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诺森论共同犯罪中的认识错误叶琦著9787208163720上海人民出版社
  • 正版
    • 作者: 叶琦著著 | 叶琦著编 | 叶琦著译 | 叶琦著绘
    • 出版社: 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5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叶琦著著| 叶琦著编| 叶琦著译| 叶琦著绘
    • 出版社: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5
    • 版次:null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05-01
    • 字数:236.0
    • 页数:136
    • 开本:24开
    • ISBN:9787208163720
    • 版权提供: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叶琦著
    • 著:叶琦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68.00
    • ISBN:9787208163720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开本:24开
    • 印刷时间:2020-05-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20-05
    • 页数:136
    • 外部编号:9802883
    • 版次:null
    • 成品尺寸:暂无

    总序
    前言
    章 共同犯罪认识错误的基础理论
    节 认识错误理论概说
    一、刑法上认识错误的概念界定
    二、刑法上认识错误的基本分类
    三、刑法上认识错误的处理方法
    第二节 共犯基础理论阐明
    一、共犯的处罚根据
    二、共犯的本质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共同犯罪认识错误的基本界定
    节 共同犯罪认识错误概念界定及其研究意义
    一、共同犯罪认识错误概念界定
    二、共同犯罪认识错误研究意义
    第二节 共同犯罪认识错误范围界定及分类方法
    一、共同犯罪认识错误范围界定
    二、共同犯罪认识错误分类方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同犯罪中的事实认识错误研究
    节 共同正犯事实认识错误
    一、同一构成要件内共同正犯事实认识错误
    二、相异构成要件间共同正犯事实认识错误
    第二节 教唆犯事实认识错误
    一、同一构成要件内教唆犯事实认识错误
    二、相异构成要件间教唆犯事实认识错误
    第三节 帮犯事实认识错误
    一、同一构成要件内帮犯事实认识错误
    二、相异构成要件间帮犯事实认识错误
    三、帮犯事实认识错误的特殊问题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同犯罪中的法律认识错误研究
    节 共犯法律认识错误处理的基本立场
    一、域外刑法对共犯法律认识错误所持基本立场
    二、我国刑法所持的基本立场及本书的态度
    第二节 判断共犯法律认识错误避免可能认定原则及具体标准
    一、判断共犯法律认识错误避免可能的认定原则
    二、判断共犯法律认识错误避免可能的具体标准
    第三节 共同正犯的法律认识错误
    一、全部共同正犯的法律认识错误
    二、部分共同正犯的法律认识错误
    第四节 教唆犯的法律认识错误
    一、教唆犯法律认识错误
    二、被教唆者法律认识错误
    第五节 帮犯的法律认识错误
    一、帮犯法律认识错误
    二、被帮者法律认识错误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同犯罪认识错误中的问题研究
    节 共犯认识错误与不同共犯形式
    一、处理不同共犯形式问事实认识错误的基本立场和原则
    二、实行犯和帮犯之间的角色认识错误
    三、教唆犯和帮犯之间的角色认识错误
    第二节 共犯认识错误与共犯身份
    一、处理共犯认识错误与共犯身份关系的基本立场
    二、共同正犯的身份认识错误
    三、教唆犯的身份认识错误
    四、帮犯的身份认识错误
    第三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叶琦,男,汉族,l982年1月出生,博土,现任上海市虹口区审判监督庭(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庭长、四级高级法官。从事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及行政管理工作十余年来,始终注重办案与调研齐头并进,博学善思,学以致用,曾在《法律适用》《人民司法》《报》《案例选》《刑事审判参考》《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上海审判实践》《青少年犯罪问题》《犯罪研究》等法院系统重要刊物和社会公开刊物上发表专业和案例评析文章60余篇;3次参与上海市级民法院组织的《法官智库》丛书的写作;参与司法调研重大课题和司法统计分析重大课题多项;荣获上海法院系统学术讨会论奖,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会论奖、全国法院审监系统评选三等奖、全国法院司法统计分析评选一等奖、上海法院重大调研课题和报批调研课题奖;曾荣院系统个人二等功、三等功、首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调研个人等多项荣誉。

    共同犯罪理论与认识错误理论系近代以来刑法学上的两大基础疑难理论体系。近年来,上述理论体系有向纵深融合之趋势,由此衍生出的交叉共生领域——共犯认识错误,业已成为当今中外刑法学界亟待破解的又一更加重大且更具复杂形态的理论课题。基于此,本书尝试做一些开创工作,通过借鉴以德、日为代表的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同时引入德、日等国(地区)各种共犯认识错误理论的代表学说,并结合我国现实司法国情和大量真实案例,予以融会贯通并加以理论上的推陈出新。通过上述努力,以期对我国刑学理尤其是共同犯罪理论、认识错误理论等基础刑学理的发展有所裨益,进而对我国现实司法问题之正确决有所推动。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