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图书]2024年中传艺考初试笔试教材 中国历史现代古代文学中国哲学史通识读本 张帆马勇温儒敏葛晓音李中华中国传媒大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发货,谢谢合作。
    • 作者: 张帆著
    •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9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帆著
    •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9
    • 开本:16开
    • ISBN:9787565727658
    • 版权提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文史哲通识读本丛书 中国古代文学通识读本

    作者:葛晓音 编著 丛书总主编 廖祥忠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胶订

    ISBN:9787565727306

    定价:79.80元

    内容简介

    主要着眼于重大的文学现象,基本的典籍和文体、流派知识,以及重要作家作品这三个方面,以历史的发展为纵向线索,对三方面内容加以综合,以冀达到通识教育的要求。所选作品涵盖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大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绝大多数选目,仅有极少数篇章出于不同原因未予收纳。

    内容简介

    第一章《诗经》和楚辞

    第一节国风和雅颂

    第二节屈原和《离骚》

    第二章先秦散文

    第一节历史散文

    第二节诸子散文

    第三章汉赋和汉诗

    第一节汉赋

    第二节汉乐府

    第三节汉末文人五言诗

    第四章两汉散文

    第一节贾谊和两汉政论文

    第二节司马迁和《史记》

    第三节班固和《汉书》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诗歌

    第一节建安风骨和三曹七子

    第二节从阮籍到西晋诗歌

    第三节陶渊明与田园诗

    第四节谢灵运与山水诗

    第五节鲍照和七言乐府

    第六节永明体和齐梁诗

    第七节庾信和北朝诗中国古代文学通识读本目录第六章南北朝乐府民歌

    第一节南朝乐府民歌

    第二节北朝乐府民歌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文和小说

    第一节南北朝赋和骈文

    第二节南北朝的小说

    第八章隋及初唐诗歌

    第一节从王绩到初唐四杰

    第二节陈子昂与建安风骨的提倡

    第三节律诗的形成和初唐诗歌

    .........

    文史哲通识读本丛书 中国现代文学通识读本

    作者:温儒敏 编著 丛书总主编 廖祥忠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胶订

    ISBN:9787565727214

    定价:6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系本社“文史哲通识读本丛书”之一种。其特色是对现代文学名篇进行导读,帮助读者阅读鉴赏,增强文学欣赏水平。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作品选文加“导读”的体例,选择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艾青、穆旦、张爱玲、赵树理、汪曾祺、王蒙、路遥、陈忠实、海子、贾平凹、莫言等18侠现代作家的作品进行导读。“导读”提示阅读的重点、难点,引导读者掌握文学阅读的基本方法,锻炼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多数作品在中学语文课上都有涉及,“导读”有助于语文学习的延伸与提高。第二部分是有关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目录

    上编名家名作

    第一章鲁迅

    阿Q正传(节选)

    导读

    思考题

    第二章郭沫若

    炉中煤

    导读

    思考题

    第三章茅盾

    春蚕

    导读

    思考题

    第四章巴金

    家(节选)

    导读

    思考题

    第五章老舍

    骆驼祥子(节选)

    导读

    思考题中国现代文学通识读本目录第六章曹禺

    ..............

    文史哲通识读本丛书 中国历史通识读本 第二版

    作者:张帆 马勇 编著 丛书总主编 廖祥忠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胶订

    ISBN:9787565727658

    定价:6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也是严肃的历史学者撰写通识读本的一次尝试。本书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两部分。中国古代史部分,论述早期华夏文明的形成,先秦时期的社会变动,秦朝的兴亡,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隋唐的盛世繁华,两宋与辽、西夏、金的对峙,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主要论述中国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痛苦过程,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反抗外国侵略、救亡图存的艰辛历程。本书行文流畅,脉络清晰,化繁为简,易学易记。

