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的9787522907338中国纺织
    • 作者: 保罗·布卢姆著 | 保罗·布卢姆编 | 保罗·布卢姆译 | 保罗·布卢姆绘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保罗·布卢姆著| 保罗·布卢姆编| 保罗·布卢姆译| 保罗·布卢姆绘
    •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3-07-24
    • 开本:16开
    • ISBN:9787522907338
    • 版权提供:中国纺织`出版社
    • 作者:保罗·布卢姆
    • 著:保罗·布卢姆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99.90
    • ISBN:9787522907338
    • 出版社:中国纺织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23-07-24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3-08-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179968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引言 人类生来就有固定的快乐清单
    固定的快乐清单,后天无法再增加
    事物的本质属,决定了如何对其定义与分类
    警惕本质主义的偏见
    儿童是天生的本质主义者
    将同类个体区分开来的“生命力”本质
    探寻与快乐的源泉
    章 人间至味是清欢:什么决定了我们的饮食偏好
    你是不是个“品鉴家”
    我们为什么不吃看起来恶心的东西
    你吃什么,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感官和思维共同决定了我们对食物的看法
    人类的喜好是有深度的
    第2章 只愿君心似我心:爱与的愉悦为什么是永恒的主题
    什么是繁衍的头号杀手
    越来越复杂的
    外表不是的决定因素
    3个问题帮你找对伴侣
    关于婚姻的是非题
    我爱你是因为你是你
    “爱不是用眼睛看,是用心感受”
    第3章 除却巫山不是云:为什么有些东西永远无可替代
    我们依据什么衡量事物的价值
    与物品的共同经历,影响着人们对它的评价
    名人效应
    物品的魔力:让人睹物思人,又是原物主的一部分
    物品是独立的个体,而非属的总和
    它们的无可替代源于“经历”的本质
    第4章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什么我们会对艺术表现力孜孜以求
    为何人人都是真迹控
    耳朵的盛宴:音乐是人类独有的快乐来源
    实物的逼真写照能像实物本身一样带给人快乐
    艺术是一种自我表现
    人们对原作的历史着迷,才会对原作情有独钟
    对艺术品的评价,取决于人们看待它的方式
    体育运动和艺术都是人类本质主义观的外在表现
    丑陋的艺术也能带给人快乐
    第5章 庄生晓梦迷蝴蝶:为什么想象力让我们沉浸在快乐中
    从游戏中获得快乐
    元表征是想象力带来快乐的核心
    故事带来快乐
    从角色与自己、现实与虚拟的双重视角获得快乐
    从小说中获得快乐,是进化的意外,而非必然
    虚拟与真实结合,让快乐加倍
    第6章 古来苦乐即相倚:为什么我们会在“自找苦吃”中获得愉悦
    出色的故事,就是让人分不清现实和虚拟
    安全感与快乐
    为什么孩子比成年人更能体会到快乐
    恐惧和悲痛会带来愉悦感
    为糟糕的事做好准备
    主动选择痛苦
    白日梦就是快乐的演练场
    结语 深度愉悦:探寻更深刻、更复杂的本质
    进化的本能只会要求自我满足,而非自我优化
    永不停歇的好奇心
    敬畏感是促使我们不断探索的动力
    想象力造就一场“思想实验”

    知名认知心理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哲学与心理学协会前,曾被评为“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科学》杂志评出的Twitter上影响力的50位明星科学家之一,先后获得心理学卓YUE奖、斯坦顿奖、莱克斯·希克森社会科学领域杰出教师奖、美国科学写作奖、威廉·詹姆斯奖、克劳斯·J.雅各布斯研究奖等。在耶鲁大学任教期间,其“心理学导论”课程是该校的公开课之一,全球有数百万学习者。
    《行为与脑科合编辑、《大西洋月刊》特约撰稿人。其作品广泛见于《自然》《科学》《纽约时报》《美科学》《纽约客》《大西洋月刊》等报刊。已出版《的》《苦难的意义》《摆脱共情》《善恶之源》等6部著作,全球。

