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多机协同控制技术9787301308981北京大学
    • 作者: 周伟//李五洲//王旭东//吴超著 | 周伟//李五洲//王旭东//吴超编 | 周伟//李五洲//王旭东//吴超译 | 周伟//李五洲//王旭东//吴超绘
    • 出版社: 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周伟//李五洲//王旭东//吴超著| 周伟//李五洲//王旭东//吴超编| 周伟//李五洲//王旭东//吴超译| 周伟//李五洲//王旭东//吴超绘
    • 出版社: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12-01
    • 字数:284000
    • 页数:218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1308981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作者:周伟//李五洲//王旭东//吴超
    • 著:周伟//李五洲//王旭东//吴超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69.00
    • ISBN:9787301308981
    • 出版社:北京大学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9-12-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12-01
    • 页数:218
    • 外部编号:3078237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多机协同控制技术概述
    1.1 多机协同控制的背景与意义 2
    1.2 多机协同控制的关键技术 4
    1.3 国内外现状研究 6
    1.4 本章小结 14
    第2章多机协同控制体系结构
    2.1 多机控制结构现状分析 16
    2.2 多机协同控制结构设计思路 16
    . 面向协同控制的机个体控制结构 19
    2.4 多机协同控制结构 24
    2.5 本章小结 32
    第3章面向协同控制的机单机控制
    3.1 机运动建模 34
    3.2 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41
    3.3 纵向回路控制律设计 46
    3.4 横侧向回路控制律设计 52
    3.5 结果 53
    3.6 本章小结 55
    第4章基于P的机编队运动控制策略
    4.1 机编队条件设 57
    4.2 机编队运动建模 58
    4.3 模型分析 64
    4.4 基于P的机编队控制策略 65
    4.5 实验 74
    4.6 本章小结 76
    第5章基于滑模控制的机编队运动控制策略
    5.1 编队数学模型 78
    5.2 控制策略与设计 80
    5.3 验 85
    5.4 本章小结 90
    第6章基于预测控制的机编队运动控制策略
    6.1 编队队形调节机制 92
    6.2 模型预测控制 93
    6.3 机编队队形控制 97
    6.4 结果 102
    6.5 本章小结 104
    第7章基于多模型预测控制的机编队运动控制策略
    7.1 多机巡航编队控制系统设计思路 106
    7.2 基于多模型预测控制的机编队控制方法 107
    7.3 实验 119
    7.4 本章小结 124
    第8章危险状态下的机编队运动控制策略
    8.1 危险状态下的航迹规划问题 126
    8.2 基于层次分解策略的机编队避障 127
    8.3 特殊情况下的机通行规则 134
    8.4 实验 135
    8.5 本章小结 137
    第9章单机目标跟踪飞行控制策略
    9.1 单机目标跟踪控制系统设计思路 139
    9.2 机飞行姿态控制 140
    9.3 机自航控制 144
    9.4 基于模糊阶梯式的单机目标跟踪预测控制 146
    9.5 实验 155
    9.6 本章小结 159
    0章多机协同目标跟踪飞行控制策略
    10.1 多机协同目标跟踪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思路 161
    10.2 协同目标跟踪飞行运动建模 162
    10.3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协同目标跟踪飞行预测控制 164
    0.4 实验 175
    10.5 本章小结 182
    1章多机协同航迹规划方法
    11.1 航迹规划常用算法 184
    11.2 改进动态规划算法的航迹规划 185
    11.3 改进遗传算法的多约束航迹规划 191
    11.4 本章小结 205
    2章基于Muti-Agent的多机协同控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2.1 多机协同控制视景系统设计 207
    12.2 实现多机协同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 211
    1. 视景实验 215
    12.4 本章小结 218

      周伟,空军工程大学博士,在陆军航空兵学院担任机中心飞行控制研究室主任,有8年机控制研究经验,担任学校的教学工作多年。李五洲,陆军航空兵学院机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机系统论总体设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王旭东,陆军航空兵学院机中心任务设备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直升机/机编队控制、任务规划、武器协同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吴超,陆军航空兵学院机中心飞行控制研究室理研究员。长期从事飞行动力学建模和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飞行器简称机(UnmannedAerialVehicle,U),是一种由动力驱动、机上驾驶、可控制、可执行特定任务,并可重复使用的航空飞行器。机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以信息为主的现代战中,机可以用来执行侦察、监视、设置目标、干扰等任务;在国民经济建设方面,机可用于大地测量、气象观测、城市环境监测、地球资源勘探、森林防火和人工降雨等;在科学研究方面,机可用于大气取样,对核、生、化污染区进行取样与监测,新技术实验研究等。
    目前国外正掀起一股机的研制热潮,美国仅2006年用于机研究的经费就达到20亿美元。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机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1)高空化、长航时化。在未来战争中,高空、长航时机将成为侦察卫星和有人驾驶战略侦察机的重要补充和手段。
    (2)小型化、智能化、通用化、模块化。随着微技术和纳米技术的飞展,未来的机将向微型化和小型化发展,各种型号的机的机载设备将实现通用化。
    (3)低造价、低损耗。未来的机在造价和损耗以及维护方面的费用将大大降低。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