文献 139
    第7章中国市场经济的微观体制 140
    7.1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140
    7.2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进程 154
    7.3中国外资企业的发展 159
    参考文献 167
    第8章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168
    8.1对外开放的历史演变 168
    8.2对外开放的现状 175
    8.3对外开放的新目标 191
    8.4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194
    参考文献 200
    在线试读

    第1章
    导论
    1.1中国的经济发展:一些基本数据
    1.宏观经济总量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图1.1所示,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由1978年的3650.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36463亿元,而以不变价格计算的GDP,2014年是1978年GDP的约28.2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9.73%;以当年价格计算的人均GDP也由1978年的381元增加到2014年的46530元,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GDP,2014年达到1978年的19.82倍,年均增长率达到8.65%[1,2]。
    图1.1中国GDP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变化图(1978~2014年)
    表1.1使用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佩恩世界表(Penn World Tables)8.0和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数据,来对比中国和其他几个国家GDP的变动趋势。
    表1.1中国GDP占其他国家GDP的百分数(1952~2011年)[3](单位:%)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第1章导论
    从表1.1可以看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78年以前中国GDP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英国和印度都高,但落后于日本和德国。1978年以后,中国大规模、持久而且出人意料的经济腾飞使中国经济规模迅速上升,按照佩恩世界表8.0的数据,2011年中国的GDP由1978年占美国、德国、日本的20.17%、89.25%和68.41%分别上升为82.20%、378.95%和269.0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2014年按照汇率法计算的中国GDP达到103804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174189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而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GDP则达到176173亿美元,**美国的174189亿美元,排名世界**[4]。
    2.人均GDP及生活水平
    表1.2同样使用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佩恩世界表8.0和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数据,来对比中国和其他几个国家人均GDP的变动趋势。
    表1.2中国人均GDP占其他国家人均GDP的百分数[3](单位:%)
    表1.2的人均GDP数据和表1.1基本显示了相似的趋势。从1952年到1978年,中国人均GDP与美国和英国的人均GDP之比稳中有升,但变化不大;相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和德国,人均GDP之比分别由1952年的26.57%和12.49%下降到1978年的7.68%和7.27%;与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相比,中国人均GDP显示出较为明显的优势。真正的经济发展出现在1978年以后,中国人均GDP与其他所有国家相比,都有了持久而显著的改善。
    人均产量的快速增长明显提升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也使数量众多的贫困人口得以脱离贫困状态。Hu等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计算得出,1978~2002年,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下降到2820万人,平均每年约有924万人脱贫,同期的农村贫困率也由1978年的33.1%下降到2002年的3.7%左右[5]。虽然测算指标有差异,但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了同样的变动趋势。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由1990年的2.8亿人下降到1997年的1.28亿人,下降幅度达到54.3%,年均脱贫人口达到2171万人。按照年人均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扶贫标准计算,2014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 7017 万人,比上年减少1232万人,贫困率为16.16%。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公布的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中,2013年中国HDI得分为0.719分,相比1980年中国初次进入该指数排名的0.423分有了长足的进步,排名也上升了10位,在18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91,属于高发展组。根据UNDP的数据,2013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为10339国际元,人均预期寿命为75.3岁,成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年,而其预期受教育年限则达到12.9年[6]。
    3.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
    1978~2014年中国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为8.65%,Brandt等指出增长的部分原因是劳动力参与率的提升,但经济的高速增长现象是伴随着两项重要的结构转变出现的,即农业劳动力大幅度向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转移、从国有企业到非国有企业的劳动力及其他资源的重新配置[7]。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原先被计划体制固定在土地上的农村劳动力大幅度地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这使得农业劳动人口在总就业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69%下降到2013年的31.4%。这种变动趋势符合描述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即伴随着GDP水平的提高,**产业的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逐步增加[8]。
    与上述两个主要的结构转变相对应,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三次产业结构和国有企业及非国有企业的产值贡献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如图1.2所示,**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占比分别从1978年的27.9%、47.6%和24.5%演变为2013年的9.4%、43.7%和46.9%。图1.3显示,同期**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比分别从70.53%、19.30%和12.18%演变为31.40%、30.10%和38.50%。
    图1.2三次产业产值占比构成变化(1978~2013年)
    图1.3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变化(1978~2013年)
    表1.3给出了1978年以来代表年份的城镇就业人员总数、城镇就业人员中国有单位人数及后者占比的变化。由表1.3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有企业就业人数不但在总体占比上呈现下降趋势,而且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绝对数量也逐步下降。与此对应,无论是城镇就业人员还是总就业人口中的非国有单位就业人数都出现了大幅上升。以2013年的城镇就业人员数据为例,城镇就业人员总数为38240万人,其中,国有单位6365万人,占比16.64%;私营企业8242万人,占比21.55%;个体企业6142万人,占比16.06%;外商投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963万人,占比7.75%;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7790万人,占比20.37%;其他单位699万人,占比1.83%。
