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正版]学习门诊摆脱学习病 丁晓山著 儿童教育厌学逃学解决方法 初中学生阅读 儿童心理教育书籍 中小学学习方法家庭教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予发货,感谢理解!
    • 作者: 丁晓山著
    •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丁晓山著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开本:16开
    • ISBN:9780910763427
    • 版权提供:长江文艺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基本信息

    书名:《摆脱学习病都是优等生:学习门诊》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是

    ISBN:9787570201495

    编辑推荐

    孩子学习不好,家长着急,孩子自己也痛苦。殊不知,孩子可能患上了“学习病”:

    “学习消化不良症”: 旧的知识还不巩固,新的知识又来了。

    “学习兴趣丧失症”:学习兴趣刚刚达到峰值,很快就丧失了。

    “学习动力缺失症”:找不到真正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

    “学习成绩滞胀症”:投入不少,成绩却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学习成绩冷热症”: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冷热不均。

    学习不好的孩子,如同身体不好的孩子一样,同样需要诊断、调整和治疗;“学习病” 如同生理上的疾病一样,也是可以*、治疗和康复的。

    首都师范大学丁晓山老师,结合20多年“临床”经验,帮孩子找到“学不好”的症结。指点迷津,命运也许就此改变!

    全两册:一册给家长,帮孩子找到“学习病”的症结;一册给孩子,灵活运用28种表格,提升成绩,先利其器!

    内容简介

    孩子学习不好,只是因为患上了“学习病”。学习不好的孩子,如同身体不好的孩子一样,同样需要诊断、调整和治疗。“学习病” 如同生理上的疾病一样,也是可以*、治疗和康复的。

    本书是中小学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丁晓山老师20多年来从事学习方法咨询的案例*。本书不讲高深莫测的理论,不给“包治百病”的药方,只是实实在在地讲案例、心得。读后给人启发,令人茅塞顿开。附*学习病”常用表格28种》,满满干货,辅助孩子学习、提升成绩的利器。

    作者简介

    丁晓山,1962年生于北京,1984年大学毕业,现于首都师范大学工作。1994年起致力于中小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广泛接触中小学生、家长、教师,搜集、比较、提炼了大量适合中国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

    已出版《中国孩子学习法》《中国学生学习法》《中国家长助学法》等相关著述40余本,其中《中国孩子学习法》荣获“全国*畅销书”奖。是中国内地出版相关书籍*多的人,也是中国内地*专门诊治“学习病”的“学习门诊”的创立者。

    目录

    录目

    “学习消化不良症” 第*章

    自制表格法

    —治愈“学习消化不良症”方法之一 002

    及时总结法

    —治愈“学习消化不良症”方法之二 018

    宏观把控法

    —治愈“学习消化不良症”方法之三 026

    统筹时间法

    —治愈“学习消化不良症”方法之四 033

    “学习兴趣丧失症” 第二章

    把学习变成一场侦探游戏 

    —“学习兴趣丧失症”治疗方案之一 050

    跑好每一程“迷你马拉松” 

    —“学习兴趣丧失症”治疗方案之二 067

    先把一个点学透 

    —“学习兴趣丧失症”治疗方案之三 073

    把课本上的知识具体化 

    —“学习兴趣丧失症”治疗方案之四 079

    “学习动力缺失症” 第三章 

    一位“富二代”的学业设计 

    —“学习动力缺失症”诊治记录之一 090

    看得见的目标

    —“学习动力缺失症”诊治记录之二 098

    人有远虑,才有近忧 

    —“学习动力缺失症”诊治记录之三 107

    “皆只因世面见得少” 

    —“学习动力缺失症”诊治记录之四 113

    提前融入大学中去 

    —“学习动力缺失症”诊治记录之五 121

    “学霸”居然也会厌学 

    —“学习动力缺失症”诊治记录之六 127

    “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学习动力缺失症”诊治记录之七 135

    “学习成绩滞胀症” 第四章

    就难那么一点 

    —“学习成绩滞胀症”常用“药方”之一 146

    变“无序学习”为“有序学习” 

    —“学习成绩滞胀症”常用“药方”之二 155

    好方法也要“与时俱进” 

    —“学习成绩滞胀症”常用“药方”之三 164

    如何避免一听就懂,一做就错 

    —“学习成绩滞胀症”常用“药方”之四 173

    自编一册新题本 

     —“学习成绩滞胀症”常用“药方”之五 182

    不能让英语学习的“雪人”快速融化 

    —“学习成绩滞胀症”常用“药方”之六 188

    三招应对“滞胀症” 