    引言 人类生来就有固定的“快乐清单”赫尔曼·戈林(HermannGoering)曾是希特勒的指定接班人,在因“反人类罪”被处死之前,有一件事使他意识到,他曾有过的某种快乐被人偷走了。当时,用一位目击者的话说,戈林看上去“好像生平次知道世界上有罪恶的存在”。
    这种“罪恶”指的就是,荷兰画家、艺术品收藏家汉·凡·米格伦(HanvanMeegeren)骗了戈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戈林用137幅名画跟米格伦交换了落款为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Vermeer)的画作《和的女人》(ChristandtheAdulteress),这137幅名画现在总价值超过1000万美元。戈林跟希特勒一样,都是狂热的艺术品收藏家,在欧洲各地搜刮艺术品。他疯狂地崇拜维米尔,《和的女人》是他喜欢的一件藏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军发现了这幅画,并得知是米格伦卖给戈林的。米格伦因此被逮捕,并以“将荷兰大师的作品出卖给纳粹”的名义受到审判。这可是叛国行为,按律可判死刑。
    在监狱里待了6个星期后,米格伦终于认罪了,不过他认的不是叛国罪,而是另一种罪名:欺诈罪——他卖给戈林的是自己画的赝品,并非维米尔的真迹。他同时还承认,他画了很多类似的赝品,包括《在以马忤斯的晚餐》(TheSupperatEmmaus)。
    起初,没人相信米格伦的话,为了检验他说的属实,法官要求他重新画一幅维米尔的赝品。米格伦花了整整6个星期作画,在此期间,无数的记者、摄影师以及电视摄制组都来抢新闻,而他则用大量的酒精与吗啡来辅自己作画。荷兰的一家小报曾这样报道:“他为了活命而作画!”,米格伦绘制出了一幅维米尔风格的画作,这幅画比他卖给戈林的那幅还逼真。,米格伦因被判罪名较轻的欺诈罪入狱一年。不过,他在服刑前就去世了,并被认为是一个民间英雄——他欺骗了纳粹。
    稍后我们再讨论米格伦,先来说说被骗的戈林吧。当他得知自己心的藏品居然是赝品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啊!在很多方面,戈林都不是普通人,他极其自恋,对他人的痛苦与遭遇异常冷漠无情,某个曾经采访过他的记者将他描述为“十分友好的精神病患者”。他在得知自己被骗之后感到十分震惊,但这其实不足为奇。这种震惊部分来自被骗后的羞愧感,但不尽是如此,因为就算没有被骗,而是由于他人的无心之过让戈林得知自己的心头爱是赝品,那种因拥有真迹而产生的快乐也会慢慢消失。竟,买一幅维米尔的画能带来的快乐主要建立在画是真迹的基础上,而如果画是赝品,那么买画的快乐就会逐渐消失;相反,如果发现买的复制品或仿制品是真迹,那么买画的快乐就会大大增加,画的价值也会提升不少。
    不仅是艺术品,能带给我们快乐的日常物品也是如此,我们对某个物品的背景与历史的不同看法会带来不同的快乐。如以下几样物品:?肯尼迪总统的一把卷尺(在拍卖中卖出了48875美元);?2008年,一名伊拉克记者朝小布什扔的鞋子,据说被一名沙特富翁以千万美元的价格买走了;?马克·麦圭尔(MarkMcGwire)打出第70个全垒打的棒球,后来被加拿大企业家托德·麦克法兰(ToddMcFarlane)以300万美元的价格买走。麦克法兰是棒球收集者,拥有顶的棒球藏品;?首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的亲笔签名;?戴安娜王妃结婚礼服的设计样本;?孩子出生后穿的双鞋;?婚戒;?孩子的泰迪熊玩具。
    以上这些物品都有超出其实用价值的特殊价值。虽然并不是人人都喜欢收藏,但据我所知,每个人都会有一两样特殊的物品。这些物品可能和某个令人崇拜的明星有关,可能和某个意义非凡的事件有关,也可能和某个特别的人有关,它们背后的历史与经历赋予了其特殊价值。这些特殊物品带来的快乐是同类物品无法给予的,是的。这正是本书所要讨论的快乐的之处。
    固定的快乐清单,后天无法再增加有些快乐比较容易理解,如人在喝水时感受到的快乐。为什么渴了之后,喝水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快乐?为什么长时间不让一个人喝水会让他痛苦难当?这很好理解,因为作为一种动物,人需要水来维持生命,所以人会想方设法去找水源:找到水会有奖励,即感到快乐;找不到水则会受到惩罚,即感到痛苦。
    这种解释简单明了且准确,但随即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快乐与生存之间为何衔接得如此天衣无缝?我们不能事事如意,不可能得到每一样想要的东西,但清楚地知道自身需要什么,这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当然,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巧合。有神论者会说,快乐与生存之间的这种联系是上帝的杰作:上帝想要人类长寿,多繁衍后代,所以上帝就将人对水的渴望植入人类思想中。进化论者会说,这种联系是自然选择的产物:远古时期,积极主动地寻找水源的人比不去找水源的人更有繁衍优势。