    表1.3城镇就业人数及国有企业就业人数(1978~2013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在生产和需求不同角度的增长源泉也在发生着深刻而深远的变化,我们将在第5章中进行详细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1.2教学内容及分析框架
    1.教学内容
    毋庸置疑,自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地,以这样一个10亿人口规模级别的国家实现经济将近40年的高速增长,更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许多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贫富差距拉大……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做出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判断,客观准确地判断出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三期叠加状态。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国***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后[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
    作为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有以下两点:①通过课程教授,使学生能够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并具备应用相关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②通过课程讲授,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趋势。特别地,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经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及演变的学习,学生能够厘清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
    本书共八章:第1章,导论。在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阐明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分析框架,并对课程整体内容进行提纲挈领式的介绍。第2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本章主要包括中国计划经济形成的历史背景、计划经济的演变过程及对计划经济的分析评价。第3章,中国市场经济的转型:战略和过程。本章主要包括放权让利和行政性分权、“增量改革”——民营经济的破土和双轨制的形成,以及“全面改革”——整体推进的改革新局面。第4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本章主要包括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演化过程、市场经济的内涵及资源配置三部分内容。第5章,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本章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的原因及动力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挑战、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第6章,中国的经济波动与政府调控。本章主要包括经济周期理论、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及宏观调控目的三部分内容。第7章,中国市场经济的微观体制。本章主要包括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进程及中国外资企业的发展三部分内容。第8章,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本章主要包括对外开放的历史演变、对外开放的现状、对外开放的新目标和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2.分析框架
    一个适合课程体系的分析框架对于厘清问题、寻求共识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到本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以“经济人”假说为出发点,结合制度经济学中文化对制度的影响途径来分析中国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
    第2章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
    计划经济是生产资源分配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由政府事先进行安排的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所有的生产和消费都依赖于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需要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及为谁生产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社会的资源几乎完全由政府拥有,资源的分配也是按照政府的指令来完成,不受市场的影响。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著作中就已形成,他们预见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大工业将“由整个社会按照确定的计划和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来领导”,“一切生产部门将由整个社会来管理,也就是说,为了公共的利益按照总的计划和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17页。。计划经济是由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苏联成为现实,并在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的经济体制。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学习并实施苏联式的计划经济制度。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贯彻实施都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依据。1949年的中国人口约有5.42亿人,粮食产量1.13亿吨,钢产量15.8万吨,煤炭产量不足亿吨,全国铁路2.18亿千米、公路8万千米,且由于战争的破坏、损毁而大半不能通车。新政府在处理接收一定程度破坏的官僚资本企业的同时,还需要开展对几百万名土匪、流寇的清剿工作。这时,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成为新政府的首要任务。但是在条件恶劣、形势严峻、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完成任务,难度极大。在落后凋敝的经济,刚刚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饱经战乱、动荡的社会环境,大一统思想和儒家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政治、文化背景,紧张的国际局势等因素汇聚在一起组成的复杂历史背景下,新中国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因此,为了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之前的历史背景,需要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进行一个简单的历史回顾,这样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计划经济是如何向市场经济演变的。
    2.1中国计划经济形成的历史渊源
    2.1.1经济背景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是当时的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是按照“轻工业—重工业—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来发展的,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一百年。这对于当时工农业水平极端低下的中国来说,利用常规的市场经济体制,在短期内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当时面临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政府所不能忍受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之所以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由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
    1.新中国工业状况概述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第2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
    1949年中国共有人口5.42亿人,其中,城镇人口0.58亿人,占总人口的10.70%。当时,中国工业生产总值为140亿元,其中,轻、重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03亿元、37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73.6%、26.4%。由于长期战争带来的影响,同历史上*高水平相比,1949年工业总产值减少将近一半,重工业总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在主要的工业产品中,粗钢产量只有16万吨,减少80%;生铁减少60%,只有25万吨;煤炭产量约为3243万吨,减产48%。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尚不足亚洲平均水平的2/3[1]。