    —“学习成绩滞胀症”常用“药方”之七 198

    得有自己的“葵花宝典” 

    —“学习成绩滞胀症”常用“药方”之八 203

    “学习成绩冷热症” 第五章

    讨厌背历史的好学生 

    —“学习成绩冷热症”诊疗方案之一 208

    学习,有时也需要善意的谎言 

    —“学习成绩冷热症”诊疗方案之二 216

    作文公式法治愈“作文恐惧症” 

    —“学习成绩冷热症”诊疗方案之三 221

    看《新闻联播》的好处 

    —“学习成绩冷热症”诊疗方案之四 231

    分析试卷,穷究原因 

    —“学习成绩冷热症”诊疗方案之五 238

    “综合症”与疑难病 第六章

    对症下药治愈烦躁症 

    —学习“综合症”治疗讨论之一 248

    帮助学困生剥离“不良资产” 

    —学习“综合症”治疗讨论之二 255

    体能上去了,学习也就上去了 

    —学习“综合症”治疗讨论之三 261

    借力打力,以毒攻毒

    —学习“综合症”治疗讨论之四 266

    杂谈 第七章

    也说“名师出高徒 ”

    —杂谈之一 274

    也说“忠厚传家久”

    —杂谈之二 279

    “互联网 ”时代的学习方法

    —杂谈之三 287

    海外学者对“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不同意见

    —杂谈之四 297

    录 附

    就“学习病”“学习门诊”“学习医院”答客问 304

    前言

    序 自

    学习这门学问应该说几乎与医学一样古老,因为不学习,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论语》二十篇,*篇就是“学而篇”,*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与学习相关,这也不是偶然的吧!

    然而,几千年来,与医学相比,学习这门学问,是大大地落后了。如今医学已是相当发达了,有诸多检测有病、没病的仪器;有诸多区分正常、异常的指标;有诸多治疗疾病的药物、手段。这一切,学习学几乎仍是一片空白。而我个人认为,许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在状态,并不是他们学不好或不想学,而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上处于一种病态,如同身体上有病一样,同样需要诊断与治疗,一旦治愈,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升。

    可是,哪儿能给孩子治疗这种学习上的“病”呢?拿北京来说,孩子身体得了病,可以去北京儿童医院;学习上有了“病”,又能去什么地方呢?无处可去!而这些年来,“学习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学习病”的严重性越来越大。或许正是这种供需关系上的矛盾,才让我有了开设“学习门诊”的机会。

    大约从1994年,我开始关注学习学。1999年出版的《中国孩子学习法》,得了全国畅销书奖,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又陆续推出了《中国学生学习法》(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及《高考状元心态调适》《高考作文公式法》《高考情报早知道》等四十余本相关书籍。书出多了,自然有了一点虚名。于是乎朋友、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都不约而同地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来,让我设法帮助孩子改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成绩。我是一个把友情看得很重的人,只好如同《围城》中所说,“大胆老脸”地接受了下来。所以说,我不是坐在家里一拍脑门异想天开地想开设什么“学习门诊”,而是先做上了这个事情,然后在做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实质上和医生治病是差不多的,所不同的就是医生看的是病人身体上的病,而我要看的是孩子学习上的“病”。因为大多是“一对一”,所以我开设的也算是一种“特需门诊”吧。

    话说回来,诊治“学习病”,与医生治病毕竟还是有许多不同。主观上的*大不同就在于我个人积累不够,学习学这门科学沉淀不够。面对朋友的重托、家长的信任,我至今难忘那时的焦灼与挣扎。我几乎是赤手空拳地面对一个又一个在学习上处于病态,甚至可以说是处于“濒死”状态的孩子。那时,我满脑子都是两个问题:*,这个孩子学习上的问题究竟在哪儿?第二,怎么能解决这个问题。那时,我是多么渴望也有什么B超、核磁,一查便知毛病在哪儿;也有什么药物、针剂,一用便能治愈恢复健康。这当然是种幻想了,回到现实中,我只能尽量多向一线教师求教,尽量去查找文献中成功的案例。那时真的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说实话,多少年过去了,我现在还挺怀念那段孤军奋战的苦日子。

