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季羡林如是说:中国文化的内涵9787548853046济南
    • 作者: 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著 | 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编 | 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译 | 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绘
    •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著| 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编| 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译| 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绘
    •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3-02-01
    • 页数:295
    • 开本:32开
    • ISBN:9787548853046
    • 版权提供:济南出版社
    • 作者: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
    • 著: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49.00
    • ISBN:9787548853046
    • 出版社:济南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23-02-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3-02-01
    • 页数:295
    • 外部编号:3175560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儒林外史》取材的来源
    读马元材著《秦史纲要》
    漫话历史题材
    研究中国文化应该把宗教考虑进来
    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
    饶宗颐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梦溪笔谈校》的一点补正
    论书院
    关于神韵(节选)
    文学批评无用论
    关于中国弥勒信仰的几点感想
    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传统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论上古史探索与生殖崇拜
    从中国文化特点谈王国维之死
    中国文化的内涵
    陈寅恪先生的为学与为人
    禅宗是中化的物
    中国姓氏文化
    漫谈古书今译
    作诗与参禅
    历史研究断想
    中国古史应当重写
    漫谈竹枝词
    漫谈文学作品的阶级、时代和民族
    国学漫谈
    丝绸之路与中国文化
    雅文化与俗文化
    对国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建议重写《中国通史》
    东方文化复兴与中国文化理论重建
    从太学到北精华与糟粕
    我文化书院
    对我影响的几本书
    漫谈中国散文
    成语和典故
    我喜的书
    思想家与哲学家
    中国文化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季羡林,字希通,又字齐奘。北京大学教授、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语言学家、作家、散文家、教育家、文学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这里面问题很多,我只谈一谈文艺作品的题材问题。
    同别的问题一样,这个问题也让“”给搞乱了。根据马列主义经典作者的意见,题材本来不应该有什么限制的。主要问题是作者的世界观和阶级立场,这是决定一切的。但是“”却别有用心地叫嚷什么只准写13年,否则就棍子乱打,辫子乱抓,帽子乱扣,仿犯了弥天大罪。就算是写13年吧,他们又设置了种种障碍,又搞什么“三突出”,仍然是一系列的枷锁,套在作家的脖子上,让人们喘不出气来。总之,“”的险恶用心,就是扼杀一切文艺创作,只剩下他们的“样板”,只剩下他们的儒法斗争。
    我现在想再把题材的范围缩小一下,缩到利用中外古代题材的问题上。这在“”横行时期,是不可想象的,没人敢谈的。
    连写战争以后的一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连写新中国成立后17年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都不允许,更哪能谈利用中外古代的题材呢?但是世界各国文学史都明了相反的情况。各国都有一些伟大的作家是利用历史资料而取得伟大的的。在外国文学方面,我只举一两个例子。伟大的作家之一,英国的莎士比亚,大家都知道,他写过不少的历史剧,一直到今天还受到读者和观众的欢迎。也是属于伟大的作家之列的德国的歌德和席勒,也都利用历史题材写过不少的受到人民群众热烈称赞的剧本。除了英国的莎士比亚,德国的歌德和席勒以外,各国文学都有很多的大作家,不管是戏剧家,是诗人,还是小说家,都曾利用历史题材写出了为当时的人民群众所欢迎而且一直到今天还葆其青春活力的作品。
    我现在再举一些中国的例子。在中国文学,利用历史题材的例子多不胜举。司马迁,大家都知道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写的一些本纪和传,实际上是借历史人物的活动抒发自己的牢骚和愤懑,这些也都是文学作品。
    这当然同利用历史题材来创作还稍有所不同,我不过在这里顺便提一下而已。
    真正利用历史题材来创作的例子也是很多很多的。唐代大诗人自居易的名篇《长恨歌》写的就是两个历史人物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以后在宋代志怪及传奇文中,利用历史题材的还有不少,比如宋朝乐史作的《杨太真外传》,就是利用杨贵妃的故事;《赵飞燕外传》利用汉赵飞燕的故事。宋代的话本,历史题材更多,什
    么《唐太宗入冥记》《孝子董永传》等等都是。利用唐僧玄奘赴西天取经的故事以创作文学作品,自宋元就已开始。到了明朝遂有了《西游记》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也都可以说是历史题材。而从元代起,戏剧取材于历史的更是多得很,此风流传沿袭直至清代未衰。许多京剧或地方剧,题材都是从历取来的。有的是大事,也有些是市井小事,这些事件都变得家喻户晓,老幼皆知。过去许多不识字的老百姓之所以能够有一点中国历史的知识,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看剧、听剧。我们现在真正没法估计,中国旧剧在这方面究竟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P6-9


    在《中国文化的内涵》中,有季羡林研究中国文化的著作和体会,读者能从字里行间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中国姓氏文化、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传统、雅文化与俗文化……全书体现了季羡林深入细致和严谨认真的思考。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的内涵》精选了季羡林的4张身前留影、4幅珍贵墨宝、40余篇经典文章,依据文章内容及成文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排,有《漫话历史题材》《论书院》《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传统》等。全书从不同角度反映季羡林对历史、姓氏文化、文学作品、中国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思考,尽显中国知识分子的智慧和气度,能够加深读者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