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社交网络用户身份建构研究9787519307226群言
    • 作者: 吕宇翔|责编:李群//宋盈锡著 | 吕宇翔|责编:李群//宋盈锡编 | 吕宇翔|责编:李群//宋盈锡译 | 吕宇翔|责编:李群//宋盈锡绘
    •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吕宇翔|责编:李群//宋盈锡著| 吕宇翔|责编:李群//宋盈锡编| 吕宇翔|责编:李群//宋盈锡译| 吕宇翔|责编:李群//宋盈锡绘
    •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2-10-01
    • 字数:206000
    • 页数:236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9307226
    • 版权提供:群言出版社
    • 作者:吕宇翔|责编:李群//宋盈锡
    • 著:吕宇翔|责编:李群//宋盈锡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58.00
    • ISBN:9787519307226
    • 出版社:群言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22-10-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10-01
    • 页数:236
    • 外部编号:3159772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组概念
    0.1 个体与群体
    0.2 身份与连接
    0.3 虚拟与现实
    章 社会科学中的身份研究
    1.1 “我是谁”的永恒追问:不同学科视域的份研究
    1.2 “我”与社会:自我身份与社会身份的认同与建构
    1.3 身份的“建构”
    第2章 以“身份”为核心的研究设计
    2.1 网络社会研究的几条脉络
    2.2 不同角度的社交网络研究
    . 以“身份”为核心的网络社会研究
    第3章 社交网络演进与用户身份建构变迁
    3.1 社交网络的七个特
    3.2 社交网络的演进与身份建构的变迁
    3.3 社交网络与用户身份的演进特征
    第4章 不同社交网络平台的用户身份的建构特征
    4.1 国内主要社交网络平台
    4.2 国外主要社交网络平台
    第5章 微博用户的身份构建意愿
    5.1 问卷数据采集
    5.2 微博用户身份构建的总体情况
    5.3 控制变量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人生转型语境中的身份构建
    6.1 成人初显期的“新社会人”
    6.2 人生转型期的“身份”与自我呈现
    6.3 访谈与编码
    6.4 “新社会人”的社交网络身份构建策略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计算社会科学视野下的用户身份
    7.1 社交机器人研究
    7.2 网络水军的社交参与
    7.3 意见的影响力
    7.4 多模态及跨平台用户数据分析
    第8章 基于微博大数据的社交网络用户身份分析
    8.1 数据获取总体情况
    8.2 微博数据的聚类分析和群体画像
    8.3 用户的话题集中度分析
    8.4 基于深度学习的用户身份识别
    第9章 用户身份与网络社会结构
    9.1 研究发现
    9.2 研究方讨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关于微博使用及网络身份的调查问卷
    附录2:社交网络身份构建访谈提纲

    吕宇翔,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理,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计算社会科学、数字创意产业。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发表多篇学术,许多文章被CSSCI收录;出版图书4部。主持社科项目1项,社科重大课题子课题3项,以及10余项、省部级纵向课题和各单位横向委托课题的研究工作。

    信息时代,几乎人人都在使用社交网络。在这种社交网络的广泛
    使用过程中,也几乎人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创造出自己的网络身份。本
    研究的缘起,便在于这样朴素的思考:人们在社交网络中呈现的是真
    实的自己吗?人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建构自己的网络身份?又会怎
    样看待网络中自我与他人的身份?
    有了这样的思考,自然也就会延伸出去:现实世界中,人总是拥有一
    定的身份,个体身份会因、年龄、职业等因素有一个基本的界定;同时,
    拥有身份的个体又会通过血缘、劳动、居住地、族群、宗教等因素形成各
    种各样的纽带,这些纽带将个体连接成各种各样的群体,不同的群体在共
    同的生存空间中,在不断地协商与博弈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组织形
    态和制度规则,来约束资源和利益的分配,也约束不同群体的行为。正是
    个体人、由个体人组成的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人类
    社会的基本结构与运行规则。
    网络时代,虚拟空间的出现,也给我们带来了同样的问题:如果用户
    通过社交网络的使用,建构出了不同的“身份”,那么这些“身份”之间,
    会因为不同类型的网络应用连接形成新的群体吗?如果可能,这些群体又
    会在网络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形态,或者新的网络社会的
    结构以及新的网络社会的运行规则?