    目录

    上编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中华民族的远祖

    第二章早期王朝:夏、商、西周

    第三章春秋战国的政治社会变革

    第四章先秦的文化

    第五章秦朝的兴亡

    第六章两汉的兴衰

    第七章两汉的制度与经济

    第八章两汉的边疆民族与中外交通

    第九章两汉的文化

    第十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第十一章民族融合与南方的开发

    第十二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

    第十三章隋朝与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第十四章隋唐制度的革新

    第十五章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

    第十六章隋唐的经济与对外交往

    第十七章隋唐五代的文化

    第十八章北宋的建立与变法

    第十九章宋与辽、西夏、金的对峙

    第二十章元朝的大一统中国历史通识读本(第二版)目录第二十一章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二十二章宋元时期的文化

    第二十三章明朝的统治

    .......................

     

    文史哲通识读本丛书 中国哲学史通识读本

    作者:李中华 编著 丛书总主编 廖祥忠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胶订

    ISBN:9787565726187

    定价:79.8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文史哲通识读本丛书”之一种。其特点是力求简约、公允、平实和系统地勾画出中国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哲学流派和不同哲学家的哲学观点前后相承的历史脉络,以期读者对中国哲学智慧的了解、认识和把握。

    本书内容分为四编。第一编“先秦哲学”,主要叙述和阐发中国哲学的发生及其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哲学的多元发展及繁荣。第二编“汉至唐代的哲学”,主要分述两汉时期儒学经学化的哲学形态及其特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哲学的分化与转型、魏晋玄学与佛道二教宗教哲学的兴起、唐代佛道二教宗教哲学的发展和儒家哲学的复兴趋势。第三编“宋至清代的哲学”,分述宋代理学、明代心学、明清之际及清代哲学的内容及特点。第四编“近哲学”,主要叙述和阐发中国古代哲学向近代哲学的转化,近代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哲学观点。

    适读对象:高等院校师生、艺考生、哲学爱好者

    作者简介

    李中华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曾任冯友兰学术助手、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中文系客座教授。曾获国家级精品教学一等奖(中国哲学史课)、北京市优秀图书特等奖(九卷本《中国儒学史》,与汤一介先生共同主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教精品教材奖(《中国哲学史》第二版)、北京大学桐山奖教金优秀奖及北京大学精品课程荣誉证书等奖项及表彰。主要著作有《纬书与汉代文化》、《冯友兰评传》、《中国文化通义》、《魏晋玄学史》(合作)、《中国儒学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国人学大辞典》(合作与主编)、《中国人学思想史》(合作与主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

    导言

     第一编先秦哲学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起源

    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第三章老子的哲学

    第四章墨子与墨家

    第五章孟子的哲学

    第六章《易传》的哲学

    第七章庄子的哲学

    第八章惠施与公孙龙

    第九章荀子的哲学

    第十章韩非子的哲学

     第二编汉至唐代的哲学

    第十一章汉初的哲学思想

    第十二章董仲舒的哲学

    第十三章扬雄和王充

    第十四章何晏和王弼

    第十五章阮籍和嵇康

    第十六章裴頠和郭象

    第十七章汉至隋唐的佛教哲学

    第十八章汉至隋唐的道教哲学

    第十九章韩愈和李翱

    第二十章柳宗元和刘禹锡

    第三编宋至清代的哲学

    第二十一章周敦颐和张载

    第二十二章程颢和程颐

    第二十三章朱熹的哲学

    第二十四章陆九渊的哲学

    第二十五章陈亮和叶适

    第二十六章王阳明的哲学

    第二十七章李贽的哲学

    第二十八章黄宗羲和方以智

    第二十九章王夫之的哲学

    第三十章颜元的哲学

    第三十一章戴震的哲学

     第四编近代哲学

    第三十二章龚自珍和魏源

    第三十三章康有为的哲学

    第三十四章谭嗣同的哲学

    第三十五章梁启超的哲学

    第三十六章严复的哲学

    第三十七章章太炎的哲学

    第三十八章孙中山的哲学

     

     

    1179896955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