    经过多年的苦苦摸索,我终于初步摸索出一套诊断“学习病”的方法。

    第*步,宏观了解。在当面咨询之前,通过电话、短信等沟通,问清楚这个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在哪个学校上学(重点校、非重点校),年级排名(几乎没有不排名的学校,就算是有,家长一般也能估出自己孩子在年级的大致位置),喜欢的学科和不喜欢的学科,成绩波动情况,等等。通过这些信息,我对这个孩子学习的整体状况,应该说已经有了一个宏观上的认识。

    第二步,资料分析。翻一翻孩子的课本,看一看孩子的考卷,对这个孩子的学习状态,会有更感性、更深入的了解。一位一线教师告诉我,她接手一个班后,在班上转一圈,看看堆在课桌上的课本、卷子,这个班哪几个学生学习好,已是心中有数。我后来照她说的去做,果真如此。学习状态好的孩子和学习处于病态的孩子,在课本、考卷等学习资料上,是有相当明显的差异的。

    第三步,微观排除。如同医生翻阅病人的病历后,就要“问诊”了一样,看毕学习资料,也要和孩子直接沟通了。通过观察与交谈,一步步排除。

    这个孩子身心是否正常

    在知识理解方面,是否有问题?通俗地讲,上课能听懂吗?

    在知识巩固方面,是否有问题?

    在知识运用方面,是否有问题?

    当然了,由于缺乏如同医学一样的检查仪器和测量指标,尽管这种排除法在科学逻辑上与医学是一致的,但要粗放得多。客观准确度远不及医学,也更加依赖咨询者本人的经验和判断。

    第四步,综合分析。通过宏观了解和微观分析,心中已然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但还需要与家长或学生本人进一步交流。比如说:“我觉得主要问题是在知识巩固这个环节,你觉得呢?”这是在了解*信息后的第二次交流,应更有针对性,也更逼近事实真相。实际上,一个学生如果学习不在状态,表现很可能是方方面面的,各个环节都会有一些问题。这时要注意抓住主要矛盾,或者说,先解决*易解决的问题。这就要因人而异,“综合分析”才行。

    第五步,开出“药方”。诊断的目的是治疗。说来可怜,尽管据媒体报道,英国已有改善记忆功能的药物正式上市,但目前能够给予孩子的,还只能是某种学习方法上的建议。不过,换种学习方法,有时真的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有感于此,我曾出过一本书,书名就叫《换个学法》。例如,如同医生为胃病病人给出“少吃多餐”的建议一样,我也会为抱怨记忆量太大的孩子给出“少记多次”法、“课本目录法”等建议,一般来说,效果还不错(详见本书正文)。

    第六步,复查调整。在医院,如果是小病,患者一般不会复查,医生一般也不必过问。但学习方法的咨询不同,我必须主动与家长或孩子联系,了解“药方”的效果,做出必要的调整。这也算是与家长、学生的第三次交流吧。

    第七步,记录、思考。再晚再累,也要记录下自己每天工作的事实和思考。没有这一步,恐怕就会陷入事务主义,每天忙忙碌碌但又难有提高。

    这个学习方法咨询“七步法”还十分稚嫩,尚不成熟,但毕竟是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如今我不揣简陋,把自己的点滴心得写出来,目的有三:

    一是希望通过对“学习病”这一概念的解说,真正让大家认识到,一个孩子学习不好,也许跟身体不好一样,是因为正处于某种学习上的病态。而“学习病”如同身体上的病一样,也应是可以*、诊治和康复的。

    二是希望通过对我本人开设“学习门诊”这一实践的阐述,真正让大家了解到,患上“学习病”的孩子,如果能自我校正那当然好,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恐怕还是需要外界的干预,这可以是家长的帮助,老师的鼓励,也可以是去“学习门诊”寻求诊断与治疗。*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方方面面形成一股“合力”来帮助孩子。

    三是希望通过对“学习医院”这一愿景的分析,唤起社会各界对学习咨询的重视。如今流行讲“中国梦”,我的“中国梦”,就是以后能有一所“学习医院”,大家在学习上遇到了问题,也有个去处。这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但从历史上看,医院不也就是在这一二百年才设立的吗?以往中国除了给皇上看病的“太医院”,不都是一个个郎中单打独斗吗?什么挂号、病历、门诊、化验、药房、住院、会诊??以前哪里有呢?不都是历史发展到*阶段才出现的吗?我有时幻想,如果真有这样一所医院,集中学习学、心理学、医学、行为学、社会学、人智学等各个专业的专家,实行“会诊”,也有基于脑科学等基础研究开发出来的药物或治疗手段,学习状态不好的孩子也能通过住院治疗,就能调整好,那该多好,那会提高多少家庭、多少孩子的幸福指数。我愿意为这一愿景去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也更期盼大家一起努力,共襄盛举。