    回答这样的问题,可以从参与虚拟空间活动的用户“身份”上找到
    切入点。首先,与现实世界不同,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用户身份并没有
    先天设定,所有用户都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用数字化的内容建构出自
    己的身份;其次,网络空间中的用户行为,会受到不同平台或不同类型
    应用规则的约束,如微博中不必对方允许便可以关注,而则必须对
    方同意才能加为好友;再次,网络应用的话题组织方式,也会影响用户
    的身份表达,如知乎的问答模式,豆瓣的小组模式,或是小红书等的记
    录推广模式,等等;,社交网络中的身份还存在多元和多变的可能,
    即用户可能注册多个账号建构不同的身份,也可能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
    的平台上呈现不一样的身份特征。
    因此,对社交网络中的用户身份的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选择和确定平台。如前述分析,不同平台的技术特点和组织特
    征,可能会影响到用户的身份呈现。本研究选择了微博作为分析和观察社
    交网络用户身份的平台。这样的选择,建立在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交网络用
    户身份表达方式变化的系统梳理,以及对当前主要社交网络平台用户身份
    建构特征的全面比较之上。此外,更重要的还有数据获取的便利。作为
    对比,朋友圈中的身份呈现,可能会比微博更细腻更丰富,但严
    格的权限规则,使我们仅能看到好友许可的内容数据,很难从中窥得全貌;
    此外,微博以用户为中心的组织方式,也比知乎、豆瓣等以话题为中心的
    组织方式,更利于我们观察用户的身份建构行为。
    第二,数据的获取和分析。选定了微博平台后,我们对平台上的用户
    行为和发文内容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总体来说,微博平台上的数据可以
    分为三个类型:一是用户的发文数据,多以文本、图片或的方式呈
    现。其中,对图片或视频数据的内容分析,目前还没有特别成熟稳定的方
    法,而且图片、视频庞大的数据量,也不是研究团队可以负担的,因此,
    我们仅选择了文本数据进行分析。二是用户的关系数据,即用户之间的关
    注与被关注情况。社交关系一直是身份的重要表征,但使用关系数据的前
    提,需要我们先知道每个用户的身份,然后再用社交关系去分析下一位用
    户的身份,这显然被套进了一个悖论。而且在微博这样的弱连接平台上,
    用户关注谁或被谁关注,更多是因为话题或观点的原因,而与社交关系的
    关联不大。三是用户的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的发文时间、频率及点赞、评论、
    转发等操作。如果是基于话题的分析,行为数据无疑会提供很多的分析视
    角,如观点、情感或话题的热度等;但针对用户身份的分析,特别是话题
    分散的全局分析中,行为数据除可以表明用户更愿意参与哪些话题
    的讨论外,可供利用的效果有限。
    第三,研究方法的选择。在对社交网络用户身份进行研究中,传统
    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的问卷、访谈、参与式观察或案例研究方法,与新兴
    的计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哪种方法更适用?这实际上是一个无法回答
    的问题。因此,本研究综合使用了多种方法:通过配额抽样的问卷,调
    查了微博用户的身份建构意愿,发现用户的身份构建行为在风险与收益
    之间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存在较大关联;通过
    深度访谈方法,了解典型用户在身份建构时使用的修饰、表露和反
    抗三种呈现策略;通过计算社会科学方法,对微博用户的群体画像、
    话题集中度及身份识别特征进行了有效的探索。需要说明的是,计算社
    会科学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并未给出别有值的发现。这可能与我们
    关注问题的宏观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试图从微观的用户出发,分析
    宏观的社会结构问题,而并未聚焦于分析某个个体的身份,显然这对现
    有的计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战。现有的自然语言处理或社会网
    络分析算法,虽然在计算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突破,但用它们来分
    析具体的身份问题时,仍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当然,这与研究团队对算
    法的理解及有限的能力有关,并不是说计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无可取之
    处,本研究中,主题模型、概率模型、深度学习模型均得出了较好的结果,
    只是结果接近于我们的日常判断,所以显得不够突出。未来计算社会科
    学研究方法也仍有大的拓展空间。
    ,对身份理论以及特殊类型身份的梳理和分析。本研究的开始,
    即梳理了不同学科中的身份研究,以及自我身份、社会身份的认同与建构,
    发现网络环境中,个体身份比群体身份更加凸显,个体身份会呈现典型的
    碎片化与多元化的特征,以及较强的不稳定。同时,用户会更多地根据
    自我的形象管理目标以及“想象的受众”在社交网络平台中进行身份展演。
    而社交网络平台上的机器人、“水军”也会参与到网络生态的建构之中。
    当前网络环境、社交机器人和“水军”的存在已经是一种常态,用户会长
    期处于这种与机器共生的生态之中,因此,我们可以将社交机器人和“水军”
    也看作网络社会的重要参与者,或者一种特殊类型的用户身份。而且随着
    技术的发展,未来我们将对多模态的身份特征,以及跨平台的身份“对齐”
    展开更多的探讨。
    总体而言,本研究以“身份”为切入点,试图分析用户在社交网络中
    的身份建构行为,来发现网络社会可能的结构与规律。虽然的结论并
    未发现因为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身份建构催生出新型的社会群体,并继而
    推动社会结构变化的显著据,但研究仍然打开了一扇大门,即以身份为
    核心的网络和社会研究。
    网络,特别是社交网络,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甚至参与社会
    生产的行为方式,但它仅仅是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沟通交流的便利
    ,还是会深刻改变我们的社会?这样的问题一定会在未来的社会科学研
    究中被经常提及,引导着我们对“人类社会之所以形成和发展”的永恒命
    题展开更深入的研究。信息时代,每个人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都会留下“数
    字痕迹”,未来也一定会有针对这些痕迹的更新的研究方法和更有效的分
    析路径。关于用户身份、关于网络与社会,本研究仅仅是一个开端,未来
    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特别感谢参与本研究的纪开元、方格格、王怡欢、徐碧莹、张洋、
    杜致远、沈爰孝、葛文浩、沈梓杰、王立斌、张拓、苏亚、王嘉旖,以及
    更多参与数据标注、参与讨论、参与访谈的同学们!在漫长的研究过程中,
    正是在与他们的碰撞交流中,我才一步步明确了研究的路径;也正是他们
    的不懈努力,才使研究能够不断推进并取得成果。
    吕宇翔
    2022.2.10 夜于清华园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