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正版]教育学基础课系列:简明中国教育史(新版)王炳照 郭齐家 刘德华 何晓夏 高奇等9787303009435北京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予发货,感谢理解!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 图书其它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图书其它
    • ISBN:9785693721057
    • 出版周期:旬刊
    • 版权提供:图书其它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商品介绍
    • 书名:教育学基础课系列:简明中国教育史(新版)
    • 作者:王炳照 郭齐家 刘德华 何晓夏 高奇等
    • 著:王炳照 郭齐家 刘德华 何晓夏 高奇等译
    • 装帧:简装
    • 印次:0
    • 定价:48.0
    • ISBN:9787303009435
    •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07-09-01
    • 版次:3
    • 出版时间:2007-09-
    • 页数:530
    • 外部编号:9787303009435
    目录

    **章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节教育的起源和古代学校的萌芽
    第二节西周的教育制度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节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
    第二节孔子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孟子的教育思想
    第四节荀子的教育思想
    第五节墨子的教育思想
    第六节道家的教育思想
    第七节法家的教育思想
    第八节《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第三章秦、汉教育
    **节秦代教育
    第二节汉代文教政策
    第三节汉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四节汉代察举制度
    第五节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第六节王充的教育思想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节魏晋南北朝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制度
    第三节嵇康的玄学教育思想
    第四节颜之推及其《颜氏家训》
    第五章隋唐时期的教育
    **节隋唐文教政策
    第二节隋唐学校教育制度
    第三节隋唐科举制度
    第四节韩愈的教育思想
    第五节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第六章宋元时期的教育
    **节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第二节宋代的科举制度
    第三节宋代的书院
    第四节辽金的教育
    第五节元代的教育
    第六节朱熹的教育思想
    第七章明代的教育
    **节明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第二节明代的科举制度
    第三节宋元明时期的私学
    第四节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第八章**战争前的清代教育
    **节清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第二节清代的科举制度
    第三节明未清初的进步教育思想
    第四节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第五节颜元的教育思想
    第九章**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节清末封建教育的变革
    第二节龚自珍、魏源等对清末教育的批评和改革主张
    第三节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第四节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第十章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节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第二节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第三节留学教育
    第四节教会教育的新阶段
    第五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教育思想
    *十*章民国初期的教育
    **节辛亥**前资产阶级**派的教育活动
    第二节南京临时**的教育改革
    第三节文化教育战线复古与反复古的斗争
    第四节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第十二章“五四”运动和大**时期的教育
    **节“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潮
    第二节1922年的“新学制”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传人和实践
    第四节**次国共合作下的**教育
    第十三章国民**时期的教育
    **节国民**时期的教育宗旨与政策
    第二节国民**的教育改革与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
    第四节陶行知的教育活动与思想
    第五节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第六节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第十四章反对教会教育与反对日伪奴化教育的运动
    **节反对教会教育的斗争
    第二节反对日伪奴化教育的斗争
    第十五章**根据地教育
    **节农村**根据地的教育
    第二节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
    第三节解放区的教育建设
    第十六章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
    **节改造旧教育,创建新教育
    第二节独立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第三节“*****”对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破坏
    第十七章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节教育领域中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第三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深化
    主要参考文献

    主编推荐

    近些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教育价值观念也在发生转变,教育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在教学科研实践中,我们开始感觉到1992年修订版的内容已有些不能适应和满足21世纪的新形势和广大读者的新需求。为此,在广泛收集读者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自己的体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决定再一次对本书进行修订。此次修订,基本原则依旧是保持本书原有的“简明”特点,根据不同情况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在修订版的基础上,重新组织章、节、目的内容,突出教育思想、制度的历史沿革,并借鉴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历史认识修正了部分历史评价,以更为客观、公允的历史评价作为理想诉求。古代部分作了局部的修改、补充、调整,近现代部分无论是章节结构,还是内容都作了较大的改动,特别是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分,以两章的篇幅,勾勒出建国后50年的教育发展的主要轨迹。此次修订,根据章节内容需要,增加了很多图片,以期图文并茂;每章前面增加了导言,以言简意赅的文字对本章内容作提要式的描述,给读者一个提纲挈领的印象。

