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二十世纪大师人文课9787548080008江西美术出版社
    • 作者: 毛君炎著 | 毛君炎编 | 毛君炎译 | 毛君炎绘
    •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毛君炎著| 毛君炎编| 毛君炎译| 毛君炎绘
    •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2-01
    • 版次:1
    • 印次:1
    • 页数:414
    • 开本:32开
    • ISBN:9787548080008
    • 版权提供:江西美术出版社
    • 作者:毛君炎
    • 著:毛君炎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98.00
    • ISBN:9787548080008
    •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2-01
    • 页数:414
    • 外部编号:3116134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序言
    课 冯健吾教授谈文学、书法、篆刻与绘画的关系
    第二课 张安治先生论中国绘画和画论
    第三课 谢稚柳先生谈中国绘画艺术
    第四课 张安治先生谈文入画
    第五课 启功先生谈董其昌和“南北宗”之说
    第六课 何海霞先生谈传统山水画
    第七课 单孝天先生谈书法、篆刻艺术
    第八课 艾中信先生谈徐悲鸿的现实主义艺术思想:真宰上诉
    第九课 侯一民先生回忆徐悲鸿
    第十课 常书鸿先生与敦煌石窟艺术
    十课 金维诺先生谈新疆石窟艺术
    第十二课 史苇湘、段文杰和樊锦诗先生谈敦煌石窟艺术
    第十三课 耿世民先生谈西域的古代语言
    第十四课 季羡林先生谈中外文化交流
    第十五课 李泽厚教授谈“形象思维”
    第十六课 贾兰坡谈原始社会及其艺术
    第十七课 朱狄教授论艺术的起源
    第十八课 熊秉明先生泛论西方现代派艺术
    第十九课 王琦先生谈麦绥莱勒的艺术
    第二十课 邵大箴先生论埃贡·席勒的艺术
    第二十一课 彭万墀谈现代艺术发展
    附录
    附录一: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元代艺术大展”
    附录二:炳灵寺石窟
    附录三:克利姆特的《贝多芬雕像装饰壁画》

    冯健吾教授是四川美术学院国画教授,应中央美院的邀请于1978年10月14日开设“文学、书法、篆刻与绘画的关系”专题讲座,这是冯先生的一次即兴演讲,并没有讲稿和讲义。同学们对他讲述主题兴趣很大,感
    触甚深,我当晚回宿舍就写下自己的感想。
    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是一种综合的,集文学、诗歌、书法、篆刻、绘画于一
    体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是艺术无法代替与胜任的。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种因素又是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又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其中缺少任何一样都是不行的,它们互相弥补,互相衬托,互相影响,内容丰富。
    1.文学和绘画的关系首先是诗歌与绘画的关系。语言艺术是十分形象化的艺术,同绘画一样属于形象思维,两者是紧密相连的。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一种无形的画面,好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唐代艺术家王维就是一
    个代表人物,他是诗人、画家、音乐家。他自己十分风趣地说:“这世是诗人,上辈子是画家!”宋代苏轼对他评价很高。
    如王维的田园诗《渭川田家》云:“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依仗候荆扉。雉锥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描绘出一
    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
    又如《积而辋川庄作》诗中云:“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向东蕾。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阳夏木啭黄鹂。”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隐士生活与大自然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融为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
    历盛传“郑虔三绝”,就是盛唐高士郑虔,王维之好友,他集文学家、书画家、诗人于一身,诗书画兼
    备。
    如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和靖写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首诗构成一幅画面,让人们脑海中浮现出树荫小道、清澈山溪,黄昏时刻风景很形象地表现出来。
    宋代大诗人苏轼著名诗句“江头干树开欲尽,竹外一枝斜更好”。如同一幅潇洒的水墨淋漓的文人画。
    清代诗人王渔洋也有“绿杨城郭是扬州”,形象表现扬州的春色。一幅画缺乏诗意就没有味道,经不起推敲。意境是感染力,是引人人胜的艺术手段,能吸引欣赏者关注。
    有一幅画,画面上仅仅几座空山出没在云雾之中,画中题款道:“飞鸟没何处,清山空想人。”(唐诗)画中诗意引人深思,把简单画面提升到一种让人退想的境地,使人有潜移默化之感
    。所以画中必须有“情、趣、意、味”!缺一不可。
    邓椿在《画继》中提及:“……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此若虚深鄙众工,谓虽日画而非画者,盖止能传其形不能传其神也。故画法以气韵生动为。”画中一草一木也应有神,有血肉之感,情景交融,真如是“登山则情满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人常常把万物拟人化,画家也必须把画面上万物赋予生命力。与人同行,如“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陶渊明的诗句“戴月荷锄归”,把月亮也形象化,让人感到格外亲切。
    王安石曾说,他在创作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时,再三推敲其中“绿”字,改了又改,开始用“上”字,又改用“过”字,选用“绿”字为形象化,为血有肉。又如表现和煦温柔月光的诗句“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诗中有画面的形象思维,有透视感。
    所以国画中缺少诗意是重大缺陷,诗歌可以提高画面的境界。画上题款不应该重复画面的内容,应该创造一种引人入胜的题词,提高意境,画面的吸引力。
    2.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国画中笔墨要解决“形”“神”“质”,这是一幅好画的关键,也是对画面的要
    求。P4-7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