    拉杂写来,是以为序。 

    丁晓山

    2018年1月于首都师范大学

    免费在线试读

    及时总结法—治愈“学习消化不良症”方法之二

    病情描述

    上初中后,面对各科老师争相“端”上来的“大碗酒”“大块肉”,一个班一多半孩子会患上“学习消化不良症”。

    诊治记录

    我那小小的“学习门诊”的“病人”,来源真的是五花八门。有一个初中的小男孩,我和他妈妈因为同是“猫友”认识的。因为有共同的爱好,谈得颇为投机。当她得知我在从事中小学学习方法方面的工作时,大为兴奋,说她儿子上初中后,每天疲惫不堪但效果却不好。双休日报了班,重点学科请了家教,钱没少花,成绩依旧,她都快愁死了。这位母亲说:“连猫病了都让人牵肠挂肚,更何况这是自己的孩子,您就理解吧,请*给孩子讲讲。”看来,孩子患上了“学习病”,与患上了生理上的病一样,真的是同样让家长焦虑。

    因为跟家长事先交流得比较充分,上课那天我与孩子沟通了一段时间,基本就可确认,这孩子患的是“学习消化不良症”。用那孩子自己的话说,上一章的数学题还不会做呢,老师又开始讲下一章了;上一课的英语单词还没记牢呢,老师已开始讲下一课了。“我都快累死了。”那个胖嘟嘟的小男孩用两只小胖手擦着自己的小胖脸蛋,露出这个年龄本不应有的疲倦。

    我治疗这种“学习病”已不是*次了,依据以往的经验,我建议家长先坚决把课外班和家教停下来。家长有些犹豫地说:“就这上着班,请着家教,都还跟不上呢,这要停下来,行吗?”我打比方说,如果孩子患上了消化不良症,你还会大鱼大肉地给孩子吃吗?肯定不会,应该是少吃多餐,适当地用些药物,才能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孩子学习能力不行,消化不了那么多的知识,当务之急应是提升学习能力,而不是又去“吃饭”。我问家长:这才初中,就靠上补习班、请家教,上了高中,学习内容更多了,学习难度更大了,那会儿又该怎么办呢?所以,归根到底只有提升学习能力,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又劝家长说:正因为孩子才上初中,还来得及,才冒险出此险招。等上了高中,就来不及了。好说歹说,左劝右劝,家长总算接受了我的意见。

    接下来就该手把手地教了。据说英语中可以把“窍门”翻译成How to do,可不,知道怎么去做了,不就掌握窍门了?我带着那孩子一章一章地去总结,讲了几章数学,讲了几章语文,讲了几章英语。我是学文科的,不懂数学,但学习归纳、总结某一章都有些什么重要概念、公式、定理,其实与具体知识也无太大关系。在确定孩子已基本学会了自己去归纳、总结后,我又和孩子一道,将他能自己支配的时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时间用来总结新课;一部分用来总结旧课。哪天、几点到几点,自己学习什么内容,都一一列出。执行情况,要有自查和检查。借用时下的词讲,细节决定成败。做到这么细,而且真正落实,才算是“精准治疗”。而上补习班、请家教,貌似很有针对性,其实仍是一种粗放的、一般化的“治疗”。

    “学习消化不良症”患者一般都会描述学过什么,但哪些真正学会了,哪些没有学会,仍是稀里糊涂,在脑子里其实仍是一团乱麻。唯有通过总结,知道哪儿弄明白了,哪儿还没明白,才会有效缓解“病情”。由此可看出“总结”的重要性。曾听不止一位一线教师讲过:会学习的孩子都善于总结。

    学习要有总结,这个道理并不高深,老师在课堂上也应讲过,孩子们也都是知道的,据我观察,患上“学习消化不良症”的孩子,主要问题有二 :一是不会总结;二是没有及时总结。总结*要及时,比如一节新课后要总结;学完一章,要总结;考试过后,要总结。都拖着堆到一块,或者根本就顾不上,可不就“消化不良”了吗?