    精彩内容

    在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集团中,官、吏区别很大。“领持大概者,官也。”“办集一切者,吏也。”与有职有权的官相比,吏只是供人役使的具体办事人员,又终身无品秩之望,被社会人士,尤其被读书人所不耻。然而元代却打破了官吏界限,吏的社会地位不仅大大提高,而且吏员可以出职任官,并成为一条*主要的人仕道路。元代吏员名目繁多,据《元史·百官志》载,约有三十余种,分作案牍吏员、翻译吏员、传达吏员和承担**责职的吏员等。吏员总数多达两万余人。元代吏员定有系统出职任官制度,而且任官品级优厚,吏员出职*高者可达正六品或从六品,可见吏员出职已成为通达官职的一条捷径。什么人可以充任吏员呢?元代建立了周密的吏员选用办法,在此办法中,将读书人列为吏员来源之一,定有“由儒补吏”之法,把学校教育与补充吏员挂钩。“由儒补吏”首先表现在“岁贡儒吏”上,上贡的儒士由儒学教授于“系籍儒生内”考选。其标准除须“洞达经史”外,还须“通晓吏制”,儒吏兼通是为“岁贡儒吏”的基本要求。“由儒补吏”其次表现在“诸生充吏”的措施上。给各类学校的生员以由吏人官的机会。“由儒补吏”还表现在“教官任吏”的办法中。元代教官由朝廷或地方**任命,但其地位和前途远不及吏职,因此元代于大德九年(1305年)规定,**可补六*令史或**吏职,“教官任吏”成为教官奔竞官位的阶梯。(三)科举制诚如前述,元代选士制度是以怯薛入仕和吏员出职为主要途径,科举制经过长期行废后虽然也开设了几十年,但在人才选取方面作用有限。然而,作为元代选士三途之一的科举*竟继承唐、宋衣钵,并在元代这一特殊背景下有所发展,体现出元代科举制的特点,这是不能忽视的。1.“戊戌选试”和科举制的停废元代科举制度正式颁行于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离世祖建立元朝已有四十多年。可以说元初科举处于长期停废状态。但是早在窝阔台灭金之后,蒙古**集团在占领了淮北广大地区之时,就曾有过科举取士的做法。窝阔台九年(1237年)八月,在耶律楚材等人建议下,诏命断事官蒙格德依,与山西东路课税所长官刘中,历诸路以论、经义、辞赋三科**,凡专治一科不失文意就可中选,儒人被俘为奴者亦可就试。共录取四千零三十人。是为“戊戌选试”。此后四十年未再开科,虽然朝廷围绕科举行废问题曾反复展开讨论,但*终未能实行。元仁宗即位后,奉行以儒治国方针,……《简明中国教育史》自1992年修订出版以来,又经历了15个年头。《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修订后,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全国许多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选用了《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有的还作为硕士、博士**课程的**书目。为了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已先后重印15次,总印数达到了135500册。广大读者给予《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的充分肯定,使我们受到极大的鼓舞。近些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教育价值观念也在发生转变,教育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在教学科研实践中,我们开始感觉到1992年修订版的内容已有些不能适应和满足2l世纪的新形势和广大读者的新需求。为此,在广泛收集读者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自己的体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决定再一次对《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进行修订。此次修订,基本原则依旧是保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原有的“简明”特点,根据不同情况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在修订版的基础上,重新组织章、节、目的内容,突出教育思想、制度的历史沿革,并借鉴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历史认识修正了部分历史评价,以更为客观、公允的历史评价作为理想诉求。古代部分作了局部的修改、补充、调整,近现代部分无论是章节结构,还是内容都作了较大的改动,特别是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分,以两章的篇幅,勾勒出建国后50年的教育发展的主要轨迹。此次修订,根据章节内容需要,增加了很多图片,以期图文并茂;每章前面增加了导言,以言简意赅的文字对本章内容作提要式的描述,给读者一个提纲挈领的印象。参加《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1992年修订版撰写工作的作者,除*炳照教授外,**人均已退休。当他们得知《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重新修订的消息,均表示大力支持。刘德华、何晓夏两位教授亲自参加修订,郭齐家、高奇两位老师,分别委托了施克灿、孙邦华副教授代为修订。参加《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各章修订工作的,按照章的顺序为:周慧梅(**章、第二章)、施克灿(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刘德华(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何晓夏(第九章、第十章、*十*章)、孙邦华(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炳照(第十六章、第十七章),*后由*炳照教授进行全书统稿。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