    更广泛地讲,进化论认为,用快乐刺激某种特定行为有益于基因的进化。我一直认为,与有神论相比,进化论能更好地解释思维运转的过程。进化的目的就是让生物体寻求快乐,远离痛苦。
    绝大多数非人类动物的快乐都能用以上观点来印。如果你想训练自己的宠物,你不会把听诗歌朗诵或看歌剧当作奖励,而会给它们一种符合进化论的奖励,如好吃的点心。动物喜欢食物、水和交配,它们累了就想要休息,一旦被别人喜欢,就会觉得心满意足。它们喜欢一切进化生物学家认为它们应该喜欢的东西。
    那么人类呢?人类也是动物的一种,因此人类也拥有很多动物拥有的快乐。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StevenPinker)指出:“人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觉得幸福:健康、营养充足、生活舒适、安全、有前途、知识渊博、受人尊敬、有伴侣以及感受到被人爱着。”以上这些会给人带来很多快乐,黑猩猩、狗和老鼠等动物也同样渴望属于它们的快乐。对动物来说,寻求健康、食物和舒适等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所以一旦目标达成,它们就能从中获得快乐。
    不过,以上列举的几种情况依然不够全面,少了艺术、音乐、小说、感思维和宗教,可能这些也不是人类独有的。我曾听从事灵长类动物研究的学者说过,一些圈养的灵长类动物会保留“安全毯”,也有报道说大象和黑猩猩能进行艺术创作。我对此持怀疑态度,稍后我会谈到这一点。无论如何,保留安全毯也好,进行艺术创作也好,并不是动物普遍都有的行为,但在人类的生活中,艺术却是不可或缺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类独有的快乐并不是在自然选择或任何生物进化过程中产生的,而是文化的产物,我们姑且称其为文化导向观。这些快乐为人类独有,是因为只有人类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
    动物仅能凭本能生存,人类则更智慧。
    这一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的。没人否认人类特有的超强适应力,也没人否认文化对塑造和构建人类快乐的重要作用。如果你买彩票中了100万,你会高兴得大叫,但“钱”的概念并不是在基因复制和选择的过程中出现的,而是伴随着人类历史出现的。事实上,即使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快乐,如食物,也存在着不同的表现方式。
    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有不同的烹饪方式,这些都是建立在文化差异上的,而不是基因差异上。
    以上这些解释可能会让持文化导向观的人做出以下判断:既然自然选择在人类快乐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那它就不值得讨论。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接下来的几章中,我会说明为什么这种文化导向观不能解释人类快乐的形成原因。因为绝大多数快乐都有其进化论起源,并不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全人类都共同拥有这些快乐,而那些看上去不同的快乐只不过是某种基础快乐的变种而已。
    当然,我们也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有这样一个社会,人们对快乐的看法和我们截然不同:他们也许会拿粪便涂抹食物;做菜不放盐与辣椒;喜欢把钱花在买赝品上,而把真迹扔进垃圾堆;喜欢听静电发出的声音,而对真正的音乐不感兴趣。但这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真实世界中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也不存在这样的人。
    总而言之,人类在一开始就有固定的快乐清单,无法再添加新的。这听起来好像有点儿疯狂,因为似乎不断有人加进了新的能带来快乐的东西,如电视机、巧克力、桑拿浴、填字游戏、电视真人秀和小说等。然而,这些东西会带给人快乐,正是因为它们一点儿也不新鲜,它们都与人类已有的快乐清单直接相关。例如,比利时巧克力与烤排骨确实是现代发明,但它们其实与人类原始的对糖和脂肪的喜爱有关。又如,音乐形式也在不断革新,但从来没听过音乐的人类以外的动物永远都不会将其当作音乐,而是仅仅将其当作噪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