    说到“及时总结”,一位把孩子培养成留法博士的母亲崔丽超说得很好,这位可敬的母亲说:

    自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佳佳就习惯在每一个知识单元结束后,自己做出总结笔记,勾清这一知识单元的内部框架,重点与难点的再认识及有关题型、测试方法分类等。他的一个大笔记本上全部记着这些总结。实际上,这种阶段性总结是一种真正的“拔高”,它与老师、课本、教参上的那种小节有本质上的不同,即它不是从知识的理论体系推演下来的,而纯粹是感性的。因为这时孩子们只在课堂上得到一些不成体系的片段的知识素材,还没有达到居高临下、全面整理的程度。但这时对知识刚刚接触,感觉新鲜突出,能抓住真正的要害。这种对于知识要害的感性体验十分可贵,如不及时积累,日后必然会逐渐被冲淡,甚至*消失。“及时总结”恰恰保留了这些感性核心,形成于书面,日后偶尔翻阅,学习之初的感觉就会喷如涌泉,这对加深记忆、透悟理解、*掌握当然是帮助极大的。打个比方说,这就如登山,边走边看,奇峰异石,伟树奇花,令人不由得时而驻足时而流连。但如果一路走下去,看下去,及至山巅,必然目眩头晕,眼花神疲,当时的种种印象哪里会再浮上脑际。正因为如此,*善解山水之趣的中国古人,于名山奇峰,必于三五里处修一座“半山亭”,七八里处再修一座“小憩阁”,如此逶迤而上,整个山路是峰回路转,亭阁掩映。游人们走上三五里,入亭回首,说一番议一番,才将处处美景深印心底,永志不忘。学习上的“及时总结”,正是这种“半山亭”中,“回首得趣”的传真写照。

    这位母亲着力强调“总结”,不仅要及时,而且*要孩子自己去做。她说:

    值得提到的是,“及时总结”的核心不在于总结出什么,而在于“总结”这一过程。如果不是自己来摸索、分析、整理自己的学习体会,而是将各种书本、参考书的千篇一律的“小结”“结语”拿来抄一遍,或者借别人的“总结”誊写一遍,都是无济于事的,甚至是适得其反的。所以,当我的女儿上初中、高中时,虽然哥哥的各种“总结笔记”堪称楷模,但她却从不去照抄,而坚持按自己的体验,去做自己的“总结”。可以这样说吧:名山是同一座,半山亭是同一处,但每个人要回味的美景却各不相同。只有如此,学习才算是真有所解,真有所悟

    更为可敬的是,这位母亲还将当年孩子学习时所用的“及时总结,宏观把握”的具体方法一一列出:

    其一是“系统线法”。即将知识点一一整理好,然后用大、中、小括号,画成相互包含的“线列”。这种方法一目了然,适合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

    其二是“知识树法”。即将知识单元做成叶片,采取自下而上,主干分枝直至叶片的“树列”办法加以整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单科知识,如政治课的哲学知识、数学的几何知识等。

    其三是“对照表法”。将相关知识,列成卷轴式平列对比表,表长有时达两三米,用时渐卷渐收,一一对比,直观具体。这种办法主要用于文科知识,如历史、语文等。

    其四是“系统重组法”。就是用不同于课本的另外一个体系,将课本内容加以分拆重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文科知识,如历史、政治、地理等类。当然,要做到能用另一个体系代替课本原有体系,是相当不容易的。它要求学生对课本全部知识都掌握得精深透彻,运用起来游刃有余。*典型的例子,要算对高中历史课本的重组了。高中历史,*是世界史部分,是按年代顺序分成几个大的历史时期排列的,每个章节中要讲同一时期各自的不同情况。这样的优点是历史发展线索明确,但各国历史被割裂,十分不利于宏观把握。于是不妨将课本原有按时代排的章节打开,将各章里讲到的同一地区、同一国家内容合并在一起,然后按地区、国家的地理位置横排,编成一本与普通中学课本知识量、知识点*相同,但结构体系截然不同的另一本《中学历史国别史》。编辑得图文并茂,线表齐全,章节标题、页码、注释都有,连大人看了都十分吃惊,至于学校老师、同学更视为珍宝,不少人相互传看。临考前,将原课本与自编课本对照使用,效果极好,高考历史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回过头来说这个男孩,说实话,这个男孩的“病情”还不算是*严重。但即便如此,“治疗”起来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会有诸多曲折。比如说,治着治着,孩子又“卡壳”了,某一科某一章,自己不会总结了;又比如说,治着治着,家长又犹豫了,怀疑这个办法行不行,是不是还是回到上课外班、请家教的老路上去。好在这一切总算都成为了过去,治疗终于初见成效—不上课外班,不去请家教,孩子的考试成绩也基本和以往持平。这当然仅是*步。又坚持了一段时间,孩子的学习成绩居然开始上升并且很稳定。这才是“学习消化不良症”初步治愈的标志。