    如果说长期战乱刚刚结束的1949年的工业数据不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中国的整体工业实力,那么经过三年的恢复,到了1952年,各项数据指标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当时中国的工业究竟薄弱到何种程度。1952年,中国GDP增长到692.2亿元,但是总人口数也增长到5.75亿人,人均GDP只有区区120.4元。当年工业总产值为349亿元,重工业产值只有12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5.5%。
    经过三年的发展,到1952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4%,超过一半以上,中国似乎可以看做一个工业化国家了。但是在工业产品中有很大一部分产品是原材料或者简单的手工业品,如丝、卷烟、纱、原盐等,去掉这些“水分”,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肯定低于50%。从质量上来看,1952年中国的工业体系非常不完善,基本没有采掘工业、加工工业、原材料工业等重工业。1955年中国的汽车产量只有100辆,而且基本都是解放卡车。1956年中国开始生产家用电冰箱,整年的产量也仅仅是300台。直到1972年中国才开始生产彩电,整年产量不足200台。洗衣机的生产更是推迟到1978年,**年的产量只有400台。
    中国的工业水平不仅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产能低下,而且工业体系残缺不全,轻工业的技术设备几乎完全是在新中国成立前从国外进口的,而重工业设备和技术完全空白。新生的中国虽然在形式上独立了,但是工业发展的命脉依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若想实现轻重工业技术设备自给自足,首先要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并且建立较为完整的重工业体系。如果中国不想同西方国家一样花费百年时间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就只能选择已被苏联证明了的、可以快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计划经济体制。
    2.新中国农业状况概述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国家。在历史上,工业产值只在1959年和1960年短暂**农业产值,其他年份都低于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的产值。
    经过3年的恢复,1952年中国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46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396亿元,林业为7亿元,牧业为52亿元,渔业为6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85.90%、1.52%、11.28%和1.30%。
    图2.1显示了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但是这些产量平均到当年5.75亿全国总人口上,则每人每年约有粮食570斤(1斤=0.5千克)、水果8.5斤、猪牛羊肉17.6斤,都只能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由于新中国工业落后,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设备、建设材料等必须依靠粮食、肉类、水产品等农副产品的出口来换取,这也大大减少了人均食物拥有量。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人每天获取的食品供给量仅仅能够使大多数人处于半饥饿状态。
    图2.1 195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6-7;《中国统计年鉴》(不同年份)
    中国农副产品产量低下的原因不是粮食播种面积不足。实际上,1952年,中国的耕地面积为10791.87万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4125.60万公顷,其中,粮食面积为12397.90万公顷,但粮食的劳动生产率只有1900斤/人。如果按照中国历史上粮食配给额每人360斤计算,则每个劳动力只能养活5个人。因此,可以看出,造成1952年中国农业生产力低下的直接原因是中国的工业体系落后、残缺,特别是重工业严重缺乏,导致中国农业一直停留在依靠人力、有机肥进行生产的原始状态。当时,中国农业生产严重缺乏拖拉机、化肥等现代农业生产资料,就连*基本的铁质农具都很稀少,大部分农户只是在木质农具外包裹一层铁皮作为主要生产工具。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少数富裕地区或富裕农户能够使用牲畜,在数量极少的国营农场有少量的农用拖拉机。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由于产量稀少,使用量和使用率很低。农田水利设施缺乏,已有的水利设施大多年久失修,基本失去防洪灌溉的功能。
    近百年的列强掠夺和长期的战争破坏,使中国工业和农业整体上处于近乎原始的落后水平,落后的农业和残缺的工业形成了恶性循环。落后的农业不能为工业提供足够的原料,贫穷的农村也无力消费大量相对昂贵的工业品;中国的工业体系残缺不全,轻工业门类不完整,重工业几乎没有,很多机械设备不能自行生产,无法满足轻工业的自主发展需要,也无法生产或大量生产多种农业生产需要的物资和设备。1952年中国的化肥产量只有3.9万吨,农药约200吨,农业机械总动力只有18万千瓦,农村用电量仅为0.5亿千瓦时,此时的中国农业近乎靠天吃饭。所以,要解决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为中国的工厂提供足够的原料和市场,必须依靠工业的力量,尽快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必须尽快加快国家的工业化速度,因此,中国只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
    2.1.2政治背景分析
    1912年,清王朝退出历史舞台,开启了中国在形式上统一、实际上分裂的序幕。袁世凯势力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扶持下不断发展壮大,渐渐登上中国的权力**。但是袁世凯在上台之后不久便与南方革命势力爆发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革命党相继发起了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南方各省相继独立,拉开了中国南北对立的序幕。另外,各省权力纷纷落入地方强力人物手中,为后来的军阀割据埋下了伏笔。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没能再找到可以集中中国各方势力的代理人,为了便于在中国继续掠夺财物,维护自身利益,各个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开始扶持地方势力,将其作为自己在中国继续实施统治和掠夺的新的代理人。中国地方势力在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军事等的扶持下,迅速发展壮大,中国从此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军阀混战、地方割据的局面,期间民不聊生,民主政治根本无从谈起。
    1926年的北伐战争成功将北洋军阀及其掌控的北洋政府瓦解。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以后,中国国民党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但是中国社会四分五裂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实质上是新的军阀割据取代了旧的军阀割据。登上权力**的国民党没有履行北伐战争之初许下的武力统一中国、建立民主新民国的诺言,反而迅速成为大地主、大官僚、大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表。从1927年到1949年,国民党对民主人士,特别是对***员进行了严厉的抓捕和大规模的屠杀。根据中共六大所做的不完全统计,1927年4月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党”名义下被杀害的有31万余人,其中,***员2.6万余人。根据当时全国各地慈善救济机构所做的不完全统计,1927年4月至1928年7月,全国各省被国民党逮捕和杀害的人数总计81055人,其中,被杀害者40643人,被逮捕者40412人[2]。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国民党实施的“党外无党”的独裁政策不仅没有调整,反而愈演愈烈。国民党在胜利之后并没有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重建,以改善长期战争带来的民不聊生的现状,而是发起了旨在消灭中国***的内战,封禁各民主党派,严禁统治区内争取民主与和平的抗议活动。
    1949年,经过4年的解放战争,中国***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后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分裂的社会局面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届全体会议在北平(1949年9月27日改名为北京)隆重举行,这次会议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打开了中国政治的新局面。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