    记得家长在打电话通报孩子的考试成绩并表示感谢后,又发来一堆她们家养的布偶猫的照片。别说,那真是一只颜值很高的猫。

    心得交流

    总结,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伴随人终生的学习方法,职场上的胜出者,也往往是善于总结之人。比如一个销售人员,应不断地调查各种销售数据,琢磨什么货卖得好,什么货卖得不好??这不就是一种总结吗?在总结的基础上,再采取相应的措施,销售业绩才有望上升。反之,一个销售,如果不善总结,每天就是打电话、催款、发单子,看起来也是忙忙碌碌,但如果你问他什么货卖得好,却吞吞吐吐说不清楚,一笔糊涂账,销售业绩能上去才怪。记得我曾对那个胖小子说过:你有时候去商场,是不是碰上过有的商场挂着“盘点”的牌子?所谓“盘点”,就是要盘清卖了多少货,回了多少款,哪些货滞销要退货,哪些货畅销要补货。我跟那孩子说,学习上也一样需要时时“盘点”。学一段就要“盘点”一下,究竟都学了些什么知识?哪些知识已*掌握了,拿分没问题?哪些知识*于背课本上的概念,做题还拿不到分?哪些知识还*没掌握,做题干瞪眼?已会的要巩固,半会不会的要补课,*不会的得回炉重新学。那孩子说:“老师,我原来就是个只知道卖货的傻伙计,店里堆满了货,不知道卖出去多少,不知道回了多少款,更没想过哪些货该退,哪些货要补。自打学会了自己总结,学一课花半小时小结一下,学一个单元花上半天总结一次。越学心里越亮堂。”

    或许有人要问了,“及时总结”,什么才叫“及时”?曾有同学告诉我,她每节课下课后,都要花5分钟左右大致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这么做当然是“及时”了,但缺点是占用课间休息时间,故不提倡。比较切合实际的,恐怕还是每天放学后,大致回顾一下今天所学内容。黑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杨春宇的父亲杨国学老师说,从孩子小学起,他要求孩子放学以后的*件事不是做作业,而是先复述当天学习的内容。这位家长说,他觉得要想让孩子学习好,*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复述当天课堂上学到的内容。*是对那些上课不爱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更有效。比如说,这一天上了两节数学课,一节语文课,回到家,家长就可以问问孩子今天讲了什么课,让孩子复述老师讲过的内容、重点等。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孩子知道回到家家长要问,上课时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这从某方面说是强制他上课要认真听讲,而且也使孩子知道自己到底理解了多少,记住了多少,对孩子系统地掌握知识也十分有效。这位家长说:“经过这样的复习,再去做作业,效果比回家就写作业要好一些。相对来讲,学习效率也会更高一些。”

    杨春宇同学说,他也没什么窍门,主要的一条经验,就是上课要专注。他的家长也认为:“他能考状元,专注是*主要的因素。他有一个专注学习的品质。”而这一品质的形成,与家长从小让孩子先复述后写作业的做法是分不开的。当然,等他大了,就自己复述给自己听,不用再复述给家长听了。

    如果连每天回顾一下所学内容也做不到,退而求其次,每周花点时间回顾一下所学内容,也无不可。不能再拖延了,再拖延,就谈不上“及时”二字了。

    其实,古人早已说过“学而时习之”这个学习方法,但我们似乎对此重视不够,反之,倒是西方现代教育很重视总结回顾这个环节。据李泽武老师介绍,他体会,英国“和我们以往学习方法*大的区别:除了学得‘活’以外,就是Review —复习回顾”(《我在英格兰学师范:华德福教育亲历记》,27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李老师写道:在英国时,我们每周末都有回顾,对这一周做一个小结,既有内容上的,也有思想上的,既罗列,也谈感受。这样一周做一个小结,丢在那里,一期完了,再串一次,班有班的回顾,每门课有每门课的回顾;每周、每期、每年都有回顾,通过反复的复习回顾扎实地掌握学习内容。

    苏联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把复习分为消极复习和积极复习。单纯地一遍一遍地阅读,是消极复习。在阅读前先进行积极的回忆,回忆不起来再去阅读,是积极复习。他认为积极复习要比消极复习有效得多。我们在此提倡的,显而易见,也是积极复习。而要“积极”,非要孩子本人真心想去做才行!所以“总结”这一方面*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学生自己得坚持下来!记得一位英国教育家讲过:“所有的教育都在训练意志。”信哉斯言!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